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老牌資料庫廠商,誰先登“雲”造極?

danny_2018發表於2023-02-27

近年來,國內資料庫廠商受到政策大力支援發展得如火如荼,從擴張勢頭上看,諸如Oracle、微軟等曾經幾乎壟斷國內資料庫市場的廠商在近年的較量中似乎漸漸落了下風,在國內的資料庫市場份額有所下滑,而以達夢資料、人大金倉等為代表的國內資料庫廠商逐漸起勢,國產替代化程式加快。

不過,雖然這些知名國際廠商在中國市場稍遇阻力,但在全球資料庫市場上,這些廠商仍然是“手握大權”以及引領全球資料庫市場風向的存在。因此,分析國際頭部資料庫廠商的發展情況有助於我們洞悉市場最前端的技術方向與發展動向,一來能參考市場中最為頭部的企業業務情況並對比不同企業的運營水平,二來也能根據國際頭部企業的業務發展和技術創新給國內資料庫廠商的下一步突破提供一些啟發。

接下來,本文將選取5家國際上具有代表性的資料庫企業進行橫向對比分析,選取的標準主要基於Gartner釋出的《2021全球資料庫市場份額報告》中全球市場份額排名前十的廠商,並從中挑選出伴隨資料庫技術發展迭代而成長起來的老牌企業(成長型新興大資料庫廠商未在本次選擇範圍內)。

具體分別為IBM、微軟、Oracle、SAP、Teradata Corp(下稱“TDC”),來解析國際主流資料庫廠商的財務表現,業務結構和發展方向。

首先我們按時間順利來對這五家企業的發展做個簡要梳理。

在這五家企業中,IBM成立時間最早,1911年創立於美國,對於資料庫業務發展的起步已經到了1970年,這一年IBM公司的研究員Codd 發表了業界第一篇關於關聯式資料庫理論的論文,首次提出了關係模型的概念,成為資料庫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年。

不過,雖然IBM當時就關聯式資料庫專案開始了研發,但並未在產品上搶佔市場先機,直到1983年IBM才終於釋出自己的首款資料庫產品DB2,標誌著IBM在商業資料庫上的業務發展正式起步。2001年,IBM 收購了 Informix 的資料庫業務,擴大了 IBM 的分散式資料庫業務。也是在這一時期,IBM帶著Db2、Informix等資料庫產品進入中國,並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尤其以金融業為主。從市佔率來看,近5年來IBM穩固佔據全球資料庫市場份額前五,不過近年也開始出現頹勢,Gartner報告顯示IBM的市佔率已從2017年的12.7%降至2021年的5.6%。

SAP成立於1972年,由5名前IBM員工創立,其最初以企業資源規劃軟體而聞名。2010年左右SAP 收購 Sybase,並開始佈局雲端計算服務,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基於雲端計算的企業管理系統,到目前為止,SAP已基本完成了企業核心軟體ERP的雲化轉型。從市場份額來看,近5年SAP在全球資料庫市場中份額基本處於領先地位,不過2021年由於谷歌雲資料庫發展加速其市場份額當年首次進入前五,也導致SAP由2017-2020年穩固的第五名首次掉出前五行列,從而下降一名位列第六。

微軟旗下資料庫產品 SQL Server在全球資料庫市場的份額也名列前茅,是關係型資料庫賽道中的佼佼者,很長一段時間在全球傳統資料庫市場都與IBM、Oracle有著三足鼎立的格局。從市場份額來看,Gartner報告顯示微軟近5年在全球資料庫市場的份額未掉出前二,2020-2021年更是以24%的份額牢牢坐穩第一的寶座。

Oracle成立於1977年,Oracle創始人正是受到IBM研究員發表的那篇有關關係型資料庫論文的啟發而推出了第一代Oracle關係型資料庫產品,比IBM的DB2還要早上幾年,贏得了市場的先機,一路走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並且Oracle自1989年就進軍了中國市場,當時在國內電信、電力等行業可謂是壟斷態勢。

2010年後Oracle也開始佈局雲資料庫戰略,進行了一系列相關技術企業的整合收購,不過由於新老資料庫廠商都加入了雲市場的爭奪,競爭愈發激烈,Oracle在全球資料庫市場份額由2017年的第一(36.1%)落後至2021年的第三(20.6%)。

