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設計師如果只鑽研技術其實是很蠢的

olle發表於2019-01-19

前言

程式設計師一門心思鑽研技術其實是一件很蠢的事情。

因為大部分人並不是那1%的天才,也完全沒辦法做到十年如一日地鑽研技術,至於光靠興趣驅動,未免太過理想。

如何解決

那麼,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信念和能力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技術路,那麼總有一天會遇到真正的“35歲中年危機”,如果你等到30歲才意識到問題,或許已經為時已晚。

為了避免“脫髮”“加班”和“焦慮”,以下是我給大家總結的幾條建議:

專注技術本身(22-28 歲)

程式設計師用技術養活自己,其實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兒。寫程式是一門“手藝活兒”,那麼作為手藝人,程式設計師當然需要做到靠自己的手藝和技能養活自己。

同時程式設計師這個職業和律師,醫生,運營等職業不同,它要求從業人員有更好的新技術學習能力,反而對於從業人員的經驗要求不高。

假設本科 22 歲畢業,那麼工作的前 5 年對你來說是打基礎的階段。在這 5 年時間裡面,你要積累足夠的程式碼量,打磨自己的技術實力,成為某一個技術細分領域的牛人。就拿Java開發工程師來打比方:你可能熟悉Spring、分散式、微服務、高併發等等,但是必須精通1-2種細分技術,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轉型架構/管理(28-35 歲)

架構 / 管理需要的不僅僅是瞭解技術,還要具備豐富的行業經驗,良好的溝通能力,全面的管理手段。這些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進行積累,從而完成一名程式設計師的轉型。

當你積累足夠的程式碼量,例如超過 10 萬行程式碼以後,你應該形成了自己的思維方法論和自己獨立的學習技巧,任何新的技術在你眼中都能迅速的看到技術的本質,快速吸收成為知識體系的一部分。

而是思考更多的問題:如何將技術轉化為生產力;什麼技術在什麼樣的場合能夠發揮最大的價值;技術團隊應該怎樣構建;在一家公司裡面,我怎樣才能將自己的技術能力最大化的發揮出來?(架構思想)

嚴格意義來說,走這條路線某種程度上已經脫離了技術背景,更像是走企業管理路線了。但不得不說,這是一條不錯的路線。只是近年來新型公司,特別是網際網路公司都講究扁平化管理,這樣的“坑位”也不多了,所以如果有這樣的機會一定要珍惜。

在此我向大家推薦一個架構學習交流群。交流學習群號:895244712 裡面會分享一些資深架構師錄製的視訊錄影:有Spring,MyBatis,Netty原始碼分析,高併發、高效能、分散式、微服務架構的原理,JVM效能優化、分散式架構等這些成為架構師必備的知識體系。還能領取免費的學習資源,目前受益良多

積累和底蘊(35歲+)

或許你的程式設計能力已經比不上年輕人,但是沒關係。你的經驗,你的視野,你的架構能力,你的管理能力,你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已經遠遠不侷限於技術這個領域。

這個時候會有很多選擇:

  • 成長為核心業務的核心骨幹?
  • 成長為技術管理層?
  • 轉型業務專家,轉型做業務諮詢顧問?
  • 轉型產品經理,產品總監,走產品線?

基於自己已有的優勢,再學一門手藝,從而跨門檻的跳到一個重視經驗的行業中。這簡直就是當前網際網路最喜歡的“降維打擊”。

寫在最後

程式設計師群體,作為網際網路大潮裡早期紅利的既得利益者,享受著高出其他行業不少的薪資,卻也在網際網路發展日趨瓶頸的今天,開始恐慌未來:技術發展永遠日新月異,可我卻不能永葆年輕,怎麼辦?

保持學習,不斷積累。今天你追求十分鐘的鬆懈,明天就可能需要十小時來彌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