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獵手家園發表於2019-06-04

第一次讀《人類簡史》的時候是兩年前,到現在已經忘記的差不多了。最近又抽了點時間讀了一遍,這次吸取上回的讀書教訓,老老實實的寫了讀書筆記。

 

簡介:《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的一部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4年。該書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重磅作品,一部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歷史。

 

第1部分:智人的覺醒
  書中提到人類一共經歷了三次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
  人類的起源是南方古猿,位置大概是在現在的東非,時間大概是10萬年前。當時至少有6個人種,有一天古猿想出去走走,於是他們就去了世界各地,在進化的過程中這些古猿最後分成了兩類:一類加了力量天賦,一類加了智力天賦。

  初期加了智力的猿人,與其他動物並沒有什麼區別,後來通過打怪升級慢慢等級高了。升到100級的時候,發現還有一層覺醒天賦,於是他們點了覺醒天賦,一下子就了不得了,他們的人生從此開了掛,像洪水一樣席捲了地球,只用了10萬年就稱霸了地球,其它物種基本被消滅殆盡。

  他們固然聰明,但是其它物種也不傻啊!為什麼他們會有如此強大的力量?
  答案是:大規模的靈活協作
  底牌呢?居然是會講故事。(這樣的回答是不是讓你很吃驚?)

  從此,拉開了認知革命的序幕!

 


第2部分:認知革命
  認知革命中最關鍵的一個詞就是“故事”!什麼意思呢?今天可以把人聚集在一起的概念,如:國家,公司,宗教,人權等。他們均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物質,都是智人在講的一個故事,並且在我們的認知範圍內都相信這樣的故事,於是人類因相信相同的故事而聚集在一起。

  那麼,會不會有智人覺悟了,不再相信故事呢?當然有,比如在1789年,法國人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相信的故事就從“天賦君權”轉成“人民做主”。我們也在1978年的時候開始相信改革開放故事、相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故事,而放棄了計劃經濟和意識形態的故事。

  於是,認知革命的重點就是:智人能夠依據不斷變化的需求迅速調整行為,你不相信這個故事就再給你講一個。

 


第3部分:農業革命
  先說重點:農業革命就是一場人類大騙局。

  如今的學者宣稱農業革命是人類的大躍進,是人類智力不斷髮展所推動的一個進步的故事。他們說隨著人類的演化,人類變得越來越聰明。我們開始解開大自然的祕密,能夠種植小麥、馴化綿羊。人類終於開開心心的放棄了艱苦、危險和簡陋的採集者生涯,開始享受著安定、愉快而富足的農民生活。

  但是,作者告訴我們,這簡直就是胡扯。這套說辭從一開始就錯了,根本沒有任何證據說明農民比採集者更加的聰明。

  首先,採集社會大概每三天打獵一次,每次3-6小時就足以養活整個部落,比現代人工作時間要短得多。
  其次,農業革命使得人口不斷的聚集到適宜耕種的地帶,大量人口的群居使得傳染病頻繁的爆發。
  再有,農業革命使得我們的飲食質量大幅度的下降,人類原本就是雜食性的動物。在農業革命之前,穀物不過是人類飲食的一小部分罷了。

  而就民生經濟而言,農業也並未帶來經濟和安全。比起採集者,農民的生活更加有保障這是個巨大的誤會。其實之前的採集者有幾十種不同的食物能夠維持生存,就算沒有存糧,遇到荒年也不用擔心餓死。即使某食物數量減少,只要其他食物多采集多狩獵一些,就可以了。

  再就人類暴力而言,農業使得人類更加的不安全。農業時代早期的農民,性格並不見得比過去的採集者溫和,甚至還可能更加的暴躁。畢竟現在他們的個人財產變多,而且還需要土地才能耕作。如果被附近的人搶了土地,就可能從溫飽的天堂掉進飢餓的地獄,所以在土地這件事上幾乎沒有妥協的餘地。

  所以綜上所述,農業革命可以說是史上最大的一樁騙局。


  這場驚天騙局的始作俑者,真正的主要嫌疑人:竟然就是小麥人類以為自己馴化了小麥,但其實是小麥馴化了人類。

  那你會問,居然農業革命是一個大坑,那我們的祖先為什麼還要執意往這個坑裡跳呢?

