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Tech-EECS-電路設計- PCB設計-PCB設計流程 + 元器件封裝設計 + PCB設計規則 +PCB佈局/佈線/覆銅等設計

abaelhe發表於2024-07-18

PCB(印刷電路板)設計, 是以"電路原理圖"為根據實現電路設計者所需要的功能
"PCB設計"主要指"版圖設計", 需要考慮:

  • "外部Connections(連線)"的佈局,
  • "內部Components(電子元器件)的最佳化佈局,
  • "金屬連線" 和 "Via通孔" 的最佳化佈局,
  • EM(電磁)保護,
  • 熱耗散,
  • 等各種因素.

優秀的“PCB版圖設計”可以:

  • 節約生產成本,
  • 達到良好的電路效能和散熱效能,

簡單的版圖設計, 可以手工實現.
複雜的版圖設計, 需要藉助CAD(計算機輔助設計)實現.

PCB 設計流程及基本使用

下圖: "實現的" PCB設計流程

繪製PCB的流程主要包含:

  • 匯入原理圖設計到PCB設計工具
  • 設定PCB尺寸
  • PCB佈局
  • PCB佈線
  • PCB驗證
  • PCB工程檔案輸出

PCB 層標籤(主介面底部有"層控制標籤"條)

  • 一個PCB有“不同的層”構成,包括“銅導電、絕緣、保護遮蔽、文字和影像絲印層 等.
  • 開啟 "PCB設計檔案(*.PcbDoc, File->New->PCB)", 進入PCB編輯器時,
    此時AD軟體主介面的底部"層控制標籤"條, 不同的"層"控制標籤, 使用不同的顏色標識.
    以便在 "不同的層" 進行 "繪圖操作"。

PCB佈局設計

PCB設計流程,首先確定"電路板"的"尺寸與形狀",然後對電路的Components元器件進行佈局.
本節介紹電路板的"尺寸設定"和"佈局原則及設定".

PCB 形狀和尺寸設定

開始PCB設計前, 必須確認PCB的形狀和尺寸。
一般來說,PCB的形狀和尺寸由設計要求給出;
沒給出時,由PCB設計者通盤考慮, 確定PCB的形狀和尺寸。
例如, 以一個長方形的PCB設計為例:
其尺寸的長寬比例為:120mm:90mmPCB形狀和尺寸。
設定的步驟主要包括:

  1. AD軟體主介面選單,選擇“File->New->Project”,
    建立一個名為PCB_Project1.PrjPCB的新專案,
    併為新專案新增名稱為 PCB1.PCBDoc的檔案。

  2. AD軟體主介面“右下角”,選擇“Panels->View Configuration”, 開啟檢視配置介面.

    • 將 "mechanical 1" 的名稱改為 "PCB boundary".
  3. AD軟體主介面選單,選擇“Edit->Origin->Set”, 設定:

    • 圖紙背景為Black(黑色)
    • 左下角為Origin(原點)
    • 並透過 "快捷鍵Q" 設定 "繪圖單位" 為 mm(毫米).
  4. 將“繪圖示籤”切換到“PCB boundary”。
    在AD軟體主介面選單下, 選擇“Place ->Rectangle”,

    • 在 Origin(原點)處放置“矩形邊框”,尺寸設定為:
      Width:120mm, Height: 90mm,作為PCB Boundary(PCB外部邊界)。
  5. 選取"4."步在Origin(原點)處放置的“矩形邊框”,
    在AD軟體主介面選單, 選擇:
    Design->Board Shape->Define Board Shape From Selected Objects”,
    可設定當前選取的“矩形邊框”為PCB Board Shape(PCB板形狀).

