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週三(4月25日)在上海舉行《石油市場報告2018》中國釋出會。報告認為,隨著價格波動風險的增加,到2023年石油市場供需將趨緊。

報告認為,在接下來6年中,石油市場或將經歷兩個階段。預計到 2020 年,非歐佩克國家創紀錄的原油供應將大於需求增長。但到2023年,如果投資持續不足,全球作為緩衝的有效備用產能將僅能達到需求的2.2%,這是自2007年以來的最低值。在新的供應投產之前, 這將使石油價格波動增加的可能性上升。

需求方面,報告認為,強勁的世界經濟有望支撐石油需求穩固增長。預計石油需求增速將達到年均120萬桶/日,到2023年石油需求將達到1.047億桶/日,比2017年增加690萬桶/日。雖然石油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達到峰值,但預計在2018年增加140萬桶/日後,到2023年增速將放緩至100萬桶/日。

其中,化工產品將是石油需求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到2023年,全球新增石油總需求的25%(約170萬桶/日)來自於乙烷和石腦油。

隨著全球需求穩步增長,供應側的反應很關鍵。報告認為,全球上游投資自2015年和2016年分別歷史性下滑25%以來,復甦才剛剛開始。2017年的投資與上年持平,近期資料顯示2018年也僅僅是溫和增長。這或將為未來埋下隱患。

在滿足強勁需求增長的同時,全球每年需要彌補油田老化所導致的300 萬桶/日的供應損失。這相當於每年損失一個北海油田的產量。報告認為,目前投資面臨的挑戰一個是用以維持當前產量,另一個是滿足未來的需求增長。分析表明,2017年新發現的包含原油、凝析油和天然氣凝析液在內的石油資源不足40億桶,又創歷史新低。

在IEA看來,未來美國將主導石油供應的增長,非歐佩克產油國 2020 年前可以滿足全球需求增長。受輕質緻密油(LTO)驅動,到2023年美國產量增加370萬桶/ 日,屆時將超過全球總產能增速 640 萬桶/日的一半。美國的石油總產量將達到近1700萬桶/日,成為全球最大產油國,幾乎與其國內石油需求水平相當。

下游領域,報告認為,由於成品油需求增長放緩,全球過剩煉油產能將增加。全球煉油能力預計到2023年將增加770萬桶/日。與此同時,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緩至500萬桶/日。不斷增加的過剩產能將使煉油毛利承壓。

其中,隨著煉廠加工能力的增加,亞太地區原油進口需求增長超過350萬桶/日。中東國家仍是全球最大的原油供應源,但由於其區內煉油需求增加,出口量將僅增長100萬桶/日。而其他供應源如安哥拉和奈及利亞,分別因產量下降及國內煉油能力增長,將導致出口減少。這為新供應源,主要是美國提供了機會。美國對全球原油貿易的影響提升,出口有望滿足煉油商需求。

報告同時認為,美國頁岩油行業曾對2010和2017年的價格上漲均做出了快速的反應,未來也將繼續根據價格訊號進行調整。但全球石油供應主要的市場份額仍將持續依賴歐佩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