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提高HBase寫效能的一些思考
以下為使用Hbase一段時間的三個思考,由於在記憶體充足的情況下hbase能提供比較滿意的讀效能,因此寫效能是思考的重點。希望讀者提出不同意見討論
1 autoflush=false的影響
無論是官方還是很多blog都提倡為了提高hbase的寫入速度而在應用程式碼中設定autoflush=false,然後lz認為在線上應用中應該謹慎進行該設定。原因如下:
a autoflush=false的原理是當客戶端提交delete或put請求時,將該請求在客戶端快取,直到資料超過2M(hbase.client.write.buffer決定)或使用者執行了hbase.flushcommits()時才向regionserver提交請求。因此即使htable.put()執行返回成功,也並非說明請求真的成功了。假如還沒有達到該快取而client崩潰,該部分資料將由於未傳送到regionserver而丟失。這對於零容忍的線上服務是不可接受的。
b autoflush=true雖然會讓寫入速度下降2-3倍,但是對於很多線上應用來說這都是必須開啟的,也正是hbase為什麼讓它預設值為true的原因。當該值為true時,每次請求都會發往regionserver,而regionserver接收到請求後第一件事就是寫hlog,因此對io的要求是非常高的,為了提高hbase的寫入速度,應該儘可能高地提高io吞吐量,比如增加磁碟、使用raid卡、減少replication因子數等
2 hbase.hregion.max.filesize應該設定多少合適
hbase中hfile的預設最大值(hbase.hregion.max.filesize)是256MB,而google的bigtable論文中對tablet的最大值也推薦為100-200MB,這個大小有什麼祕密呢?
眾所周知hbase中資料一開始會寫入memstore,當memstore滿64MB以後,會flush到disk上而成為storefile。當storefile數量超過3時,會啟動compaction過程將它們合併為一個storefile。這個過程中會刪除一些timestamp過期的資料,比如update的資料。而當合並後的storefile大小大於hfile預設最大值時,會觸發split動作,將它切分成兩個region。
lz進行了持續insert壓力測試,並設定了不同的hbase.hregion.max.filesize,根據結果得到如下結論:值越小,平均吞吐量越大,但吞吐量越不穩定;值越大,平均吞吐量越小,吞吐量不穩定的時間相對更小。
為什麼會這樣呢?推論如下:
a 當hbase.hregion.max.filesize比較小時,觸發split的機率更大,而split的時候會將region offline,因此在split結束的時間前,訪問該region的請求將被block住,客戶端自我block的時間預設為1s。當大量的region同時發生split時,系統的整體訪問服務將大受影響。因此容易出現吞吐量及響應時間的不穩定現象
b 當hbase.hregion.max.filesize比較大時,單個region中觸發split的機率較小,大量region同時觸發split的機率也較小,因此吞吐量較之小hfile尺寸更加穩定些。但是由於長期得不到split,因此同一個region內發生多次compaction的機會增加了。compaction的原理是將原有資料讀一遍並重寫一遍到hdfs上,然後再刪除原有資料。無疑這種行為會降低以io為瓶頸的系統的速度,因此平均吞吐量會受到一些影響而下降。
綜合以上兩種情況,hbase.hregion.max.filesize不宜過大或過小,256MB或許是一個更理想的經驗引數。對於離線型的應用,調整為128MB會更加合適一些,而線上應用除非對split機制進行改造,否則不應該低於256MB
3 從效能的角度談table中family和qualifier的設定
對於傳統關係型資料庫中的一張table,在業務轉換到hbase上建模時,從效能的角度應該如何設定family和qualifier呢?
最極端的,可以每一列都設定成一個family,也可以只有一個family,但所有列都是其中的一個qualifier,那麼有什麼區別呢?
family越多,那麼獲取每一個cell資料的優勢越明顯,因為io和網路都減少了,而如果只有一個family,那麼每一次讀都會讀取當前rowkey的所有資料,網路和io上會有一些損失。
當然如果要獲取的是固定的幾列資料,那麼把這幾列寫到一個family中比分別設定family要更好,因為只需一次請求就能拿回所有資料。
以上是從讀的方面來考慮的,那麼寫呢?可以參考一下這篇文章:
http://hbase.apache.org/book/number.of.cfs.html
首先,不同的family是在同一個region下面。而每一個family都會分配一個memstore,所以更多的family會消耗更多的記憶體。
其次,目前版本的hbase,在flush和compaction都是以region為單位的,也就是說當一個family達到flush條件時,該region的所有family所屬的memstore都會flush一次,即使memstore中只有很少的資料也會觸發flush而生成小檔案。這樣就增加了compaction發生的機率,而compaction也是以region為單位的,這樣就很容易發生compaction風暴從而降低系統的整體吞吐量。
第三,由於hfile是以family為單位的,因此對於多個family來說,資料被分散到了更多的hfile中,減小了split發生的機率。這是把雙刃劍。更少的split會導致該region的體積比較大,由於balance是以region的數目而不是大小為單位來進行的,因此可能會導致balance失效。而從好的方面來說,更少的split會讓系統提供更加穩定的線上服務。
上述第三點的好處對於線上應用來說是明顯的,而壞處我們可以通過在請求的低谷時間進行人工的split和balance來避免掉。
因此對於寫比較多的系統,如果是離線應該,我們儘量只用一個family好了,但如果是線上應用,那還是應該根據應用的情況合理地分配family。
相關文章
- 對ThreadLocal的一些思考thread
- AndroidAPP效能優化的一些思考AndroidAPP優化
- 對於學習的一些思考
- 對React setState的一些思考與心得React
- 對格式化字串的一些思考字串
- 對於封裝react元件的一些思考封裝React元件
- 讀寫一致性的一些思考
- 對HashMap的思考及手寫實現HashMap
- 對App應用架構搭建的一些思考APP應用架構
- 我對SLG遊戲製作的一些思考遊戲
- 對CROS OPTIONS預檢請求的一些思考ROS
- HBase相關的一些點
- 再聊對架構決策記錄的一些思考架構
- 專案開發中對成長的一些思考
- Rust重寫後效能提高了900倍Rust
- 生活的一些思考
- 對於api管理系統的一些總結和思考API
- 經驗篇:對商業分析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 HBase資料的讀寫流程
- 一些思考
- Java IO的一些思考Java
- 最近招聘的一些思考
- 最近招人的一些思考... ...
- 提高效能,MySQL 讀寫分離環境搭建MySql
- 寫部落格的思考
- 對於效能測試的一些想法,歡迎交流
- 關於CodeReview的一些思考View
- 深度學習的一些思考深度學習
- 怎樣提高insert的效能
- 如何提高python程式的效能Python
- 如何提高餐廳點菜效率的思考
- 提高效能,MySQL 讀寫分離環境搭建(二)MySql
- 對空資料頁面等公共頁面實現的一些思考
- 關於 Serverless 應用架構對企業價值的一些思考Server應用架構
- 使用SQL-Server分割槽表功能提高資料庫的讀寫效能SQLServer資料庫
- 介紹幾種提高mysql的效能和對於sql的優化的方法MySql優化
- 關於 Masonry 的一些思考(下)
- 工作4年後的一些思考
- MySQL高可用方案的一些思考MyS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