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認知
經驗是對於過往經歷的總結歸納,當把這種經驗傳授給別人時,這種經驗對別人來說就是知識。所以,知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資訊沉澱。
技能是人們透過練習而獲得的動作方式和系統,例如操作技能中的PS技術、木工技術、電工技術、水工技術等,而能力是內化的知識和技能。
“認知”這個詞就不那麼容易定義了,很多人都聊過認知,但是細細看去,每個人對於認知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為了方便闡述,我把“認知”定義為經過處理並內化後的知識及其應用。自我認知,就是已經內化了的關於自己的知識和應用。自我認知上的侷限性,就是已經被內化但帶有侷限性的知識,比如:
- 下意識地覺得自己不夠好的信念,這屬於慣性的假設模式(信念體)
- 遇到小事情容易發怒的情緒,這屬於慣性的情緒模式(情緒體)
- 忽略了前提條件的經驗主義,這屬於慣性的經驗模式(記憶體)
知識和應用的內化是怎麼做到的?我們可以透過下面四個階段的學習過程瞭解到。
- 第一個階段是無意識無能力,指沒有意識到自己不具備某一方面的能力。比如,人際交往中的一個核心能力共情能力,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對這種能力沒有意識。而很多人的家庭環境也不具備培養、鍛鍊共情能力的場景,那麼這些人就會處於無意識無能力的狀態。
- 第二個階段是有意識無能力,指意識到自己不具備某一方面的能力。還是以共情能力為例,一個人聽說了共情能力這個概念並且學習了一些相關技巧以後,他對共情能力會有一定的瞭解,但在他透過不斷的練習把共情能力相關的知識和技巧內化之前,他就處於有意識無能力的狀態。為什麼說沒有能力呢?因為能力是指知識和技巧經過內化以後可以較好地使用出來的狀態,如果不能自然自發地應用,那麼就不能算作具備這種能力。
- 第三個階段是有意識有能力,指意識到自己具備某種能力。比如,雖然你具備共情能力,但是你需要有意識地提醒自己去應用這種能力,或者有意識地去分辨哪些情形下適合應用它。
- 第四個階段是無意識有能力,指不需要刻意去思考,能夠自然而然地運用某種能力。比如,你不僅具備共情能力,還能夠自然而然、無意識地在合適的情形裡應用它。很多時候我們會聽人說某某情商很高,特別容易讓人感覺到被理解。其實這就是指這些人處於一種無須刻意為之就能自如地應用共情能力的狀態。
根據我們上面的定義,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是已經內化的關於自我的知識和應用,也就是說,已經處於第四個階段。所以,如果要改變你的認知,我們就需要從頭再來一遍,把新的知識或技能從第一個階段一步一步走到最後內化的階段,這樣我們就可以突破原有的認知侷限,達到認知破圈甚至重塑自我認知的效果。
在討論如何從從第一階段走到第四階段之前,我們先來聊一下什麼是認知破圈。
二、什麼是認知破圈
人生真正的戰略問題,是你想如何活好這一生,獲得你想要的成功。這裡的成功是個性化的,每個人都不一樣。在沒搞清戰略問題時盲目地去研究戰術,最後不僅浪費了時間,還獲取不了你想要的成功。戰術是無法彌補戰略的失敗的。如果你能釐清人生的戰略,弄清你適合做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那你就踏上了人生的捷徑。
當你想問人生是否有捷徑時,問題的核心是你怎麼定義捷徑。
- 首先,這條捷徑應該是你自己定義的,而不是別人告訴你的。
- 其次,在定義這條捷徑時,你需要確保自己的視角沒有受到限制。
人的視角都是由自己過往的經歷和外在的影響塑造的,所以打破你認知侷限的關鍵一步就是把這些錯誤的認知和信念發掘出來。
有一個企業家有著億萬身家,但不開心,他說他窮得只剩下錢了。他最初覺得自己財富自由後就能擁有一切,後來發現並不是這樣的。他到後來才發現,幫助他人實現心靈上的成長才是最能帶給他快樂的事情。
我們對於萬事萬物的理解,就好像剝洋蔥的過程,你想象的是一個情況,但是一層一層剝開以後,你會發現你真正想要的其實和你最初想象的不一樣。
比如,
- 企業家說:“我賺到2000萬元就能實現財務自由了。”
- 問:“為什麼要實現財務自由呢?”
- 他說:“因為實現財務自由後,我就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
- 問:“那麼你想做什麼呢?”
- 他猶豫了一下說:“我想天天看電視。”
- 問:“那你現在不能天天看電視嗎?”
- 他說不上話了。
柏拉圖說:“我們一直尋找的,卻是原本自己早已擁有的。我們總是東張西望,唯獨漏了自己想要的,這就是我們至今難以如願以償的原因。”
你在生活中是否遇過這樣的人,他們往往很少對自我進行具體表述。當你問他想吃什麼時,他要麼說隨便,要麼說聽大家的。當你問他喜歡什麼時,他會說不知道。當你問他想做什麼樣的工作時,他會跟你講其他人的例子,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
臺灣著名的漫畫家蔡志忠,在3歲半時花了一年多時間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那就是畫畫。他在訪談節目裡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知道自己的目標,瞭解自己的籌碼,但是大多數人就像在高速公路上開車,只後悔自己沒有比別人開得快,卻連自己要去的方向也不知道,然後不知不覺就到了生命的終點。如果能找到一個目標,把它做到極致,那就無敵了。
如果透過對自己認知的不斷剖析、反思,並實踐新的思維、情緒和行為模式,不需要去刻意獲取外部的認可,或盲目追逐外界定義的成功,那麼你就可以專心致志地做好自己真正在意的事情,從而踏上人生的捷徑。這才是認知破圈的核心價值。
三、如何系統性地進行認知迭代
完成一次認知迭代,並內化到自我認知中,我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原理。
Step1:在心態上做好準備
無論是找出自己的習慣性思維模式、情緒模式和行為模式,還是制定屬於自己的成功目標,要清楚瞭解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都需要具備一種極度坦誠、真實的態度,我把它稱為“極度的誠實”,這是認知破圈的基本心態。
為什麼說極度的誠實是認知破圈的基本心態?因為沒有這種心態,你無法發現或者真正解決自己的問題。在很多時候,經歷失敗次數越多的人,往往越不願意承認自己犯的錯誤,而是習慣性地將失敗歸咎於外在原因,這種對於誠實的缺乏恰恰是導致他們無法再次成功的核心原因。即便外在環境再順利、條件再好,如果自己內在的核心問題沒有解決,依然會面臨不好的結果。
不願意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不能幫助你去彌補不足,皇帝的新衣終究有被拆穿的那一天。
極度的誠實包括兩個部分:
- 對他人誠實
- 對自己誠實
對他人誠實是指你在和對方溝通時,有勇氣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在合適的條件下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因此它有三個前提:
- 一是對自己誠實,才能知道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想法是怎樣的。
- 二是知道什麼是合適的條件。
- 三是知道什麼是恰當的方式。
接下來我們重點討論這3個方面。
1、對自己誠實
想要做到對自己誠實,就需要對真實的自我做出精準的分析和如實的判斷。它包括了:
- 對於知識的誠實
- 對於資訊的誠實
- 對於自己經歷的誠實
- 對於自己能力的誠實
- 對於自己需求的誠實
- 對於自己情緒的誠實
1)對於知識的誠實
能夠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坦然承認自己不懂是很困難的。很多專家型人才通常都會有這樣的弱點:在一個領域精通的時間越長,越會認為自己的觀點準確無誤,越難承認自己不知道,越難放下面子承認自己錯了。但是,做不到這些,就很難繼續提升自己。
追問法是一種可以幫助你放下面子的方法。這種方法的核心是不斷追問自己:
- 如果我承認自己不懂會有什麼後果?
