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開啟兩週年:“算”出了怎樣的新經濟新生態

danny_2018發表於2024-02-27

編者按:2022年2月17日,拉開下一個時代序幕的超級大工程——“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對外公佈。兩年來,隨著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合力推進,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算力資源東西分佈不均現象得到明顯改善。這為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Sora橫空出世,進一步佐證多模態大模型成為AGI(通用人工智慧)的重點發展方向,算力的作用越來越凸顯。那麼,兩年來,“東數西算”究竟“算”出怎樣的新經濟新生態呢?為此,本報特別刊發一組文章,以饗讀者。

為解決我國算力資源分佈不均衡的情況,“東數西算”工程致力於將東部的資料有序引導到西部儲存、計算,最佳化資料中心建設佈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無疑,算力融合帶來了運算效率的大幅提升和算力成本的進一步下降,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強有力支撐,算力產業發展也開始邁入新階段。

“東數西算”工程啟動兩年來,國家政策支援力度不斷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等一系列重磅政策措施的釋出,加強算力、資料、演演算法協同應用,算力得以更快地走進千行百業,這對助推各地數字經濟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繼去年10月份國家資料局掛牌後,今年各省級資料管理機構也紛紛落地,有統計顯示,今年短短兩個月內,全國就有約20個省級資料管理機構陸續成立。從這些新掛牌成立的省級“資料局”的地域來看,西部地區佔有重要一席。當然,這可能與“東數西算”工程推進的國家算力網路樞紐節點落地西部地區直接相關。

打造全國算力一張網,與整合算力資源相輔相成。如雨後春筍般落地的各省資料局和算力樞紐就是這張大網上的“節點”,正助推著算力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

中西部地區

正在“算”出新生態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生產力。一方面,以大模型訓練為代表的前沿技術和應用快速崛起、迭代,帶動資料量和算力需求爆炸性增長;另一方面,算力應用範圍不斷擴充,正反向推動算力生態建設,驅動算力技術升級。

業內將算力分為三類,即通用算力(基礎算力)、智慧算力和超算算力。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釋出的《中國綜合算力指數(2023年)》顯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97EFLOPS(衡量超級計算機效能的指標之一,即每秒進行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能力),其中智慧算力規模佔整體算力規模的比例提高到25.4%,超過四分之一,智慧算力規模同比增長45%,比算力規模整體增速高15個百分點。

智慧算力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在2023中國算力大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黨組書記、部長金壯龍表示,要加大高效能智算供給,增強算力網路可靠性,提升高效集約利用水平。

我國東部地區創新能力強、數字經濟發展迅速、產業發展相對完善,科技企業對智慧算力的需求量大。透過算力基礎設施的西部遷移,可以充分發揮西部地區氣候、能源、環境等方面的優勢,也能促進東部地區的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慧等企業產業鏈環節向西部地區的延伸,從而激發西部數字經濟活力。“東數西算”工程經過兩年時間的建設,成果已經顯現。

山西陽泉的百度陽泉智算中心,是亞洲最大的單體智算中心,可滿足各行業超大規模AI計算需求。百度智慧雲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百度智慧雲整合AI算力資源,打造智算網路平臺。基於智算中心、超算中心、邊緣節點構建全國算力池,促進東西部算力資源協同聯動。

得益於政策推動和旺盛的算力需求,“東數西算”工程助力算力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讓西部地區獲得新的影響力與城市名片。

因“東數西算”工程寧夏樞紐節點規劃設立中衛資料中心叢集,寧夏中衛如今已成為寧夏重要的“資料樞紐”。據中衛市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該市2023年“新增標準機架2.3萬架,增長52.2%。建成全國首個‘萬卡級’智算基地。規模以上資訊傳輸、軟體和資訊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0%。數字資訊產業產值達到100億元。”

中國電子資訊產業發展研究院資訊化與軟體產業研究所資料治理研究室李書品博士對記者表示,當前,西部地區正在加快圍繞“東數西訓”“東數西存”“東數西渲”等應用場景,實現不同型別算力資源“物盡其用”。

從作為中西部地區發展縮影的中衛來看,受益於“東數西算”工程推動,中西部地區正在不斷抹平數字鴻溝,悄悄“算”出自己的發展新生態。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完善,資料和資訊要素源源不斷從東部向西部流動,提升西部地區對人才、資金的吸引力和吸納能力,從而引領帶動資金流、物資流、人才流、技術流等流動,激發西部數字經濟活力,促進西部經濟快速發展。

一體化算力網新圖景

加快鋪設中

當前,算力應用的新業態、新模式正加速湧現。一方面,算力正加速向政務、工業、交通、醫療等各行各業滲透,成為傳統產業智慧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點。另一方面,圍繞“大算力+大資料+大模型”,智慧算力逐漸成為各地區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競爭力。

自“東數西算”工程啟動以來,智慧算力大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根據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六部門2023年10月份釋出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計算力方面,到2025年的目標為,算力規模超過300EFLOPS,智慧算力佔比達到35%,東西部算力平衡協調發展。

李書品認為,新一代數字技術對算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需要的記憶體、GPU(一種專門用於處理圖形和平行計算任務的處理器,支援智慧計算)等硬體資源也越來越多,傳統算力基礎設施難以勝任。為支撐前沿技術發展與落地應用、提供相匹配的超大規模的算力支撐,我國亟須構建雲化的智慧算力網路,根據各中心算力資源的情況和各地區的需求情況去感知、分配、排程智慧算力。

