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keLib:努力攻克區塊鏈技術的基礎壁壘

LikeLib發表於2019-03-11

隨著區塊鏈近兩年的“走紅”,很多“區塊鏈+”應用孕育而生,關注點無不在“概念能否實現”“應用能否落地”上面,這些確實是區塊鏈行業的重點戲。然而,我們最終還是要將眼光從專案移回底層技術,畢竟萬變不離其宗(中),技術的進步和精進才是行業更高更遠的基礎。

效能有待提升

相信這個圈內都經歷過各公鏈網路擁堵癱瘓的事情,像是以太坊的擁堵甚至就像是工作日的早高峰,已經見怪不怪了。比如加密貓爆火的時候,交易量大幅增加,不僅排隊等待交易時間長,交易手續費也增加,使用者體驗下降。這些,其實都是公鏈效能和可擴充套件性不足的問題。

效能問題是阻礙區塊鏈技術發展的重要問題,一切DApp的搭載都要建立在效能良好的公鏈之上。中心化交易的速度平均是去中心化交易速度的數百倍,就像是地鐵和私家車,就算私家車比地鐵方便,但是在早高峰的時候,想來大家也是寧願做更快不擁堵的地鐵而放棄私家車。

共識機制尚需完善

共識機制是區塊鏈去中心化的重要依據,但是無論是工作量為依據的PoW機制還是權益為依據的Pos機制,都或多或少存在著缺陷。比如說耗能大、效率低或者信用基礎不夠牢靠等等,這些都制約著區塊鏈的發展。然而共識機制的更新同樣是個難題,共識機制的更新並不僅僅像app的更新那樣,一鍵升級,其中又牽扯到挖礦利益,就複雜了許多。比如,君士坦丁堡的升級,就受到了不少礦工的反對。而礦工的不支援,不僅是繼續使用或者放棄的問題,還將導致區塊鏈的分叉。如何完善機制,協調各方意見,都影響著區塊鏈的進一步發展。

智慧合約悖論

即,智慧合約程式碼的稽核問題。這裡有個悖論,如果說,智慧合約程式碼有在交易的過程中,判定並執行的能力,那誰來保證智慧合約程式碼是正確並且可信的呢?一般在中心化世界中,會以權威第三方來驗證中心交易的可靠性,但是去中心化是拒絕第三方中心的。就是,法律監督人類,誰來監督法律的問題。確實,一旦證據上鍊,便可溯源追蹤,保證鏈上證據的權威性和準確性,那麼該證據最初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又如何來判斷呢?如何在保證去中心化的同時來進行驗證呢?

這些都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需要再仔細考慮的問題。

此外,對於廣大民眾來說,中心化也好,去中心化也好,可能並不是那麼在意。民眾只會在意哪一種更方便生活,至於技術方面的前景和藍海,大多數大概都是“不懂”也“不想懂”的態度。

上海和數軟體有限公司打破區塊鏈基礎技術壁壘,加快和實體經濟結合的深度,創造出一個基於區塊鏈商業3.0的LikeLib系統,其頂級的技術研發、運營陣容和多元化模式,為全球的消費者提供高效安全的區塊鏈相關服務,使交易方式有更好的信任機制,使挖礦成本更低、阻力更小,使使用者體驗更好。

唐毅/和數軟體董事長

LikeLib提供帳戶,身份驗證,資料庫,非同步通訊以及在數以萬計的CPU或群集上的程式排程。

LikeLib提出的共識演算法 ,能夠實現較高的交易吞吐量、可擴充套件性和安全。在演算法中,每個使用者將會被分配權重優先順序,優先順序可以以使用者收益中的權益來衡量,以此為基礎形成一種基於使用者權重的記賬人節點選取機制。這種改進有效提高交易吞吐量並避免分叉,不需要一套固定的伺服器組同時能夠抵抗女巫攻擊;避免惡意領導者單獨形成一個分支,降低影響,無需使用者配置複雜的信任策略。

LikeLib採用的創新的共識演算法、創新軟硬體架構、擁有高TPS、低交易延遲、低手續費等特點,使得區塊鏈技術可以可以深入到商業場景內部,其交易確認時間也是秒級,在各類資料上也保持行業頂尖水平。

技術在區塊鏈世界裡,底層公鏈的存在必定少不了側鏈。簡單來講,側鏈是一種允許Token在不同的區塊鏈之間進行安全的資產交換的技術,因此也就可以實現不同區塊鏈技術架構之間的跨鏈操作。側鏈通過一種雙向錨定的機制和主鏈進行連線,連線以後主鏈上的資產就可以通過雙向錨定的技術完成對側鏈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操作。

智慧合約是區塊鏈上一段可執行的圖靈完備指令碼,擁有自己的儲存資源,通過交易觸發合約後,合約引擎分配CPU和記憶體資源執行合約,從而完成業務邏輯,智慧合約也是任何區塊鏈專案的核心要素之一。LikeLib的智慧合約基於開源的GoogleChromeV8引擎,使得幅降低了程式設計的難度,也提升了程式的效率,執行效率等近似於本地程式。

除此之外,LikeLib還提供海量的API介面和具有行業屬性智慧合約的模板,這些由最優秀(當然也是最貴)的區塊鏈工程師編寫的程式和程式碼非常安全可靠,初創公司可以通過API呼叫或者修改模板引數,簡單快速地實現業務目的,迅速提供服務和產品。讓區塊鏈程式設計逐漸模組化,更有利於生態的快速建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