  6. 在AD軟體主介面選單, 選擇:
    Design->Board Shape->Create Primitives From Board Shape”,
    在“Line/Arc Primitives From Board Shape[mm]”對話方塊:

    • 設定 Layer 為 Keep-Out Layer
    • 單擊 OK 按鈕退出
      將生成用於佈局和佈線的“Keep-Out Layer(禁止佈線層)”邊界。

PCB佈局規則的設定

PCB佈局前, 設定一些佈局規則,以保證正確實現PCB佈局.
設定PCB佈局規則的步驟包括:

  1. 透過快捷鍵“Ctrl+G”進入“Grid Editor(柵格編輯器)”, 設定如下:
    • Step X: 0.1mm
    • Step Y: 0.1mm
    • Multiplier: 5x Grid Step
  2. 在AD軟體主介面選單, 選擇“Designer->Rules”,開啟:
    “PCB Rules And Constrains Editor(PCB規則和約束編輯器)”,
    在該對話方塊,設定如下:
    • 展開“Placement ->Component Clearance”,設定:
      • Minimum Vertical Clearance: 3mil
      • Minimum Horizontal Clearance: 3mil
    • 展開“Permitted Layers”,
      • 新增一個名稱為“PermittedLayers”的Rule(規則),
      • 在新增的 "PermittedLayers" Rule(規則),
        允許的 "Layer" 為 "Top Layer" 和 "Bottom Layer"

PCB佈局原則

在PCB佈局時, 要兼顧“美觀”和“訊號完整性”規則。
下面給出一些PCB佈局的建議:

元器件佈局基本規則

  1. 通常,"所有元器件"都應佈置在印刷電路板的"同一面"上。
    只有在Top Layer的元器件過密時,才能將一些
    "高度有限並且發熱量小"的器件, 如貼片電阻/電容/IC 放在 Bottom Layer.
  2. 佈線原則 "先大後小、先難後易", 即先佈局 "重要的單元電路" 與 "核心元件"
  3. 整個"連線線"儘可能短, 關鍵"訊號線"最短。
    • 高電壓大電流訊號 與 低電壓小電流訊號 完全分開
    • 模擬訊號 與 數字訊號 分開
    • 高頻訊號 與 低頻訊號 分開
    • 高頻元器件的隔離要充分.
  4. 佈局上應參考“原理框圖”, 根據單板的“主訊號流向”規律安排 "主要元器件"。
  5. 元器件的"佈局"應便於"訊號流通",使訊號"儘可能保持一致的方向"。
    多數情況下, "訊號的流向" 安排為 "由左到右" 或 "由上到下"。
    與 "輸入、輸出端" 直連的"元器件", 應靠近 "輸入、輸出" 接外掛或聯結器放置.
  6. 在保證 "電氣效能" 的前提下:
    • 元器件應放置在 "柵格" 上, 且相互 "平行或垂直" 排列, 才整齊、美觀。
    • 一般情況, 不允許"元器件重疊"
    • 元器件排列要緊湊
    • Input 和 Output 元器件儘量遠離
  7. "元器件"或"導線"之間, 可能存在 "高電位差",
    如果存在, 則應,"加大",它們的距離, 以免因放電、擊穿引起意外短路。
  8. 帶高電壓的元器件, 應儘量佈置在除錯時“人體不易觸及的地方”。

元器件排列規則

  1. 板邊緣的元器件離板邊緣至少有“兩個板厚”的距離,
    元器件在整個板面上應分佈均勻、疏密一致。
  2. 同型別“插裝元器件”在X或Y方向上, 應朝一個方向放置。
    同一型別的 "有極性分立元器件" 要力爭在X和Y方向上同極向, 便於生產和檢驗。
  3. 對於 "非傳輸邊(流水線)" 大於300mm 的PCB,
    "較重的器件" 儘量不要佈局在PCB的中間,
    以減小由 "插裝器件的重量" 在 "焊接過程" 對 "PCB變形" 的影響.
    以及插裝過程, 對PCB板上 "已經貼放" 的元器件 的影響.
    為“方便插裝”,推薦將“元器件”佈置在“靠近插裝操作”側的位置。
  4. 通孔迴流焊“元器件”本體間距大於10mm,元器件的 "焊盤邊緣"要求:
    與 "傳送邊"的距離不小於10mm, 與,"非傳送邊" 距離不小於5mm.
  5. 元器件的佈局要滿足“手工焊接”和“維修”的“操作空間”。
  6. 需要安裝“較重的元器件”時,應考慮安裝的“位置和強度”,
    安裝應靠近PCB受力支承點。使PCB板的 "翹曲度" 最小,
    還應計算引腳的“單位面積”所承受的力, 當該值不小於0.22N/m㎡時:
    必須對該模組採取 "固定措施", 不能僅靠引腳的焊接來固定。
  7. 對於有結構尺寸要求的“單板”,其元器件允許的最大高度應為:
    “結構允許尺寸”-“印製板厚度”-4.5mm
  8. “超高的”元器件應採用“臥式安裝” 。

