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際網路“弄潮兒”速成指南

pingwest發表於2013-11-05

  如今,不少網際網路從業者都不再滿足於做一個傾聽者或實踐者,更希望自己能夠做到——手指之處,便是下一個網際網路入口,繡口一吐,就是一個科技未來。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這樣的網際網路“弄潮兒”呢?

  首先,你當然得讀點書。《連線》雜誌的創始主編Kevin Kelly的幾本大作必須是首選。要知道,在中國網際網路圈內,Kevin Kelly的名字就和中國商業區內的星巴克及哈根達斯那樣,耀眼又不失親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彰顯自己對Kevin Kelly多年追隨,而非跟風所為,你最好能夠熟記百度百科上有關他生平的介紹,如果記不全也沒關係,知道《黑客帝國》主創人員都被要求看《失控》這件事,就足以應付一干人等了。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定不能直呼其名,而是親切的叫一聲“KK”。

  作為弄潮兒,光讀Kevin Kelly還不夠,你還得“活在當下”——Viktor Schönberger的《大資料時代》、Eric Ries的《精益創業》、吳軍的《浪潮之巔》都是必讀書目。

  可能有的人會問:“如果我讀不進書/我讀不懂,這麼辦?”,這裡有一個保底策略——記“概念”和“術語”,例如網際網路思維、基因論、大資料、雲端計算、快速迭代、使用者體驗至上等。

  接下來,就到了進階階段。你的目標是讓自己能夠做到“用網際網路思維描述任何事物”,這並不是一件太難的事兒,照葫蘆畫瓢就行。

  例如,當你看到學校門口有商家通過QQ訂餐時,一定要感嘆:“O2O思維已經滲入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了”,並一本正經的計算它的流水和估值;例如,當你聽說小區物業昨天學會用Excel表格來統計小區天燃氣購買情況時,得趕快驚呼:“大資料的時代已經來臨了”,並信誓旦旦的表示,這能幫助政府規劃資源分配,解決能源危機;例如,如果你開了一家餐廳,那麼在進行宣傳時,一定要強調自己是在以“使用者體驗”的思維做服務,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做營銷,雖然可能你連線上預訂、等位系統都做不好;再例如,當你看到某個企業在某一領域舉步維艱時,就可以搖搖頭,嘆口氣說,他們沒有這方面的基因。

  這裡有一個小技巧——如果你被問到對具體某項業務的評價,而恰巧你的數學不太好,算不出個流水和估值;對社會不太瞭解,難以把它和某項人類的偉大使命聯絡起來時,你還有一個萬能句型可以用——“接地氣”。

  當你把以上的技能融會貫通後,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時機,等待和你一道看書的那幫人,想不起來書裡的內容。這時,你就可以把這些知識,整合進你自己的生活當中,然後,去給他們講故事了……

  如果你不僅會說,還能把這些故事寫出來,那麼恭喜你,已經可以給自己掛上“自媒體”或“網際網路分析師”的牌匾,開張大吉了。可能有的人苦惱於自己比較懶,沒辦法持續產出文章,那也很簡單——你的同行千千萬,天下文章一大抄,拿過來擱在自己這兒,並不是什麼費力的事。還能用“媒體要做的就是內容的篩子”作為理由,給自己一個比較體面的說法。

  到了這裡,你離大成就只差一步了——要做一個真正的“弄潮兒”,除了要對知識的積累和活學活用外,還得心懷天下。譬如,當Google宣佈關閉Google Reader時,你一定得表現出作為一個資深老使用者的悲慟,並大聲疾呼Google已經不再體量使用者,開始“作惡”了。當你談到傳統行業時,一定要以悲憫的姿態說出:“傳統行業自己不改變,只能被我們改造”……這樣一來,在精神層面,你也完成了昇華。

  至此,你已經完成了全部修行,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網際網路“弄潮兒”。接下來,就等著讓那些浪尖後方的人們,看看你有多麼耀眼,追逐你的身影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