- 他人不再那麼尊重我?
- 降低對我的評價?
- 不再找我合作?
每一種後果都是一種假設,因此需要進行驗證。
可以先找一些後果比較輕微的情況去驗證。比如和朋友聊到一個話題時,誠實地承認自己不懂,然後問一下朋友是否會因此覺得自己不行。如果你怕對方不夠坦誠,那麼去和那些願意坦誠待你的人交流,這樣你才能破除各種假設。
為什麼破除假設有助於放下面子?這是因為很多時候,令我們擔憂畏懼的不僅僅是表達負面觀點本身,還包括在表達負面觀點過程中表露的情緒。在表達觀點之前、之中和之後,我們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我將其稱為“情緒的三座山峰”。
- 第一座山峰,是由於錯誤的假設而不敢表達負面觀點。比如,你的朋友新買了一件外套,問你好不好看,你覺得這件衣服和他的氣質實在不搭,但你擔心告訴他你的真實看法會讓他難過,所以你產生了擔憂、焦慮的情緒。“告訴他我的真實看法會讓他難過”這個想法,就是一個假設。其實,要跨過情緒的第一座山峰並不難,我們可以直接表達出內心的感受,在對方回應之後再決定是否表達負面觀點。比如,你可以說“關於這件衣服,我想跟你說說內心的真實想法,但怕你感覺不舒服,所以心裡有點擔憂”。如果對方的回應是沒關係,那麼情緒的第一座山峰便可以跨過,你的焦慮和擔憂就被化解了。
- 第二座山峰,是表達負面觀點時可能表露的情緒。你可能稍帶惋惜地說:“我覺得這件衣服和你真的不太搭,衣服太板正了,和你偏隨性的氣質不一致。”表達過後,這座“惋惜”的情緒小山峰便被跨過了。
- 第三座山峰,是說出負面觀點後擔心對方有不好的回應。說完上面那番話後,你擔心朋友會不會因此不開心。即便對方表現得無所謂,你依然不確定他心裡是不是會對你有看法。要跨過這座山峰,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去詢問對方的感受,讓所有的情緒安全落地。這時,你可以問:“剛剛我說的,會不會讓你感覺不舒服?”對方可能會說:“沒有啊,我很高興你告訴了我,因為我自己也有點擔心。”這時,你可能就跨過第三座情緒山峰了。當然,有時候確認是否有殘留情緒的過程會經歷好幾個來回,我們可能需要透過各種共情技巧來讓自己和對方進入一個平靜的狀態。在對方說出他的情緒及感受,且確保雙方都沒有情緒殘留的情況下,我們就順利地翻越了情緒的三座山峰,能夠安全、恰當地表達負面觀點和情緒了。通常這時候,你反而會覺得和對方的關係更親近了,因為雙方順利地跨過了一個難關。
這個原理不光可以幫助你放下面子,還可以應用在各類負面觀點和拒絕的表達之中。只有理解了自己為什麼不願意說的障礙,你才能誠實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當你知道如何跨過情緒的三座山峰之後,你會發現,表達負面觀點和感受,甚至拒絕別人都變得不再那麼困難,你也就不需要再做“老好人”了。
更有意思的是,通常經歷了這些後,周圍的人可能跟你更加親近了。畢竟,好的關係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起起伏伏的。因此,能夠真實坦率地表達彼此的想法,即便對話有困難也能順利解決問題,經歷了不好的事卻依然在一起,才是牢固關係的標誌。也就是說,學會處理情緒的三座山峰,是加強人際關係的重要手段。
相反一味維持表面的和諧反而會讓人覺得虛假,這就是為什麼有些看上去八面玲瓏的人並沒有那麼多關係親密的朋友,而那些因說話過於直率常常得罪人的人反而會有一群死黨。這背後的道理都是相似的。
2)對於資訊的誠實
我們經常會被自己接收到的資訊誤導。比如有的人以為要是自己考不上好的學校,人生就沒有希望了。可是在中國,只有不到10%的人具備本科學歷,剩下的人即便沒有本科學歷,也依然能夠好好地工作和生活。
要梳理清楚自己在接收資訊上的濾鏡,就需要了解自己可能會忽略什麼,可能會輕視什麼,可能會過分看重什麼。你可以透過以下幾個問題發掘你自己的資訊濾鏡。
- 我平時最喜歡和什麼樣的人聊天?為什麼?和不同的人聊天看待事物的視角會很不一樣,一方面會影響你看待事物的角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你對哪些視角接納度更高。
- 我平時聊天通常喜歡聊什麼樣的話題?為什麼?你是習慣聊人際關係、商業變遷,還是聊興趣愛好?這些都能反映出你不同的關注點。人們通常對自己熟悉的東西更感興趣,也更容易接納,這也意味著人容易忽略不熟悉的東西,這就是一種潛在的盲區。
- 我平時最討厭和什麼樣的人聊天?為什麼?事實上,最討厭的人說出來的話可能反而會是有用的。不時看看你受不了的言論,想想這些言論在哪些情況下是合理的、可信的,也能幫助你拓寬視野。
- 我對哪些話題特別不感興趣?為什麼?這能幫你找到那些因為不感興趣而被忽略的資訊。
- 我最容易被哪類人說服?我最容易對哪類人產生好感?
- 我最討厭父母說我什麼?父母通常是比較瞭解你的人,你最討厭他們說的東西,可能就是你不願意面對的缺點或不足。
你會注意到很多問題是和人相關的,我們的很多資訊都是來自他人,因此,我們對於他人的喜好也會影響我們對資訊的接受程度。
當你梳理完這些問題時,就會有一個自我資訊濾鏡的簡單列表了。有了這麼一個列表,你就可以時時提醒自己,誠實地對待接收到的資訊。
3)對於自己經歷的誠實
有的人習慣在簡歷上包裝自己,有的人則喜歡在談天論地時吹噓自己的經歷。時間長了,他們內在的自我就會被變相地放大,從而造成認知上的失調。能夠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經歷,不因為少了個學歷而自卑,也不因為有一些成就而沾沾自喜,反而是一種自信的體現。
對於自己經歷的誠實需要一個人去尊重事實,不亂新增各種假設、框架和包裝。
4)對於自己能力的誠實
有些人喜歡誇大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喜歡低估自己的能力,有些人則不清楚自己的能力,這三種情況都是對自己能力的不誠實。
5)對於自己需求的誠實
很多時候,人際關係的變質緣於對自我需求的不誠實。這種不誠實表現在兩個方面,
- 一是不瞭解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
- 二是知道自己的需求但是不表達出來,或用其他需求去代替。
我們通常會把自己的不愉快歸結到別人身上。比如,
- 有的人會對父母說:“我無法擁有親密關係,都是因為你們以前不讓我談戀愛。”
- 家長可能對小孩說:“你成績不好讓我很難受。”
在這兩種情況裡,第一種是我們期望透過將錯誤歸結到他人身上,而不直接面對我們自己的問題;第二種情況是我們希望透過讓對方內疚來改變對方。
無論是哪一種情形,這樣的舉動既會對另一方造成負面影響,也無助於我們提升對自我的認知,或增進雙方的關係。《非暴力溝通》的作者指出,在學習平衡自我需求和他人需求的過程中,一個人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他人的奴隸”——認為自己需要滿足他人的需求,而把自己的需求放到低優先順序。
- 第二個階段是“自己的皇帝”——此時,我們優先考慮自己,不去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 第三個階段是“平衡的生活”——我們會了解到,對別人負責不應該是我們的義務,我們的義務是對自己的行為、感受和情緒負責,但我們也不能透過傷害別人或犧牲別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在這幾個階段,我們的自我認知不一樣,因此在別人指責我們時,我們的反應也會不一樣。
當有人和你說“我從沒見過像你這麼自私的人”時,如果我們在第一個階段,我們就會責怪自己。如果我們在第二個階段,我們就會習慣性地指責別人。當我們處在第三個階段時,我們會有以下兩種選擇。一種是我們能夠仔細體會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之所以傷心,是因為我不希望被你認為是自私的,這其實是我特別在乎你的看法的體現。另一種是我們能夠換位思考,去體會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你會採用這麼激烈的表達方式,肯定是因為你的憤怒和難過吧,這可能說明你對我有一定的期望值。無論是哪種方式,都比怪罪自己、指責別人更容易解決當下所面臨的問題。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兩種方式都要求我們能夠分析出自己內心真實的需求,或是能夠去感同身受地分析出別人的需求。當你把自己的需求分析出來後,就可以避免用情緒去綁架別人,強迫別人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從而找到其他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需要拘泥於責備自己或者別人。
舉例來說,下屬遲到了,你很生氣,對他說:“這麼重要的會議,你居然遲到了,太讓我失望了。”,這句話沒有表明你真實的內在需求,可能你的需求是:這種重要的會議,下屬應該比我更早到會議室,把一切安排妥當,而不是我來了以後自己親自動手去安排。我之所以對你有這種期待,是因為你給我的印象是一個靠譜準時的人,會做出額外的努力來幫助上級解決問題。當你能夠說清楚自己的需求以後,你的員工就知道下次該如何改正了。同時,你也可以反省一下自己的期待是否合理,甚至是否有其他的解決方法來滿足你的期待。比如,與其讓無關的下屬來處理這些事情,不如找一個助理專門處理相關事務。當你有更多的選擇去解決當下的問題時,就不容易產生情緒了,如此你和別人的關係就會相對融洽很多。
表達清楚自己訴求的另一個好處是讓對方更可能給你你想要的,如果你連自己想要什麼都表達不清楚,怎麼能指望對方給你呢?
