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雲將成為資料中心演化的下一個階段

技術小能手發表於2018-05-23
如今,各行業組織的數字化轉型基本上都是由創新、自動化和差異化的需求驅動的。雲端計算和儲存已經在基礎設施現代化中發揮了核心作用,但引入和支援新興應用和服務的市場競爭並沒有放緩的跡象。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業務流程自動化、物聯網連線,以及區塊鏈應用的快速增長推動了企業資料中心從單一的集中式架構轉向解耦和分散式部署。資料中心不僅要跟上技術創新的快速步伐,還要通過突破地理和監管的壁壘來滿足全球業務的需求。

在雲端計算革命的這個階段,人們已經確定了構建下一代資料中心必須克服的幾個主要挑戰:

超大規模還是超融合?

這是企業最難做出的選擇之一。在支援各種應用程式時,超大規模部署為企業提供像雲端計算一樣的靈活性。據Stratistics MRC統計,全球超大規模資料中心市場預計將從2016年的202.4億美元增長到2023年的1021.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6.0%。

但超融合部署使得管理更容易,並且對於諸如VDI、Test/DeV和ROBO之類的點使用情況的資料集要求非常有限。根據IDC公司的調查,軟體定義儲存的最大部分是超融合基礎設施(HCI),該公司預計未來五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26.6%,預計2021年的收入將達到71.5億美元。

硬體供應商的選擇

選擇硬體供應商通常基於這樣的原則:在成本效益、效能和可靠性這三種保證中只有兩種保證。為了找到最適合企業的特定基礎設施需求的平衡和適應性,企業需要靈活性來嘗試採用不同的硬體供應商的產品和服務,而無需中斷現有的應用程式工作流程。

雲端計算的相容性和控制

大多數企業都不可避免地將部分計算和儲存業務遷移到雲端。根據最近的一份IT報告,66%-72%的受訪企業聲稱他們在2018年增加了雲端計算支出(其增長量因企業規模而有所不同,而擁有5000名以上員工的企業在託管/雲端計算方面的預算更高)。

但是企業的雲端計算策略需要關注容易配置的資源帶來的挑戰。如果放任不管,企業的雲端計算賬單很快就會變得難以企及。根據RightScale公司的調查,大約35%的雲端計算支出浪費在過度配置和未優化的例項上。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是時候邁向資料中心發展下一步的原因,這需要企業同時加強現代應用程式和支援傳統工作負載的能力。而人們將這個進化的下一個階段定義為超雲(Hyper-Cloud)。

以下將以最低要求來定義超雲:

(1)自由構建靈活的部署架構

通常資料中心的部署都有三個主要元件:網路、儲存和計算。在過去的十年中,這些元件已被放置在多個配置中。超大規模和超融合體系結構是最常見的配置,並且都是圍繞以軟體為中心的方法進行組織的。這兩種架構都有其優點和缺點,幾乎所有的相關供應商都會讓企業選擇其中一種。

但是,超雲(Hyper-Cloud)基礎設施可以在需要時為企業提供超大規模或超融合的靈活性。它將網路、儲存和計算資源視為能夠以多種方式合併的構建塊。

(2)自由選擇硬體

大多數軟體定義的解決方案都會迫使企業購買特定的硬體型別或從特定的硬體供應商處購買。超雲(Hyper-Cloud)基礎設施可以使企業可以更快地進行創新,並通過儘早採用硬體創新而超越競爭對手。例如,企業可以從商品記憶體到高階快閃記憶體,1 Gbps到40 Gbps(或更多)網路,以及在數十到數百個CPU核心中進行選擇。

(3)自由使用公共雲

企業也許已經擁有云儲存設施,也許目前還沒有,而在不久的將來實施。對於雲部署,企業可能犯下的兩個最大的錯誤是低估總成本,並陷入雲供應商鎖定。超雲(Hyper-Cloud)將通過無縫支援多個雲端計算供應商並在這些雲平臺中啟用資料移動,為企業提供商品化雲資源的靈活性。這不僅涉及基礎設施支援,還需要鬆散耦合的應用級設計,並基於開放標準。

超雲(Hyper-Cloud)的主要優勢包括:

(1)提供構建網路規模以及特定應用程式特定基礎設施的藍圖。

(2)為不同的工作負載提供構建塊。效能和資料特性決定了其超雲(Hyper-Cloud)的設計和擴充套件。

(3)如果需要完整的資料隔離,允許立即模擬、構建和例項化新的超雲(Hyper-Cloud)例項。

(4)減少尖端技術的採用時間。

隨著人們進入雲端計算技術和部署能力的新時代,許多關於雲端計算的最初承諾將會實現:成本優化、真正的彈性、計算和儲存的模組化,更加快速地啟動和採用新興技術,以及緊密聯合與業務要求。

雲端計算技術是數字化轉型的主要動力。為了保持競爭力和靈活性,請確保定期評估軟體定義的儲存功能,其中包括備份和歸檔、容器和微服務,以及私有云、混合雲、多雲配置。雲端計算技術永遠不會停止發展,而企業的基礎設施也將隨之發展。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8-05-23

本文作者:Gaurav Yada 

本文來自雲棲社群合作伙伴“企業網D1Net”,瞭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企業網D1Net”。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