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儲存市場的“反差萌”,讀懂全快閃記憶體之風與企業智慧時代

naojiti發表於2019-10-11

提到儲存,大概對IT行業有最基本常識的朋友,都會認為這是一個特別古老的話題。畢竟儲存是和網路、計算並稱IT三大基本元素的東西,都9102年了,可能沒有哪個人是能離開儲存而生活的,也近乎沒有哪個企業可以脫離儲存在數字時代完成經營。

但是,普及率高有時候也不全是好事。

當IT建設期,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機械儲存,業務已經一股腦堆在上面之後。但到了這幾年,企業一抬頭,突然發現風聲不對,好像有一大波新技術新紅利湧來了,這時候自己需要更新數字基礎設施來迎合技術升級。

這時候問題來了:企業到底是優先保護以往的業務習慣和成本模型,還是積極迎接未來,更新儲存設施走向智慧化呢?這有點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企業往往會陷入左右為難的局面。

這個問題的關鍵風向標,體現在全快閃記憶體的市場份額和增長速度上。為什麼全快閃記憶體這麼重要,我們們一會再說。但以全快閃記憶體為視角,我們可以發現企業級的外部儲存市場,已經在今年上半年迎來了深刻變化。

根據IDC釋出的《IDC中國外接儲存市場跟蹤報告,2019Q2》顯示,在2019年上半年,華為儲存在中國市場份額位列第一,市場份額達到了21.1%,同時華為還保持了35.5%的高速增長。在全球市場,華為儲存以30.5%的增速在頭部廠商中排名第一,躋身儲存產業全球第一序列。

在華為儲存的高速增長裡,最亮眼的就是全快閃記憶體。2019 Q2華為全快閃記憶體以33.4%的份額位居國內市場第一。同時在混合儲存領域,華為高階儲存和中端儲存均佔據市場份額第一。

這張儲存成績單上一系列的“第一”,其實是我們讀懂今天儲存產業的一把鑰匙。

在儲存這個讓人感覺已經“垂垂老矣”的市場,華為為何能夠掀起生機盎然的高速增長?這個“反差萌”的答案,或許就是企業智慧時代的開篇。

資料大變局中的“儲存難題”

讓我們先從全快閃記憶體因何重要,來開始今天的話題。

與傳統的機械儲存相比,所謂全快閃記憶體,就是完全建立在flash晶片基礎上的儲存技術。其核心優勢在於輸入輸出效率更快,IO延遲更低。這就讓企業儲存的資料能夠高速流動。

那為什麼企業資料非要高速流動不可呢?

其原因在於今天全社會迎來的資料大變局。如今,整個產業世界的資料量越來越龐大,資料儲存和呼叫的總時間也在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資料的作用也越來越多,各種各樣的雲業務、IoT裝置,包括機器學習為代表的AI技術,都需要大量使用資料、運算資料、挖掘資料——這就是所謂“資料即資產,資料即能源”的智慧時代。

說白了,過去的企業更多是把產生的資料往那一擺,說不上哪天才會查一下。但今天和未來的企業,可能要24小時不間斷隨時存入、調出、花樣使用資料。總之一句話,儲存的未來,拼的就是一個靈活。

這種情況下如果守著過去那慢吞吞的機械硬碟,可能就有點尷尬了。所以說,從趨勢上來看,企業儲存最終一定是屬於全快閃記憶體的。

但是道理大家都懂,做起來就不是那回事了。

從趨勢到真實開啟的市場空間,顯然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需要企業使用者認識到全快閃記憶體對於企業數字化發展的戰略價值,更積極擁抱全快閃記憶體紅利,共同激發技術平臺化與生態化紅利。同時,需要供應商不斷升級產品與技術,為使用者提供低成本、高效能的全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引領行業向前探索。

在這個過程裡,從儲存產業的挑戰者,到行業領先者和未來探索家——華為,綻放出了驚人的活力。

從挑戰市場到挑戰未來:“不安分”的華為

提起華為,大家可能更多會想到通訊、終端和AI領域的主導者。但其實這幾年來,儲存領域裡的華為可謂高歌猛進。

2017年,華為儲存在國內市場佔比已經達到了20%以上,而到今年上半年,佔比已經突破30%。在技術市場中,市場佔有率30%往往是質變的開始。此後,企業與使用者群之間的協同效應開始加大,生態化和聯合創新增多,很可能啟用產業整體迭代。

事實上,兩三年前提起儲存,大家更多還會認為華為是NetApp、HPE、IBM、Dell EMC這些傳統儲存巨頭之後的主要追趕者和挑戰者。全快閃記憶體領域的優勢,還是由機械儲存時代的主要廠商把控著。

事到如今,華為已經從市場挑戰者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序列玩家,成為產業中增長最快的引領者。在相對沉寂的儲存市場中,突然殺出了“不安分”的華為。這個背後的邏輯,就在於華為以硬核技術,突破了上面所說在資料變局中企業的“儲存難題”。