但是,把自己想要的表達清楚並不容易,很多時候需要你遵從SMART原則,在溝通中提出針對某一具體事物非常具體的要求,這樣別人才能知道你的期望值到底在哪裡。所謂SMART原則是指:
-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我們可能會經常從老闆那裡聽到“我希望你能更加自信”,這就是一種不明確的需求表達——什麼樣的表現在老闆看來才能算自信,是抬頭挺胸地走路、大聲說話,還是以更加堅定的語氣聊天?你可以和對方溝通一下自信的具體表現,這樣你才能知道怎麼改進。猜測是容易出錯的。 目標必須是可衡量的(Measurable)。比如,你希望老公可以經常回家吃飯,那麼需要溝通清楚什麼樣的頻率算“經常”。你可能覺得“經常”是每週一次,而你老公則覺得每個月一次就已經很頻繁了,因為他需要出差。不溝通清楚,大家的期待可能就不一樣,從而導致後續出現更多糾紛。
-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有人在潛意識裡期望自己可以一夜暴富,所以沉迷於買彩票、賭博等,但是會編出一些類似於小賭怡情的藉口來欺騙自己。這時候就需要對自己的需求做誠實的披露,然後才會有機會去修正它。
-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有相關性(Relevant)。有些時候,我們的需求可能會被情緒綁架,從而製造出沒有相關性的目標。比如,因為可能會有外國客人來訪而老闆期望前臺要會英文,那麼這樣的要求是合理的。但如果老闆因為看到公司其他人員學歷比較高,就要求前臺需要具備碩士學歷,而其實前臺並不需要這樣的學歷就能完成工作,那麼這個目標的相關性就比較弱了。
- 目標需要具備明確的截止日期(Time-bound)。有時候我們的內在需求是有時效性的,比如,母親希望孩子在考試前不要玩遊戲,但是如果不明確說出來,那麼孩子可能沒法理解母親的這種要求,以為考試前只要完成作業就可以玩遊戲。
即便有了SMART原則,很多人依然不習慣清晰地和別人溝通自身需求。
例如,在親密關係裡,有些女生不會主動告知男生自己的需求到底是什麼,而是特別希望男生能猜出自己的需求。如果男生猜不到,她就會覺得對方不理解她。拋開導致這些女生產生這種行為的外在影響和內在信念,這也可能是她們對自己的需求並不瞭解的一種體現。也許她想要的,並不是對方能夠猜到具體哪件事情,而是找到靈魂伴侶的獨特感,或是被人完全理解的溫馨感,從而不那麼孤獨。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麼更能夠直接解決長期問題的方法,不是要求對方成為讀心術的大師,而是去深度挖掘自己的孤獨感,或是探究自己對於溫馨感和獨特性的需求來源於哪裡,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滿足。這樣才不至於因把內在匱乏帶入到親密關係中而引發更多的糾紛和不快。換句話說,你自己需要對自己的成長負責,而不是把責任推卸到別人身上。
6)對於自己情緒的誠實
有情緒時,能夠去深究其產生的原因,而不是一味地逃避,是一種誠實。有情緒時,不把情緒作為不處理問題的藉口,也是一種誠實。
極度的誠實是我們下面要討論的認知突破的三個步驟和三個原則背後的驅動力。沒有它,一個人很難在日常生活中持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認知層次,因為如果你做不到對自己誠實、對他人誠實,那麼對這些虛假的現象進行再多分析,得出來的依然會是不靠譜的結論。
極度的誠實其實是一種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只有對自己持續抱持這種態度,才能夠不斷地做到自我認知的破圈。
Step2:主動迎接深刻的體驗
深刻的體驗、透徹的思考和持續的實踐是打破認知限制的三個步驟。我們透過不斷的體驗、思考和實踐,形成一個正向迴圈。這個正向迴圈可以幫助我們用嶄新的認知模式去替代舊有的認知模式,經歷認知提升的四個階段,從“無意識無能力”變成“無意識有能力”的高手,打破三重認知限制形成的怪圈。
我們先來看一下如何從“無意識無能力”階段提升到“有意識無能力”階段。實現這種提升,我們需要深刻的體驗。
從無意識變為有意識,我們需要對當下的狀態有一個合理而準確的評估,從自我認知的角度來講,就是要知道我們當下的認知是什麼樣的,當下我們有哪些認知侷限、盲點和誤區。
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我們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確保我們的體驗是深刻的。
1、不逃避地體驗逆境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不會時時刻刻地想著如何去提升認知或者發現自己的盲區,因為那樣會很辛苦。一般人通常都是遇到困境或是失敗後,才會想到去挖掘認知方面的問題。
一個人的至暗時刻是非常重要的深刻體驗,如果抓住這些時刻進行深度分析,我們通常都能發掘出在某一個特定方面自我認知的問題,從對這個問題的無意識狀態變得有意識,這就是認知上的一個突破。
此外,深刻的體驗還包含另外兩層含義:不麻木的感受和適當的不舒適。
2、不麻木地對待日常
不麻木是指帶著感受去體驗生活中的事件。說到感受,很多人會覺得這很稀鬆平常:我看個電影會有感受,我和朋友談個心也會有感受,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我開始深度體驗農業勞作這件事,我的想法有了深刻的改變。因為家裡的關係,我擁有了一塊屬於自己的宅基地和農田,正值這幾年農文旅產業比較火,就想著應該深度參與一下這件事,研究研究這個行業的底層邏輯是啥。最一開始,我覺得下地幹活是一件城裡人趕時髦的新式打卡,鬧著好玩的事。但是隨著我越玩越深,我發現我越來越能專注地沉浸在種地這件事中,待著越野帽,手裡緊緊握著鋤頭,一鋤一鋤地翻動土地,小心翼翼地避免弄壞剛剛發芽的作物,腦子裡同時在思考著如何對土地進行改良,土壤的溫度和溼度如何,眼睛裡不斷觀察著每一片葉子的顏色和形狀,評估著生長狀態和病蟲害情況。不知不覺中,整個人完全進入了一種心流狀態。慢慢地,我發現這種重複性勞動也有美妙的地方,我的心隨著手的一次又一次揮舞運動沉靜下來,竟然進入了一個非常享受的狀態。
後來,我發現我的五感彷彿都提升了,開始能聞到土地裡散發的獨特味道,植物被風吹過的聲音,蚯蚓的微小移動,感受腳下泥土的溫度。這樣,原本似乎枯燥無味的小事也變得生動而有色彩了。
《禪的初心》一書把禪宗修行分成四類,最低層次的修行是既沒有思想也沒有好奇心。這也是很多人對待日常事情的態度:不思考,不專注,得過且過,完成了就好。但禪的意境,是對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小事無我的專注,走就是走,坐就是坐,立就是立。
《摩訶婆羅多》體現了吠檀多哲學的最高目標,其核心含義是:沒有責任是醜陋的,沒有責任是不潔的。也就是說,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值得你認真去對待。