  我們之所以緩慢的滑入農業革命的陷阱,是因為所有改變都是點點滴滴累積的結果,經過許多代的時間,才能夠改變社會;而等到那個時候,已經沒有人記得過去曾經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可以選擇了。

  其實人類在歷史上一直不斷的重蹈覆轍,道理都相同: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瞭解各種決定最後的結果。每次人類決定多做一點事,像是用鋤頭來耕地,而不是直接把種子撒在地上這樣小麥更加容易生長。我們總是想:“沒錯,這樣是做得更多。不過收成也會更好!就再也不用擔心饑荒之年的問題了。孩子也永遠不用捱餓入睡。”確實這也有道理。工作努力辛苦一些,生活也就能過得好一點。

  同樣的道理,如果現在就告訴你,包括網際網路在內的所有現代科技,其實就是一個巨大的騙局,這些科技進步給你帶來的美好幻象,就如同當初農業革命你祖先家門口農田裡不斷長高的小麥一樣,看似能輕易獲得的回報。卻讓你一次又一次付出的點點努力最終將形成的一個你根本就無法逃脫的牢籠。你能清晰的知道又怎麼樣呢?難道你現在可以把你的手機丟出窗外?砸爛你的電腦和汽車嗎?你根本做不到,即便你已經清晰的洞察了一切,但是你也只能和你周圍的所有人一樣,眼睜睜的看著自己不斷的墜落,而束手無策。

 


第4部分:天堂地獄:人類餐桌上的動物
  農業革命給我們上了兩課,第一課是:每一個好的願望付諸於好的改變,但是無數好的改變不斷累積卻不一定就能匯出一個好的結果。

  第二課就是:物種的整體演化上的成功並不能掩蓋個體生存狀況的悲慘!我們從農業革命所產生的一大“物種”來看待這個問題,這個打引號的物種我們叫做家畜和家禽。

  在自然界、野生雞的自然壽命大約是10年左右、牛則是20年左右,在人類的圈養之下馴化後的肉雞和肉牛不過出生幾周和幾個月,就到了最佳屠宰年齡,於是一命歸天,從人類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養一隻雞隻要三個月就已經達到體重最重的狀態,又何必再多喂好幾年?

 


第5部分:監獄高牆:想像構建的秩序
  這一塊內容就更有意思了,我們來看一下虛構的故事是如何構建起強大的秩序,支撐整個帝國的。
  我們來看兩個史上最有名的虛構故事。一個是公元前1776年的《漢莫拉比法典》,另一個是公元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

  《漢莫拉比法典》將所有的人類分成上等人、平民和奴隸三種階級,性別和階級的不同,享有的權利也天差地別。比如說一個上等人殺了一個上等人,那麼他就要賠命,但是如果一個上等人殺了一個平民女子就需要賠償30個單位的貨幣,而殺了一個女奴隸,只需要賠償20個單位的貨幣。該法典認為這些秩序都是源於神的指示,並且是永久的正義原則。

  你現在是不是覺得這本法典純屬在扯淡?但就是這麼一套荒誕的法典,讓全帝國各自的階級角色、各施其職,整個帝國上百萬的人民就能夠有效合作。那麼,《漢莫拉比法典》就是公正的裁決,就是指示這片土地朝向真理的道路,就是人生的正途,就是絕對的正義!

