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報導是一篇獲得第十八屆美國“網路新聞獎”的優秀作品,獲得了“佛羅里達大學調查性資料新聞獎”。該報導將目光聚焦到美國城市中無家可歸者這一特殊社會群體身上。為了解決無家可歸人員的過度聚集的問題,美國大多數城市多年來一直採用經濟且簡單的免費公車專案。而這個專案產生的長遠影響並沒有被詳細地評估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衛報》通過資料視覺化和講述故事的方式呈現了這樣一篇報導。
選題確定:社會價值+媒體監督
在美國,每個夜晚會有近50萬無家可歸者露宿街頭。這可以反映出在美國社會城市中的無家可歸人員人數眾多,已成為了當代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這個選題直面城市發展困境,引導公眾關注這一類特殊群體,故而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免費公車”這一措施本身是當權者對社會底層民眾的管理,屬於公共領域的一項舉措。而這項舉措所帶來的影響的好壞不僅僅體現出城市管理者是否有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足夠的管理能力,也反映出一個社會對人權尊重程度的高低。所以,這個話題能夠以小見大,能夠起到對公權力的輿論監督作用。
資料採集:信源豐富+公開透明
自2016年中期開始,《衛報》就開始了為期18個月的調查。《衛報》不僅僅從政府相關部門那裡採集到了資料,而且還對30多位無家可歸者進行了深度地訪談。除了這些資料之外,《衛報》還對歷史資料進行了回溯,一直追溯到1980年的公交車卡片上的資料。這些方式既能為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資訊量,又能夠進行信源交叉印證以增強報導的可信性。並且在報導的末尾,報導還將其採用的研究方法進行公佈,使得整篇內容資訊採集過程透明化,進一步提升了文章可信性和資料的開放性。
意義建構:技術理性+人文價值
該報導的意義建構體現了數字技術的理性之美,也體現了文字內容的人文情懷。

報導從海量的資料之中進行意義建構,具體回答了“美國各州無家可歸者佔比”“美國主要城市無家可歸人員的比例”、“無家可歸者流動方向及城市”、“紐約無家可歸者海外流向”、“接納地收入狀況”以及“是誰和那些組織在接納無家可歸人員”等問題。通過利用結構性的資料,該報導為讀者過濾冗雜資訊,簡潔直觀地解釋了報導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為讀者提供了獲取重要資訊的便捷性。

同時,動態圖片、靜態圖片的介入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文字敘述方式,使得文章能夠有效抓住讀者注意力。並且由於該報導所採用資料的豐富性,讀者能夠針對自身的情況(例如所在地,家庭有無流浪人員等)獲取特定的資訊,進而能夠進行個性化的再加工,進行屬於自我意義的構建。

報導除了運用資料之外,還有大量的文字敘述內容。這些內容是對瑣碎、直觀資料的補充。該報導文字敘述內容主要為發生在接受這一專案的無家可歸人員身上的故事。文字的敘述從個案出發,具體探討了該項措施對無家可歸人員的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從而能夠增強報導的故事性,帶給讀者更直觀的體驗。在帶給讀者故事的同時,內容對這一專案的具體影響進行了批判性解讀(“we feel like animals like they put us in a garbage bag and put us to the side”——Jose Ortiz),進一步彌補了數字本身給讀者帶來的輕度閱讀體驗的弊端。

視覺化呈現:清晰明快+靈動多樣
該報導視覺化呈現效果多樣。前四張影像以美國行政區劃為背景,在此基礎上進行資料的疊加。總體的色調採用淡藍色和灰色,清晰明快,便於讀者尋找重要資訊。
中間四張影像以流線線條為主要的呈現方式。整體上十分簡潔,對想要突出的資訊進行了著重標記。整體色彩為淡藍和紅色,對比度較強,能夠給讀者帶來更強的視覺衝擊。
最後一張資料圖成同心圓形狀,密密麻麻的點代表著接收人群和組織。而中間的紅點為無家可歸者。這一圖片回答了“是誰接納了這群人”這一問題。同心圓也間接地表明瞭這些人群或組織與無家可歸人員的親密關係程度的強弱。

從整體上來看,圖片和文字交叉呈現,整個頁面輕快明瞭,並且有動態圖的插入使得整個報導顯得靈動。能夠讓讀者更好的適應介面創造出來的內容,實現人和內容的互動。

互動不足
使用者對互動式新聞的體驗有四個層次:看見瀏覽使用控制。這篇報導在讓讀者對新聞控制方面有著一些不足。在呈現資料時,報導將資料呈現到使用者面前。但是在這些資料之中,並沒有相關連線能夠讓讀者更加細緻地瞭解到某一區域的無家可歸人員的數字資訊。讀者並沒有充分的控制自己想要觀看的資訊。資料新聞“最好將一定量的資料隱藏在圖示中,受眾點選相應的圖示時將展示隱藏的資料,讓受眾自主對資料進行二次閱讀”[1]並且,讀者和報導者之間的互動比較弱,頁面沒有可供讀者表達自己想法的平臺。
總結
Bussed out 深度報導資料探勘有機結合的作品。這篇新聞報導遵循了新聞價值,選題兼具客觀性和重大社會性。同時,報導通過講述鮮活的故事讓使用者更為直觀的瞭解到那些流浪漢的生活,進而形成自己對這項專案利弊的判斷。

在資料探勘和視覺化設計方面,報導藉助大資料色彩心理學等知識幫助讀者解讀資料,客觀呈現“公車專案”帶來的影響。美中不足的是,這篇報導沒有搭建和使用者互動的平臺,在互動性方面還有待提升。

來自: 狐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