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nalysys易觀監測資料顯示,2019年第1季度中國網際網路教育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到1037.4億元人民幣,環比下跌9.2%,同比增長52.1%。本季度,教育市場受季度因素影響,例如春節、寒假的到來等,交易規模略微下跌。

2019年1季度,多項教育行業相關政策相繼釋出,為今年教育行業的發展指明方向,網際網路教育迎來新一輪政策紅利。國家層面,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9年教育方面的工作重點為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一方面將多渠道擴大教育供給,在為教育行業打造更為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的同時,鼓勵發展“網際網路+教育”;另一方面加大財政投入,用於完善基礎教育資源配置、國家教育資訊化建設、數字校園建設、職業教育發展等多個方面。地方層面,延續了國家2018年的整改動向,多地陸續釋出政策來嚴格控制校外培訓時長,加強對校園APP、違規補課等活動的監管力度,各項政策制度看似增加了教育行業內部壓力,實則能為教育賽道各企業提供更為平等的競爭環境,對線上教育而言不失為一次機會。

與政策層面的利好狀況不同,教育行業的投融資規模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1季度共發生投融資事件83起,累計交易金額近10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下降2%,資本更為謹慎。從融資輪次來看,1季度融資多集中於天使輪到A輪之間,結合輪次分佈來看,興趣教育、教育資訊化多處於早期輪次;在融資金額分佈上,K12與外語學習斬獲七成資本。由此可見,興趣教育與教育資訊化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K12與外語學習憑藉其更易變現的商業模式在經濟下行時期更受資本信賴。

在利好政策與資本加持的雙重保障下,教育資訊化市場迎來發展新機遇。一方面,AI技術的推廣有力推動了教育行業的發展,基於AI技術開發的各類學習系統與學習工具大大提升了教學效率,科技進步所帶來的利好正在顯現。另一方面,教育資訊化的需求正在引導教育行業變革,業內分工更加明確。

阿里、騰訊等大廠負責輸出技術與資本。在教育行業的佈局邏輯上偏向於做自身擅長的平臺建設,或利用自身技術優勢、原有產品縱向開拓教育領域業務,大額資本投入中後期輪次。DanceA、微語言等新廠轉向技術服務方向發力。通過向B端出售SaaS服務、搭建線上教學平臺、輔助運營管理等,幫助各類學校機構實現教育資訊化。對傳統網際網路教育來說,這類企業的發展擴充了教育行業的邊界,同時推進網際網路教育行業數字化程式。

在移動端,根據易觀千帆資料顯示,2019年第1季度網際網路教育行業活躍使用者人數達到3.7億人,環比增長13.93%,同比增長22.1%,使用者規模較上一季度顯著擴大,增速加快。

聚焦到網際網路教育行業細分領域情況來看,中小學教育、教育平臺、兒童教育、外語學習四個領域擁有較大的活躍使用者規模,1季度活躍使用者規模分別達到1.9億、1.2億、8784萬、7122.8萬,教育平臺與應試教育1季度使用者規模增速最快,分別達到86.4%、50.1%。校園管理/校園應用與學習工具類應用的活躍使用者規模出現小幅下降。

易觀分析認為,教育平臺類應用的大幅上升得益於國家今年對教育平臺的大力推廣,學習強國、中國大學MOOC等一系列擁有高質量課程內容的教育平臺有效整合了各類學習資源,打破了地域限制,有效滿足各類學習需求。校園管理/校園應用、學習工具領域內的移動應用對校園場景的依賴性強,受寒假影響,1季度活躍使用者規模有所減小。隨著3月開學學生迴歸穩定校園場景,兩領域的活躍使用者規模均已回升至正常水平。

在《2019年教育資訊化和網路安全工作要點》等政策檔案的指導下,今年將有更多的科技、資本投入教育資訊化建設中,教育平臺、校園管理等領域應用的活躍使用者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對領域內廠商而言,各類線下院校、培訓機構都將成為市場爭奪的關鍵,只有充分了解線下院校機構的教學痛點與需求,利用科技賦能教務管理、學生資訊管理、優質教學資源數字化等方面,簡化產品使用流程步驟,才能更有利於獲得市場青睞。

在中小學類教育領域,活躍使用者TOP10的應用中有6款為中小學生提供作業輔導服務,2款提供家校溝通服務,2款提供線上教學服務。作業幫成為首個季度活躍使用者規模破億的應用,以1.1億人的季度活躍使用者數量繼續領跑使用者規模榜。前十榜單中快對作業以901.3億人的活躍使用者規模擊敗作業盒子小學學生端,成為TOP10中的新成員。此外,榜單中一起作業學生端與家長通均來自於上海合煦資訊科技有限公司,一起作業學生端為師生家長提供線上作業平臺,家長通為家長提供家校溝通、學生學習情況反饋等服務。

易觀分析認為,中小學教育領域需求強勁,且玩家之間競爭激烈。已有成熟產品的企業更易利用原有使用者規模優勢協助新品引流,新舊產品之間的業務互補一方面能使企業形成穩定完整的業務生態體系,另一方面將服務物件從學生擴充到擁有資金控制權的學生家長上,增加了家長在教育過程中的參與度,有利於加強教育過程的多方溝通,提供更加精準的教育內容,有效提升使用者付費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