  我們再來看公元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裡面最重要的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我們來解讀一下這句話:“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不可剝奪。”從生物學來看的話根本就沒有造物者的創造,只有演化。而演化的基礎就是差異,一個生下來就智力發育不良的嬰兒,你能說造物主讓每個人生而平等了嗎?是絕對沒有這回事的。“生而平等”其實是“演化各有不同”。

  同樣的,生物學上也沒有權利這回事,只有各種器官、能力和特性。鳥類會飛是因為他有翅膀,可不是因為有什麼飛翔的權利。也不存在不可剝奪的問題,有的只有不斷的突變。比如說鴕鳥,就是失去了飛行能力的鳥類,雖然他還有翅膀。所以“不可剝奪的權利”真相卻是“可變的特性”。

  接下來,生命倒是毋庸置疑,不過自由是怎麼回事?生物學上沒有自由這種東西。自由、平等和權利都是人類發明的概念,要說民主社會就是自由?獨裁統治就是不自由?生物學上看,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最後什麼是幸福?生物學研究根本就沒有幸福的定義。我們只認同“快感”確實存在。所以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其實真實的只是生命和追求快感。

  那麼,這種由想象建構出的秩序能夠持續多久?這就需要那些站在社會金字塔頂端的精英分子就必須真正相信它。如果不是大多數中國人都相信仁義禮智信,儒家思想絕不可能持續了兩千多年。如果不是大多數的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都相信人權,美國的民主也不可能持續了250年。如果不是廣大的投資人和銀行家都相信資本主義,現代經濟體系連一天也不可能繼續存在。

  所以,赫拉利說,身為人類,我們永遠不可能逃離想象所構建出的秩序。每一次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監獄的高牆、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有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範圍稍稍加以擴大,僅此而已罷了(你不相信這個故事,那我再給你講一個)。

 


第6部分:文化融合:歷史的方向
  合久必分只是一時,分久必合才是不變的大趨勢。

  想觀察歷史的方向,重點在於要用哪種高度。如果是看著幾十年或幾世紀的發展走向,可能還很難判斷歷史趨勢究竟是分是合。所以我們必須看的不是幾世紀,而是幾千年的跨度。這種高度能夠讓我們一目瞭然,知道歷史趨勢就是分久必合。至於基督教分裂或蒙古帝國崩潰的,就像是歷史大道上的小小顛簸罷了。

  今天幾乎所有人類都接受同一套地緣政治體系,整個地球劃分為不同的國家,但是都受到國際公認;全世界使用同樣的經濟制度,就算是地球上最偏遠的角落,也受到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塑造;全世界採用一樣的法律制度,至少在理論上,人權和國際法放諸四海皆準;全世界也接受同樣的科學體系,不管在中國、美國還是澳大利亞或者是巴西,專家對於原子結構或肺結核療法的意見都會相同。所以,我們的文化發展正在經歷全球化的過程。

  在公元前1000年的時候,慢慢發展出了“全球一家”的概念。出現了三種可能達到全球一家概念的秩序,這些秩序,就有可能使得全球人類都在一起,所有人都共同遵守它。這三種全球秩序,首先第一種是經濟上的貨幣秩序,第二種是政治上的帝國秩序,第三種則是全球性的宗教,像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第7部分:帝國
  首先,什麼是帝國?
  書中給我們做了這樣的解釋,帝國作為一種政治秩序,有兩個重要的特徵。
  第一、帝國必須統治著許多不同的民族,各自擁有不同的文化認同和獨立的領土。
  第二、帝國的疆域是可以靈活調整,而且可以幾乎無限擴張的。

  但凡說到帝國就覺得他的一切都是邪惡和殘暴的,所有相關的事物都應該被拋棄,又太過於片面,帝國不是完全有害無益的。因為帝國四處征服、掠奪之後,不只是用來養活軍隊、興建堡壘、同時也贊助了哲學、藝術、司法和公益。現在人類所擁有的如此之多的文化成就,恰恰來源於對被統治者的剝削。

  如果不是古羅馬帝國的繁榮興盛,哪裡有西塞羅和聖奧古斯丁有錢有時間的進行思考和寫作。如果沒有莫臥兒王朝對印度人的暴徵虐斂,就建不起泰姬陵。如果沒有哈布斯堡王朝對被征服者的稅收,怎麼能付得起海頓和莫扎特的佣金呢?