TDC成立於1979年,專注於資料庫相關產品和服務提供,目前已經成長為美國前十大上市軟體公司之一。其主要軟體和硬體產品包括:Teradata資料庫、Teradata資料倉儲軟體、資料倉儲專用平臺等,1996年 Teradata資料庫成為世界上容量最大的資料庫,達11TB。

相比於前幾家企業,TDC在市場上更為低調,更多人對TDC的印象是一家傳統老派的硬體公司,且其雲端計算轉型也晚於前幾家巨頭,自2019年開始才著手佈局雲端業務,逐漸從資料倉儲企業轉型為以云為中心的資料平臺解決方案提供商,推出了Vantage Cloud資料平臺。從市場份額來看,Gartner 報告顯示2020-2021年TDC均在全球資料庫市場中維持了第八的位置。

按時間脈絡簡要梳理後可以發現,以上五家企業的資料庫業務均發跡於傳統關係型資料庫,是全球資料庫市場份額位列前茅的頭部廠商,並且也同樣隨著網際網路的轉型升級在不同時間開始不同程度地佈局雲業務轉型。那麼,以直觀的財務資料對比,上述五家國際知名資料庫企業如今的發展水平究竟如何?

財務水平的較量

接下來將以各企業最近4個財年財務資料進行對比參考。(注:TDC最新披露的財務資料截至2022財年第三季度;SAP,IBM最新披露的財務資料截至2022財年末;Oracle,微軟最新披露的財務資料截至2023財年第二季度;為了資料對比的統一性,SAP、IBM、微軟、Oracle選取其2019-2022財年的財務資料,TDC選取2019-2022財年前三季度財務資料。)

首先,從營收淨利潤規模來看,統計各企業財務報表資料可知,2019-2022財年,IBM分別實現營收771.47億美元、736.20億美元、573.51億美元、605.30億美元;分別實現淨利潤94.31億美元、55.90億美元、57.43億美元、16.40億美元;

微軟分別實現營收1255.02億美元、1430.15億美元、1680.88億美元、1982.70億美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92.40億美元、442.81億美元、612.71億美元、727.38億美元;

SAP分別實現營收為308.39億美元、311.65億美元、329.09億美元、324.45億美元;分別實現淨利潤37.17億美元、58.65億美元、62.12億美元、24.07億美元 ;

Oracle分別實現營收395.06億美元、390.68億美元、404.79億美元、424.40億美元,分別實現淨利潤110.83億美元、101.35億美元、137.46億美元、67.17億美元;

2019-2022財年前三季度,TDC分別實現營收18.99億美元、18.36億美元、19.17億美元、13.43億美元;分別實現淨利潤-0.2億美元、1.29億美元、1.47億美元、0.4億美元。

從下圖可更直觀看出五家企業營收淨利潤規模的對比:

資料來源:各企業財報;注:TDC黃色柱為2022財年前三季度資料

資料來源:各企業財報;注:TDC黃色柱為2022財年前三季度資料

由上對比可知,微軟作為全球第一大軟體企業,從規模上對比其他幾家龍頭與它也有著不同程度的差距,IBM雖然成立時間遠早於其他幾家企業,但發展規模也次於微軟;SAP與Oracle在營收規模上可以說是差距較小,不過在盈利能力上Oracle要更優於SAP,淨利潤規模基本上在SAP的兩倍左右;TDC則總體規模較小,近年更是出現過淨虧損狀態,和其他四家企業有較大差距。

從各個企業近3個財年營收及淨利潤增速來看,2020-2022財年,IBM營收增速分別為-4.39%、3.93%、5.54%;淨利潤增速分別為-40.73%、2.74%、-71.46%。近年IBM營收雖然扭轉下滑趨勢,穩步上升,但淨利潤卻下跌慘重,2022財年下滑趨勢更是突破了70%,IBM表示主要由於退出了俄羅斯市場業務以及其他例如高通脹等外部因素的影響,給利潤的增長帶來較大壓力。

微軟近3個財年營收增速分別為13.65%、17.53%、17.96%;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2.85%、38.37%、18.72%,基本維持了穩步上漲的態勢。