很多人覺得,這些都跟哲學或宗教有關,跟我們的日常生活沒有什麼關係。就日常行為來說,一個麻木的人和一個不麻木的人,所能感知到的生活的精微程度是不一樣的,不麻木的人更容易在生活中的很多場景中發現自我成長的契機。
想象一個場景:你正在圖書館裡安靜地看書,這時,旁邊一個人開始大聲打電話,周圍沒有其他人,所以沒有人制止他。你等了他一會兒,發現他還在打電話,你有點不耐煩了。這時,你可以麻木地對待這件事,戴個耳機或者換個地方就過去了。但是,如果你想突破自己的認知,你也可以不麻木地對待這件事。
不麻木地對待這件事有幾種可能的方式。
- 一種是仔細分析自己的情緒產生於哪裡,是因為這個人打擾到你,還是因為這個人違反了公共秩序,或是因為他讓你想到了一個自己很討厭的人,又或者是其他原因。如果是因為這個人打擾到了你,那麼你傾向的回應模式是去跟那個人交涉,還是逃避跟那個人起衝突的可能性?這種回應模式會有哪些問題?在哪些場景下適合,在哪些場景下不適合?每一種你傾向的回應模式,其實都是你慣性行為模式或者慣性思維模式的一種體現。也就是說,你透過對於自己這個小小情緒的分析,就能看到自己的一些潛在模式,從而把這些模式從沒有被意識到的狀態(無意識)變成被你意識到的狀態(有意識)。這就是一種認知上的提升了。
- 另一種方式是,當你對自我為什麼產生情緒有比較明確的瞭解後,你就可以採取相關的行動。你可以禮貌地去請他打電話的聲音小一點,或者提醒他,這裡是圖書館,請他出去打電話。當然,你也可以自己忍著做出妥協。而這個行為背後,其實反映的是你在人際交往中的模式,而對人際交往模式的發掘也是一種自我認知的提升。
你的關注點決定了你能看到什麼,感知到什麼,但同時也限制了你能看到的事物。
當你內心只有一個目標時,好處是你會非常專注,也會有基於這個目標的深刻體驗,但壞處是你容易忽略和不重視其他和這個目標無關的事情。而在人生的長河裡,這些事情可能是更重要的。
不麻木地對待日常可以幫助你解開對於單一目標的執著,去體會生活中的多個方面,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提升認知。畢竟,我們都不希望遇到真正的失敗和逆境,如果能透過日常生活來提升認知、發掘自己的盲點,從而避開可能造成失敗的誤區,那不是更好嗎?
3、有意識地新增不適
適當地讓自己有一些不舒服的體驗,也是深刻的體驗的一種。這種主動追求不適感的行為有三種好處:
- 幫助你增強意志力和適應能力,增加自信。
- 更好地珍惜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 產生深刻的洞見。
1)幫助你增強意志力和適應能力,增加自信
舒適的環境固然好,但是時間長了,人容易喪失一部分適應性。就好像習慣於睡舒適床墊的人,一旦換成了木板床,就可能失眠。但是,在生活中,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既然逆境是逃脫不掉的,人生中的起起伏伏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在一個比較安全的環境裡嘗試著讓自己適應一些不舒服的情形就是一種危機演練。這樣,即使外部環境變了,你也能吃得了這些苦。在日本,小孩子會被要求在雪地裡進行“耐寒”訓練,目的是訓練小孩子的意志力,同時也讓小孩子的體魄得到鍛鍊,其動機和這個原理是類似的。
當你看到自己能夠在這些苦難中堅持下來時,你對自己克服困難的信心會大幅提升。很多人對於未來有很強的焦慮感,是因為他還不具備遇到苦難自己能堅持下去的信心。一個在艱苦條件下生活過的人,再次碰到類似的苦難,大機率不會像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人那樣容易驚慌失措,而是會比較有信心地去應對。
在褚時健的自傳裡,他描述了他和他的親戚經歷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故事。當時的情況很危險,流彈過來後一個人瞬間就沒命了,他的一個親戚正是這樣喪命的。所以褚時健認為,他後面碰到的各種大風大浪都比不上當年在戰爭時期的那種苦難,那段經歷給了他強大的意志力和充沛的自信,讓他後來能夠在人生大起大落時依然保持樂觀,並在70多歲高齡毅然決定種橙子,走一條很多人覺得漫長而辛苦的道路。
有時候,幫助自己建立自信的方法,就是回顧自己以前是如何從痛苦和挫折中走出來的。雖然有時候回顧過去的痛苦會讓你感到有些不適,但是這背後隱藏的力量卻能讓你生出面對未來不確定性的勇氣。
2)更好地珍惜和享受美好的事物
炎炎夏日,當你在外面待了一段時間,突然進了開著空調的房間時,你就會覺得特別愜意。同樣地,如果你因為做手術而不能正常進食,喝了一兩個月粥後再次去餐館品嚐各種食物,你會驚歎於這些食物的美味。適當的不舒服可以幫助我們拉低感知的閾值,從而重新獲得對原本習以為常的事物的欣賞能力。
人只有失去了才能體會到事物的重要性。適當地讓自己體會下失去一些東西后的感知,會提升你當下的滿足感,這也是一種不花錢就能提高生活質量的方式。
3)產生深刻的洞見
那些最讓人痛苦的體驗,往往是誘發人們思考和創作的來源。俄國文學是當代世界文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而俄國著名作家如列夫·托爾斯泰、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都是在19世紀俄國最苦難的那段時期出現的。陀思妥耶夫斯基那句廣為流傳的話是:“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難!”中國的很多作家也是在歷經苦難後才創作了很多好的作品,餘華、史鐵生等優秀作家的作品裡都飽含著從苦難中凝結出的精神。
對於一般人來說,讓人痛苦的體驗往往也是他們反思自我、產生洞見的契機。在平時,我們也可以主動給自己增加一些“痛苦”來產生洞見。
有時候,重新回顧過去一段深刻的體驗,也可以幫助你解開一些信念體或者記憶體對你的束縛。所謂深刻的體驗,其實就是抓住生活給你的每一段經歷去成長:
- 在遇到困難時不逃避,敢於面對它、分析它,從而瞭解自己的盲點和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不麻木地去對待點點滴滴,而是從小事中也能有所體悟,這樣才可以持續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狀態。
- 在工作和生活過於舒適或順利時,不妨有意識地給自己增加點挑戰,測試一下自己當下狀態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Step3:透徹的思考
我們透過深刻的體驗發現了自己的一些盲區,或是認知需要提升的地方,於是我們就從“無意識”進入了“有意識”的狀態。但由於這些是新發現的領域,我們可能並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這些盲區和不足。因此,我們需要透過透徹的思考來發掘這個問題背後的形成原因,並找出合適的解決方法,這樣我們才能進到“有意識有能力”這個階段。
講到思考,我們就需要探討一下各種思考方法。邏輯思維的基石是兩種方法:歸納法、演繹法。