  就算我們不僅僅觀察精英文化和高階藝術,而轉向一般人的世界,還是會發現帝國的痕跡在現代文化中無所不在。別的不用說,我們的語言統一,讓我們能自如的與全國同胞無障礙進行溝通,這一點,就得益於帝國。

  隨著帝國的對外的擴張征服了越來越多的民族,進入到帝國這個大熔爐中的許多民族文化不斷的融合為一,帝國的文化逐漸的得到屬民的認同和接納。緊接著,順理成章的事情發生了。屬民開始以共同的帝國價值為名,要求平等的地位,這使得帝國的開國者失去了原本的主導地位。而帝國文化依然繼續蓬勃發展,繼續發揚光大。這一套邏輯就是帝國推動全球化,促進全人類融合的最基本過程。

 


第8部分:宗教
  人類所有的社會秩序都是想象的產物,所以它必定非常脆弱。而在歷史上,宗教的重要性就是讓脆弱的社會秩序擁有了超人類的合法性。有了宗教之後,就能說秩序並不只是我們人類自己的想象,而是來自於絕對的神聖力量。這樣一來,以神之名的秩序就不容動搖,進而把脆弱的秩序變得更加穩定。

  所以,我們可以說宗教是一種人類規範和價值觀的系統,但是它是建立在超人類的秩序之上。從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看到宗教具備兩大要素,一個呢是認為世界有一種超自然的秩序,它並非出於我們的想象。另一個要素呢?是以這種超人類的秩序為基礎,宗教會發展出它認為具有約束力的規範和價值觀。

  你是不是想說:“我不信教!”我們當代的每一個人都受到人文主義的塑造,只是沒有人刻意的提醒你罷了。當我們生病不再去向神靈禱告祈求寬恕你罪惡的時候,當我們挑選物件不再遵從長輩之命的時候,當我們擔心環境汙染是因為害怕危害到我們自身的時候,當我們享受著牛排的鮮美而暫時忽視了牛的生命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是人文主義宗教的信徒了。

 


第9部分:科學革命
  科學革命,其實不是知識的革命,而是無知的革命。

  你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很費解?就連現在的我們都覺得世界每天都在進步,科技時時刻刻都在改善著我們的生活,那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是因為在公元1500年之前。全球人類根本不相信我們自己還能夠在醫療、軍事和經濟方面再有什麼突破。當時的人們覺得黃金的時代永遠屬於過去,整個世界只會停滯甚至惡化。政府的所有投入一般都是為了維持現有的能力,而不是取得什麼創新。如果連穆罕默德、耶穌、佛陀和孔子這些全知者都沒辦法解決饑荒、疾病、貧窮和戰爭,我們這些平凡人又怎麼做得到呢?所以更多的信仰者則將希望放在救世主身上。

  等到現代文明開始承認自己的無知,又發現科學研究可以給我們新的力量的時候,於是人類開始思索,覺得我們確實還有可能真正進步。隨著科學開始解決一個又一個過去認為無法解決的問題,許多人也開始相信,只要取得新的知識並加以應用,人類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貧困、疾病、戰爭、饑荒、衰老和死亡看來都已不再是人類必然的命運,而只是無知所造成的限制。

從這個時候開始人類不僅有了改變歷史程式的能力,更擁有了結束歷史程式的能力。在過去500年的時間裡面,我們所看到的這一切的突飛猛進,包括引爆原子彈和將人類送上月球,這段歷史程式我們稱之為“科學革命”。

 


第10部分:工業革命
  現代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飛速的增長,是因為我們願意相信未來,所以資本才願意投入到再生產之中。然而光是這樣就夠了嗎?不是的,還要有能源。工業革命為我們解決的一大問題就是:能源轉換的問題