以全快閃記憶體產品為例,華為今天主打華為OceanStor F V5系列和OceanStor Dorado系列的全快閃記憶體產品組合。OceanStor Dorado系列以高效能、低時延為差異化優勢,而OceanStor F V5系列全快閃記憶體則以其完備的企業級特性和高可靠聞名。

綜合這兩種覆蓋了資料中心全場景的全快閃記憶體產品可以提煉出,華為全快閃記憶體的差異化價值在於,一方面將全快閃記憶體的高效特性發揮到極致,另一方面透過架構級的創新與AI技術加持,讓全快閃記憶體陣列的穩定性提高、成本下降,能夠容納企業的業務支撐與產品替換的實際情況。

這種既迎接未來,又保證現在的思路,切換到產品裡就是華為全快閃記憶體的三大賣點:

1、高效能:透過從介面,到匯流排、NVMe、多核CPU的端到端創新,讓資料在全快閃記憶體中流入流出的每一階段都提速高效。

2、高可靠:基於華為自研SmartMatrix3.0高可靠架構,達成在單引擎容忍4壞3,新引入所有控制器全互聯的前後端共享卡。並且支援SAN與NAS資源池跨引擎自動負載均衡,應用透過多個控制器併發加速。透過架構級別的創新,達成部件、系統、方案的全流程可靠,這就化解了使用者對全快閃記憶體的最大擔憂,願意將核心業務接入全快閃記憶體。

3、更智慧:透過智慧場景加速、智慧運維管理,以及智慧預測功能,讓全快閃記憶體系統內部可以自行學習使用者使用習慣,透過AI網路來主動反饋,提高系統執行效率、降低運維成本,實現用智慧技術加持的儲存,來幫助企業走向智慧化。

是要全快閃記憶體,走向智慧化和複雜架構下的多雲應用;還是保留機械儲存,避免陷入成本和可靠性的冒險?對於這個問題,華為的答案是OceanStor可以全都要。

從技術到產品,再到新的行業邏輯,直接體現在華為儲存的行業滲透上:從2018年開始,華為在金融行業市場佔有率第一,廣泛用於金融行業A+/A類核心應用,除了承載網銀/手機銀行/信用卡、前置、渠道、ODS等業務系統之外,不斷進入銀行Core Banking關鍵生產業務場景;政府行業市場排名持續保持第一,支撐多個省級稅務、社保等核心應用;在各大車企、製造業客戶的ERP/MES等核心系統均有規模部署。在政務雲、警務雲建設,TOP三甲醫院的HIS系統、高校資料中心建設中也有廣泛應用。

從市場格局的挑戰者,到幫助使用者挑戰未來的核心玩家,華為儲存的一路走過,其實也是儲存產業自身的升級與飛躍。

儲存,可以是一道橋

事實上,今天中國市場的儲存產業增長率並不高,僅僅有10%左右。而市場上只有華為一家達成了30%的增長效率。這背後不僅是產品和技術的差異,或許還包含著更廣闊的答案。

如果對比中國市場位居第二的Dell EMC,我們就會發現問題所在。Dell EMC的主要增長,來自於對不同價位產品的多樣化,以及對一些具體行業方案性支援。但是華為的增長動力,卻來自於對儲存產品,尤其是全快閃記憶體產品根本性的顛覆。比如AI技術引入儲存,在全行業都在提適合AI的儲存時,華為拿出了應用AI技術的儲存;再比如基於架構級創新,讓全快閃記憶體陣列的可靠性發生了根本變化,這就消除了全快閃記憶體產品的根本缺陷,讓全快閃記憶體在機械快閃記憶體面前不再互有短長。

這些獨家創新,來自於華為在儲存領域14年的積累,也來自於華為在多個技術領域、底層技術,以及不同技術提供形式方面完整的佈局和探索。比如一臺OceanStor Dorado V6,就容納了華為在晶片工藝、計算架構、AI與儲存領域的技術集合。

而差異化的頭部玩家,帶來的可能是差異化的產業之路。

佔據1/3國內市場的華為,正在帶給這個產業的價值點在於:基於華為開拓出的儲存之路,全快閃記憶體產品將不再必須是企業使用者的選擇題,而是容納企業今天IT建設與明天智慧化升級之間的橋樑。

華為的這道儲存之橋,是儲存與計算融合,是軟體生態和硬體架構的銜接,也是現有業務與IT執行模式,與未來AI技術,甚至更多技術之間的資料通道。

伴隨著更多全快閃記憶體相關的產品多樣化、定製化,以及不斷擴充套件的軟體、硬體和基於雲環境的生態系統,或許某天某月,我們提起儲存時,將不再想起古老的一塊塊神似板磚的硬碟,而是一個令人激動的資料之夢,是一種用儲存來創造智慧的生態畫板。

華為正在做的,就是堅定寫下四個字:相信未來。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65960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