報告顯示,從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保險使用者購買健康險的險種可以看出,使用者保險消費偏好順序為醫療險>意外險>重疾險。同時,使用者目前更傾向於購買短期醫療險,但購買長期醫療險的使用者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從使用者年齡來看,北京和上海的主力醫療險消費使用者年齡偏大,北京54-65歲年齡段使用者購買醫療險的佔比最高,超過40%,其次是42-53歲年齡段;上海42-53歲年齡段和54-64歲年齡段使用者比例合計超過60%。
相比北京和上海,廣州和重慶的醫療險消費使用者更具年輕化,廣州30-41歲年齡段和42-53歲年齡段使用者合起來超過50%。重慶是5個城市中醫療險消費年輕使用者最多的城市,其中18-29歲年齡段使用者佔比超過30%,30-41歲年齡段使用者佔比超過60%,兩個年齡段合計超過90%。
此外,五個城市裡,北京和重慶的投保人為別人投保的比例最高,比例都超過10%,接下來依次是天津市、廣州市和上海市。
總體來看,上述調研報告中五大城市健康險消費能力與中國銀保監會每月公佈的全國各地區原保險保費收入情況較為類似。6月份資料顯示,北京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381億元,排在五大城市之首;上海次之,原保險保費收入為1084億元,重慶為620億元,天津395億元。而廣州因為是非直轄市,並未單獨公佈。
從上圖也可以看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居民保險消費中,使用者最喜歡購買的保險是壽險,而健康險排在第二位。
水滴保險研究院分析師趙亞鵬表示,從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保險消費總額來看,基本上和這幾個城市的整體消費能力相吻合。
水滴保險研究院整理的2020年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顯示,上海位居第一,為1.59萬億;北京為1.37萬億,位居第二;重慶、廣州和天津排在第三至第四名,分別為1.18萬億、9218.66億和4683.46億(天津資料根據2018年資料及2019年、2020年增幅計算得出)。
從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角度看,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中廣州僅次於北京,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三個城市保險業發達,城市居民保險消費水平也高。
在保險密度方面,2020年北京市以10521元排名第一,廣州市以8009元排名第二,上海市、天津市列第三位、第四位。相比2020年全國保險密度3233元,北京市、廣州市、上海市均遠遠超過,天津重慶居民保險消費水平有待提升,重慶市更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保險深度也是衡量一個城市保險消費能力的重要指標。2020年北京市以6.38%排名第一,廣州市排名第二,上海市、天津市、重慶市分別位列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相比2020年全國保險深度4.45%,北京市、廣州市遠遠超過平均水平,上海市、天津市一般超出,而重慶市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以下是2020年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保險密度、保險深度對比
趙亞鵬指出,一般來講,一個城市的保險消費能力取決於兩個方面:其一、經濟發展水平,經濟越發達,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就越高,用於保險消費的金額也較高;其二、保險意識,一線市場使用者的保險意識一般會高於二三線及以下城市。
此外,趙亞鵬表示,這些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城市保險消費額度增加較快也和這些城市大力發展城市定製型商業醫療保險(俗稱惠民保)有關,這種普惠型的保險產品極大的刺激了使用者購買保險的熱情,在支付寶保險、水滴保、微保等網際網路保險平臺大力推廣下,參保人數激增。
8月14日,北京普惠健康保發布的報告顯示,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人數已突破110萬,“80後”成為參保主力軍,其保單數量佔比近四分之一;上海的“滬惠保”從4月27日正式上線到6月30日關閉投保通道,參保人數達到739萬人。
趙亞鵬指出,從五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保險消費調研以及監管部門釋出的資料可以看出,這些城市使用者的消費潛力不斷被挖掘,而保障屬性強、價格普惠的醫療險越來越受到使用者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