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程式設計師眼中的 UCAN 2019

liangfei發表於2019-04-30

DAY ONE

關鍵詞:感動

今天是 UCAN 2019 設計大會第一天,上午的主題特別國際化,中日英三國語言,外部嘉賓都是重量級的:日本著名西文字型設計師(書體デザイナー)小林章,與賈伯斯一起締造了第一家蘋果體驗店的 Tim Kobe,日本奈良安養寺住持鬆島靖朗。

今年主題是「讓商業美而簡單」,非常喜歡,我去年從 App 轉到前端,然後今年再轉到 Java 後端,一個主要的思考因素就是:要離商業更近。所以這次這次大會帶給我的除了如何欣賞字型之外,還有設計對商業的思考邏輯。

image.png

早上 9:00 開始入場,起得有點玩,再加上路上堵,9:20 才到國際博覽中心,從 3 號門進地下停車場,D 區停好車又爬了 5 層樓,終於來到四樓,結果要去三樓簽到才能入場,下去簽完到再回四樓拿完禮品,又浪費了 10 分鐘(中午出去吃飯才知道,原來我走錯路了,居然意外繞過了安檢)。一進到主會場,黑壓壓一片全是人,據說現場有 4000 多人,雖然遲到了 30 分鐘,但並沒有錯過精彩部分,正趕上阿里巴巴普惠體向全球釋出

image.png

這是一款由中國企業首次釋出的可面向全場景使用的免費商用正文字型。以“普惠”之名誕生,這也意味著這款字型肩負著比一般企業品牌字更重要的使命——它還將開放商業授權給所有個人和商家,讓更多使用者可以免費使用這款阿里巴巴字型,以普惠設計賦能商家生態,實現阿里巴巴設計“讓商業美而簡單”的願景。

阿里設計委員會委員長青雲分享完「讓商業美而簡單:阿里設計,開放賦能進行時」之後,螞蟻金服設計總監隼飛第二個登場,分享的主題是「設計無我」:

image.png

關於「無我」,佛家有兩種解釋,第一個是這世上本來就沒有我;第二個是這世上有我,但那不是真的我。隼飛老師說他會後會跟鬆島さん(第五個上臺演講的日本僧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演講中舉的幾個例子很有意思。

比如下面這種農村街頭出現的海報,很多設計師都會認為比較 low,沒有設計感,但是中國農村有大量的人沒有接受過美學教育,我們能否站在他們的角度去設計

image.png

還有一個例子,下面這個 ICON,我相信正在讀文章的你不可能不認識它:

image.png

但是,在印度農村,90% 以上的人並不知道它表示搜尋,人們可能會覺得這是個球拍?是個棒棒糖?可是我們從來沒有懷疑過它不是搜尋。

我雖然不是設計師,但是以前作為 App 開發,貌似從來沒有關注過 Accessibility 的問題,隼飛老師現場丟擲了一個靈魂拷問:我們的設計不但沒有考慮到視障人士,反而加重了他們的使用負擔

做到「無我」,才能真正站在使用者角度去思考。進入一個新的領域,接觸一個新的事物,「空杯」心態才能快速成長。

隼飛老師說了一個題外話,鼓勵大家多跟孩子接觸,孩子可以喚起對真實的認知。我對此很有感觸,做了父親之後,才逐漸感覺到必須撕掉虛偽直面那個真實的自己,否則對孩子是一種傷害。

第三個上臺分享的嘉賓就是大名鼎鼎的小林章,Monotype 字型總監,為世界上很多大公司設計過字型。

image.png

我從 14 年離開日語圈子之後,日語就基本上用不著了,沒想到居然在這種場合下發揮了如此重大的作用,果然是技多不壓身。。。:)

小林老師演講的主題是「字型設計:為一流品牌創造視覺化的聲音」,什麼是「視覺化的聲音」呢?

ブランドの聲を屆ける。聲と言っても、音の聲ではなくて、目で見る聲ですね。つまり、視覚化された聲、文字の事です。

這個聲音不是聽得到的聲音,而是視覺化的聲音,這就回歸到文字的本身,為知名企業設計字型時,一定會通過字型傳遞品牌的聲音。

這些字型設計靈感是來自哪裡?

小林老師是從飲食店的看板中找到的靈感,看板上的文字是一個墨汁書寫的黑白的世界,如果把白色的部分抽離出來,就好像字型發出來的光,這些光的節奏就是字型設計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何設計品牌字型?

