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5-3112020年,是中國資產管理行業承前啟後的關鍵一年。一方面,2020年是十三五週期的收官之年,也是資管新規實施三週年。中國資管行業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仍然取得了10%的規模正增長,規模總量122萬億元,已經恢復到了2017年資管新規實施前的水平。同樣的規模之下,通道業務、預期收益產品規模佔比大幅下降,資產質量顯著提升。根據我們的測算,主動管理型業務在過去三年中翻了一番。另外,作為資管新規轉型的焦點行業,銀行理財公司破繭成蝶,二十多家理財公司順利獲批並陸續開業,並且經過一年多的運轉,淨值化規模迅速增長。行業規模的恢復、質量的提升、行業的轉型,共同標誌著中國資管行業轉型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功。另一方面,2020年也是十四五的謀篇佈局之年。展望十四五,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資產管理行業如何順勢而為,如何進一步滿足居民和實體經濟需求,把握機遇、應對挑戰?本次報告對十四五的市場機遇從資金端、資產端,以及資管機構自身的商業模式端進行了展望。此外,我們進一步研究了全球資管集團的多元化與綜合化之路,為中國資管機構爭創一流獻策。
一、2020年市場回顧:揚帆啟航,中國資管行業加速實現轉型
1.整體市場:規模恢復,質量飛躍
2020年,面對複雜的外部環境,資管行業轉型發展的步伐並未放緩。截至2020年底,中國資管市場規模達到122萬億元,相較2019年的111萬億元增長了近10%。行業總體規模已恢復到資管新規實施前的2017年水平。
同樣是120萬億元的資管規模,2020年與2017年的資產質量差異巨大。伴隨著資管新規的逐步實施,行業預期收益型產品和通道業務大幅壓縮。我們預計去除通道和預期收益型產品後的資管規模在過去三年實際實現了年化27%的高速增長,三年翻了一番。
資管新規的影響和業務質量的調整直接體現在各細分行業的規模變化上。如果我們對比2017年和2020年各細分行業規模變化,可以看到銀行理財、信託、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四類直接受資管新規影響的子行業規模均在過去三年內大幅下降,其中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資管規模降幅甚至達到50%。與此同時,保險資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受監管衝擊較小的子行業均取得高速增長,其中保險資管取得了41%的三年累計增幅,公募和私募增長幅度更是超過50%。但如果我們剔除通道業務和預期收益型產品,如下圖右邊所示,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資管子行業在過去三年均取得了大幅增長。
2020年中國資管市場的資金端供給持續增長,突破107萬億元,增速高達15%。資金結構整體保持穩定,其中零售端貢獻近60萬億元,仍佔據半壁江山。機構端方面,保險資金規模受益於保費增長和委外比例提升,持續保持較高增速。企業資金受疫情和理財淨值化轉型影響,部分迴流存款,是唯一出現負增長的資金主體。
資產端現金管理類產品規模仍持續增長,但佔比有所下降。“固收+”攻守兼備,漸成主流。權益產品吸引力增強,現象級擴張。被動產品穩健增長,細分產品線增減互現。公募REITs試點,開闢新資產藍海。MOM市場熱盼、前景可觀。
3.疫情對全球資管市場的影響:強勢復甦、可持續發展
總體而言,我們發現疫情下全球資管市場格局呈現三大加速趨勢。首先,全球資管市場規模加速增長。全球資管市場在疫情後快速恢復,以共同基金為例,其管理資產規模在經歷了初期的短暫下降後迅速反彈,2020年末達到55.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5%。此外,2020年末的資金淨流入較年初增長4.4%,超過了2019年同期的表現。第二,全球資管市場加速分化。避險情緒下,無論是標準產品還是另類產品,我們都發現資金流入加速向頭部集中。第三,全球資管機構加速戰略佈局。2020年全美資管市場併購交易金額創歷史記錄。
此外,我們去年報告中提到的兩大趨勢將長期延續。一是可持續投資和社會責任。ESG和可持續投資將長期加速發展,成為全球領先資管機構最重要的公司使命和戰略佈局。二是數字化升級。疫情下數字經濟加速發展,如其他行業一樣,數字化對資管行業也將產生深遠影響。相關內容,我們在2019年的報告中有詳細闡述。
截至2020年末,銀保監會已批准籌建22家銀行理財公司和2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其中19家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和1家外資控股理財公司已經開業。理財公司的成立,標誌著銀行理財業務逐步走上市場化、專業化與規範化的發展軌道,也是商業銀行參與直接融資,擁抱財富管理市場蓬勃發展的核心抓手。同時,理財子公司在產品形式、銷售門檻、資產投向上靈活度更高,牌照價值顯著。
銀行理財子公司成立前,行業對其未來發展前景和商業模式不乏各種疑慮。站在理財公司成立一週年的時點,我們選擇了行業在一年前對於理財子公司最關心的十個主要問題,希望通過對這十個問題的回答,一方面總結過去,另一方面對理財子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和方向做出展望。
- 規模:淨值化轉型之後,銀行理財的規模還能否實現快速增長?
