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健康行業有重大引導意義的有七項調查資料:
一、健身教練這一職業熱度持續升高。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報考健身教練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的人數已超過1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8%,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健身教練數量達到79073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5%,折射出健身市場對人才的內生需求強勁。
二、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價值日益凸顯。從收入上看,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教練收入比沒有證書的教練平均高出12.3%。
三、健身教練畫像:以男性為主,佔82%,65%的人處於單身未婚狀態,年齡集中在20-30歲,78%的人接受過大專以上的教育。簡而言之,健身教練是一群形象陽光、充滿自信的優秀青年。
四、每位健身教練每年需完成的業績指標為292536元,其中一線城市為310896元,二線城市為245556元。
五、健身人群畫像:男女比例均衡,大部分已婚有娃,佔72%,85%以上的人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年齡集中在25-35歲之間,大部分在企業擔任管理者,擁有穩定的收入。
六、會員選擇去俱樂部鍛鍊的原因是:68%的會員是因為俱樂部的健身器材比較齊全,55%的人是因為俱樂部有健身教練,所以器材+教練成為俱樂部的核心驅動力。會員需求在不斷升級,選擇教練更加理性。70%的人看重教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67%的人要求教練必須有責任心和耐心。
七、會員滿意程度方面:會員對健身教練服務整體滿意度很高,達到90%,但對俱樂部硬體和柔性服務的滿意度略低。硬體方面,對更衣室設施和更衣室客用品滿意度最低,硬體環境直接影響了會員的體驗感受;柔性服務方面,對健身房銷售代表服務滿意度最低,銷售的強制賣卡行為以及後續的跟蹤服務引起會員較大的不滿。
以下為《2018年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研究報告》全文:
01
報告綜述
本報告發布內容主要有三個部分:一是調研方法與分析視角介紹;二是調研的主要發現;三是結論與建議。
本次調查除了延續以往的定性和定量調查之外,加入了大資料的調研方法,在更大的範圍內,廣泛深入獲取研究資訊。調研範圍主要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成都、長沙、武漢等全國30多個城市,透過線上調研、二維碼等定量研究基礎上,同時結合面對面深訪、焦點座談會的定性研究方法,共完成健身會員、健身教練、俱樂部管理人員共計1277個樣本, 以及256,744條網際網路資料地採集。
報告圍繞健身教練職業發展全過程,結合行業整體情況、健身教練的從業現狀與發展預期,健身會員消費旅程及對服務的需求,俱樂部管理等多維度進行了互動綜合分析。
本次調研的思路設計緊密圍繞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展開,宏觀層面,關注健身行業整體人才供給與需求的變化與差異、中觀和微觀層面,聚焦健身教練與俱樂部以及健身教練、俱樂部服務供給與會員需求的升級與差異。透過連結供給端和需求端,深入洞察驅動行業精益發展的關鍵要素。
02
主要發現
報告從行業主體健身教練、健身教練服務物件——健身會員及俱樂部三個維度對健身行業進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調研,全面洞察了健身教練的職業發展現狀。
一、健身教練
關於健身教練的職業發展現狀,報告從行業的整體現狀、教練的職業信心指數、健身教練畫像及健身教練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做了深入研究。
健身教練這一職業熱度持續升高。截止到2018年4月30日,報考健身教練國家職業技能鑑定的人數已超過17萬人,比去年同期增加48%,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健身教練數量達到79073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55%,折射出健身市場對人才的內生需求強勁。
在健身教練職業持續升溫的情況下,行業的發展對專業人才產生了巨大的需求。突出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教練從業預期與實現時間進一步縮短,從有想法當教練到成為教練的時間在一年之內的,佔到78%,比去年增長了8%,二是,俱樂部直接去培訓機構招收學員的比例比去年增加了3%,健身行業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
職業信心指數是綜合反映教練工作成就感、收入、工作壓力等狀況,信心指數越高,表示健身教練對現有工作的滿意度越高,更願意長期從事該行業。
2018年健身教練的職業信心指數是78.7,同比2017年下降1.1。資料表明:工作壓力、工作環境等外在因素成為信心指數下降的主要原因。
同時,資料表明新老教練表現出很大的差異,老教練職業信心指數比新教練高出6.1,工作滿意度、工作成就感和工作收入方面都分別高出新教練4.6,8.8和12.2,可以看出,深耕專業、持續積累方能行穩致遠。
從事健身教練職業的群體特徵:調研資料顯示,健身教練以男性為主,佔82%,65%的人處於單身未婚狀態,年齡集中在20-30歲,78%的人接受過大專以上的教育。
健身教練對自身能力整體滿意度較高,達到79.5,他們認為自己具備專業的能力。
健身教練具有較高的職業聲望。從社交媒體的大資料分析看,大眾對健身行業的好感度也較高,達到79.1,以正面評價為主,同時,大眾也願意在社交媒體上討論與健身相關的熱門話題,關於健身教練聲量處於穩中有升的狀態。
