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零工經濟利用數字平臺將自由職業者與客戶聯絡起來,提供短期服務或資產共享。
  • 典型案例包括叫車、外賣和民宿行業。
  • 這一領域不斷增長,帶來了生產力和就業的經濟效益。
  • 但這也引發了人們對消費者和勞動者保護水平的質疑。
  • 挑戰在於平衡創新與對勞動者的公平待遇。

2024年,零工經濟市場規模為5567億美元。到2032年,預計這一數字將增長三倍以上,達到18470億美元

但零工經濟到底是什麼?它為何增長勢頭如此迅猛?

對於數百萬人來說,朝九晚五地為單一僱主工作或領取工資已不再是現實。相反,他們平衡各種收入來源,獨立完成每一份工作。

什麼是零工經濟?

如果您曾經使用軟體叫車計程車司機、預訂民宿、訂外賣或購買自制工藝品,那麼其實,您可能早已親身參與了零工經濟。

英國政府表示,“零工經濟涉及個人或公司之間透過數字平臺以短期、按任務付費的方式進行勞動力與金錢的交換。這些數字平臺積極促進了供應商與客戶之間的匹配”。

主動選擇還是無奈之舉?Image: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

零工經濟之所以受到關注,不僅是因為它正在迅猛增長,為生產力和就業帶來經濟效益,還因為它引發了有關消費者和勞動者保護以及勞動力市場政策的問題。

雖然零工工作者經常無法享有在職員工享有的權利,但2021年2月,英國一家法院裁定,一款叫車應用的司機有權享受帶薪假期、最低工資和養老金等福利。這一法院裁決可能會為全球零工經濟樹立先例。

麥肯錫2022年的一項調查發現,超過三分之一(36%)的美國勞動力被認定為零工工作者

隨著市場的增長,處於產業鏈頂端的公司規模越來越大,政策制定者和政府官員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創造就業機會的創新與確保公司為勞動者提供公平待遇的需求之間取得平衡。零工經濟公司給產品市場監管、競爭政策、稅收和勞動力市場政策帶來了複雜性。

根據英國政府的一項調查,獨立性和靈活性是零工經濟工作者最滿意的主要方面。受訪者對工作福利和收入水平不太滿意,四分之一的人表示他們對工作的這些方面非常不滿意或相當不滿意。

對於想要邊學習邊賺取收入的學生,或者想要在學校或託兒所工作之餘安排工作的看護從業者,零工公司可以提供靈活的工作模式。

誰在從事零工經濟?

早在2016年,麥肯錫的一項研究就將零工工作者分為四個型別

1. 自由職業者,他們選擇獨立工作並以此作為主要收入來源。

2. 臨時收入者,他們選擇透過獨立工作來賺取補充收入。

3. 非主動選擇者,主要靠獨立工作謀生,但更喜歡傳統工作。

4. 經濟拮据者,需要時做補充獨立工作。

公共政策制定者面臨的任務,是要讓零工經濟中的這四個群體都感到滿意,這可能需要調整政策設定,以便他們為數字時代做好準備。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報告稱,挑戰固然存在,但並非不可克服。

“福利、收入保障措施、培訓和資格證書等問題為政策制定者以及創新者和新中介機構提供了提供解決方案的空間”,作者寫道。“隨著數字技術重塑職業世界,零工工作者和傳統工作者都必須更加積極主動地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

零工工作者之間存在不同的代際模式,2023年對美國自由職業者的一項調查發現,千禧一代中有45%從事自由職業,而在Z世代中,這一比例為15%,在嬰兒潮一代(出生在1946-1964之間)僅為9%。

美國幾乎一半的千禧一代工作者都是自由職業者。Image: Statista

零工工作者需要考慮哪些財務方面的問題?

零工工作者面臨著獨特的財務挑戰,需要謹慎管理收入、支出和納稅義務。

這些勞動者必須認真追蹤自己的所有收入,並在納稅申報單上準確報告。

在美國,零工工作者還需要繳納自僱稅,該稅涵蓋僱主和僱員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繳款部分,總計佔其淨收入的15.3%。

為了抵消這些成本,零工工作者可以利用各種費用扣除,包括與汽車維修、汽油、保險甚至家庭辦公室(如果適用)相關的費用。

制定合適的預算因此變得至關重要,因為零工工作者需要留出一部分錢用於納稅、個人開支和潛在的收入波動。建議美國的零工工作者將20-25%的利潤用於聯邦稅,5%用於州稅,以避免無法應對意外到來的新稅單。

零工經濟對僱主的影響

零工經濟的興起極大地改變了僱主管理勞動力和生產產出的方式。

在人才稀缺的世界中,公司越來越多地轉向自由職業者、零工和獨立承包商,以創造更加靈活和敏捷的勞動力。

這種轉變使僱主能夠根據業務需求快速調整勞動力規模和專業知識,從而節省招聘和培訓的時間和金錢。

僱主現在可以按需獲得專業技能,而無需像之前一樣付出對全職員工的長期承諾。

然而,這種新的變化也帶來了挑戰,例如保持團隊凝聚力存在困難,也會導致員工可能不太願意為公司的長期目標買單。

法律方面的考慮也變得更加複雜,僱主需要謹慎地進行勞動者分類,以避免錯誤分類問題。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許多組織發現,將零工工作者納入其勞動力戰略可以使他們變得更具競爭力,也更能響應市場需求。

本文作者:

Emma Charlton,論壇議程高階撰稿人

本文原載於世界經濟論壇Agenda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