  我來解釋一下:我們可以用火來燒水,但是沒有辦法用火來推動石磨,只能靠人或者牲口。那麼當時如果想要把熱能轉化成動能的話,唯一的辦法就是依靠我們人類和動物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之中把攝入體內的能量轉換成肌肉的運動。

  但是當標誌著工業革命開始的蒸汽機出現了之後,我們人類就開始能夠解決能量轉化為的問題了。蒸汽機的原理是用某種燃料,把水煮沸,產生水蒸氣之後靠蒸汽推動活塞,而連結活塞的裝置也就跟著移動。

  在兩個世紀之前,電力對經濟毫無影響,多半隻是用來做些神祕的科學實驗或者是廉價的魔術把戲。但是現在電力成了我們有求必應的神燈精靈。只要手指一彈,印刷出書本,紡織出衣服,從此蔬菜可以保鮮、冰棒不會融化。

  現在我們再來想,也許從科學進步的角度來看待能源問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每次因為能源短缺而使得經濟成長趨勢減緩的時候,就一定會有資金投入到科學實驗中來解決這個問題,而且這種做法屢試不爽。關於能源的問題並不是一個環保話題,而是一個科學研究的技術性問題。如果我們把地球上所有儲存的能量和太陽每天放射到我們地球表面的能量相比的話,那兼職就是微不足道。所以,我們的世界缺少的不是能源,而是駕馭並且轉化能量所需要的知識。

 


第11部分:不斷追尋:追求快樂
  隨著歷史的不斷進步,人類的能力也不斷的在增強。那麼我們就會運用越來越強大的能力來減輕痛苦、滿足心願,所以我們一定會比我們的祖先們過得更加快樂。

  似乎這種推理邏輯有點問題。在前面農業革命騙局的時候就提到過,新的能力並不一定會讓生活過得更好,只是在當初做出決定時,人類並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是什麼,在緩慢的進化過程中,人類早已忘記了最初的樣子,所以即使生活過得不好也無法回頭。

  根據歷史教訓來看,人類有了能力就有可能濫用,所以要說能力越高就越幸福,看來有失偏頗。

  作者給出了三個層次的快樂:


  第一:客觀條件上的快樂,比如家庭、金錢、健康

  但是作者的調查結論跟我們想像的有點不一樣。首先是金錢確實可以帶來快樂,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之後效果就不明顯了。其次,是疾病會短期的降低人的幸福感,但是如果病情不再惡化或是不會持續給人帶來強烈疼痛的話,那麼疾病並不會造成長期的不愉快。

  所以目前來看,對於快樂的影響,家庭和人際關係要比金錢和健康來得更加重要。那些家庭關係良好並且在人際關係中能夠互相扶持幫助的人,明顯比較快樂。


  第二:快樂在於客觀條件和主觀渴望之間是否相符。

  作者告訴我們的是快樂來源於預期。這就和無數的詩人和哲學家說的一樣:快樂來源於知足。

  在看待我們祖先生活是不是快樂這件事的時候,我們心理深深的埋藏著一個推論謬誤。這個謬誤就叫推己及人。就是在我們猜測別人或者是祖先們是否快樂的時候,我們總是會設身處地的去考慮自己在那個情況之下的感受。但是如此一來的話,我們就把自己的期望強加到了別人的生活條件之上,那麼結果當然就有問題了。


  第三:快樂是生物機制反映
  我們心理和感情世界其實是由我們千億個的神經元和血清素、多巴胺這類化學物質構成的複雜系統所決定的。

  我們每個人的快樂臨界點是都不一樣的,假設10分是快樂的滿分。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在6到10分之間波動,大約穩定在8分,像這樣的人,就算住在一個冷漠的大城市,依然還是可以相當樂觀。
  如果一個人的情緒在3到7分之間波動,大約穩定在5分左右。這樣的人通常都會是相當的悲觀,就算他中了彩票,他所能感受到的快樂程度也最多隻能到7分,他的大腦永遠都不會讓他樂不可支。