防止電磁干擾

抑制熱干擾

可調節元器件的佈局

PCB佈線設計

"佈線" 是有 "連線關係" 的兩個 "網路節點" 之間 "生成物理連線通路" 的過程.
AD軟體包含一個強大的 "Interactive Routing Engine(互動佈線引擎)"。
用於幫助設計者高效率的對PCB進行佈線操作,有三種互動式佈線:

  • Interactive routing(互動佈線)
  • Interactive Differential Pair Routing(互動差分對佈線)
  • Interactive Multi Routing(互動多線佈線)

互動佈線 線寬和過孔大小 設定

但選擇一種互動佈線方式後,開始手工佈線,此時首先考慮兩個問題:

  • 在佈線開始時 以及 在佈線的過程, 需要根據“設計要求”確定佈線的“線寬”.
  • 在不同層之間走線時, 要用Via(過孔)連線, 因此也要根據"要求"事先確定過孔尺寸。
  • 在狀態列會顯示當前“過孔”或“線寬”的設定。
  • 在“佈線的過程”根據需要調整 “Track Width”和“Via Size”:
    在“佈線的過程”按“Shift+W”組合鍵,可以更改“Track Width(佈線寬度)”。
    在“佈線的過程”按“Shift+V”組合鍵,可以更改“Via Size(過孔尺寸)”

設定 "佈線線寬" 和 "過孔大小" 的步驟主要包括:

  1. 在AD軟體主介面選單, 選擇“Tools->Preference”,開啟"Preference"對話方塊,
    在該對話方塊 "左側" 找到並展開 "PCB Editor -> Interactive Routing",
    在 "右側" 視窗就顯示 "Interactive Routing Width(互動佈線寬度)”皮膚,
    該皮膚上提供:
    • Track Width Mode(佈線寬度模式)

    • Via Size Mode(過孔大小模式)
      其“右側”的“下拉框”提供如下選項:

    • User Choice, 選該選項, 則在佈線和放置過孔時,
      有可選的"線路寬度"及"過孔尺寸"列表, 並且由使用者選擇合適選項.
      單擊下方 "Favorite Interactive Routing Widths"按鈕,
      編輯或者新增 設定時會用到的“佈線寬度”。

    • Rule Minimum, 選該選項, 則在佈線時使用,
      由“設計規則”推匯出 "最小" 的 佈線寬度"和"過孔尺寸".

    • Rule Preferred, 選該選項, 則在佈線時使用,
      由“設計規則”推匯出"期望使用" 的"佈線寬度"和"過孔尺寸".

    • Rule Maximum, 選該選項, 則在佈線時使用,
      由“設計規則”推匯出 "最大" 的,"佈線寬度"和"過孔尺寸".

      • 例如在設計時, 使用16mil/8mil 和 10mil/4mil 的過孔尺寸:
        註釋, 16mil是孔的外徑,8mil是鑽孔的直徑.
      • 例如在設計時, 常使用 4mil 作為"佈線寬度".
      • 在佈線的過程, 透過按 3鍵(對佈線寬度) 或 4鍵(對過孔尺寸),
        可以在“修改佈線寬度和過孔尺寸”的“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在狀態列顯示了當前過孔或線框的設定.
    • 通常, 在PCB設計過程, 會頻繁使用 "所期望使用"的 "佈線寬度" 和 "過孔尺寸”。
      所以該節設計對於 "佈線寬度和過孔大小" 的設定均使用 Rule Preferred選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