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從海量的資料之中進行意義建構,具體回答了“美國各州無家可歸者佔比”“美國主要城市無家可歸人員的比例”、“無家可歸者流動方向及城市”、“紐約無家可歸者海外流向”、“接納地收入狀況”以及“是誰和那些組織在接納無家可歸人員”等問題。通過利用結構性的資料,該報導為讀者過濾冗雜資訊,簡潔直觀地解釋了報導中所涉及的核心概念,為讀者提供了獲取重要資訊的便捷性。
同時,動態圖片、靜態圖片的介入打破了傳統的線性文字敘述方式,使得文章能夠有效抓住讀者注意力。並且由於該報導所採用資料的豐富性,讀者能夠針對自身的情況(例如所在地,家庭有無流浪人員等)獲取特定的資訊,進而能夠進行個性化的再加工,進行屬於自我意義的構建。
報導除了運用資料之外,還有大量的文字敘述內容。這些內容是對瑣碎、直觀資料的補充。該報導文字敘述內容主要為發生在接受這一專案的無家可歸人員身上的故事。文字的敘述從個案出發,具體探討了該項措施對無家可歸人員的或積極或消極的影響,從而能夠增強報導的故事性,帶給讀者更直觀的體驗。在帶給讀者故事的同時,內容對這一專案的具體影響進行了批判性解讀(“we feel like animals like they put us in a garbage bag and put us to the side”——Jose Ortiz),進一步彌補了數字本身給讀者帶來的輕度閱讀體驗的弊端。
從整體上來看,圖片和文字交叉呈現,整個頁面輕快明瞭,並且有動態圖的插入使得整個報導顯得靈動。能夠讓讀者更好的適應介面創造出來的內容,實現人和內容的互動。
在資料探勘和視覺化設計方面,報導藉助大資料和色彩心理學等知識幫助讀者解讀資料,客觀呈現“公車專案”帶來的影響。美中不足的是,這篇報導沒有搭建和使用者互動的平臺,在互動性方面還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