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歷史的長河中做農活

v-code發表於2020-10-06

蘋果的生長週期

國慶節回老家呆了3天時間,陪爸爸媽媽吃喝吃睡,除此之外就是幫爸爸媽媽去家裡的果園做一些農活。

我們老家的 蘋果種植是家庭主要的收入,每一家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果園。從春的剪枝(高中生物中的降低頂端優勢)、施肥、刮腐爛(果樹的一種病,會影響樹幹中的營養傳輸管);到夏的蔬果(降低同一個花苞長出的幼果密度,來保證少的蘋果獲取足夠的營養)、打農藥、除草、套袋(為幼果套兩層隔光袋 – 為了賺錢,不能讓蘋果長時間吸收陽光,先長大再由人工卸袋增加光照時間從而產生美麗的外觀)、打一次農藥;到秋的卸外層隔光袋、卸內層隔光袋 最後 摘蘋果。

這裡描述一下:因為套了袋的蘋果本身光合作用較少,基本都是呼吸作用長大的(果實內的糖分相比於完整接受光合作用的蘋果較低),所以人工控制的這種蘋果擁有賞心悅目的外觀,卻丟失掉了一部分清爽的甘甜。

蘋果摘下來之後便會受到來自南方的果商的青睞,價格主要由各家蘋果的品質(更關注的是外觀和個頭)決定;之後的果農在入冬之後便能夠享受一年辛苦所帶來的回報。當然這個過程是極為順利的一年果農能夠擁有的生活,而像是天災(冰雹、突降寒潮、連綿大雨等)則會降低甚至摧毀蘋果的產量。

成長在一個果農的家庭,從下到大可以說在果園中長大,看過清晨滴著露珠 晶瑩剔透的蘋果,嘗過一口咬出糖晶的蘋果,被接近保齡球大小的蘋果砸過腦袋,在果樹上上躥下跳挑選自己鐘意的蘋果;最為舒爽的時候就是一口蘋果一滴汗,最為疲憊的時候就是自以為就要幹完的活抬頭才發現還是“一望無際”。

最近除了自己的技術學習之外出於個人喜好 也會研究一下世界通史,不論學習技術還是做一些與時代變遷息息相關的事情總能將自己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來審視自己的行為,有趣且好玩。

新石器時代 到 農業革命

回到蘋果的生長過程,這個過程在歷史的長河中是人類進化、大規模聚集到人類古文明產生的關鍵一步:從新石器時代到農業革命的演變。

人類的生存在新石器時代以採集和狩獵為主,這樣的生存則完全跟隨 大自然生態變遷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因為需要不斷的遷徙,面對古生物的危險,面對嚴峻的自然災害,人類的基數一直維持在一個個小部落數十上百的小團體。

一次次得采集自然生長的食物,我們聰明的先祖發現了這一些食物隨著自然季節的生長變化週期,於是他們便將這一些能夠產生食物的的植物大規模收集起來,嘗試自己模擬自然的養育方式耕種。同時,將捕獲到的古生物的幼崽圈養起來,先祖們通過自己的餵養來產生足夠的肉食或者 用作他用(狗的馴化)。

農業以及伴隨農業產生的畜牧業 為人類社會後續龐大的古文明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同時也是人類改造自然的一個開端。
有了充足的食物,人類便可以考慮生存之外的生活了;這個時期人口的不斷增加,帶來的是生產力的增長同時 有了更多的勞動力,便有了更多的食物來養活更多的人口,一個一個分佈在歐亞大陸的人類聚集地越來越大。伴隨而生的技術和社會的發展讓整個人類步入了文明的時期:擁有了城市中心,由制度確定的國家政治權力,納貢和稅收,文字,社會分為階級或等級,巨大的建築物,各種專門的藝術和科學等等。

公元前3500-公元前1500年間,人類農業革命的碩果便是橫跨歐亞大陸的一個一個巨大文明,從西歐愛琴海的米索斯文明,到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到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再到黃河流域的中國文明(商);人類的智慧從開始嘗試將植物收集起來便註定與眾不同,一代代得取長補短,精益求精,衍生出來對自然規則的思考,先祖只為生存,生存的壓力下所爆發出來的智慧結晶讓後人擁有一套完善的可以生活的規則。

正如我們用一套最為完美的邏輯來按照氣候控制蘋果的生長週期,讓蘋果的生長向最有利於我們生活的方向生長,這個過程同樣是我們的農業先祖用無數年的積累所產生的智慧結晶。

一些展望

回到現代 我們網際網路的發展史,從1969年第一次網際網路通訊的"L" 和"O"兩個字母,到後續以TCP/IP協議為主的龐大網路的形成,人類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同樣,網際網路初期的大佬們用自己富有創造力和遠見的思維所創造的世界現在為止仍然健壯發展,不論是TCP/IP 還是類Unix系統 還是全球資訊網www 至少到現在為止並在構建大規模分散式系統的過程中 並沒有明顯的缺陷。

無數的0.1壘造的數字世界 不斷得顛覆近代以前整個人類社會的認知,我們作為新時代的程式設計師能夠見證並參與到這一場變革之中實屬幸運,而且這個變革並不會像新石器時代到農業時代 綿延數千年的週期,可能幾年時間就會有一些新的智慧結晶被創造出來(就像SQL – NoSql – NewSQL 以及 5G , CPU – FPGA – GPU)。

我們沒有那樣智慧像網際網路的先祖們創造一個新的世界,但我們可以在現有的世界基礎上持續變革,帶來更快更高效的技術,更完善相容的協議,更智慧的工具 來讓我們有生之年看到能夠被載入史冊的網際網路文明,這個文明僅僅用了不到一百年遍橫跨4萬千米的地球,近百億的人類都作為這個世界的生產者和消費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