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種演講結尾方法,讓你的聽眾回味無窮(一)

weixin_33861800發表於2018-04-18
6454716-3fb79b36f4e79d17.jpg
圖片來自網路

“編筐編簍,重在收口,制鑼制鑔,最後一錘”。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不管你編織多大的筐、多大的簍,如果不懂得收口的話,那這個筐簍還是白編了;不管你製造多大的鑼、多大的鑔,如果不善於掌握最後那一錘的話,那這個鑼鑔也是白造了。

以此類推,一場演講的成敗,在相當程度上也取決於演講的結尾部分。

這是因為:如果演講者的開頭部分已經先聲奪人、不落俗套,主體部分也高潮迭起、驚喜不斷,現在又再來一個出人意料、耐人尋味的結尾,那麼,這個結尾就如同錦上添花,給聽眾帶來形式上的完美和精神上的滿足。與此相反,如果演講者的結尾部分,平庸又毫無新意、陳舊又蒼白無力,那聽眾就會覺得狗尾續貂,深感遺憾,失望而去。

因此,演講的結尾必須是整篇演講的精華部分才對。它既是結束又是巔峰;在時間上,既水到渠成,又戛然而止;在表現上,既鏗鏘有力,又餘音繞樑;在手法上,既別開生面,又自然清新。

因此,演講的結尾要比開頭部分和主體部分要求更高才對。內容上,要更有深度;語言上,要更有力度;方法上,要更加匠心獨運;效果上,要更加耐人尋味。一言蔽之,演講的結尾是走向成功的最後一步,它在整個演講中起著一錘定音的重要作用。

既然結尾這麼重要了,那常用的結尾方法有哪些呢?經筆者總結,大約有兩大類十四種。現在,筆者一一介紹如下:

一、原創類

1、總結式

總結式結尾就是在演講結束時,演講者用一段極其簡練的話來對前面所講過的內容和觀點做一個高度概括性的總結,目的是能起到突出中心、強化主題、首尾呼應、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如,葉萍在演講主題為《我是一個小小點》的演講中,她這樣結尾:

我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點啊,雖然微不足道,但當你、我、他,我們大家,這許許多多的點彙集在一起的時候,就成了一條向上的、鮮活生動的線.用這條線,你不僅可以譜寫出屬於自己的旋律,更可以描繪出祖國最美麗的畫卷,改革最燦爛的明天!

再如,劉志庚在他的區長就職演講中,這樣結尾:

我到深圳、龍崗來,並沒有什麼後臺,就憑三句話:憑良心說話,憑本事吃飯,憑骨氣做人。我沒有多大的本事,反而有許多明顯的不足,如年輕不夠成熟、經驗不足等等。但我有我的優勢,最大的優勢是年輕,我精力充沛,敢想敢幹。我敢想,但決不是胡想;我敢幹,也決不是蠻幹。今後,我一定謙虛謹慎,和大家齊心協力,紮紮實實,堅決完成本屆政府提出的各項工作任務!謝謝大家!

再如,筆者在《怎樣微笑才迷人》的培訓課程中,是這樣結尾:

各位同學,我們今天主要講了四大塊內容:什麼是微笑、微笑的機理、微笑的準則以及微笑的四個訓練方法。同時,在課堂上,我們也進行了現場微笑通關訓練。現在,我再三強調幾句:在人際交往過程中,微笑是最好的通行證。因為微笑能使對方富有,但不會使你貧窮;微笑比電便宜,卻比燈燦爛;微笑最能傳遞正能量。最後,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之後,都能熟練應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我更加相信,在座的各位同學,在未來的日子裡,家庭美滿、生活愉快、工作順利,謝謝大家!

注:總結式結尾一般運用於競聘演講、就職演講和課程培訓等幾種情況,因為這幾類演講都需要演講者在最後再來一次總結,目的是為了加強現場聽眾對演講內容的印象。至於其他型別的演講,一般不採用這種結尾方式,因為這種結尾方式比較單調,很難把聽眾的情感推向高潮。

2、即景式

即景式結尾方式也叫“借景抒情”。即演講者在演講結束時,巧妙地借用了現場的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感情或者表明自己的心志。目的是想再次拉近演講者與聽眾之間的距離,增強演講的互動性和感染力。

例如,有一次,某縣委在縣大會議室裡舉行了一場副局級幹部競聘演講活動。那天的天氣很陰沉,輪到諸葛洪鋼上臺演講了,他競聘的是教育局副局長,就在他快要演講結束的時候,突然外面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幾乎把他的聲音都淹沒了。諸葛洪鋼見此情景,他稍停頓了一下之後,指著窗外說:“同志們,聽著窗外響起的陣陣春雷,我的心中也不由得一震。是啊!我們屋內不也是春雷滾滾嗎?幹部聘任制度改革的春雷正在我們這塊天空上震響,在這場競爭中,也許我只是一個過客,但我要張開雙臂,為春雷春雨的到來而歡呼!”

再如,某領導在一次年初動員大會上發表演講,採取了這樣的結尾:

同志們,我們都知道: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撒下一粒種子,便種下一份希望。同時,春天象徵生機蓬勃,體現勤奮上進。所以,春光不容辜負,年華不可虛度。我們今天在這裡開會,宗旨就是再動員、再部署、再安排、再鼓勁,希望各地、各部門、各單位以競進提質姿態來抓好各自工作,以優異成績向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同時,高揚改革創新之帆、鼓足攻堅克難之勁、篤定決戰決勝之志,為實現“十三五”經濟發展良好開局做出新的貢獻!謝謝大家!

注:即景式結尾,這種方式的效果非常不錯,比起那些背稿的演講者來顯然棋高一籌,演講結束之後聽眾還會對他的機智讚不絕口。但是,這種方式不會被經常使用,因為它需要演講者具備一定的觀察能力和應變能力,才能做到駕輕就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