SAP營收增速分別為-0.78%、1.84%、10.88%,逐年好轉回升,但淨利潤增速分別為56.72%、1.76%、-68.12%,呈連年下滑的態勢。

Oracle營收增速分別為-1.11%、-3.61%、4.84%,淨利潤增速分別為-8.55%、35.63%、-51.13%,盈利能力有所衰退,增收不增利。

TDC2020-2021財年營收增速分別為-3.32%、4.41%,扭轉了下滑態勢,淨利潤增速分別為745.00%、13.95%,主要是2020財年由於轉虧為盈從而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以下圖片也可直觀地看出各企業近年來的發展狀況以及增長(下滑)趨勢的走向。

資料來源:各企業財報

資料來源:各企業財報

綜合來看,IBM、SAP以及Oracle近年均出現了增收不增利的的現象,營收有所擴張但盈利能力受不同因素的影響有所下滑,TDC和微軟則均維持了增長態勢,其中TDC從去年開始淨利潤增長開始放緩,而微軟表現最好,營收和淨利潤都保持住了穩步上升的態勢。

業務佈局+發展方向=?

接下來,我們將主要從收入結構及業務佈局的視角來看五家企業的業務佈局及發展重心,藉此瞭解全球資料庫領域的業務發展方向、技術方向,以及市場方向。

一、IBM

由於IBM目前只披露了2022財年第四季度較為詳細的財務報告,暫未披露2022整個財年經過審計的年度詳細財務報告,因此在細分業務收入佔比及各業務利潤率等詳細資料主要參考IBM2021財年報告,公司最新業務進展則參考2022財年第四季度報告進行分析。

首先,IBM主要收入來源包括以下幾部分:軟體、諮詢、基礎設施與融資。這裡我們主要關注軟體與基礎設施兩大塊業務,2020-2021財年,IBM軟體收入分別為229.27億美元、241.41億美元,同比增長5.3%,取得較好增長,佔據當期營收分別為41.55%,42.09%;基礎設施業務報告期分別實現145.33億美元、141.88億美元,佔據營收比分別為26.34%、24.74%,有小幅的下滑,剩餘32.11%、33.17%則分別為當年諮詢業務及融資帶來的收入。

資料來源:各企業財報

拆分來看,軟體業務的增長主要得益於軟體混合雲收入實現了強勁的增長,詳細而言,2021財年第四季度混合雲收入為87億美元,同比增長26%,全年混合雲營收為224億美元,增長17%。這很大部分得益於IBM2019年收購的Red Hat(下稱“紅帽”),這是一家涵蓋混合雲基礎架構、應用服務、雲原生應用開發和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廠商,為IBM在雲化程式上實現了加速轉型。

財報顯示,目前IBM的平臺已完成基於紅帽構建,IBM 軟體和基礎架構技術也已針對此平臺進行了最佳化。資料顯示,2021財年紅帽公司的收入增長了30.6%,並且,截至2021年末IBM的混合雲平臺上有3800個客戶,與前一年相比增加了1000多名客戶。在企業的關鍵混合雲需求方面取得了較大突破。

再從毛利率來看,2020-2021財年軟體業務毛利率分別為78.3%、78.8%,為所有業務中最高,其次為基礎設施,分別為57.5%、55.3%,這兩大塊業務毛利率均超出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水平,兩年來主營業務平均毛利率分別為55.9%、54.9%,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主要受到IBM為推動混合雲和AI戰略以及產品週期動態而進行的大量投資的影響。

此外,根據IBM2022財年第四季度財報釋出會可知,IBM在混合雲業務方面繼續維持了較好的增長,資料顯示,該季度IBM軟體業務營收為73 億美元,增長2.8%,按固定匯率計算上升 8%,混合雲平臺與解決方案營收增長10%(按固定匯率計算,下同),其中,紅帽營收增長15%,自動化營收增長9%,安全業務營收增長10%;基礎設施業務(包括混合雲基礎設施、基礎設施支援)增長7.4%,混合雲基礎設施營收增增長11%,可見,上述核心業務均取得了較好的增長。

以上資料顯示了IBM近年在雲業務上取得的部分成果,那麼IBM近年在業務上的發展方向具體如何?

