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主導型公司的困境
Google 公司給了全世界的程式設計師一個理想公司的範例:招最聰明的人、工程師驅動專案、寬鬆的工作氣氛、鼓勵創新、20% 的自由時間⋯⋯我早年以為這樣的公司一定會成功,但是工作到現在我卻發現,那些模仿 Google 文化和工作方式的公司很多卻活得很艱難。
豌豆莢的故事
就在幾天前,阿里巴巴宣佈 收購豌豆莢,而交易價格並未對外公開。業界傳言收購價為 2 億美金,但是豌豆莢聯合創始人王俊煜並未承認。不管是不是 2 億美金,一個未公開的收購價很可能是為了避免讓大家覺得尷尬,這種尷尬很可能是豌豆莢的收購價格並不樂觀。
從前面幾輪豌豆莢的融資資訊來看,豌豆莢僅僅在 2014 年就獲得了 1.2 億美金的融資,當時估值為 10 億美金,如果最終以 2 億美金賣掉,那麼真正歸屬給股東的回報應該寥寥無幾,而眾多員工的期權價值應該也就此成為一張廢紙。
豌豆莢有類典型的技術主導型公司的氣質。豌豆莢創始團隊許多來自 Google,王俊煜從實習到畢業一直都在 Google,豌豆莢內部文化極其自由開放、透明及扁平化。
但是技術主導型公司通常還會有另一個特點,就是會「看不起」運營工作,在 《多面豌豆莢》 一文中,作者寫道:
豌豆莢工程師文化非常強,在公司內部,產品設計師和工程師是專案主導,運營、市場、商務的地位都排在第二位。雖然豌豆莢把產品經理叫做 “產品設計師”,但豌豆莢的產品設計師是幾乎不支援運營、市場或商務活動的,這類設計需求全部外包。外包一方面成本很高,另一方面週期比較長,因為設計師不在旁邊,溝通成本要高許多。
作為最早的安卓應用市場,豌豆莢曾經是市場的老大,而它現在已經跌出了第一梯隊。豌豆莢在應用內搜尋方面的嘗試一直不太成功。作為一家技術人才聚集的公司,豌豆莢更喜歡用技術解決問題,應用內搜尋看起來更像是一個技術難題,而不是使用者需求。隨著應用市場業務的萎靡以及新產品沒有獲得突破,豌豆莢不得已只能賣給阿里。
有道的故事
網易有道是我第一份正式工作的東家,也是我認為文化非常貼近 Google 文化的公司。有道的創始人周楓是清華的年級第一,在清華讀書時就是個風雲人物。有道在成立之初,聚集了大量清華的同學。有道良好的技術氛圍進而吸引了大量高質量的程式設計師,在我入職有道時,有道員工大部分都由清華北大的同學構成。有道員工裡面不乏大量 ACM 世界總決賽獲獎選手和 NOI 金牌獲獎選手。公司內部重視程式碼 code review,重視 wiki,重視技術分享,甚至也有 20% 時間的個人專案。我還記得當時利用個人專案時間和黃東旭一起開發了 Mac 版的有道雲筆記。
但是,技術上的優勢並沒有給有道帶來商業上的成功。有道搜尋在苦苦掙扎一段時間後,直接放棄了搜尋業務。有道雲筆記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使用者增長點和盈利模式。有道惠惠做得非常早,但是仍然使用者比較小眾。現在看來,只有有道詞典算是成功的一個產品,但收入應該遠遠沒有達到支撐有道上市的程度。
有道在商業上的坎坷也造成了人員的動盪。早年的大量高質量工程師,待在有道是為了創業成功,以他們的實力很容易挑選新的公司。所以在有道發展下坡的時候,好多員工去了 Google、BAT 等其他一線網際網路公司,而我也是在那個時候選擇了加入猿題庫創業。
豆瓣的故事
豆瓣也是一個技術氣氛濃厚的公司,阿北自己就是程式設計師出身,所以豆瓣的工程師氛圍特別強,強到產品要做一個功能,技術會挑戰他,會問為什麼要做這個功能。但是豆瓣按自己節奏做事的風格,很快錯過了移動網際網路的機會。
技術主導型公司的短板
豌豆莢、有道、豆瓣,為什麼聚集了大量優秀的技術人才還是沒能成功?其實從一個側面說明一個創業專案的成功,技術只是各個條件中的一環而已。除開技術本身,我們還需要在產品,設計,運營,內容,市場推廣等多方面努力,才可能在競爭中佔據優勢。
有道的運營推廣在我看來一直是公司的短板,有道背靠網易,習慣於藉助網易的大流量來獲取使用者,間接影響了有道自己在獲得使用者方面的嘗試。