為鋪設一體化算力網,2023年12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資料局等部門聯合釋出《關於深入實施“東數西算”工程 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提出“統籌通用算力、智慧算力、超級算力的一體化佈局”“加快實現智慧算力資源供需平衡”“提升智慧算力在人工智慧等領域適配水平,增強計算密集型、資料密集型等業務的算力支撐能力”。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雲端計算與大資料研究所總工程師郭亮表示,實現各類算力資源科學合理佈局,既要加強算力建設的頂層設計,站在全國“一盤棋”的角度統籌規劃,也要區分清楚不同地區算力基礎設施的差異配置,因地制宜,避免重複性建設。在此過程中,要鼓勵差異化競爭優勢的形成,鼓勵不同地方跨行政區域合作,建立跨區域算力供需對接機制,促進各地區算力需求、資源等資訊的實時共享和有效對接,最大程度實現算力資源的高效利用,以此提升全國算力產業競爭實力。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專員劉玉書向記者表示,加強區域合作和協調,建設高價效比的雲端計算平臺,提高算力資源共享水平,降低企業和研究機構的算力入門門檻,吸引中小型企業和創業者落戶當地享受到高效能運算資源,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同時更好促進技術創新和業務發展。

“透過先進的資源排程和管理技術,做到能夠根據任務的特性和緊急程度適時動態分配算力資源,持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和處理效率,減少資源閒置和浪費。”劉玉書進一步表示,鼓勵不同行業之間的資料和算力共享,能夠促進資料的整合利用,發現資料之間的潛在價值,創造新的業務模式和市場機會。

算力新生態

打造經濟發展新優勢

在政策指引下,東、中、西部算力的一體化協同成為“東數西算”工程下一階段的重點任務。

《實施意見》提出,充分利用國家樞紐節點算力資源,聯動排程國家樞紐節點外中西部綠色能源豐富地區算力資源。鼓勵以點對點“結對子”方式推動西部國家樞紐節點與東部、中部地區算力需求旺盛城市開展算力協同排程。

郭亮認為,“東數西算”工程預期帶來資料要素的跨域流動,是實現產業集聚和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路徑,將有助於縱深推進資料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實現資料和算力資源在全國範圍內的最佳化配置,全面最佳化我國數字經濟生產力佈局。

不僅如此,資料在不同算力設施間隨需流通,還將有效推動產業合作,促進資料中心、資料交易訓練等相關企業深度協作,構建算力新生態的同時也將打造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據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測算,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3元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加快算力建設,將有效激發資料要素創新活力,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程式,催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實現對經濟發展效能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

新加坡亞洲數字經濟科學院院長陳柏琿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介紹,中國算力新生態建設獲得了政策和產業的多方面支撐,特別是國家資料局的成立增強了對資料資源的整合與管理,這不僅確保了資料的合規性和安全性,也為算力行業提供了更加穩定和可靠的資料支援,促進了該行業的健康發展。此外,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資料和算力支援,這推動了資料中心和雲端計算中心的建設,以滿足處理和儲存大規模資料的需求。

陳柏琿認為,未來算力產業將在經濟發展中發揮更加關鍵的作用。新技術如邊緣計算、量子計算和區塊鏈的應用將變得更加廣泛,這不僅提高了算力的效率和安全性,也為各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和發展創造新的機會。

為推動算力市場更好發展,多地透過發放算力券等方式促進政策與行業供需共振。例如,2023年12月份,河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河南省財政廳釋出的《關於開展2023-2024年算力券申請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本輪算力券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由省、市級財政按照1∶1的比例共同分擔。

對此,劉玉書認為,未來,算力需求成指數化增長是大勢所趨,充分啟用地方算力市場更屬當然。面向未來,加強各類算力資源的科學佈局、促進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政府和產業界共同努力,藉助一系列政策引導和產業推動措施,形成有效的支援體系。此外,考慮到國際競爭,要充分保障未來智慧算力的需求,我國還需要進一步加快GPU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工作。

今年1月份,工業和資訊化部等七部門釋出的《關於推動未來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針對超大規模新型智算中心建設,提出加快突破GPU晶片、叢集低時延互連網路、異構資源管理等技術,建設超大規模智算中心,滿足大模型迭代訓練和應用推理需求。這充分展現了我國對GPU研發的重視。

從前沿技術的高速迭代看,加快GPU自主研發也是不可避免的。數字孿生、元宇宙等都需要處理器具備強大的並行處理能力或圖形處理能力。今後,上述技術在現實應用端的擴充,都需要由高效能的GPU來實現。

北京融格工程設計諮詢有限公司總規劃師戴進對記者介紹,目前,國內大模型算力需求較大的企業如百度、科大訊飛等,都已開始部署本土GPU企業產品作為未來的算力核心資源,利好我國GPU產業鏈上企業。文生影片大模型Sora的出現預示著AGI領域訓練和推理算力的超線性增長,對算力、基礎設施、工具層需求將進一步加大。

總的來看,過去兩年,在政策有效支援下,我國算力市場區域協調發展,算力基礎設施進一步加強,多模態大模型拉動算力需求快速增長,積體電路、高效能伺服器等核心產業飛速發展,促進了跨區域數字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高質量發展。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挑戰,“東數西算”是一個長期工程,算網融合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仍需精耕細作、久久為功。

總之,“東數西算”開啟兩週年後,算力在加速向智算演進過程中,新產業生態已日益迸發出了強大的創新活力。一個錨定新質生產力的新經濟新生態正在向我們走來。


來自 “ 證券日報 ”, 原文作者:郭冀川;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OT_c2kDQ7TerOcmG2Qs05g,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