從IBM的戰略規劃上可看出,其近年的業務重心已經轉向為發展混合雲和人工智慧,2021年也剝離了託管基礎設施服務業務(現稱為Kyndryl)。IBM表示,混合雲和人工智慧是當今企業最具變革性的兩項技術。首先,與依賴單一的公有云相比,混合雲能使組織在內部或邊緣跨多個雲驅動業務價值,包括規模、安全性、易用性、部署的靈活性、無縫體驗和更快的創新週期。

為了抓住這一混合雲市場機會,IBM近年優先投資於符合公司既定戰略的產品,例如Red Hat OpenShift和RHEL,IBM Cloud Paks,相關的IBM諮詢實踐和IBM基礎設施,有目的地將公司的混合雲開放平臺嵌入到公司其他產品中,以加速創新並擴大對客戶環境的影響。

IBM目前也在加緊大規模部署人工智慧,例如投資大型語言或基礎模型,並在公司的人工智慧產品組合中注入這些能力,也取得了階段性增長。例如IBM為快餐店實現了免下車體驗的自動化,幫助數百萬客戶進行查詢和預約等,以及BBC現在正在使用IBM的AIOps軟體來自動化對其IT基礎結構的管理。資料顯示,2022財年第四季度IBM的資料與人工智慧營收增長了8%。

由上可見,IBM近幾年轉型帶來的增長以及網際網路數字轉型步伐的加快將使其更加聚焦於混合雲和人工智慧的發展戰略。

二、微軟

微軟的業務較為豐富,主要包括伺服器產品和雲服務、Office Commercial、Windows Commercial、LinkedIn的商業部分、企業服務和Dynamics,具體可分為三大塊,分別是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類別、智慧雲業務、個人計算類別。

資料顯示,2021-2022財年,微軟有關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類別的收入分別為539.15億美元、633.64億美元,分別佔營收比32.08%、31.96%,2022財年該項類別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8%;智慧雲業務收入分別為600.80億美元、752.51億美元,分別佔比35.74%、37.95%,2022財年智慧雲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個人計算類別業務分別為540.93億美元、596.55億美元,分別佔當年營收比為32.18%、30.09%。

可以看出,這三大塊業務主要形成了驅動微軟業績的三駕馬車,佔比較為均衡,不過不可忽視的是,智慧雲業務在過去一年實現了較大的增長,業務佔比也有所凸顯。

詳細來看,根據微軟自身的劃分,生產力和業務流程類別主要包含的是辦公商業產品、Office 產品、LinkedIn產品、以及Dynamics產品;更多個人計算類別主要包括Windows收入、搜尋和新聞廣告收入、遊戲收入等,兩塊業務均實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我們主要看向微軟的智慧雲業務,這塊業務主要包括微軟的伺服器產品和雲服務等,具體包括包括Azure和其他雲服務;SQL Server、Windows Server、Visual Studio、System Center和相關的客戶端訪問許可證(“CAL”);以及Nuance和GitHub。

看向其2023財年前兩個季度最新資料,智慧雲的收入為215億美元,增長18%(按固定匯率計算,增長24%),主要得益於Azure和其他雲服務收入增長31%。可見微軟在智慧雲業務上的發展處於穩步加速的狀態。

上面提到的Azure是一套全面的雲服務,客戶可以透過微軟的全球資料中心網路將Azure用於計算、網路、儲存、移動和Web應用程式服務、人工智慧、物聯網、認知服務和機器學習,其競爭優勢包括啟用混合雲,允許將現有資料中心與公共雲一起部署到一個單一的、有凝聚力的基礎設施中,以及能夠以滿足各種規模和複雜性企業需求的規模執行。

Azure的收入主要受基礎設施即服務和平臺即服務消費服務以及企業移動+安全等基於使用者的服務的影響,是微軟雲業務中的核心所在。

還值得一提是,2022財年第三季度,微軟以188億美元的收購價完成了對Nuance的收購,Nuance是一家擁有醫療保健和企業AI經驗的雲和人工智慧軟體提供商,其垂直最佳化的人工智慧的以安全為中心、基於雲的解決方案將為微軟的雲服務業務加速發展進一步添磚加瓦。

對於微軟未來的業務發展方向,最重要的便是上述提到的智慧雲業務,在這塊業務上,微軟表示願景是構建智慧雲平臺,具體表現為微軟將繼續投資於高效能和可持續計算,以滿足對公司雲端計算基礎設施和資料中心網路提供的Microsoft服務的快速訪問不斷增長的需求。