以前聽別人說「技術驅動或技術主導」的公司,我會覺得很酷。現在我反倒覺得,一家公司技術太強勢,可能就會壓制產品或運營的聲音,影響整體的競爭力。
看看周圍成功的創業企業,也有大量的公司剛開始並沒有牛逼的技術,但是毫不影響別人在創業路上的成長。比如滴滴,直到很晚才找到合適的技術合夥人。比如羅永浩,早期的 ROM 團隊和硬體團隊實力並不強。比如京東,早期用微軟的 ASP 技術開發網站。比如現在很火的健身應用 Keep,一直沒有很強的技術團隊。
但是他們都成功了,現在的滴滴聚集了大量優秀的 iOS 開發者,還拿了蘋果 10 億美金的投資。羅永浩的軟硬體團隊早已脫胎換骨。京東已經不斷地向業界輸出著他們的技術積累。我相信 Keep 也會很好地解決掉他們的技術問題。
所以,除了少量像 Google 無人駕駛或者馬斯克造火箭這類前沿技術創新專案外,技術在創業之路上,99% 的時候都不是關鍵因素,所以我們才會看著一家又一家頂著技術光環公司的隕落。
猿題庫其實也算是一家頂著技術光環的公司,我們給高於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的 offer,努力把以前在有道做的好的技術實踐給傳承下來。但是我們更明白,商業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更看重按時交付產品,更關注使用者資料。當產品上線時間和程式碼質量產生直接衝突時,我們會選擇按時上線產品而做一些 dirty & quick 的技術實現。更進一步地,我認為好的程式碼質量其實也是為按時上線服務的,我們寫好的程式碼,只是為了以後在修改需求或者增加人手的時候,更節省時間,最終的結果還是減少了開發時間,保證了按時上線。
技術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成功的基礎,但是除了技術本身,產品方向、UI&UE、市場推廣、運營活動、內容建設同樣重要。作為技術人員,我們不應該抱有技術改變一切的優越感,而應該是以一個謙卑的姿態,讓技術更好地為產品服務,因為只有產品的成功才算是一家企業真正的成功。
相關文章
- 聊聊創業公司的技術選型--樸素的技術觀創業
- 我們Pikacode公司的技術選型
- 創業公司CTO談創業公司技術選型創業
- 【上海】技術極客型公司招golangGolang
- 如今領占主導地位的19種AI技術!AI
- 園子的困境:技術社群的自我革新之路
- 拿破崙,技術大牛晉級管理之後的困境
- 網際網路公司和團隊的技術選型
- 好技術領導,差技術領導
- 好技術領導 差技術領導
- 技術選型的藝術
- 剖析公司技術棧
- 南瑞集團主導的IEC/IEEE《智慧水電廠技術導則》正式釋出
- 技術圈的部落主義
- 技術分享主幹
- 面試了 Hypref 技術棧的公司面試
- 凡人歌:平凡公司的技術面試面試
- 2021雲主機選型:比拼技術和服務能力
- 最牛逼的技術能力,是技術領導力
- 技術選型的藝術---湖北技術價值分享會
- 區塊鏈技術開發公司 聊區塊鏈“主鏈”價值區塊鏈
- 關於技術的選型
- 對不起,世界上根本沒有技術驅動型公司
- 淺談公司的技術方向 Java 與 .Net 的分工合作,一個公司的整體技術定位Java
- 聊聊技術選型
- 技術選型指南
- 如何技術選型
- VPN技術型別型別
- 真是鬱悶,因公司資料庫是國產的導致H技術無法使用資料庫
- 全棧技術導圖全棧
- 公司技術棧用到了ElasticsearchElasticsearch
- 技術的極簡主義的再次復興
- 區塊鏈技術開發公司 企業主鏈才是落實市場的關鍵?區塊鏈
- 看透物件導向的複用技術物件
- 視覺智慧識別技術的應用瓶頸,主要面臨哪些困境?視覺
- 淺談.NET技術公司的實習生培養
- 就聊聊不少小IT公司的技術總監
- 談談創業公司技術的工作模式創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