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設計稿新鮮出爐,你是不是摩拳擦掌,馬上就開工了?
不不不,這裡有坑!產品經理或者互動設計師可能更關注整體互動邏輯,視覺設計師可能更關注頁面的整體美觀度,而你,是要一點點實現出來的人,你更需要思考的是一些細節問題。
動手前來一波提神醒腦的小思考,讓你事半功倍。
從元素角度,檢查缺失的樣式
視覺稿上經常會缺失一些元素,咋一看不會影響整體互動,做的時候才發現有缺漏,就需要反覆溝通這些細節。畢竟設計師也不是隨時有空的,所以儘量在開工之前就把這些互動樣式一次性與設計師確認好。
checkbox/radio
是否只有勾選或者未勾選的樣式- 按鈕的hover/disabled樣式是否缺失
- 選單的hover樣式是否與高亮樣式一致
- 表單是否缺少校驗提示
- 結果頁(一般是成功/失敗/處理中等)是否有缺失
- 請求中或者頁面載入中是否需要loading處理
- 頁面若無資料應該如何展示
- ...
上面這幾點,就是缺失的高頻元素。此外,還需要審視的地方:
- 若不同頁面間相似的元素樣式不同,以哪處為準,儘量保持統一,若需要不同,與設計師溝通好需求
- 切圖是否有遺漏,有時候設計師提供的由sketch匯出的html檔案內圖示沒有合併,無法直接切圖,可以告知設計師切圖或者拿到原始檔自己動手
- ...
第一步是一個快速反應的過程,比如看到checkbox就馬上檢查各種勾選狀態樣式是否齊全,看到結果頁就核對多種狀態是否齊全,這個步驟只需要快速審視頁面上的元素即可。
從元件角度,判斷樣式複用度
拿到一份設計稿時,千萬不要開啟第一頁就急匆匆地開始做,這樣等你開啟第二頁就會發現,啊蒼天啊!那麼多元素是相似的,但是你前面都做死了,重寫一份效率低,要改又很麻煩。
簡單舉個例子,比如某一頁設計稿上頂部有兩個tab,你直接width: 50%;
。
然鵝,不幸的事情發生了,你開啟下一頁設計稿,發現這一頁的tab是3個。
這只是最簡單的情況,修改起來也很快,但是如果一開始你就考慮到tab的數量可能未知,從元件的角度考慮直接用flex佈局就是極好的,這樣無論是一個兩個還是三個四個你都不需要再改了,樣式的可擴充性就非常強?。
第二步,把前前後後的設計稿都翻閱一遍,心裡大概有個底,哪裡樣式相似可以抽成UI元件,哪裡效果複雜需要重點關注。
從整體角度,作為使用者去體驗
最後就是把自己當成一個挑剔又無聊的使用者,來審視整一份設計稿/互動稿,把整體的流程在腦海中過一遍,檢視是否在互動上有缺失的地方,提前溝通效率翻倍。
比如:
- 有修改密碼的按鈕卻沒有對應點選後的互動和樣式?
- 活動頁上有很多活動綵帶,是否需要新增動畫增強互動效果?
- 某個按鈕優先順序明顯較高,就放到很深的層級,是否需要調整?
- ...
這裡可能會覺得跟第一步檢查是否有缺失的元素有重複,而我的理解是,第一步是一個根據工作經驗快速反應的過程,而最後這一步,是需要認真理解互動的,把設計稿/互動稿當成一個產品去體驗,根據你的重構經驗和作為使用者的體驗,把不合理的地方提出來討論。
最後一步,不要覺得你只需要把頁面實現出來,互動有別的專業同事去思考。每個人考慮的點有所不同,這個大家共同努力的產品也會在討論中更加豐富和完整。
思考以上問題的時候快速把問題記下來,交給產品同事或者設計師及時補充,這樣就可以邊開工邊等著補充的內容,不會出現整體做完了卻有很多細節被遺漏,需要等待的情況。
另外完工後也可以自己再對著前期的問題進行檢視,畢竟出現過遺漏的話說明這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其實面對設計稿的思考,無非就是站在重構的角度上,把隱藏的問題提前丟擲,提高溝通效率,減少無謂的等待時間和糾結時間,工作效率自然upu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