可以看出,健身教練是一群形象陽光、充滿自信的優秀青年。
在健身教練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中,2年成為教練轉行的分水嶺,在打算轉行的教練中,有78%的健身教練從業時間不到2年,時間越長轉行的比例越低,從業超過8年的教練轉行比例僅5%。同時,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教練穩定性更強,轉行比例更低。大浪淘沙,在行業的飛速發展中逐漸沉澱出持續深耕的從業者。
行業的快速發展一方面給我們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對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可以看到,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價值日益凸顯。從收入上看,擁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的教練收入比沒有證書的教練平均高出12.3%。86%的國家職業資格健身教練表示願意向同行推薦這一認證,國家職業資格健身教練對認證服務的滿意度也達到71%。可以看出,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在行業的價值越來越受到認可和重視。
另一方面,教練們也提出了對於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的期望,希望能增加考試難度、豐富學習內容,加大職業資格鑑定供給等。
透過對未來職業預期的調查,可以看到,選擇創業的教練比例比去年下降了12%,在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教練創業熱情越來越理性。培訓師和管理者成為教練職業方向的熱點,這一比例比去年上升了6%,更多的教練認為這樣的職業方向會有更好的發展空間。這實際上對教練的專業技能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練需要持續修煉內功,以實現自身的發展規劃。
二、健身會員
對健身會員的研究透過:會員畫像、會員去俱樂部鍛鍊的原因剖析、會員對健身教練的訴求及會員的傳播分享四部分做了詳細研究。
透過調研,對這部分健身人群進行了畫像分析:男女比例均衡,大部分已婚有娃,佔72%,85%以上的人擁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年齡集中在25-35歲之間,大部分在企業擔任管理者,擁有穩定的收入。
會員選擇去俱樂部鍛鍊的原因是:68%的會員是因為俱樂部的健身器材比較齊全,55%的人是因為俱樂部有健身教練,所以器材+教練成為俱樂部的核心驅動力。
在選擇教練方面,會員主要的目的是獲得專業運動指導,提高鍛鍊效果。
會員會選擇什麼樣的人成為自己的健身教練:根據調查與歷史資料比較,會員需求在不斷升級,選擇教練更加理性。70%的人看重教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67%的人要求教練必須有責任心和耐心。
他們的需求也更加個性化,要求教練能夠根據不同運動專案和自身的需求提供健身指導,這一需求比例比去年增加5%,同時要求教練根據客戶情況設定健身課程。除了要求教練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提高綜合體能,具備健身相關的基礎知識外,還希望教練能制定出合理的運動飲食計劃,對教練的專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會員健身體驗的傳播:調研發現,會員是一群開朗外向、愛分享的群體,90%的會員會在社交媒體上秀自己的健身圖片和運動成績,他們的分享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和感染力,有87%的人因朋友的分享而開始健身運動的,所以這實際上為俱樂部打造好口碑提供了一種重要的傳播途徑,俱樂部要獲得更多的客源,會員就是很好的廣告。
三、俱樂部
對俱樂部情況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兩個方面:一是會員眼中的俱樂部是怎樣的?而是誰是俱樂部核心價值的創造者?
調查發現,會員對健身教練服務整體滿意度很高,達到90%,但對俱樂部硬體和柔性服務的滿意度略低。
硬體方面,對更衣室設施和更衣室客用品滿意度最低,硬體環境直接影響了會員的體驗感受;柔性服務方面,對健身房銷售代表服務滿意度最低,銷售的強制賣卡行為以及後續的跟蹤服務引起會員較大的不滿。
教練創造了俱樂部價值的核心,健身教練直接貢獻了產值,他們提供的專業優質服務會吸引更多的會員加入到俱樂部,帶動了後續一系列的消費。調查顯示,每位健身教練每年需完成的業績指標為292536元,其中一線城市為310896元,二線城市為245556元。
資料同時顯示,教練對俱樂部各種規章制度的滿意度不高,因此建議俱樂部應該更加重視健身教練的專業上的價值,制定合理的激勵政策,為教練價值實現提供更好的驅動。
03
結論建議
最後,報告透過詳細的調查研究總結出健身教練職業發展的結論建議。
第一:健身行業發展勢頭強勁,健身市場對健身教練職業需求旺盛,但存在高素質人才供給不足的矛盾;健身教練職業前景看好,就業機會增多,但行業的快速發展會最終選擇紮根行業、專業好的健身教練。
第二:健身教練職業信心指數略有下降,主要原因在於工作壓力與工作環境,但老教練工作信心指數增強,在工作滿意度,收入,職業預期等優於新教練。
第三:健身會員需求不斷升級,在健身教練層面,對個性化健身指導需求更突出,會員選擇教練也更加理性化,對教練的專業性要求也更高;會員對俱樂部在服務的專業性、設施環境的良好體驗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健身教練是俱樂部價值的核心創造者,俱樂部競爭日益激烈,需最佳化管理,保持教練從業的穩定性,更好地為健身教練提供價值創造的驅動力。
第五:獲取職業資格證書教練在收入、職業聲望、推薦度、工作穩定性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但是獲證人員缺乏,供給不足,需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