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政法大學新媒體資料研究院釋出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大學生媒介使用、資訊獲取與態度行為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針對疫情期間大學生的媒介使用習慣和社會心態展開研究。

《報告》發現,大學生群體一直對疫情相關資訊保持了較高的關注度。截至2019年12月30日,即有17.62%的受訪者瞭解到“疫情”已經發生的情況;截至2020年1月19日,已有超半數的受訪者瞭解到疫情已經發生的情況(51.25%);1月23日武漢“封城”當日,已經有95.49%的受訪者知曉疫情發生的資訊。另外,調研發現,83.21%的受訪者表示“較為依賴微博”,有68.20%的受訪者通過微博首次獲悉疫情相關資訊。

本文圖均來自於《新冠疫情防控期間中國大學生媒介使用、資訊獲取與態度行為調查報告》

該調研表明,大學生具有較高的媒介素養,並體現出積極參與疫情防控的周邊行為。資料統計發現,96.82%的受訪者會使用兩種以上的媒介平臺獲取資訊;81.39%的受訪者看到爭議性、轟動性的新聞時,會通過其他渠道進行檢索以瞭解更多的事實狀況;64.59%的受訪者會積極轉發來自權威媒體、權威機構和權威部門的資訊。

《報告》顯示,大學生表現出積極的親社會行為,是疫情中的積極行動者。資料統計發現,69.22%的受訪者會向身邊的人普及疫情防控相關知識,57.47%的大學生以各種形式為有需要的人捐款、捐物,49.90%的受訪者會對看到的各種網路謠言進行批駁。綜合分析後發現,88.22%的大學生存在自發性地科普、轉發、捐款等行為。

在大學生的興趣點和關心的話題方面,受訪者在對各類話題均保持較高關注度的情況下,對疫情通報、政策部署、學業影響和最新進展有一定的側重。其中,87.78%的受訪者對疫情資訊通報持較高關注度,86.10%的受訪者對政策部署類資訊保持較高關注度,84.41%的受訪者關注疫情對自身學業產生的影響。

《報告》認為,受訪大學生群體對疫情資訊傳播的滿意度較高。以1-10分由低到高代表大學生對疫情資訊的滿意度,評分的眾數(即一組資料中出現次數最多的資料值)為8分,佔比37.23%,超半數受訪者評分在8分以上。受訪者對網路謠言、嚴肅資訊的碎片化及情緒化傳播持批評態度,期待涉疫情資訊更加準確、客觀、通俗,以緩解資訊過載帶來的焦慮。

其中,有32.21%的受訪者表示出對“打擊網路謠言和虛假科普”的期待,20.76%的受訪者認為部分嚴肅資訊傳播的過於碎片化帶來認知上的焦慮,另有17.08%的受訪者對資訊的情緒化傳播提出批評。

此次調研發現,從影響大學生疫情形勢判斷的資訊來源上看,權威聲音更能影響大學生對疫情走勢的判斷,現實好友意見影響較小。據資料統計,65.65%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及權威專家的意見”會影響自己對疫情形勢的判斷,53.71%的受訪者認為主流媒體意見更能影響自己對疫情形勢的判斷,選擇微博大V及微信公眾號熱門文章的佔比為47.51%,“現實生活中的好友意見”佔比26.30%。此外,研究發現,微博中的超話、熱門話題和熱搜榜及綜合類入口網站等作為權威意見彙集的平臺也較受大學生歡迎。研究認為,政府及專家意見、主流媒體相較於其他主體更能影響大學生群體對疫情走勢的判斷。此外,多數受訪者(74.08%)會綜合各方意見、資訊形成自己的判斷。

《報告》指出,疫情期間,大學生群體的心態普遍平靜、樂觀,能較好適應網路遠端教學。資料統計發現,部分受訪有抑鬱、煩躁和亢奮情況,大學生還較為擔心疫情對學業帶來的影響。其中,有58.26%的受訪者認為疫情對自身學業造成了較大或很大影響,除了不能按時返校之外,畢業生對論文、實習、就業、研究生複試及海外留學等問題有一定困惑;有12.60%的受訪者期待學校能夠通過獎助學金等方式幫助家庭較為困難學生;有10.72%的受訪者期待學校能在就業、實習等方面給學生以更具有針對性的指導和服務。

此外,疫情也使大學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並對未來生活進行積極謀劃。87.02%的受訪者認為應“拒吃野生動物”,79.67%的受訪者認可“勤洗手、多通風”的建議,79.40%的受訪者表示今後會“加強體育鍛煉”,59.93%的受訪者認可“保持規律作息”的重要性。

受訪者還對疫情防控的相關的措施及後續完善問題進行了理性思考。調研發現,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是大學生關注度最高且最認同的完善建議(90.15%),64.54%的受訪者表示要優化地方(基層)政府的管理能力及精細化水平,也有33.57%的受訪者表示要壯大像“丁香醫生”等醫療衛生行業的公共資訊平臺。

此次調研由華東政法大學新媒體資料研究院發起,華東政法大學傳播學院、大學生思想動態大資料研究中心、微博校園、丁香園醫院匯、丁香人才等多家機構提供了問卷髮放、線下訪談等支援。

調研於2020年2月底完成問卷編制,3月4日通過網路渠道發放5000份,截至3月8日回收有效樣本2546份。此外,調研還結合了微博大資料分析、電話和網路訪談等方式。

來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