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10日釋出的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由於自然環境遭到破壞,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全球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2/3。
冬日裡一頭年幼的佛羅里達海牛在淡水溫泉中。圖片來源:WWF
通過跟蹤近2.1萬個種群中近4000種脊椎動物在1970年至2016年間的資料,《報告》發現,1970年至2016年全球脊椎動物種群數量平均下降68%。在所有生物群系中,淡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減幅最大——平均下降了84%,相當於自1970年以來每年減少4%。
《報告》顯示,包括土地用途變化、野生動物利用及貿易等在內的因素加劇了地球應對大流行病的脆弱性,是導致生物多樣性大幅減少的部分原因。對此,WWF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說:“人類對自然的日益破壞不僅對野生動物種群,而且給人類健康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帶來了災難性影響。”
蘭博蒂尼表示,在新冠病毒病全球大流行期間,採取前所未有、協調一致的全球行動,遏制和扭轉生物多樣性和野生動物數量在全球範圍內的喪失,保護人類未來的健康和生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通過反映全球野生動物丰度變化趨勢的地球生命力指數,《報告》全面概述了自然界的狀況。研究表明,由於棲息地喪失和退化,包括人類糧食生產方式所造成的森林砍伐,導致了陸地物種數量急劇下降。來自世界各地超過125名專家參與了該報告的撰寫。
地球生命力指數是衡量全球生物多樣性最全面的指標之一。“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物種種群平均下降68%是個災難性的趨勢,這是人類活動對大自然造成破壞的明證。”英國倫敦動物學會保護主任安德魯·特里說,“如果一切沒有變化,種群數量將繼續下降,可能導致野生動物滅絕,並威脅到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WWF北京代表處副總幹事(專案)周非表示,這份科學研究報告如同地球兩年一次的體檢報告,從多個角度再次驗證了自然正在遭受破壞的事實,並深入分析了造成生物多樣性下降的根本原因。“如果人類依然忽略來自大自然的預警,我們的食物、生計、健康和未來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通過保護和物種恢復工作有助於扭轉當前的趨勢。《報告》還引入了具有開拓性意義的模型。WWF與40多個非政府組織合學術機構聯合,在《自然》雜誌發表題為《扭轉陸地生物多樣性的曲線需要綜合策略》的文章。其中的模型闡明,只有開展更大膽、更雄心勃勃的保護工作,對生產和消費食物的方式進行變革,才能穩定和扭轉由於人類對自然棲息地破壞帶來的自然喪失。改變包括提高食物生產和貿易的效率和生態可持續性,減少浪費,鼓勵更健康、更環保的飲食等。
“科學家已經通過先進的模型推演,指出了前行的方向。”周非說,“實現所需的轉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而更需要領導力、團結一心和執行力。”
自 科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