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文地址:Design Won't Save the World
- 原文作者:Jesse Weaver
- 譯文出自:掘金翻譯計劃
- 本文永久連結:github.com/xitu/gold-m…
- 譯者:QiaoN
- 校對者:Moonliujk, Fengziyin1234
以人為本的設計非常適合拖把以及手機,但它不會解決社會最大的問題。
拍攝者 Hermes Rivera on Unsplash
“設計能改變世界”
當我在設計學院時,這句話令我充滿了無盡的能量和驕傲,它存在我的內心深處。怎麼會不在呢?在過去幾十年中,設計及設計思維,已經逐漸被視為公司和產品的一個重要的區分因素。
在這個提升的背後是設計加成的作業系統:以人為本的設計。
以人為本的設計背後的基本理念是,為了尋找最佳解決方案,設計師需要加深對使用他們設計的使用者設身處地的理解。
設計師通過使用者訪談,上下文觀察(觀察使用者在他們“正常”生活中的工作),以及其它一些幫助設計師設身處地理解使用者的工具來實現這一目標。一旦你能夠描繪出一幅使用者切身需求的圖景,下一步驟就是確定一些關鍵洞見並使用其建立一個解決方案。
Swiffer 拖把的開發是一個著名的例子。負責改進清掃房屋流程的設計師觀察了客戶打掃他們的房屋。一個關鍵洞見是時間的重要性。清掃通常會減少其它活動時間,所以任何對時間的節省都是喜聞樂見的。拖地被認為是清掃中一個非常耗時的環節,有多個步驟和繁複的工具,更別提還要等地板乾透。所以設計師創造了一個“幹拖把”(也就是 Swiffer),用來簡化流程和節約時間。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業成功。
非常直截了當。
這個過程是有效的。推動我們日常生活的無數產品和服務要麼從這個過程中產生,要麼被大幅的改進。智慧手機和很多其上的應用程式,Instagram 和 Twitter 等社交服務,共享經濟的寵兒如 Uber、Lyft 和 Airbnb,更不用說一連串的實體產品了。
當今世界的運轉方式及我們工作的方式與十年前的情況截然不同。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以人為本的設計過程。
因此,我們設計師可以挺胸抬頭,認為我們有能力改變世界。
但是,如果你退後思考一下,你會開始發現一個問題:我們幾十年來一直在非常努力的設計這個世界,可我們並沒有減少任何一個真正的問題。
我說的“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意思呢?
我指真正的問題。那些大問題,那類可以動搖人類的根本並威脅到我們長期生存能力的大問題。
飢餓。氣候變化。貧窮。收入差距。文盲。偏執。歧視。環境惡化。列表還在繼續增加。
現在,地球上最富裕的國家有正在捱餓的人,有無法獲得或負擔醫療保健的人,有無家可歸的人。這是最富裕的國家。
現在,我們的海洋因為塑料在瀕死。我們的大氣層因為二氧化碳在瀕死,我們也已經失去了一半的地球生物多樣性。
猜猜如何:設計並沒有解決其中任何一個問題。
連一丁點也沒有。
而且,不幸的是,設計並不會修復其中的任何問題。因為我們的作業系統並不允許。
以人為本的設計的問題
那些威脅到我們生存或社會穩定的大問題是系統性的。它們粗糙的貫穿整個系統。引起它們的原因是廣泛而多樣的,所涉及的人代表了幾乎社會的每個部分。
這些問題是多方面的。並沒有什麼萬能方法來解決它們。能突然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讓我們看到曙光的驚奇洞見並不存在。
相反,解決這些系統問題就像試著控制野火一樣。當你正努力和它一側鬥爭時,另一側又燒了 50 平方英里。你不能希望只減少問題的一部分卻忽略其它部分來取得進展。
最終,就像野火一樣,你只能試著儘量減少傷害,直到天氣轉變暴雨來臨提供了真正的系統解決方案,來解決了問題的方方面面。
以人為本的設計並不是為了解決系統性問題而締造的。事實上,以人為本的設計是為了解決完全相反的問題而締造的。
以人為本的設計是聚焦。它是觀察全域性,然後將一組可管理的洞見和變數歸零,並解決它們。根據定義,這意味著該過程會促進設計師主動忽略問題的許多方面。當你試圖解決一些系統性的問題時,這種短程聚焦不起作用。
最近,一份針對一系列強調以使用者為中心設計的共享出行程式的研究表明,共享出行每減少 1英里的個人駕駛里程,總城市交通卻增加了 2.6 英里。共享出行程式實際上使城市交通變的更糟。
共享出行公司如 Lyft 曾預想他們可以通過解決交通擁堵來緩解人們的交通問題,他們採用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方法來實現這一想法。他們怎麼會出錯呢?