- 淨值化:打破剛兌後客戶能否接受淨值產品?如果產品破淨,客戶如何反應?
- 客戶:誰是銀行理財的主要客戶?客戶結構中長期能否實現突破?
- 渠道:理財公司除母行渠道外,是否能進一步擴充套件第三方渠道和自建渠道?
- 產品:銀行理財的主要產品形態是什麼?與公募等機構的產品結構有何不同?
- 定位:各家銀行將如何定位理財子公司?如何選擇理財公司業務範圍和發展模式?
- 投研:能否快速構建權益相關的投研能力?
- 人才:理財子公司的市場化程度如何?
- 風控: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如何適應標準化投資的要求?
- 科技:目前的科技系統能否支撐業務發展?長期來看,能否圍繞金融科技打造競爭優勢?
*由於篇幅原因,本次分享我們無法進一步展開以上議題的具體內容。敬請聯絡我們獲取詳細報告以及關注我們後續的報告內容分享推送。
三、資管行業十四五展望:時代機遇,把握新週期十二大發展機會
在2017年資管報告中,我們提出了中國資管市場的發展可以分為三階段。2012年至2016年是“泛資管階段”,2017年至2020年進入“迴歸本源階段”,而2021年之後,結合資管新規的落地情況,將有可能進入“全面發展”新階段。預計未來五年,中國資管行業將實現12%的年化增長速度,2025年規模將近210萬億元,其中通道業務佔比進一步大幅下降。
“全面發展”階段為中國資管行業帶來時代機遇。隨著國家開啟十四五新徵程,資管行業的資金端、資產端和商業模式也將發生巨大變化。我們建議中國資產管理機構重點把握十二大機會(如下圖所示)。
*由於篇幅原因,本次分享我們無法進一步展開以上議題的具體內容。敬請聯絡我們獲取詳細報告以及關注我們後續的報告內容分享推送。
四、行業發展探討:爭創一流,打造多元化、綜合化資產管理集團
▪多元化:資產管理機構通常圍繞資產類別、資金來源、地域市場、投資策略和行業覆蓋等五個主要維度開展多元化經營。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用蛛網圖來表示一家資管機構的多元化範圍,五個維度的連線所覆蓋的面積代表了這家機構的資管業務範圍大小。
▪綜合化:如下圖所示,資管機構通常沿資金端、資產端、同業資管機構端三個方向延伸業務範圍,可以擴充至八大業務型別。
三大驅動因素推動:
第一、資管業務規模製勝;
第二、客戶需求日趨綜合;
第三、資產和行業週期輪動。
同時,我們對全球排名領先的資產管理機構進行業務組合分析。無論是全球最大的獨立系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先鋒、富達,還是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黑石、KKR、博楓,全部呈現多元化、綜合化的發展格局。
以某全球最大的資管機構之一為例,從2005年起,不斷通過外延併購,資產管理規模經歷了“二十年二十倍”的黃金併購時代。
以某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管機構為例,始終堅信資管業務的核心是人才,收購人才是實現非有機增長的極簡形式。在歷次業務擴充套件中,持續獲取市場上最好的團隊並給予核心團隊30%-50%高比例的持股計劃安排。
以某全球最大的另類資管集團為例,在多元化過程中始終堅持圍繞自身核心資源稟賦循序漸進進行擴張。依託自身在能源和地產行業投資積累的實物資產管理能力,擴充至基礎設施行業,再圍繞實物資產和重資產管理相關核心能力,開展私募股權相關行業投資。
▪建立適配的資管集團架構,協同管理各業務線和子公司。
如下圖所示,根據集團化整合程度從淺到深,可以分為三種模式:簡單混合模式、多精品店模式、統一平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