所謂分析資訊背後的邏輯,就是從邏輯思維的角度來考察得出一個結論或觀點的過程。考察這一過程是否可靠,首先要分辨它使用的是演繹法還是歸納法。
- 如果是演繹法,那麼就要看兩點:
- 一是前提是否正確
- 二是過程是否合法
- 若是歸納法,那麼就要看三點:
- 一是用於歸納的例子是否夠強
- 二是例子是否具有普遍性
- 三是是否只提及支援自己觀點而忽略不支援自己的觀點的案例
只要我們能夠儘量嚴格地用歸納法和演繹法去考察問題、考察資訊背後的邏輯是否成立,我們就能確保在思考時不會犯常見的錯誤,這就是透徹思考的基礎。
在這個基礎上會出現很多衍生概念和思考方法,比如追問法和切分法。
- 所謂追問法,就是揪著一件事情不斷地問為什麼。根據一個人的思考習慣,我們可以把人分為“無反思意識者”和“有反思意識者”。追問法就是一種能夠有效幫助一個無反思意識者變成有反思意識者的方法。無反思意識的人不會對自己的結論或者行為做進一步的檢驗,要麼不去思考結論的合理性,要麼忽略了其他方面。有反思意識的人會對自己的結論和思考過程提出懷疑,這裡的懷疑並不是自我懷疑。自我懷疑是對自己的性格能力直接新增一個負面評價,而反思性的懷疑是對思考和結果的合理性、邏輯性和縝密性等方面進行檢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喜歡直接給對方建議,但我不是很喜歡這麼做。一方面,這剝奪了他人自我分析、自我決策的自由,助長了其繼續做一個無反思意識者的傾向;另一方面,在沒有深度瞭解對方所有資訊的情況下,你給出的建議可能並不合適。所以我經常使用追問法。它的好處是提供輔助而不參與決策,幫助對方自行找到問題的答案,而不是直接給予答案。這樣可以培養他們反思的意識,從而成為有反思意識者。
不停地用追問法去檢驗自己的行為、思想、決策、情緒背後的深層認知,就是透徹思考的一種核心方法。因此從這個角度上說,反思自己每日的所思所言所做,是一個適用於提升自我認知的好習慣。
- 切分法顧名思義就是把一種信念、觀點或情緒裡的不同元素切割開來,然後確保其中的每個要素都具備精準性、相關性、合理性及真實性。這種方法特別適合於處理那些容易激起情緒的觀點和思想,或是內在已經湧起的複雜情緒。
切分法包括幾個要點:
- 釐清定義。每個人因為自身經歷不同,對於不同的詞語可能都會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但外人對此可能不清楚,因此使用一些詞語或表達方式有時就很容易引起誤解。在人際交往中,如果對方說的某個詞語讓你不舒服,你可以詢問一下對方這個詞是什麼意思,也許就能解開一些誤會。
- 尋找相關性。很多時候,人們在表達或思考時並不會注意他們思考的事情是否有相關性,反而會習慣性地把一些並不相關的東西放在決策裡一併考慮。切分法就是要求你把不相關的東西清晰地分割出去,這樣就不會干擾你的思考。
- 分析合理性。人們習慣於從特殊事實中歸納出普遍原理,從而忽略了其他可能性。比如,你幫朋友約了一個私人教練,卻沒想到朋友第一次去就遲到了20多分鐘。你覺得他不尊重你,同時也讓你在教練面前很沒有面子,於是很生氣。其實導致一個人遲到的原因有很多,你的朋友也許是不小心遲到的,會因自己的遲到而自責不已;也許是他習慣性地認為遲到是難以避免的,覺得遲到沒什麼大不了的。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和是否尊重你無關,因此你不需要直接得出這麼一個結論,而是可以在瞭解具體情況後再做判斷。
- 驗證真實性。
總結一下,應用切分法來分析事情的過程可以被分為三個階段:定義、反駁、重塑。
- 定義就是把這件事情中的相關概念梳理清楚,把不同的概念分類區別開來。
- 反駁就是透過對相關性、合理性和真實性的檢驗,打破很多之前未經驗證的假設和武斷結論。
- 重塑就是根據前兩個步驟得出的結論來重新定義一個更適合自己的概念,打破原先的信念體,從而在底層架構上獲得解脫。
威廉·艾倫·懷特說過,人的習慣性思維便是他的生活態度,他的這種理念會在無意識中影響到他和周圍的環境。
Step4:持續的實踐
限制我們認知的情緒體、記憶體和信念體,就是三種習慣性的思維和情緒模式。當我們透過深刻的體驗發現自己認知上的問題,應用透徹的思考來找到解決方法和形成新的認知時,我們還需要透過持續的實踐來內化這個新的認知。換句話說,持續的實踐可以讓我們從“有意識有能力”變成“無意識有能力”。
既然我們的認知會被很多壞習慣影響,那麼改掉一個壞習慣需要多久呢?麥克斯威爾·馬爾茨教授在他的《心理控制術》中提出,只需要28天就可以改變習慣。但是為什麼很多人改變不了生活習慣,更不用提思維上的習慣了呢?這是因為要改變習慣,或者是養成新的模式,是需要有科學方法的,我們需要遵循精進的五個要素:
- 一是清晰的目標
- 二是已經被驗證的提升方法論
- 三是超出當下能力範圍的練習
- 四是全力投入
- 五是及時的反饋
很多人會把努力和精進混淆。努力指用盡力氣去做事情,如果你看一下上面列出的五個要素,你會發現努力只囊括了裡面的第三點和第四點。精進的結果是你比之前做得更快、更好、更深、更專業,而盲目的努力則不一定會帶來這樣的結果。這背後其實是一個效能比的問題。比如,透過死記硬背,我30分鐘可以記下6個單詞;但如果我要精進它,我可能會花30分鐘去研究一下快速的科學記憶法,然後花10分鐘記下這6個單詞,並且在後續任何需要記單詞時都能比之前快。
你可以很努力,但是缺乏以上任何一個要素,都難以獲得精進。
1、精進五要素
1)設立清晰的目標
透過深刻的體驗,我們會發現我們希望改變的自己身上的一些盲區,比如,改變自己老好人的行為從而不用違心地做出妥協。但是,這並不是一個清晰的目標。我們需要把老好人的行為一一列舉出來,然後選取其中最重要的一種來做出改變。
怎麼定義一個行為是否重要呢?這取決於你設定這個目標的初心。如果你的初心是不再委屈自己,那麼你可以分析一下,在這些行為裡,哪個行為會讓你最覺得委屈了自己。這個行為可能是發生次數最多的,也可能是發生次數不多,但一旦發生就讓你特別難受的。你可以列5—10個,然後從中選擇。不需要列太多,因為太多了你也無法專注地去改變,效果反而不好。
以下是一個有老好人特質的典型行為列表(請注意,在列出相關行為時一定要寫明確場景和物件):
- 無論自己有多忙,都無法拒絕同事請我幫忙的要求。
- 幫助別人買東西后不好意思要錢。
- 即便不同意別人的觀點,也不敢提出來。
- 如果別人有情緒,我就會覺得是我做錯了,無論是否和我有關係。
- 不好意思因為自己的事情去麻煩別人,比如,不好意思要求漲薪。
我們可以把改變第一條作為目標的基礎,然後根據SMART原則來清晰定義這個目標:
- S(具體的):在我今天完不成當日工作時(具體的情形),如果同事(具體某個人)請我幫忙,我會拒絕他。
- M(可衡量的):因為剛開始可能會比較困難,所以我設定每週拒絕一次。
- A(可達到的):一週拒絕一次我覺得是可行的,如果每次都拒絕我可能就做不到了。
- R(相關的):當我自己的工作極其忙碌時,我拒絕別人才能很好地完成我自己的工作。
- T(有時限的):在本週內我就需要完成一次拒絕。
透過上面這些分析,我們就列出了一個清晰且可執行的目標,這樣就為完成改變打下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2)運用已經被驗證的提升方法論
要解決不同問題需要不同的方法論。比如,
- 要提升記憶力就去研究快速記憶法
- 要提升閱讀速度可以去研究快速閱讀法
