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之後,線上教育平臺原始碼該走向何處?

萬嶽教育系統發表於2021-07-26

7月24日,新華社報導,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正式向社會公開。同時,就在前一天下午,涉及K12教育的上市企業股價經歷了一次斷崖式下跌,知名教培機構新東方、高途、好未來均在內,無一倖免。

政策的落實,使得教培行業迴歸公益性,其利潤空間將大大受限。那麼,作為線上教育的載體, 線上教育平臺 該在架構上做出如何的改變, 線上教育平臺原始碼開發商 是否也要探究新的道路?

一、 區分領域,功能特色化

其實早在今年 3月,第一波“雙減”傳聞出現後,就有一批投資人對線上教育的態度發生了明顯的轉變。當時聽到傳聞後,富厚創投投資總監王潤傑所在的團隊立即開會討論,最後的決定是暫停關注K12校外培訓賽道,將重心放在成人教育上。

這個決定無疑是正確的,與此同時,也有線上教育平臺原始碼開發商開始對自己的產品進行改造。目前很多公司,由於長期以 K12教育、線上學科教育為參考進行開發,出於成本和時間的原因,在增添針對於素質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的一些功能時,將不同領域的功能同時加入至一套系統中,但如此混合式的開發模式讓整套系統變得非常“雜糅”,沒有特色,這讓前來諮詢的使用者感到非常疑惑。搞不清楚這個平臺是要用在什麼方向上,因此線上教育平臺原始碼開發商需要明確一點,要針對不同的領域做功能和樣式上的區分。

二、 技術升級, AI是關鍵

其實對於 “AI+線上教育”的探究早在去年就開始了。

例如,掌門教育就曾以 “師生匹配”為切入點。在原來的線下教學中,老師只被考核了專業能力,而在習慣、性格等方面有可能與學生產生錯位。但是線上教育平臺可以透過技術升級能夠很好解決這個問題,即透過挖掘了成百上千個維度標籤(包括性格、學習習慣等)去刻畫每一名學員和老師的行為畫像,透過學員的學習測評資料和老師的教學行為資料,實現供需兩端精準的匹配。

這就是 AI於線上教育中一次典型應用,而類似的技術,完全可以在線上教育 平臺 開發升級中實現。

以上,就是線上教育平臺 原始碼 、在未來可以開發的新道路。由此可以看出,不論政策如何,只要選對了方向,以智慧技術為基,以效果體驗為營,做好產品,不斷加固自己的 “護城河”,線上教育開發,才能有更加廣闊的生存空間。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68464/viewspace-2783379/,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