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已落伍?全快閃記憶體時代,需要軟體組合基礎架構

儲存頻道發表於2018-12-24

   【IT168 資訊】隨著資料的爆發式增長,IT應用環境的日益複雜,為滿足新應用不斷湧現、市場環境快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對IT系統靈活、高效等特性的需求,資料中心基礎架構迎來了巨大的變化浪潮。

  “軟體組合基礎架構”(SCI)就是在此浪潮下出現的一個新角色,在近期舉辦的中國儲存與資料峰會上,Bigtera公司總經理遊宗霖向大家介紹了它的概念。有趣的是,它與近幾年非常火熱的超融合基礎架構(HCI)理念正好相反。

   什麼是軟體組合基礎架構?

  我們都知道,HCI的概念是將計算、儲存與網路資源融合到同一個物理裝置上,透過軟體的方式將其變成資源池,根據應用的需要進行資源分配。它具有高效、靈活可擴充套件、部署管理簡便等優勢。

  SCI則是將這些資源再度分開,不過會將資源切分成不同的小塊,然後任意地根據應用的需要去做組合。組合之後,無論是效能、資源使用方式,都會讓人感覺就是一臺機器,而不是計算、儲存、網路資源各自分離的裝置。

  既然HCI的優勢如此明顯,為什麼還需要SCI?遊宗霖表示,儲存媒介從硬碟向快閃記憶體的演進,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Bigtera公司總經理遊宗霖

  “因為硬碟的速度太慢,所以要把計算和資料放在同一個物理裝置上,讓儲存更靠近計算,降低網路延遲。而且硬碟慢,會剩餘很多CPU資源,可以拿來重複利用。” 遊宗霖指出,“但因為快閃記憶體的速度是硬碟的百倍到千倍以上,現在CPU已經不夠用了,必須把CPU專門給快閃記憶體來使用。”

  可以看出,相對HCI而言,SCI更多是面向全快閃記憶體陣列的一種架構。快閃記憶體技術發展到現在,價效比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硬碟,正在成為資料中心的主流儲存媒介,全部搭載快閃記憶體盤的全快閃記憶體陣列也逐漸被更多企業所接受。SCI架構透過軟體定義的方式,能夠將儲存資源池化、按需組合提供,為企業提供高效能、高效率、靈活可擴充套件以及管理便捷的資料儲存能力。

   新一代架構,新一代全快閃記憶體陣列

  在中國儲存與資料峰會期間,Bigtera釋出了支援SCI架構的新一代VirtualStor Extreme軟體定義全快閃記憶體儲存產品,利用靈活性、可擴充套件性和高效能優勢,幫助企業滿足快速增長的資料和各種應用需求。

VirtualStor Extreme軟體定義全快閃記憶體儲存

  據介紹,VirtualStor Extreme軟體定義全快閃記憶體儲存產品的優勢包括:

   ·按需橫向擴充套件。 VirtualStor Extreme可以提供快速、動態的橫向擴充套件能力,當業務對效能、容量有更高需求時,可以按需增加新的裝置,且沒有效能瓶頸。這種分散式的、橫向擴充套件的架構,非常適合需要大量計算節點支撐的機器學習、人工智慧和虛擬化平臺。

   ·支援大部分應用場景。 根據業務對於儲存的不同需求,軟體可以組合出所需的虛擬儲存服務,滿足虛擬機器、容器以及物理機等環境的需求。與此同時,VirtualStor Extreme支援多儲存協議,包括SAN、NAS、物件儲存協議等。此外,也支援QoS策略、Quota、訪問控制以及隔離等。

   ·支援納管利舊。 使企業能夠將舊裝置上的資料直接匯入到新的儲存叢集中,無需藉助第三方軟體,即可實現資料的無縫遷移,不會對業務執行產生影響。

   ·最佳化寫放大問題。 Bigtera在IO最佳化上利用了很多技術,包括與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的直接溝通,以及使用最新的SCI技術,減少寫放大,能夠將IO的延遲穩定在1毫秒以下。

   ·人工智慧預測。 藉助人工智慧技術,幫助運維人員提前預測故障,做好應對措施,避免對業務產生影響。同時,針對效能的增加或儲存空間的使用率變化也能做出預測,幫助管理人員提前做好擴容與升級計劃。

   最後

  VirtualStor Extreme是一種分散式的軟體定義全快閃記憶體儲存產品,專注於解決大規模運算的應用場景下的儲存需求,如大資料分析、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等。另外,對於媒體廣播行業4K流應用以及電子自動化設計等場景也能夠提供高效、可靠的支撐。基於軟體可組合基礎架構,它能夠以一種更加靈活、可擴充套件的方式,為企業提供極高效能的儲存,幫助企業釋放資料潛力。

  而對於超融合基礎架構與軟體組合基礎架構兩者之間的關係,遊宗霖認為:“未來,在一些比較小型或者要快速部署的環境下,比如辦公室或小型分支機構,也許還會維持HCI架構。而對於大型資料中心來說,可能會逐漸傾向於SCI架構,以獲得更好的彈性。”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45805/viewspace-2286164/,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