- 要學會拒絕別人,你也可以去參考關於溝通的各類書籍,比如《關鍵對話》等,透過多方面資訊的收集來找到適合你且已經被驗證的方法論。
3)進行超出當下能力範圍的練習
一個人的目標設定其實可以分為三類,如下圖:
一類是舒適區內的練習,指那些你可以很輕鬆地完成的練習,因而這類練習沒有挑戰性。另一類是危險區內的練習,指你想到就會心驚肉跳的練習。因為這類練習太過有挑戰性,反而會增加執行的難度,所以我們會建議大家制定超過舒適區15%的目標,即突破區的目標。比如,對於上述改變老好人行為這個目標來說,偶爾拒絕一次是在舒適區,每次都拒絕是在危險區,而一週拒絕一次可能就是突破區了。因此我們會制定超出舒適區的目標,也就是一週拒絕一次。
4)全力投入
要全力投入就需要專注。我們在設定目標時之所以只選取一個,也是為了讓我們更專注於目標。
5)用及時的反饋來助力
精進的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及時的反饋。這一步背後的原理很簡單,人既然能形成習慣,也能透過形成新的習慣去打破舊有的習慣。但是,要養成習慣就必須有驅動力,而及時的反饋就是一種有效的驅動力來源。
基於驅動力性質的不一樣,我們有下面兩種方法來實現改變。
- 第一種方法是基於一些負向的驅動力,比如虛榮感和羞愧感來實現改變。具體操作是公開向大家宣佈你想要改掉的一個習慣,然後讓周圍人督促你。當他們看到你重複了這個習慣時,就會善意提醒你。時間久了,你就會因為持續不斷地接到這種外部的負面反饋而產生羞愧感,從而逐步改掉那個習慣。這也是為什麼線下的認知提升課程在改變固有習慣上極其有用,因為你會在一個密集的環境裡受到反覆刺激和提醒,從而意識到你的這些壞習慣。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多人甚至能在一兩天內改掉長期以來的負面暗示行為。
- 第二種方法是透過正向暗示法,也就是基於正向的驅動力來實現改變。正向驅動的來源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內在的,如果源於外在刺激,你需要有一個願意幫助你成長的合作伙伴,可以是你的愛人、最要好的朋友或是親人。他們需要做的是當你每次基於新的習慣做出行動時,給予你鼓勵和稱讚。時間久了,這些鼓勵和稱讚就會成為你內在的動力,最終讓這些新的習慣內化到你本身的機制之中。這些被稱為提示語的話語之所以能奏效,是因為它們可以顛覆人類頭腦中自動化的系統,幫助我們意識到正在做的事情,同時提醒我們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比如,當你憤怒時,你可以問自己:“我在害怕什麼?”你也可以告訴自己,憤怒是錯誤的資訊傳遞方式。如果你經常糾結或者擔心別人怎麼看待你的話,你可以告訴自己:我需要走我自己的路,不用去管別人。如果你會習慣性地怪罪別人,你可以重複告訴自己:我如何反應是我自己可以控制的,這和別人無關。當你不好意思拒絕別人時,可以告訴自己:拒絕不會傷害別人。
就這樣,我們運用經過驗證的方法論進行突破區目標的練習,透過全力投入和及時反饋,就可以慢慢地改變原有的不良習慣了。
2、應用精進五要素進行實戰應用
1)如何找到自己終身的職業方向?(應用1)
方法一:從能力找職業方向
你的職業方向必定和你已經擅長的能力相關。也就是說,你可以透過發掘自己的可遷移能力來逐步確定自己的職業方向。
那什麼是可遷移能力呢?先來看一下可遷移能力的體系。按照切分法的慣例,我們來定義一下什麼是能力,什麼是知識,什麼是可遷移。
- 經驗是對於過往經歷的總結歸納,當把這種經驗傳授給別人時,這種經驗對別人來說就是知識。所以,知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資訊沉澱。
- 技能是人們透過練習而獲得的動作方式和系統,例如操作技能中的PS技術、木工技術、電工技術、水工技術等,而能力是內化的知識和技能。
要了解什麼是可遷移的知識或技能,我們先來了解不可遷移的知識或技能,它是指那些在我們轉換環境、崗位、行業時無法帶走繼續使用的知識或技能。例如,
- 對於汽車結構的瞭解是不可遷移的專業知識
- 動手術和維修汽車是不可以遷移的技能
有些知識和技能可以允許你換行業,但不容易換崗位,比如Word、Excel、PPT技能,或者財務知識等,這種就屬於部分可遷移的知識或技能。
我們經常見到35歲僱員齊齊下崗的新聞,而下崗的人通常都只具備不可遷移的知識或技能,或擁有部分可遷移的知識或技能,他們能夠在不同環境或崗位應用的能力很少,因此想再找到一份工作就很困難了。比如一個35歲的程式設計師,如果他只會寫程式碼,不會做管理,而寫程式碼又達不到優秀架構師的程度,那他下崗後就很難找到工作,因為對僱主來說,他的價效比不如年輕人。有時候,即便是可遷移的技能都可能會過時,比如以前的打字員這個職業,就在社會變遷中被淘汰掉了。
如果一種能力可以允許你從一個崗位轉到另一個崗位,或從一個行業跨到另一個行業,那麼這種能力就叫可遷移能力。
可遷移能力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初階、中階和高階。
- 初階的可遷移能力通常是單一能力,例如,在學生社團活動中負責和其他社團聯絡、跟贊助商溝通的學生就可能具備較高的溝通能力,那麼他從大學轉到職場時就能發揮此項技能優勢,選擇營銷或商務擴充等這些對溝通能力有需求的崗位。初階可遷移能力還包括想象力、共情能力、觀察能力、執行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等。這些能力對於應屆生或者是工作2—3年的職場新人來說是非常有用的,因為我們能夠透過經過驗證的方法論來有效提升這些能力。透過提升這些單一能力,職場新人可以快速積累成績,併為後續提升複合型能力打下基礎。
但是,僅僅有可遷移能力還不夠,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提升它,直到我們可以很輕鬆地應用它們,這時能力整合就會發生。
- 能力整合是指可以很自如地同時運用不同的單一能力。這些能力整合後就會變成中階可遷移能力。比如影響力就是一箇中階可遷移能力,根據不同場景,它可以被分解成若干個單一能力。假設你是一名銷售員,當你賣給客戶產品時,你需要去影響對方的決策,這時候你可以用的單一能力包括共情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講故事能力和分析能力。具體來說,你透過共情體會到對方的需要,同時分析出這筆生意如何能滿足對方的需求,然後透過恰當的溝通方式表達出來,輔以生動的案例故事。這些單一能力之間的配合應用就產生了影響力,幫助你完成了銷售任務。
在可遷移能力體系裡,我們是像蓋房子一樣一層層蓋上去的,知識和技能構成能力,單一的初階可遷移能力可以整合為複合型的中階可遷移能力,中階可遷移能力可以整合為高階可遷移能力。
- 有一種高階的複合型能力叫產品思維能力,指的是能夠從第一性原理角度出發去思考事物和產品的本質:客戶真正的需求是什麼?產品設計的主體脈絡是怎麼樣的?此外,還需要能夠考慮實際情況和資源,用最有效和可行的辦法設計出完成路徑。這個高階能力就包括了設計能力、洞察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執行力等中階和初階的可遷移能力。
