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訊息,2024年中國環境空氣總體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2.7%。中國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司長李天威今天表示,2024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優良天數比例為87.2%,同比提高1.7個百分點;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比率0.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三項約束指標均優於年度目標。<p>

除了改善幅度大,去年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範圍廣。京津冀地區PM2.5濃度同比下降3.4%,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天山北坡城市群、成渝地區、汾渭平原、長江中游城市群、長三角地區PM2.5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3.4%、10.8%、4.8%、4.4%、0.9%。

去年,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取得初步成效。與2019年相比,全國PM2.5濃度下降19.4%,臭氧濃度下降2.7%,且連續三年穩定在144-145微克/立方米,2015年以來的上升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在這之前,北京方面給出的報告顯示,對細顆粒物(PM2.5)來源解析報告顯示,本地排放汙染“大戶”是移動源,佔比達46%,其中,主要“貢獻”來自柴油車與汽油車。

環保專家舉了個例子,假設一輛燃油小汽車一年行駛1.1萬公里,需要消耗1噸左右燃油,排放2.5噸左右二氧化碳;如果換成新能源車,至少減少1.5噸多的二氧化碳排放。

而對比顆粒物、氮氧化物等汙染物的排放,新能源車更有“零排放”的優勢。

自 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