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如2024-2025-1) 學號(如:20241300) 《計算機基礎與程式設計》第X周學習總結
作業資訊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besti/2024-2025-1-CFAP |
---|---|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裡 | https://edu.cnblogs.com/campus/besti/2024-2025-1-CFAP/homework/13273 |
這個作業的目標 | 資訊系統 |
資料庫與SQL | |
人工智慧與專家系統 | |
人工神經網路 | |
模擬與離散事件 | |
排隊系統 | |
天氣與地震模型 | |
圖形影像 | |
作業正文 | https://www.cnblogs.com/wangsiwen666/p/18579752 |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電腦科學概論》是一本廣泛使用的電腦科學入門教材,不同版本和作者可能會有不同的章節安排。不過,我可以給你一個大致的總結,通常第12、13、14章可能包含以下內容:
第12章:組織資料
這一章通常會介紹資料結構的基本概念,包括:
- 陣列:固定大小的資料集合,可以是一維或多維。
- 連結串列:由節點組成的資料結構,每個節點包含資料和指向下一個節點的指標。
- 棧:後進先出(LIFO)的資料結構,支援push和pop操作。
- 佇列:先進先出(FIFO)的資料結構,支援enqueue和dequeue操作。
- 雜湊表:透過雜湊函式將鍵對映到表中的位置,以支援快速查詢。
- 樹結構:如二叉樹、二叉搜尋樹、平衡樹等,用於組織層次資料。
第13章:演算法
這一章可能會探討演算法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常見的演算法:
- 演算法效率:如何衡量演算法的執行時間和空間需求。
- 排序演算法:如氣泡排序、選擇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歸併排序等。
- 搜尋演算法:如線性搜尋和二分搜尋。
- 遞迴:使用函式呼叫自身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 圖演算法:如深度優先搜尋(DFS)和廣度優先搜尋(BFS)。
- 動態規劃:透過將問題分解為更小的子問題來解決最佳化問題。
第14章:計算機系統
這一章可能會介紹計算機系統的底層概念:
- 計算機硬體:CPU、記憶體、儲存裝置、輸入輸出裝置等。
- 作業系統:管理計算機硬體資源的軟體,包括程序管理、記憶體管理、檔案系統等。
- 編譯器:將高階語言程式碼轉換為機器程式碼的程式。
- 網路基礎:網路協議、IP地址、DNS、HTTP等。
- 資料庫系統:資料儲存、查詢和管理的方法。
請注意,具體的章節內容可能會根據教材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果你有這本書的具體版本和章節內容,我可以提供更詳細的總結。如果你需要更深入的資訊,你也可以上傳這些章節的文件,我可以幫你閱讀並總結。
教材學習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先問 AI)
問題:在討論資料結構時,教材中是否有提到不同資料結構在記憶體中的儲存方式?比如,陣列和連結串列在記憶體中的儲存有何不同,這又是如何影響它們的效能和使用場景的?
答案:在討論資料結構時,教材通常會提到陣列和連結串列在記憶體中的儲存方式是不同的。陣列通常在記憶體中連續儲存,這意味著陣列中的元素是緊挨著的,這使得陣列的隨機訪問速度非常快,因為可以透過基地址和索引直接計算出元素的記憶體地址。然而,陣列的大小是固定的,一旦定義就不能改變,這限制了其靈活性。
連結串列則在記憶體中非連續儲存,每個元素(節點)包含資料和指向下一個節點的指標。這種結構使得連結串列在插入和刪除操作上更加靈活,因為不需要移動其他元素,只需要改變指標。但是,連結串列的隨機訪問速度較慢,因為需要從頭節點開始遍歷連結串列直到找到目標節點。
基於AI的學習
三個原則:
程式碼除錯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 問題1:認為陣列A[30]包括31個數導致資料溢位。
- 問題1解決方案:a【】只包括0~29共30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