總結下來,可遷移能力體系可簡單概括如下:
在瞭解這個體系之後,很多聽起來很複雜的能力,比如領導力、影響力,就不再神秘了,掌握它們的路徑就變得清晰多了。因為你不僅知道它們是由什麼樣的積木(初階可遷移能力)搭起來的,還知道如何掌握這些積木製作的方法。只有不斷地把低階可遷移能力整合為高階可遷移能力,在職業穩定期的你才能繼續上升,一步一步縮小和頂尖人才的差距,搭建屬於你自己的能力壁壘。
那麼如何找到自己的可遷移能力呢?有以下幾個步驟可以幫到你。
- 步驟一: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3—5段實習經歷或工作經歷羅列出來。(深刻的體驗)
- 步驟二:思考在每一段經歷中你的職責是什麼,你負責了哪個板塊,你完成了什麼事情,獲得了什麼樣的成果。(追問法)
- 步驟三:根據你負責的板塊,細想一下你運用了哪些能力。(透徹的思考)
- 步驟四:把總結出的能力寫在紙上或記在備忘錄裡。
我們在這裡把常見的初階可遷移能力分一下組:
- 與人相關的:共情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溝通能力;
- 與處理問題相關的:執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能力;
- 與創新創意相關的:想象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
有的能力,比如觀察能力,可以應用在不同場景,所以會出現多次。
你可以分析一下目前自己具備的可遷移能力主要在哪幾組,這能幫助你確定你的職業方向大致會落在哪裡:
- 是與人相關的職務,比如銷售、商務擴充
- 是與事相關的職務,比如專案執行,
- 是與創新創意相關的職務,比如設計、使用者體驗等
當然,有的人會有不同的能力組合,會適合一些更綜合性的崗位,比如活動策劃、專案管理等。你還可以去招聘網站上看一下一些熱門崗位的需求,分析這些崗位需要哪些能力,如果和自己已具備的能力相匹配,你就可以考慮以這些崗位來作為自己的職業方向。
方法二:從興趣找職業方向
光有能力還不夠,你還可以透過自身的興趣愛好來確定自己想進入哪些行業:
- 如果你對新科技產品感興趣,那你可能適合高科技產品類公司
- 如果你感興趣的是透過和他人聊天而深入地瞭解對方,那麼你可能適合做人物記者
- 如果你對拍攝記錄感興趣,那麼你可能適合做短影片
- 如果你對整理東西感興趣,那麼你可能適合做專案管理
因此,請你回憶一下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情,看看是否有哪些行業或者職務跟這個相關,那麼這些行業和職務就值得你後續去深度瞭解一下。你也可以回憶一下自己最驕傲、自豪的事情,因為這些事情往往是你有興趣再次做的。
不過,我們需要注意一點,能力是一個恆量,但興趣是一個變數。變數指的是什麼?它會變化。也就是說,興趣會消失。所以,以興趣來確定職業方向也有一定的風險,畢竟興趣不一定是持久的。當興趣不靠譜或者你沒有明確的興趣愛好時,怎麼辦呢?你可以抓住每一個能應用到你當下可遷移能力的機會去體驗,從中深度挖掘與職業相關的興趣點。
- 舉個例子,你目前在電商崗位做演算法推薦類工作,你就可以學習如何挖掘使用者需求與產品設計。
- 又比如,你目前在做民宿管家,你就可以學習如何評估文旅投資可行性,如何進行客戶人群定位,如何進行網際網路營銷,如何提升客戶的體驗滿意度等等
為什麼要嘗試這麼多?
我們的每一次嘗試並不是盲目的,每一次嘗試必定能夠用到我們已具備的可遷移能力。與此同時,我們會發掘和培養其他可遷移能力。這就像滾雪球一樣,不同的經歷讓我們慢慢構築起自己能力的壁壘。另外,每一次嘗試都可以讓我剔除一個自己不喜歡的行業。我們會去分析我到底喜歡什麼行業,不喜歡什麼行業。隨著嘗試的增多,我們會越來越清楚自己喜歡和適合的工作是什麼樣的。
方法三:從特質找職業方向
一個人所適合的職業方向也可以從他的顯著特質來推導。為什麼我們在這裡只說顯著特質,而不說優缺點呢?這是因為如果應用場景不當,一個人最大的優點也可能是他最大的缺點,而用顯著特質這個中性詞語來描述則不會面臨這種尷尬。
你的優缺點如同一個硬幣的正反面。舉個例子,有個創業者沿著一個不被很多人看好的方向死拼,堅持了17年。如果最後他成功了,大家會說他堅持不懈(現實生活中馬雲就是這樣的人);如果最後他失敗了,大家會說他頑固不化。其實這個人具備的特質是同一個,就是看準一個方向不放棄,但為什麼大家會給予兩極分化的評價呢?這是因為人們習慣於根據最後結果的好壞來倒推,給相關特質新增或好或壞的標籤。
所以,我們無須直接給自己的特質貼上一個優點或缺點的標籤,而可以對其做箇中性的描述。比如,不用“堅持不懈”或“頑固不化”這樣帶有情感色彩的詞語,而只是把這個特質描述為“遇到事情不容易放棄”,然後去思考這樣一個特質在什麼情況下會給你帶來好的結果,在什麼情況下會給你帶來不好的結果,這樣你才能更好地發揮這一特質的優勢,避開那些容易造成不好結果的場景和應用物件。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揚長避短。
果能夠結合顯著特質和能力,我們就能夠更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職業方向。在這裡,我們要再進一步給能力做一個精準定義。我們找出來的很多顯著特質其實也包括和工作相關的能力。比如:
- 我是一個很容易讓人信任的人。
- 我是一個溝通能力很強的人。
- 我是一個會開玩笑的人。
但是,這些句子都不是對你能力的精準定義。一般人對於自己能力的定義其實是非常籠統的,比如很多人會說自己是一個溝通能力比較強的人,卻不去區分自己是在什麼場景下、面對什麼物件時才具備厲害的溝通能力。這樣籠統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就容易犯應用不當的錯誤。因此,我們需要用切分法來對能力進行更精準的定義。
對自己的能力特質有了深入瞭解後,你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做到揚長避短。如果你是個管理者,這也有助於你精準地匹配團隊。
總結一下,對自己能力的精準定義指的是瞭解這個能力的應用場景、應用物件和顯著特質。
如何分析出這些要點呢?我們可以參考以下的問題:
- 思考你的能力有哪些具體的應用場景,在這些場景裡,哪些是你擅長的,哪些是你不擅長的,把它們都羅列出來。
- 思考這個能力的應用物件有哪些,哪些你比較擅長,哪些你不太擅長。
- 具體回憶一下該能力展現的形式有哪些,是否有些形式你平常並不是很擅長。
如果你很難自行分析出來,也可以請周圍的人幫你做一些分析,你可以給他們描述一下能夠凸顯你能力的重要事件,或者把你整理出來的能力特質表單拿給他們看。請讓那些有不同視角或者具備總結歸納能力的人來幫你梳理,這樣才會節約你的時間,獲得更好的效果。
方法四:從廣義價值觀來篩選職業方向