在與一流品牌對話時,小林老師想要了解的幾個方面:

  • 品牌的理念、姿態以及對未來的展望
  • 產品、服務所針對的物件顧客群
  • 要如何發聲,對於聲音“語調(tone)”的總體印象

image.png

然後用“聲音”語調來表達:

  • “聲音”的大小 -> 力度
  • “聲音”主人的成熟度 -> 信賴感
  • 說話速度、節奏 -> 是否容易理解
  • “聲音”的柔和度 -> 是否容易親近
  • “聲音”的明亮程度 -> 資訊傳送者的感情

小林老師 1960 年出生,在臺上特別有精氣神,身材保持得也很好,一點都看不出來已經快 60 歲了,我想他也應該代表了日本的匠人精神吧。

小林老師之後是 Tim Kobe 分享的「Design Human Experience 設計以人為本的體驗」。

image.png

Tim 分享中的一個例子給了我巨大的衝擊:原來設計對商業有如此大的助力。先不說「坪效」排名第一的蘋果店,Time 為本田在東京設計的一個消費者體驗店,單日人流量增加了好像幾十倍,在「貨」不變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場」的設計,就帶來了巨大的「人」流量,可見好的設計有多賺錢。

image.png

現場還多次引用了喬幫主的話 :-D

image.png

最後一個嘉賓身份比較特殊,他是日本奈良安養寺的住持鬆島靖朗,也就是和尚,是一名僧侶。他所發起的非營利性組織「寺廟零食俱樂部」旨在消除日本的貧困,雖然不是具體的設計產品,但是這個組織以一種非常優雅的方式將人、社會與寺院聯絡了起來,因此獲得了 2018 Good Design Award

image.png

「おてらおやつクラブ」は、お寺にお供えされるさまざまな「おそなえ」を、仏さまからの「おさがり」として頂戴し、子どもをサポートする支援団體の協力の下、経済的に困難な狀況にあるご家庭へ「おすそわけ」する活動です。

鬆島さん做這件事情的邏輯非常美:人們出於對佛陀的敬意供奉了 osonae,僧人將其做為佛陀的 osagari 收下,然後借住組織的力量將其分享給貧困家庭,也就是 osusowake。

信徒供奉了 osonae, 出發點 pure,僧人收到的 osagari 中有佛陀的智慧,內心 sure,然後將自己的福氣 share 給他人,就叫 osusowake,然後通過這種方式致力於解決貧困問題,非常美的一套理論。

image.png

其中,鬆島さん在講到貧困問題時,丟擲了一個問題:當提到貧困時,你首先想到的什麼?我們大部分人都在和平富足的環境中長大,可能會覺得這是欠已開發國家才有的事,貧窮離我們很遙遠。但是當他提到日本東京都一對母子的餓死事件時,眼眶有些溼潤。我對他表示崇高的敬意,這是大愛。

image.png

UCAN 的第一天最讓人感動的不是乾貨有多少,而是嘉賓的演講內容再一次讓我感覺到與這個社會的連線。

DAY TWO

關鍵詞:震撼

昨天是 UCAN 最後一天,上午嘉賓的分享依然精彩,作為一個外行,有太多新鮮東西,真刺激。

相信很多人對「青山周平」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夢想改造家的一期節目中,北京二環內有一個 L 型的棚戶,夾在一棟樓房和衚衕圍牆中間,圍牆有 200 多年的歷史,岌岌可危,而且整個房子的採光非常不好,只有 L 型的兩頭有一點點光的直射。

image.png

就是這個總面積不到 40 平米的 L 型棚戶,經過青山的空間改造,搖身變成一個可能容納祖孫三代 6 個人的“大房子”,而且完美解決了採光問題,房子變得特別通透,空間利用率提升幾乎達到極致。青山雖然在日本沒什麼名氣,但是他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透過視訊評論可見一斑:

image.png

在 UCAN,我也親眼見到了這位“網紅”設計師,他帶來的分享是「空間賦能商業:探索未來商業空間的五個關鍵詞」。

image.png

分享一開始,青山在大螢幕上提出了一個問題「資訊化時代中,實體空間的價值是什麼?」,然後他從五個關鍵詞觸發,分別舉例說明了實體空間的商業價值:

image.png

這五個關鍵詞分別描述了實體空間設計的變化趨勢:

  • 商業空間 ->【家】的延展
  • 陳列商品的空間 -> 產生交流的場所
  • 靜態的空間 -> 動態的空間
  • 大眾興奮的空間 -> 容納孤獨的空間
  • 商品的容器 -> 情感和記憶的載體

比如,從商業空間到【家】的延展,他舉了幾個生活中的例子:

image.png

確實很有道理,無論是辦公空間,還是車子,都在極力營造一種讓人非常舒服的環境,就是“家”的感覺。這一點也印證了蔚來汽車高階設計總監 Kaveh Shirdel 分享中所播放的一段反映蔚來汽車 vision 的小視訊,車子儼然變身成一個可以移動的家,很讓人感動。

從大眾興奮的空間到容納孤獨的空間,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孤獨感”變成了一種奢侈品,我們習慣了一起出去玩、一起看電影、一起喝酒吃飯,然後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即便眼睛已經睜不開了,卻總是想再堅持一會,商業環境中貌似忘記了都市人群的此類需求,青山舉了一個他的設計作品作為例子,他為一個書店專門設計一些職能容納一個人閱讀空間,一人一書一世界,在繁忙的都市中盡情享受這份孤獨。