前述提到的Azure就是一種可信的雲,具有全面的合規性覆蓋和內建的基於人工智慧的安全性,未來或將成為微軟更為依賴和側重的板塊,新收購的Nuance也值得市場關注,這同樣昭示著微軟對人工智慧領域發展的野心。

三、Oracle

從Oracle各主營業務來看,目前Oracle核心業務主要為雲和許可證業務、硬體業務和服務業務。雲和許可證業務主要包括向選擇購買與購買Oracle應用和基礎架構軟體許可證以用於雲、內部部署和其他IT環境的客戶提供Oracle許可證支援服務,此外還包括提供公司的軟體產品,包括Oracle應用程式、Oracle資料庫、Oracle中介軟體和Java等。

硬體業務方面則主要指提供廣泛的企業硬體產品和硬體相關軟體產品;服務業務則是指幫助客戶和合作夥伴最大限度地提高其在Oracle應用和基礎設施技術方面的投資績效。

從各項業務財務資料來看,2020-2022財年雲和許可證業務、硬體業務和服務業務分別佔當期財年總收入的83.24%、8.81%、7.95%;84.24%、8.30%、7.46%;84.95%、7.5%、7.55%,雲和許可證業務呈穩定增長態勢。從各項業務利潤率來看,2022財年雲和許可證業務總利潤率為67%,從數字來看相比2021財年68%略微下降了1%,不過排除匯率波動的影響,由於2022財年該業務的總收入增加,雲和許可業務在2022財年的總利潤率與2021財年相比有所增加,而2022財年的總利潤率佔該業務收入的百分比由於費用增長而略有下降。

其次,2022財年硬體業務的總利潤率為59%,從數字來看相比2021財年60%略微下降了1%,與2021財年相比,2022財年的固定貨幣硬體收入有所下降,這主要是由於Oracle繼續重視基於雲的基礎設施技術和戰略硬體產品的營銷和銷售,以及公司對某些非戰略性硬體產品的銷售和營銷工作的淡化,這導致某些硬體產品線的銷量下降。最後,2022財年服務業務的總利潤率為21%,與2021財年基本維持持平。

由上可知,Oracle目前的業務重心在雲和許可證業務上,並將持續佈局擴充套件,報告顯示,2023財年Oracle將增加現有的資料中心容量,並在新的地理位置建立資料中心,以滿足在雲和許可證業務上當前和預期的客戶需求。

在未來業務規劃方面,Oracle除了加大研發投入創新產品與服務,還將透過收購業務和技術來擴充套件產品和服務以及智慧財產權,Oracle也表示雲軟體即服務和甲骨文雲基礎設施(分別為SaaS和OCI)產品是公司擴充套件雲和許可業務的機會,由此可見,在未來的業務規劃上,雲業務將成為Oracle的核心發力點。

四、SAP

SAP的收入類別可分為雲收入,軟體許可收入和軟體支援收入,統稱為雲和軟體收入。雲收入主要包括Platform as a Service,即訪問基於雲的平臺來開發、部署、整合和管理應用程式,以及高階雲支援,即支援超出了嵌入在底層雲訂閱服務中的常規支援等。

軟體許可收入是指透過向客戶銷售或許可軟體獲得的費用,包括銷售SAP標準軟體產品和客戶特定的內部軟體開發協議的收入;軟體支援收入是指從向客戶提供標準化支援服務中獲得的費用,這些服務包括未指定的未來軟體更新,升級和增強,以及針對本地軟體產品的技術產品支援服務。

資料顯示,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2021-2022財年雲收入分別實現營收94.14億歐元、125.56億歐元,佔當期總收入分別為33.83%、40.67%,2022財年雲收入同比增長33.32%,主要得益於SaaS和PaaS產品組合的增長,以及SAP S/4Hana雲收入的進一步加速;軟體許可證和支援收入分別為146.60億歐元、139.65億歐元,分別佔總收入比為52.65%、45.24%,2022財年該業務同比下滑5%。

主要看向雲端計算業務,資料顯示,2022財年雲毛利率由2021財年的67%上升2.3%至69.3%,主要由於所有云業務模式的毛利率不斷擴大,效率的提高抵消了對下一代雲交付計劃的投資增加;軟體許可和支援毛利率由86.9%上升至87.9%;雲和軟體綜合毛利率兩年維持在79.1%,在業內來看屬於較高水平。