有的人會說,即便我發現自己有好幾種特質、能力或興趣愛好,但我不可能在每一種特質、能力或興趣愛好上都花費大量時間,那我如何能找到需要我專注發展的特質、能力或興趣愛好,進而定位職業方向呢?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引入價值觀了。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選擇和他在意的事情相關,而這些事情的抽象表述就是一個人的廣義價值觀。
所以,你可以回顧一下,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你可以拿這些作為標準來選出你需要專注的特質、能力或興趣愛好。
方法五:從反饋找職業方向
對很多人來說,有線索幫助他進入一種職業還不夠,因為一種職業做著做著熱情可能就消退了,於是他就又迷失方向了。因此,要找到長期的職業方向,你還需要一個核心要素:及時、正向的反饋。
正向的反饋不是對人本身的評價,這對你樹立對於自己能力的信心幫助不大。正向的反饋應該是針對你的能力或你做出的良好成果所做的善意而具體的表達。例如:“你的銷售業績完成得很好”“你說的關於換位思考這一點對我很有幫助” ,而不是“你人很好”這種空洞的好話。
你可以回想一下,當你做了一件自認為做得不錯的事情時,有多大機率能得到別人正向的反饋。我們的領導、同事甚至父母,通常都比較傾向於給予批評性的建議,但是當你做得很好時,他們卻不太會給予你正向的反饋。在有些行業,這種正向的反饋不光發生的機率小,而且間隔時間也比較長。想象一下,如果需要一年、兩年或三年才能完成的一個專案,直到你做完以後,領導才會給你一些非常正向的評價,那你的興趣就會在那漫長的時間裡慢慢消磨完了,自然也就不會覺得這是你的職業方向了。
因此,如果你的職業符合前面提到的興趣愛好、能力、特質和價值觀這四類線索,但你並不覺得這是你長期的職業方向,那麼也許換到一個能給你持續正向反饋的環境會幫助你堅定信心。其實世界上絕大部分的人,在一開始並沒有所謂絕對熱愛的事物,有的可能只是一點小興趣,解決某個問題中體現出的小特長,然後拼命地去嘗試各種各樣的事物,在這個過程中積累可遷移的能力,發掘職業上或者個人生活中的特長。
在某些領域,你會發現你可以得到特別多、特別密集的正向反饋,於是這個領域就成為你有更大動力或者興趣去繼續投入的領域——這就形成了一個正向的迴圈:你越是想做,你做得就越好;你做得越好,你就會得到越多的正向反饋。在你得到更多此類反饋以後,你就有更大的動力和興趣去把這件事做得更好,於是這件事就成為你所謂的職業方向。
我最後總結了一個公式:
職業的方向 =(興趣+能力+特質+價值觀)×及時與正向的反饋。
也就是說,你的職業方向會是你的興趣、能力、特質和價值觀的交集點,然後你可以參考當下可供你選擇的工作機會,去選擇一個可以得到及時、正向反饋的環境。
如果你不清楚你的職業方向在哪裡,請試著完成下面的練習。(製作成表格的話,會更直觀)
- 請列出你的興趣愛好並排序。如果不清楚你的興趣愛好,請回憶你印象深刻的那些經歷。
- 請列出你的能力,定義清楚你能力的應用場景和應用物件,以及能力本身的特質。比如,溝通能力需要註明針對哪類人,在什麼場合,因為公開演講的溝通能力和一對一深度溝通能力所匹配的工作是不一樣的。
- 請列出你的顯著特質,如果不清楚,請回顧一下週圍人對你特質的評價。
- 請列出你的主要價值觀。
- 請列出你當下可以看到的機會,然後綜合參考前面四點中的內容,去分析這些機會是否適合你。如果不適合你,你可以用哪些方法去探索新的機會或崗位?
- 請根據1—4來推演,哪些工作可能會適合你。
舉個例子,以下是一名學員對職業方向的簡單分析。
2)如何做到隔行不隔山?(應用2)
通常,大家認為隔行如隔山。你覺得,工作幾年後換行業難嗎?
如果你被記憶體限制了認知,可能會認為它很困難:我沒有相關能力,我沒有相關的經驗,或者我過去有過不成功的轉行經歷。
但其實,換行業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難,秘訣就是合理利用你的可遷移能力,可以分以下幾個步驟來執行。
- 第一步,分析出你的目標崗位需要哪些能力。
舉個例子,你本科讀的是計算機。但你很想加入投行,但是投行需要的是具備金融專業背景的人。你怎麼才能打破專業的限制進入投行呢?
首先你需要分析一下投行的招聘要求裡列出的各項技能。只需在網上稍微搜尋,就可以找到著名投行的招聘啟事,其中會具體列出針對投行分析師的職位描述和能力要求。比如:
- 職位描述:
- 1.協助進行針對目標公司的盡職調查以及執行交易。
- 2.分析公司的財務資訊並建立財務模型與估值模型。
- 3.研究並監控宏觀經濟、行業、市場及公司的發展動態。
- 4.用中文與英文撰寫投資建議書及備忘錄。
- 任職要求:
- 1.本科及以上學歷,擁有優秀的在校成績。
- 2.熟練運用中英文作為工作語言。
- 3.擅長以Excel與PowerPoint為主的計算機操作。
- 4.對於公司運營以及為投資者創造價值擁有極大的激情。
- 5.人品正直,主觀能動性強,關注細節,追求卓越,具有團隊精神,能在高壓下完成多個重任務,善於溝通,能獨立完成工作。
這裡明確寫出的是溝通能力、獨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完成多重任務的能力、抗壓力、中英文表達能力,以及Excel和PowerPoint等計算機操作技能。
沒有明確寫出但在職位描述裡有暗示的是分析能力、執行能力和資訊收集能力:擁有優秀的分析能力,你才可以分析財務資訊,建立估值模型;擁有執行能力,你才能有效地執行交易;擁有資訊收集能力,你才能監控市場動態。
- 第二步是建立對自己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認知。
透過對你過往經歷和興趣點的分析,找到你已經具備的初階可遷移能力。
在加入投行所需的能力中,中英文表達能力、Excel和PowerPoint等計算機操作技能你可能都具備,溝通能力在面試中就可以看出來,那麼你就需要找到合理的案例來證明你的分析能力、執行能力和資訊收集能力。
你需要學會挖掘自己過去的經歷,從中提煉出自己具備的可遷移能力,然後根據目標崗位所需的能力去定製化地寫簡歷。很多時候,不同的崗位需要對應準備一份不同的簡歷,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你與這個崗位的匹配性。
- 第三步,匹配你的可遷移能力。
首先,在簡歷中,你需要非常刻意地突出與這些能力相關的經歷,把它們放在前面,並明確使用招聘啟事裡類似的語句,方便招聘人員在挑選簡歷時注意到這些能力。
其次,在面試時,你需要和麵試官分享了你如何基於這些能力獲得了顯著的成果的。
如果你從入職前就定下目標,在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下一個職務所需的可遷移能力,那麼每一段不同的經歷都將讓你的能力不斷地得到提升和內化。最終量變帶來質變,你具備了更復雜的可遷移能力,自然而然地符合下一階職位的需要。
史蒂夫·賈伯斯曾說:“你要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刻,你生命中每一段經歷會連點成線。”留心培養每一種可遷移能力,你就能在未來某一天隨心所欲地轉換跑道,因為你擁有一條能力主線來支撐和幫助你完成這些轉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