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團隊:研發中的短跑衝刺和馬拉松遊戲

peida發表於2023-03-10

hi,我是熵減,見字如面。

對於技術團隊來說,開發軟體產品,是一項長期的工作。

就如同馬拉松一樣,要完成這樣的遊戲,需要的多個迭代週期和很多衝刺的不斷地積累。

在遊戲的過程中,需要持續的、有節奏的向著目標前進,並在此過程要不斷地做出調整和改變。

然而,在現實中,今天有不少的團隊,是無法如此有效的開展工作的。

其背後的原因是:團隊將衝刺(Sprints)的數量和週期作為了目標。

將短期的衝刺做為團隊的目標,就是將開發產品的工作,看為了一項短跑遊戲。它的本質上就變成了一種浪費,因為團隊會最終陷入一些毫無意義的工作任務之中。

尤其是在今天,在網際網路增長神話消失後,唯快不破的方式,已經不能給產品或業務帶來太多的意義。

所以,及時的調整團隊工作的節奏,對團隊和業務的長期發展是更為有價值的。

短跑的“敏捷”

在衝刺(Sprints)的數量和週期成為團隊的目標後,整個團隊的動作就會悄然發生改變。

現實中,大多數團隊都採用一些類似敏捷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開發工作會在迭代中開展。團隊會計劃一些 Sprints ,會評估如何完成這些任務,並在完成後進行任務過程的回顧。而對於Sprints的背後的要交付的產品價值,要解決的實際問題,研發團隊是很少討論,也不太願意去關注的。

同時,為了增加衝刺(Sprints)的數量,或減少完成衝刺(Sprints)的時間投入,團隊會做出很多沒必要的拆分,從大的資料上來看:所有的事情都在不斷的進行,Sprints的完成量和完成時間投入也非常的合理。

但其實呢,產研團隊可能在玩一個短跑衝刺的遊戲,來迎合管理層的考核目標。在短跑遊戲中,團隊往往就會偏離了業務價值的交付的目的。

短跑衝刺的傷害

其實,這種空洞的短跑衝刺遊戲,會給團隊造成多方面的傷害:

首先,團隊的稀缺的研發資源被浪費在了很多無意義的衝刺(Sprints)之上。從表面上來看,團隊是完成了很多的任務,交付任務的效率也很高,但真正交付的業務價值是多少,是很少有人去關心的。

第二,團隊的衝刺(Sprints)回顧,成為了一個形式化的步驟。回顧,更多的只停留在第一層的任務完成的過程上的覆盤,而未能在向前推進一步,對於衝刺(Sprints)的業務價值,方向上的問題,團隊總是視而不見的。

第三,工程師們逐漸喪失了價值感。工程師們逐漸成為了任務完成的一個終端,而無法真正參與到問題的解決之中,長時間的參與感缺失,就會對工作失去了價值感和意義感,穩定性也就成為了一個問題。

總之,對於技術團隊,最稀缺的資源就是工程團隊的時間資源,如果我們如此任性將時間浪費在空洞的短跑衝刺遊戲上,是非常可惜的。

迴歸意義

要解決空洞的短跑遊戲問題,其辦法也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讓衝刺(Sprints)有意義。

讓團隊有全域性的視角,找到一個健康的節奏,將有效的時間資源,儘可能的投入到有業務價值的功能交付之上。

具體如下:

首先,在管理上,不只是單一維度的去考核團隊的衝刺數量和交付時間週期的指標。

第二,要讓產研團隊一起去設定每一個“衝刺”的業務價值,讓每個人(包括他們自己)都理解朝著這個價值前進的重要性。

第三,團隊要能根據實際的情況,動態的調整“衝刺”的重要性和優先順序,任務範圍的大小、交付週期的計劃等,不在追求虛假的指標。

第四,在團隊的“衝刺”回顧中,要向上有深挖假設的有效性,譬如,問題是否定位準確,方案設計是否有效,交付的業務價值是否符合預期等。而不只是任務完成過程中的研發效率那一小塊東西。

數字產品研發和交付,是一個如同馬拉松一樣的長跑遊戲。

在此過程中,要找到合適的短期目標,控制好整體的節奏,不斷做出有意義的回顧和調整,讓團隊看見真實的意義和價值,是持續發展的關鍵。

寫在最後

軟體產品的開發過程,不是一項短跑衝刺的遊戲,而是一項持續的馬拉松專案。

如果將研發過程簡化為只有衝刺數量和交付週期的短期任務,而忽略了團隊內人員內在需求,資源的浪費就是必然的事情。

回顧到敏捷和衝刺(Sprints)的本質之上,要讓團隊將更多的精力和能量,用在交付更有業務價值的迭代之上,才是更有意義的。

好的目標,會帶來好的結果,所以小心你的考核目標。


閱讀,思考,練習,分享,日日不斷之功。

嗯,寫完了。

新的一天,加油哦 (ง •̀_•́)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