從上述收入結構和業務佔比可以看出,近幾年SAP的業務轉型基本使其跳出了傳統資料庫圈子,全面融入雲端計算方向的轉型升級。

對於目前的SAP來說,雲端計算轉型仍在不斷進行中,其中也不得不提到其2015年釋出的升級版核心產品SAP S/4HANA Cloud,是新一代的智慧雲ERP產品,具有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高階分析等智慧技術。該套件執行在SAP HANA上,結合了自動化和整合的業務流程分析以及基於角色的使用者體驗,可以在公共雲中、私有云中或在本地以及混合部署中的組合,已經成長為智慧雲領域的領導產品。

可以說,在2020年,SAP釋出SAP HANA CLOUD進一步完善雲化佈局後,其已基本完成了自2011年推出HANA平臺開始計劃的企業核心軟體ERP的雲化轉型,而這也是SAP雲端計算產品的基礎載體與核心底層技術。

資料顯示,2021年,SAP S/4HANA增加了約2800個客戶,使客戶數量達到約18800個,同比增長18%。從收入來看,SAP披露的詳細資料顯示SAP S/4Hana Cloud2021-2022財年分別實現營收10.90億歐元、20.92億歐元,2022財年該產品收入同比增長近一倍,且單產品營收就佔據雲收入的16.58%,也可見其增長態勢。

對於其未來業務發展方向,SAP財報裡對2025年的業務展望中提到的雲收入超過220億歐元,也顯示其向雲端計算市場持續發力的願景。具體而言,SAP表示將更加註重雲轉型的加速,將在公司的特定領域開展有針對性的重組計劃,透過調整公司運營模式加速雲轉型,例如探討出售Qualtrics公司股權,精簡業務組合,更加聚焦核心業務領域。

五、TDC

TDC將其主營業務收入劃分為三部分,分別為經常性收入、軟體許可證、硬體及其他收入,以及諮詢服務收入,其中經常性收入佔據大頭,主要包括訂閱、雲、軟體升級和維護,是公司雲端計算相關的主營業務。

資料顯示,2020-2021財年經常性收入分別實現營收13.09億美元、14.64億美元,分別佔總營收比的71.3%、76.4%,軟體許可證、硬體及其他收入分別實現營收1.07億美元、0.77億美元,分別佔總營收比的5.8%、4.0%;諮詢服務分別實現營收4.2億美元、3.76億美元,佔據總營收比分別為22.9%、19.6%。

我們主要看向TDC的核心業務,即雲相關業務,具體而言,TDC雲業務主要由三個類別組成,1、公共雲,2、與基於本地訂閱的和私有云(“訂閱”)有關的業務,3、與永久維護和軟體升級有關的業務。

再根據資料細分來看,2021財年,公共雲業務收入為2.02億美元,較上年增長91%,主要是由於本地客戶遷移到雲中的Teradata Vantage;訂閱業務收入8.98億美元,比上一年增長了8%;維護和軟體升級業務為3.92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0%,其中與基於本地訂閱的和私有云有關的業務佔據大頭。從毛利率來看,2020-2021財年經常性業務收入毛利率為71.7%、75.1%,綜合毛利率分別為55.5%、61.9%。

上述提到的Teradata Vantage正是TDC的核心資料平臺,它是一個可擴充套件、安全、高併發和彈性的資料平臺,可以實現在跨內部部署、私有云和公共雲環境執行。Teradata Vantage還包含一個安全、高併發和彈性的分析引擎,可滿足目標市場(全球10000家企業)的可伸縮性需求。

作為TDC的核心資料平臺,其在考慮新客戶的獲取時,目標便是推動Teradata Vantage軟體的採用,為此TDC已經與全球前三大公共雲服務提供商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AWS、Microsoft Azure和Google Cloud,以便TDC能夠為目標企業提供在公共雲中使用Teradata Vantage產品的機會,既可以採用即服務模式,也可以採用自助模式。

TDC的業務目標相較於上述四家大企業來說更加務實,其發展目標便是針對Teradata Vantage Multi-Cloud資料平臺產品進行產品擴充套件,為客戶的多雲和混合生態系統提供一致和差異化的功能,以推動Teradata Vantage上的解決方案執行,確立Teradata在雲市場的地位。TDC還專注於開放平臺,正在與雲資料和分析生態系統(包括高階分析和人工智慧工具)進行深度整合。

