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微生物組,到底存在嗎?

雖然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們都認為血液是無菌的,但是近年來的一些研究發現,除了敗血症等疾病情況外,健康人血液中實際上也存在多種微生物。

那麼這可以說血液中也存在所謂的血液微生物組嗎?它會像腸道微生物一樣成為健康的新風向標嗎?

《自然·微生物學》近期發表的一篇研究為這個問題畫上了句號。科學家們對9770個健康人的血液樣本進行測序,發現血液中的少量微生物主要來自於其他器官的共生菌,絕大部分樣本中根本無菌,而且也無法檢測到不同菌種之間的共生模式和它們與宿主表型之間的聯絡。

換言之,血液中有微生物,但是它們不過是天南海北的過路客,血液不存在自己的原住民

論文題圖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一下什麼叫微生物組。能稱為,那麼這些微生物應當在特定生態位中,比如口腔和腸道,在彼此之間以及與環境產生某些相互作用。而且,其中可能存在核心微生物物種,也就是在不同個體之間均會出現的高頻物種,比如人類皮膚微生物組中的表皮葡萄球菌。

血液中能找到符合這些規則的微生物嗎?

研究者們對來自6個不同佇列的9770名健康參與者的血液樣本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血液測序分析。當然,這些資料中人類的DNA要遠遠多於菌的,所以事先處理也非常重要,排除人類DNA資料、排除分類起源不明的序列、排除讀取率低的樣本及種種質控手段,此時才得到可用於分析的資料。

篩選流程

最終,研究者們共在8892份符合標準的樣品中檢測出117種微生物,包括110種細菌、5種病毒和2種真菌。

這些微生物中,最為常見的是痤瘡丙酸桿菌(Cutibacterium acnes),但也僅有4.7%的樣本中有它的存在,可見核心物種一說可以放棄了。

實際上,有82%的樣品中沒有檢測到任何微生物,其餘18%的樣品,中位數也只是檢測到一種微生物。雖然部分被判定為無微生物的樣本中微生物的讀數可高達210reads,但是這些最終都被歸類於汙染物。

以上結果完全可以說明,在健康人的血液中,微生物的存在是極其罕見的。

檢測到物種的流行率都很低

查詢有關疾病中微生物組成的資料庫Disbiome之後,研究者發現,全部117種微生物的約50%其實是來自人體其他部位的共生菌種,約36%為專性厭氧菌或專性細胞內微生物,它們可能是採血過程引入的。

結合這些微生物的低流行率,研究者認為,這些資料足以說明血液中的微生物是外源的、是零星進入血液的。

研究者還針對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進行了分析,結果並未發現在其他微生物組中常見的關聯。

最後,研究者分析了117種微生物與採血時記錄下的八種宿主表型,包括性別、種族、年齡、BMI、血液總膽固醇、血液甘油三酯、收縮壓和舒張壓,結果它們都未能表現出與特定微生物存在之間的關係。

當然,這項研究在健康人中開展,只是說明了健康人血液中不存在常駐的血液微生物組,對於癌症或慢性疾病來說,還是可能存在特殊的血液微生物群落的。

參考資料:

[1]Tan, C.C.S., Ko, K.K.K., Chen, H. et al. No evidence for a common blood microbiome based on a population study of 9,770 healthy humans. Nat Microbiol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3-01350-w

來自: 奇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