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的設計命名的十個要點

一劍平江湖發表於2014-03-29


1.表名一般以【模組名稱_具體表名】來實現,同一個模組的字首是一樣的。(Oracle大小寫敏感,在SQL中可以不用"_",因為可以用大小寫一起的寫法。這也是可以的)

2.表名稱不應該取得太長(一般不超過三個英文單詞,不推薦使用中文拼音,總的長度不要超過30個字元)。表名使用英文的原因,有些專案有英文版的需要,或者這個專案是給外國做的時候,使用英文是基本的要求,應該說這是一個習慣問題,多學一點英文也不是壞事
3.不使用tab或tb作為表字首(本來就是一個表,為什麼還要說明)。
4.一些作為多對多連線的表,可以使用兩個表的字首作為表名:如:使用者登入表User_Login,使用者分組表User_GroupInfo,這兩個表建立多對多關係的表名為:User_Group_Relation(關係統一用Relation)。注意一點,主鍵在做其他表的外來鍵時,或者在被其他表引用時,欄位說明和欄位名儘量保持一致,比如發帖表BBS_Topic裡的使用者欄位寫成UI_ID,這樣跟使用者資訊表User_Info的主鍵UI_ID保持一致,看起來舒服,對應關係很明確,也不容易錯,前後不一致時容易令人費解。
5.當系統中有一些少量的,重複出現的值時,使用字典表來節約儲存空間和優化查詢。如地區、系統中使用者型別的代號等。這類值不會在程式的執行期變化,但是需要儲存在資料庫中。一般資料庫中,都有一個資料字典表,用來儲存系統所用到的基礎資料,大型的欄位表如省份城市區域的字典表,統一以Dictionary_作為字首。
6. 與欄位有關,預設的一些特殊欄位, 很多表中,
  比如一些業務處理表中,除了新增生成的自動編號ID(一般作為主鍵用),該記錄建立的時間CreateDate(建立時間),該記錄的建立人CreatBy(注意這裡,沒UI_ID(使用者資訊表User_Info的主鍵UI_ID),因為還有修改人),最後修改人LastEditBy,最後修改時間LastEditDate。(這些可以直接使用中文字元,而不使用編碼,提高查詢的效率)
  同時有的時候需要注意,刪除的時候並不真的刪除該記錄,而是新增一個標識位,比如XX_DeleteStaus刪除狀態。1是有效的,0則是無效的。
7.在命名錶時,用單數形式表示名稱。例如,使用 Employee,而不是 Employees。
8.資料庫中應建立這樣一個表,就是資料庫本身的欄位資訊,表的說明,也就是資料庫設計文件的一個表,方便查詢使用,有什麼不明的可以直接從資料庫查詢,資料庫文件丟失,註釋丟失,都可以重新起作用。
9.每個表都應該有一個主鍵,這個主鍵最好是數字,而且是遞增的,有很多表的主鍵用32位字元編碼,這樣做的目的更多的是從安全考慮的。因為字元多時索引時效率低,而使用自增列也不是很少,比如新增主表和從表操作時,主表的主鍵是從表的外來鍵,這個時候還有取返回值,然後再新增,不可以同時新增。主鍵可以用自定義的規則,大部分用MAX(ID)的做法,也可以自定義一個序列表,有點像序列,或者用時間的年月日秒具體到毫秒。關於列的命名,建議對資料型別也做一些規範,因為很容易確定,只有四種主要型別:數字,字元,時間,邏輯值,這些在型別上和長度上都可以定好規範,統一起來。
10.操作日誌表,登入日誌表,這是資料庫中必備的兩個表,這個記錄也需要做進一步的儲存。這個有兩種情形,一是具體到單個欄位的操作日誌,二是整個表的操作日誌。