青山最後提到,在資訊化時代中,大家都習慣了網上購物,實體空間的價值彷彿被弱化了,但是他會堅持自己的堅持,相信實體空間的價值。

壓軸出場的嘉賓是李永銓,英文名 Tommy,被香港媒體稱為“品牌醫生”,他帶來的分享是「品牌增值才是王道」,上場之後,他表示自己現在並不喜歡“品牌醫生”這個稱呼,做企業為了賺錢,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他說自己近年來想法發生了一些變化,分享是從一個問題開始「什麼是一個國家的硬實力」。

image.png

硬實力包括GDP、經濟、軍事、基建,這些方面,中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GDP 穩居世界第二,甚至是基建狂魔,我們的高鐵,我們的港珠澳大橋,無不讓世界驚歎。

可是,硬實力足夠讓我們贏得世界的尊重嗎?Tommy 丟擲了一個觀點:真正的影響力在於軟實力,軟實力一放面就是流行文化(pop culture)。然後 Tommy 帶我們回顧了從 60 年代開始,輪番對世界產生影響力的那些國家和它們帶給世界的文化。

60年代的美國,可口可樂、麥當勞、服裝、麥麗蓮夢露。

image.png

70 到 80 年代的英國。

image.png

80 到 90 年代的日本,影視明星、作家、電視劇、動漫。

image.png

2000 年之後的韓國,電視劇、化妝品、女子團隊、電影。

image.png

我以前在日本東京工作學習時,對韓流有比較深的體會,幾乎每個音像店都有韓流的貨架,裡面有大量的韓國電視劇、電影,而且韓國明星在日本也比較活躍。反觀中國的影視,除了 Jackie Chen,中國功夫之外的作品很少。

在東京新大久保車站旁有很多韓國的商店,有零售、有飲食、化妝品、面膜,應用盡有,而且幾乎每天都有絡繹不絕的客流。

過去五十年,在世界流行文化的舞臺上,並沒有中國的身影。

Tommy 繼續分享軟實力的另一個方面:消費品牌的影響力

日本的消費品牌:ISSEY MIYAKE、本田、優衣庫、無印良品。

image.png

義大利的消費品牌:法拉利、PRADA、阿瑪尼、illy。

image.png

德國的消費品牌:巴郎、保時捷、BOSS、阿迪。

image.png

說到這些品牌,我由衷地佩服他們,更願意親近他們,這就是品牌的影響力:

image.png

中國經過幾十年的高速發展,已經不能純粹依靠農村勞動力增長來促進經濟增長,我們迎來了路易斯拐點(Lewis turning point):2014 年 - 2015 年,中國經濟放款,消費力已經不如之前。

image.png

Tommy 分享到,路易斯拐點是提升品牌影響力的一個重要時機。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還要繼續以價效比高的產品吸引顧客?Tommy 持有不同觀點。

image.png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這上下五千年,有多少兩百年以上歷史的企業呢?答案是 5 家。日本有 3000 家,德國有 800 家。

image.png

90 年代日本的泡沫經濟崩壞時,政府自信地說:我們有 1 億中產(91 年日本總人口為 1.2 億)。為什麼政府會因為擁有一億中產而感到自豪呢?因為中產才擁有高消費能力,是品牌的重要消費人群。

現在,中國有約 3000 多萬的中產,他們擁有高消費能力,因此 Tommy 認為:當下最重要的不是持續以價效比高的產品吸引消費者則是品牌增值

image.png

接下來 Tommy 舉了幾個例子,比如上海牌手錶,是中國大陸的一個手錶品牌,於1955年推出,其出產的表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塊細馬手錶。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總理周恩來曾佩戴過上海牌手錶,因而被譽為中國的“國表”或“中華第一表”(wikipedia)。當年妥妥的奢侈品,可是它的品牌並沒有隨著經濟增長而保持下來,經過 Tommy 「品牌醫生」的聖手之後,重新埋入世界名牌行列。

Tommy 談了他對奢侈品的看法:奢侈品最重要的是滿足消費者的虛榮心。

然後,通過 FIRST CHOICE 分享瞭如何重塑品牌。

最後,Tommy 以身後的四個大字結束了分享,「品牌覺醒」。

image.png

兩天的會議收穫很多,「讓商業美而簡單」是大會的主題,很多設計師的分享也是站在使用者角度,直面商業本質,全鏈路的設計方法早已突破了設計師這個角色,在團隊協作中發揮了更大的作用。

作為一個技術開發,審視自己,在商業面前,我做得太少太少。

個人收穫

  • 設計師的顏值和衣品都比較好,環顧會場四周,賞心悅目的感覺。
  • 乾貨很多,但也存在過度包裝,盡信書則不如無書,獨立思考很重要。
  • 英語很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非常重要。

後記

這篇內容原本是分成兩部分在我的個人公眾號「老樑寫程式碼」釋出的,現在集結成一篇放在掘金,希望你能喜歡。

一個程式設計師眼中的 UCAN 201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