很明顯,人們的交通並不是一個焦點問題,而是一個重要的系統問題。通過以人為本的設計過程,共享出行程式聚焦於:在很多城市,打到出租的效率並不高。因為他們過於關注這些,正如他們設計的過程那樣,卻排除了問題的其它方面。
他們得出結論:“如果我們能讓出行更有效率,那麼會有更少的人開自己的車,從而減少交通流量。”
這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設計產生的,簡單的指導性的描述。
猜猜如何?Uber 和 Lyft 成功的讓搭便車變得更容易。以人為本的設計適用於此類面向消費者的問題上。然而,他們忽略了交通生態系統的其它方面。
例如,正如研究發現的那樣,很多人使用非機動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車,公共汽車或者火車,主要是因為他們並沒有私家車(以及出行並不方便)。一旦使用共享出行程式能夠很容易的獲得一輛私家車,那些之前使用公共交通的人便開始選擇基於私家車的旅行。以人為本的設計的短程聚焦方式無法在設計過程中包含這類非機動車使用人群。這只是解決方案遺漏某一個方面的一個例子,而解決方案還有其它無法涵蓋的方面。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非常適合為 Airbnb 客戶提供更好的體驗,或者改進人們的拖把。但它並不能解決諸如人們交通等系統性問題。當面對一個龐大的,細節豐富的,多個方面的問題,我們這種聚焦迭代的作業系統就非常不合適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幾乎無法處理損害控制。
因此我們按我們的路線向前邁了一步。只在一側處理卻使得另一側失控。
我們需要什麼來代替?
我沒有說我們需要廢除以人為本的設計。這種設計方式對適合它的問題很有用。我們現在有了遠比之前好的拖把(除了其它因素),這很棒。但是,我們需要理解我們工具的侷限性,並開始思考新的工具,那些可以幫我們瞭解真正重大的問題的廣度和複雜度的工具,然後開始系統地解決這些大問題。
設計領域的一些人正致力於推進以人為本的設計。IDEO 作為以人為本的設計的先驅之一,正在推行一個新概念:迴圈設計。迴圈設計背後的理念是通過“迴圈經濟”的視角來思考設計物件。不再是創造和銷燬的心態,而是創造和再使用的心態。它是搖籃到搖籃概念的再塑造,專注於可持續發展。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發展,但還無法達到我們需要的系統設計思維。正如以人為本的設計的短視層面,迴圈設計也是用專注的設計洞見創造解決方案。區別只在於,迴圈設計要求設計師考慮解決方案的整個生命週期和長期影響。確實,這是設計文化中無可爭議的一個重要轉變,但它真的能解決不明確的重大問題麼?
如果我為我的重複使用的水瓶設計整個生命週期,我可能會有一個更加可持續的水瓶,但我沒有為塑料問題創造一個系統性的解決方案。我沒有改變促使塑料文化的經濟動機。我沒有解決分配和價格問題,所以一次性瓶裝水更普及。我沒有解決公共健康問題,所以一次性瓶裝水在很多地方非常安全。同樣我也沒有解決一次性塑料的所有其它應用。
我又繞回了損害控制。而火勢越來越大了。
我們如何打破已有的模式?
如果類比於野火的擴張,也許我們可以創造一種設計框架,使我們能夠在一個問題的各個方面以更小的方式進行更快的創新,而非只試著專注於選出的少數幾個方面。如同暴風雨,許多密集的雨點 —— 以一種統一協調的方式落下 —— 可以澆滅一場巨大的火災。
或許這也是為了擺脫現有的競爭文化並創造新的合作文化。如果開始忽略將我們隔離的企業或政治孤島,我們可以相互協作地結合很多專注性解決方案,從而變成一個真正的涵蓋整個問題的單一解決方案。現在已經存在很多解決方案,我們只是沒有將它們聚在一起的行為。
或許這可能顛覆驅動設計的經濟動機。創造以人為本的設計是為了服務現有的經濟體系。創造一個更好的拖把是有利益的。但解決無家可歸的問題並沒有利益。為了經濟繁榮我們需要一直設計更好的拖把,所以我們建立了一個框架來做這件事情。
如果我們有正確的激勵措施,我們能多快為系統設計思維建立一個框架?
設計可以改變世界。但我們現在正使用的方式並不管用。如果我們要設計出一個解決重大問題的辦法,就需要對我們的方法進行批判性的審視。我們要升級我們的創新作業系統。
如果發現譯文存在錯誤或其他需要改進的地方,歡迎到 掘金翻譯計劃 對譯文進行修改並 PR,也可獲得相應獎勵積分。文章開頭的 本文永久連結 即為本文在 GitHub 上的 MarkDown 連結。
掘金翻譯計劃 是一個翻譯優質網際網路技術文章的社群,文章來源為 掘金 上的英文分享文章。內容覆蓋 Android、iOS、前端、後端、區塊鏈、產品、設計、人工智慧等領域,想要檢視更多優質譯文請持續關注 掘金翻譯計劃、官方微博、知乎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