常見的幾個表具體說明:操作日誌表Sys_OperateLog、登入日誌表Sys_LoginLog、

           系統字典表Sys_Dictionary、系統字典表型別Sys_DicType

操作日誌表Sys_OperateLog
中文名 欄位名 註釋
操作日誌編號 OL_ID 索引列,日誌的編號
操作型別 OL_Type 是新增,修改,刪除,查詢等類容(可放在通用字典表)
操作模組 OL_Module 操作模組,比如新聞模組,關聯的是選單表編號
操作內容 OL_Content 操作了什麼內容,越具體越好(修改前、修改後)
操作人 UI_ID 使用者的資訊
操作時間 OL_AddDate 日誌記錄建立時間
操作IP OL_IP 操作人的IP地址
備註資訊 OL_Remarks 備註資訊,一些其他的需要說明的資訊

這樣的一個操作日誌比較籠統,不是能具體到具體的欄位值更新,如果要具體到某個具體值的更新,則需要設計新的資料庫

一般情況下需要這樣幾個表,系統中可能已經有了,但是我們拿到我們自己的資料庫中來,一個是資料庫列表的表(就是資料庫中有幾個表)(編號,建立時間,建立人,修改時間,修改人,表名,註釋,是否刪除),然後就是資料庫表下面的欄位型別(編號,建立時間,建立人,修改時間,修改人,欄位名,欄位型別,欄位精度,欄位說明,欄位註釋,表的編號),也就是欄位列表,這時的日誌操作表可以這樣設計(編號,表名,被修改的欄位名,修改前值,修改後值,操作人,操作時間,相關模組,操作IP) 這種能記錄修改記錄,但是新增和刪除時記錄就不是很方便控制了。

登入日誌表Sys_LoginLog
中文名 欄位名 註釋
登入日誌編號 LL_ID 登入的日誌編號
登入人 UI_ID 登入人
登入時間 LL_AddDate 登入時間
登入IP LL_IP 登入的IP地址
登入狀態 LL_Status 登入是否成功的標識位
登入瀏覽器 LL_Browser 登入瀏覽器
登入解析度 LL_Resolution 登入的螢幕解析度

還有一個就是資料字典表,我看過很多的資料庫設計,型別表一個接一個,沒有放在一起,還有的乾脆寫在註釋裡,有的根本就沒有,這樣某個程式設計師走了,這個欄位就沒人知道了,即使沒走,自己也有可能時間長了忘掉,所以,見一個基礎資料字典表的作用非常重要,其他的比如地區表(Sys_DicArea),漢語拼音表(Sys_DicCharacter)(用來漢字和拼音的轉換)因為資料量較大,單獨建表。這裡介紹通用的資料字典表。

系統字典表Sys_Dictionary
中文名 欄位名 註釋
字典編號 SD_ID 字典的編號,可以直接使用此主鍵編碼(注意刪除時的關聯關係)
字典型別 DY_ID 字典型別的ID,需要建立字典型別表,因為放的是所有的字典表
字典編碼 SD_Code 字典編碼,支援自己編碼(同一型別是唯一的,一般是整數型
字典中文名稱 SD_Name 字典中文名稱(比如男女,比如狀態,可以放在字典表裡,作為檢視依據)
字典備註 SD_Remarks 字典備註,字典需要一些備註資訊
建立人    
建立日期    
修改人    
修改日期    

系統字典表型別Sys_DicType
中文名 欄位名 註釋
字典型別編號 DT_ID 字典的自動索引號
字典型別名稱 DT_Name 字典型別的中文名稱
字典的備註說明 DT_Remarks 字典使用的備註說明
字典狀態 DT_Status 字典是否刪除,不在使用

最後補充一些內容,一般設計資料庫是這個樣子的,但是不排除有些特殊的情形,為了資料的保密性,資料庫的表名和欄位名都是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字元數字,比如Table1,Col1,但是有一個表是說明表,或者有對應的資料庫文件設計。

補充:一些列說明了單位型別,可以在設計資料庫的時候表明,比如HeightIncm, WeightInKg.這樣一目瞭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