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不好真不是你的錯

王哪走發表於2018-07-13

小時候的我是個數學盲。
偏科,數學永遠是分數最低的科目,提不起來興趣,所有考試都靠死記硬背解法過關。
數學老師每次看到我的成績單都會流露那種憂國憂民的神情。
一度懷疑自己智力不行,總問我媽是不是懷我的時候三聚氰胺牛奶喝多了,因為這話我沒少挨她揍。
我媽說她從小是數學天才,高中的時候就跟著縣裡的老師出去搞競賽了,我一直以為她在吹牛逼,後來我小姨闢謠了,說不是高中去的,是初中的時候就去了。之後還補了一句:你要是能遺傳你媽一半,你這數學就不愁了。

中考前三個月,數學實在差。
家裡一咬牙找了個教研組的老師給我一對一補習,一節課四百,那時候是我同學一個月的補課費。
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瞥著老師茶几上那厚厚一疊紅,心想這得能吃多少頓烤肉啊,心一疼啥都沒聽進去。
好在之後靠著點發憤圖強的勁兒,擠進了重點高中。

高中,大學,數學這路也走的跌跌撞撞。
轉折點是畢業後,因為工作的原因又開始學習數學。
本來是抱著“捨得一身剮”的心態進去的,從“可汗學院”,“三藍一棕”到圖靈的數學系列(這裡吐槽一下圖靈的數學系列“人丁稀薄”),不誇張的說,它們幾乎顛覆了我的數學觀。

舉一個不怎麼恰當的比方:如果數學學習是造車的話,國內的教育是把卡車,賽車,轎車的圖紙通通塞給你,手把手教你組裝,至於為什麼這麼裝是不會講的,你要是問老師,他準會說你屁事兒怎麼那麼多。
其實這不怨他,根本原因是他老師當年也沒講。
而西方呢,是問你什麼樣的器械能跑?
輪子為什麼是圓的不是方的,發動機有什麼用?
......
你可以自己根據這套思路造不同的車,牛逼的人還能觸類旁通造飛機造火箭。

而這本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就是這樣一本教你造車思路的好書。
學習微積分的過程被拆解成了解決一個個問題的過程,這才是一種可遷移的關鍵能力。
在這裡你不會看到大段晦澀的證明,也不需要有太多的先修知識。
數學學習變成了一件可以享受的事情。
相信我,書跟人一樣,故作高深的大多是不學無術之流,真正有見識的,大多是趣味十足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