對於TDC未來的業務方向,雖然TDC相比其他四家企業在雲轉型上開始得更晚,但其對於發展雲業務的決心依舊不小,且想法也有所差異性。TDC認為隨著必須跨越多個雲和內部環境的生態系統的興起,基於雲技術提供的敏捷性帶來了巨大的好處,但也帶來了額外的複雜性,這些因素都導致了管理資料和分析環境相關的複雜性、成本和風險的增加,市場需要能夠適應巨大規模和速度的緊密整合的解決方案。

因此,除了建立跨部署和雲的混合生態系統之外,TDC表示,對於客戶來說,能夠在內部部署環境和多雲環境中整合生態系統是至關重要的,如何為企業量身定製產品能夠成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TDC也在為提供靈活性和部署環境的選擇而努力,以使得無論是在本地還是在頂級公共雲中的可移植性。綜合上述來看,簡化對資料的訪問,適應大規模和快速的分析將成為TDC主要的差異化發展戰略。

資料庫上雲是大勢

綜合分析了上述五家企業的財務狀況,業務結構以及發展方向後可以發現,隨著網際網路加速轉型升級,曾經的老牌企業都在順應時代所需大幅向雲上遷移擴張。正如在IDC報告中所表示的那樣,傳統上不以技術為中心的公司現在正在進行數字化轉型,並採用技術來運營和支援他們的業務。

從技術角度來看,行業研究報告顯示,近十年雲端計算技術的不斷髮展催生出將資料庫部署在雲上的需求,透過雲服務形式提供資料庫功能的雲資料庫應運而生。未來,資料庫將深度結合雲原生與分散式技術特點,實現計算、記憶體和儲存三者解耦、分層池化;實現查詢級、事務級、運算元級等更細粒度的彈性按需計算。幫助使用者實現最大限度資源池化、彈性變配、超高併發等能力,更加便捷、低成本實現雲上數字化轉型與升級。

具體而言,從資料模型的角度上看,雲資料庫並非一種全新的資料庫技術,而只是以服務的方式提供資料庫功能,雲資料庫並沒有自己專屬的資料模型,雲資料庫所採用的資料模型可以是關係型資料庫所使用的關係模式,即關係型資料庫服務(Rational Database Service,RDS),也可以是NoSQL 資料庫所採用的非關係模型。

再看向上述五家頭部廠商,無論是IBM的混合雲平臺紅帽,微軟的以Azure為核心的智慧雲業務,TDC的Teradata Vantage資料平臺,還是Oracle將增加資料中心容量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雲業務需求,以及SAP探討出售Qualtrics股權精簡業務以聚焦發力雲端計算等,都顯示了資料庫技術下一步的迭代升級將聚焦在“雲資料庫”上。

行業分析師也指出,在全面上雲的大背景下,商業資料庫因其昂貴、高運維難度、以及低擴充套件性和可用性受到挑戰。而云資料庫則因天然為雲定製,具備雲端計算的彈效能力,兼具開源資料庫的易用、開放特點,及傳統資料庫的管理和處理效能等優勢,成為企業的最佳選擇。

那麼雲資料庫市場的發展空間與前景具體表現如何?據Gartner釋出的2021全球資料庫管理系統市場報告,資料庫管理系統市場規模近800億美元,同比增長22.3%,其中雲上資料庫在整個資料庫市場的比例逐年快速上升,到2021年已達到49%,接近一半的比例,且Gartner預計到2023 年,75%的資料庫要跑在雲平臺之上。

由此可見,如今雲資料庫的發展趨勢已經勢不可擋,並且從上述報告中可知,AWS以及google雲等雲廠商都以雲作為核心競爭力和創新方向,在資料庫領域的競爭力不斷提高,2021年的市場份額已進入全球資料庫市場前五行列,甚至一舉超越曾以傳統資料庫為主的Oracle和SAP等老牌廠商。綜合而言,Cloud + Database 已成為資料庫市場內新的競爭力焦點,雲廠商正在加速贏得市場,發力雲資料庫將成為未來攪動全球資料庫市場格局的關鍵手段。

來自 “ 資料猿 ”, 原文作者:海蒂;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IpmVT813XOzJ17spKtL64A,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