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5.7%,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3.318億臺下降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2.797億臺。對於大多數手機品牌廠商來說,第二季度又是一個負增長的季度。在主要的品牌廠商中,Apple在受影響的市場中最為成功。得益於iPhone 11iPhone SE (2020) 的銷量,該公司的出貨量增長了11.4%

華為擊敗三星首次奪榜全球第一

華為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出貨量為5580萬臺,超過三星摘得全球智慧手機出貨第一名。由於中國市場的復甦,與2019年第二季度的5870萬臺相比,華為的出貨量僅同比下降4.9%。目前華為儘管面臨著美國政府的持續制裁,且已進入第二個年頭,華為正通過快速改變市場重心和產品策略贏得市場。國內業務的持續強勢,能有效地衝抵因制裁帶來的國際業務衰減的影響。高壓之下體現出華為強大的綜合實力,足以與三星競爭,最終本季度佔據全球第一。

三星在該季度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7500萬臺下降至2020年第二季度的5430萬臺, 同比下降27.7%,歷史上首次。三星許多最重要的市場都受到了COVID-19的顯著影響,尤其是新興市場,2019年這些市場的出貨量佔三星總出貨量的70%以上。而從疫情中快速恢復的中國市場,對於三星來說沒有一點幫助,因為已經早已丟失,因此三星無法從中國的復甦中獲益。而中國以外的地區,如西歐市場,重新開放和放寬限制在本季度末開始,這意味著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的大部分時間三星都受到主要市場的影響。

Appel的產品組合助力其Q2實現增長

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2020年第二季度只有Apple、傳音兩家公司的出貨量為正數。Apple出貨量為3990萬臺,比去年的3530萬臺增長13.1%。中端定價的機型iPhone SEiPhone 11幫助Apple增長了出貨量。

 “隨著今年4iPhone SE (2020) 的推出,Apple恰好在合適的時間釋出了一款需求已久的產品,並且價格誘人。” Omdia 智慧手機市場研究總監Jusy Hong說:此次釋出使Apple的產品結構中增加了一款新的iPhone機型,而此時疫情封鎖政策已經覆蓋了美國等重要市場。399美元的起售價讓iPhone SE成為一款極具吸引力的新裝置,尤其是在許多市場經濟持續不穩定的情況下。需要在第二季度升級智慧手機的SE使用者找到了一個負擔得起的選擇,不需要大量的首付款或高額分期費用。

高度專注的區域市場助力傳音

傳音控股旗下品牌:iTelTecnoInfinix,各品牌的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35.3%36.9%17.3%。整個傳音公司的出貨從去年Q2910萬臺增長至今年的1200萬臺。這三個品牌的主要目標市場都是中東和非洲。由於其他競爭品牌在這些市場上的影響力減弱,以及2020年第一季度末中國的生產恢復,這三個品牌比其他品牌受到的影響更小。

市場環境對絕大部分的品牌都是很大挑戰

2020年第一季度,Realme是少數幾家在印度市場彈性刺激下實現增長的OEM廠商之一。然而現在,由於印度印度政府應對COVID-19而採取的長時間停工停產的措施,這家廠商和其他所有廠商一樣,在第二季度面臨著出貨量的下降。Realme的出貨量同比下降7.3%,從去年的450萬臺下降到420萬臺。

印度和中國政府之間的緊張關係影響了印度的智慧手機市場,儘管許多中國OEM廠商在過去的18個月裡投入了大量資金來增加在印度的生產和客戶服務業務。對於Realmevivo和小米等專注於這一市場的品牌廠商來說,疫情和政府問題造成了2020年第二季度的增長困難。

Vivo的出貨量下降了16.7%,從2019年第二季度的2840萬臺下降到2370萬臺。OPPO的下降幅度更大,同比下降26.9%,出貨量為2250萬臺,而去年為3080萬臺。而小米的出貨量則同比下降10.7%,至2890萬臺。

全球十大OEM廠商中,其餘廠商的出貨量均出現下滑。LG的智慧手機出貨量為670萬臺,比去年的890萬臺減少24.4%。在許多市場上,該公司在面對中國品牌廠商的競爭時,仍然舉步維艱。

2020年第二季度,摩托羅拉出貨量為740萬臺,而2019年第二季度為830萬臺。摩托羅拉又一季度出貨量同比下降超過10.8%。疫情影響了該公司首款可摺疊裝置新RAZR的重啟,也讓摩托羅拉難以憑藉最新裝置突破市場困境 就在該公司準備在去年刻意減少活動的市場上尋求恢復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擴張,以推動盈利能力並使其產品組合年輕化的時候。

持續的挑戰

儘管許多國家已經取消了對行動和商業活動的一些限制,其他國家也正在努力恢復正常,但其他國家仍然處於初步爆發的狀態。還有跡象表明,在病毒已得到控制的國家,可能會再次爆發新的疫情。在這種持續的不確定環境下,2020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智慧手機市場將繼續受到影響。雖然智慧手機OEM廠商已經找到了釋出新裝置的立足點,並繼續走在產品路線圖的道路上,但使用者的購買行為將繼續取決於抗擊疫情和遏制後續新疫情威脅方面取得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