  我們拿一個古代的農夫和現代的企業家來做對比。我們古代的農夫居住在沒有暖氣的小木屋裡,旁邊就是豬圈。而現代的企業家呢住在擁有各種最先進科技的豪宅裡,視窗就能俯瞰城市的浩瀚夜景。直覺上我們一定覺得企業家比農夫更快樂。然而,我們的大腦對於快樂只認生物化學激素的濃度,大腦根本不管是木屋還是豪宅、豬圈還是夜景。所以當農夫蓋好木屋和企業家搬進豪宅的時候,他們所分泌的生物化學激素一樣多的話,那麼他們的快樂就不能說誰比誰高。

  所以雖然統一讓所有的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對於我們的快樂並沒有多大影響。對於那些快樂情緒較高的人,不管是活在戰國還是秦朝,都會一樣的快樂。而那些快樂情緒較低的人,過去會不斷的抱怨戰國諸侯、而現在也是無休止的抱怨秦朝天子,完全沒有改變。

  我們常認為,只要換個好工作、找一個好老公、買了新車或是付完房貸,做完諸如此類的事,就能從此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然而,等我們真正達到這些期望的時候,卻沒有感覺真的比較快樂。畢竟,買車和買房並不會改變我們的生物化學機制。雖然這確實可以帶來短暫的刺激,但很快就會回到原點。

  最後我們討論到了的快樂與幸福,正如前面所說的,歷史的方向可並不是朝著我們人類越來越幸福越來越快樂的方向在發展。我們從生物化學的意義上來說,因為歷史不能改變我們的生物化學系統,所以他和我們是否快樂、是否幸福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關係。現在我們終於第一次明白了,讓我們幸福快樂的機制不是社會、不是經濟、更不是政治。所以我們經過幾千年的嘗試,嘗試著改變高山湖泊、改變自然、改變世界,我們現在終於發現自己錯了,需要改變的不是外界,而是我們自己。只有改變我們自身的生物化學系統,我們才有可能把幾千年來獲得的能力轉變為幸福和快樂。

 


第12部分:不斷追尋:智人的滅亡
  作者通過人類不斷進化,科學技術迅猛的發展,推斷出智人滅亡的命運終將會到來。正如達爾文進化論中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作者給出了三個原因:
  A、生物工程
  基因工程就可以直接給我們自身帶來徹底的改變,不僅可以改變人類的高矮胖瘦、免疫系統和壽命長短這些生理指標。甚至可以改變人類的思維和情感世界。現在我們可以創造出天才的老鼠,為什麼不能創造超人呢?

  B、仿生工程
  意思就是有機體和無機體的結合。如果說的生物工程將會創造出超人,那麼仿生工程就是可以創造出生化人。其實我們現代的很多人都已經是生化人了,只要用無機的裝置來輔助或者替代我們的感官和能力就滿足這一定義。比如說我們的眼鏡、心臟起搏器、甚至是計算機和手機協助我們的大腦儲存和處理很多的資料,這些都已經是我們身體的一部分了,難道不是嗎?

  C、無機生命工程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能夠獨立演化的計算機程式和計算機病毒。現在的無機生命工程中有一個領域特別的紅,它叫做基因程式設計。這種程式他模仿基因遺傳演化,希望能創造出一個獨立的、完全自行學習演化的程式。在這樣的情況下,設計師所寫的程式碼只不過是一個最初的原動力,而程式一但被啟動,就開始自由的演化。就算是設計它的程式師也不能控制它演化的方向。

  在2005年的時候就成立了一項“藍腦計劃”,他們就是要用計算機完全重建一個人腦。並且在2013年的時候這個計劃已經取得了歐盟10億元的注資。計劃的負責人表示在經費足夠的情況下大約10年左右就可以完成這項計劃。

 

《人類簡歷》先總結到這裡,過兩天看《未來簡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