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我們的⼤腦⾥的認知不是⼀塊⽩板,⽽是寫滿著密密麻麻對這個世界形成的各種觀念、信念。塞滿了對事物的各個表象,我們腦中的表象世界,對應著外部世界的各種事物。
如果感覺本篇看起來有點不適應,可以看看之前的幾篇,再回來這邊: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了“高維視角”,也說到了“體&用”的概念。本篇進一步進行分享。為了方便講述,把之前的一個圖拿過來,方便大家觀看:
誠然,即便有了上述提及的視角之後,在具體到每一個節點,如“人”這個節點,我們依然會帶著自己的認知來進行評斷,換句話說,可能最終的結果只是換一個“模型”,然後填寫自己的“觀點”。因為,我們對人事物的解讀,就是由腦中的觀念、信念、視⻆、表象所共同決定的,有時,甚⾄根本不需要看、觀察事物,就可以直接對事物作出各種判斷、進⾏推理了。
回頭想,在專案中我們常常這樣做:如,要設計一個號稱可以抗住“億級訪問”的系統,我們很快的想出來很多的詞語“分散式”、“微服務”、“負載均衡”,隨後很自然的很多的技術性的內容就跳了出來,“dubbo,讀寫分離”,甚至開始琢磨“資料庫要如何設計,如何部署,網路如何設定”.....
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同樣,也可能束縛我們。如何跳出“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個局。
“破”與“立”
我們首先將之前的“高維視角”圖進行進一步的拆解,如圖:
舉個例子,例如,我們要一個社交類產品,肯定要拉一票人來實現這個產品,產品上線之後,也要拉一波人來使用這個產品。在做產品的時候,為了實現“社交”的意圖,就要設計一個系統出來,裡面包含各種帶著“社交屬性”的功能,而且這些功能之間以一定的“結構”和“邏輯”進行組織起來。
我們在細看上面的“人”和“物”的部分。
首先說“人”,有內部的,和外部的。內部的人,就是我們拉來實現產品的人,有技術,UI,產品經理等,其實每個人意圖、認知、目標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同一個事情”把這些人聯絡在了一起。
產品出來之後,外部的使用者是否認可,這又是一個問題,這就涉及“內外視角”的轉換。我們常常以為自己是“外部視角,使用者視角”,可是很多時候,卻是“內部視角,專家視角”。
說到這裡,想起曾經做過的幾個產品,都是淚。基本都是“見光死”,構想的場景、設計的功能、以及構建的體系,在產品上線那一刻,歇菜了。後來不斷的修改,推廣,發現,陷入了“泥沼”之中。
至於“物”,就是為了實現“目標”而設計和選擇的。可能的產品會各種的變化,甚至換載體和形式。但是目的都是為了實現“社交”。
產品的變化,其實就是系統的變化,系統的變化會引發結構的改變,當然,功能也是隨著改變的。結構變化之後,會引發外在形式的改變。
到這裡,先打住。我們細細的體會這個過程。回想我們之前提到的“以有序定無序”,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就體現出來了。上圖:
從左往右看,沿用上述的例子:社交產品的意圖和願景,讓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交流,為了實現這個想法(願景),我們就要構建目標,因為願景很大,需要一點點的實現,於是我們就把願景拆解為一個個的小目標,為了實現這一個個的小目標,我們開始構建系統來實現,如“可以自由的影片、語音”,然後就設計系統的結構,推進這個事情,內在結構搞好之後,功能有了,就需要展示給使用者,形式就各種各樣了,可能是軟體形式的App,或者PC端,或者是硬體,如手錶,智慧家居形式。
上述就是一個“以終為始,有序引無序,無序建有序”的過程。
到這裡,大家可能對之前的人事物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其實不僅僅做產品,其實就算是去和客戶喝頓酒,吃個飯,也是類似的。
借假修真
正如之前一直提及的,上述的模型終究只是“渡船,柺杖”,幫助我們走路和渡河的,不用迷戀,但是前期我們需要這個模型來分析,算是“借假修真”吧!
其實說到整體思維,就需要涉及另外一個話題“使命是什麼”,這個問題會觸及到人生三個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我們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一般會有一個規劃,或者整體性的思考;其實職業生涯,是我們整個生命很重要的一個劇情,大多數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上面。
我們可以嘗試,跳到高空,鳥瞰我們的時間長河,我們不妨靜思一下自己的人生規劃。可能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任務來的,只是我們忘記了,或許選擇性的遺忘了,於是在整個生命中不斷的經歷各種人事物,來重新發現,探索。好像尋寶一樣,在這個過程中提升、昇華自己。
就好比我們為了成為技術高手,經歷各種型別的專案,在其中我們學習和領悟技術、待人接物。從而使得自己的實力不斷的增強,眼界不斷的擴充套件。“鐵打的實力,流水的專案”。這也是一種“借假修真”。
今天暫時到這裡,如果感興趣,後續進一步的細細討論,拆解。
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