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期(2024-2025-1) 學號20241425 《計算機基礎與程式設計》第2周學習總結

DarthAnakin發表於2024-10-06

學期(2024-2025-1) 學號20241425 《計算機基礎與程式設計》第2周學習總結

作業資訊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班級的連結>(2024-2025-1-計算機基礎與程式設計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裡 <作業要求的連結>([2024-2025-1計算機基礎與程式設計第二週作業]https://www.cnblogs.com/rocedu/p/9577842.html#WEEK02)
這個作業的目標 <數字化、資訊保安、自學教材(電腦科學概論(第七版)第1章並完成雲班課測試、《C語言程式設計》第1章並完成雲班課測試)>
作業正文 https://i.cnblogs.com/posts/edit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計算系統 計算系統的分層:計算系統可以分為資訊層、硬體層、程式設計層、作業系統層、應用程式層以及通訊層這六個層次,類似洋蔥結構從內到外分佈。各層之間相互關聯,內層為外層提供支援,外層依賴內層實現具體功能。 ◦ 抽象:抽象是一種刪除複雜細節的心理模型。在電腦科學中,抽象幫助人們理解和處理複雜的系統,透過忽略不必要的細節,關注關鍵的特性和行為,使得複雜的問題變得更容易理解和解決。 2. 計算的歷史 3 : ◦ 計算硬體簡史:回顧了計算硬體的發展歷程,從早期的計算工具如算盤等,到機械計算裝置,再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電子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電子管、電晶體、積體電路、大規模積體電路等階段,硬體效能不斷提升,體積不斷縮小,成本不斷降低。 ◦ 計算軟體簡史:軟體的發展與硬體的發展相輔相成。早期的軟體是為了配合硬體的執行,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應用需求的增加,軟體的規模和複雜性不斷提高,出現了作業系統、程式語言、應用軟體等不同型別的軟體。 ◦ 預言:對未來計算技術的發展進行了一些預測和展望,如計算機效能的進一步提升、新型計算技術的出現等。 3. 計算工具與計算學科:計算工具的不斷髮展推動了計算學科的形成和發展,計算學科研究的內容包括計算機系統的設計、開發、應用以及相關的理論和方法等。計算工具為計算學科的研究提供了實踐基礎,而計算學科的發展又促進了計算工具的不斷改進和創新。

教材學習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先問 AI)

  • 問題1:為什麼十六進位制更簡潔?

  • 問題1解決方案:計算機內部使用二進位制儲存和處理資料,但是二進位制數字通常很長。例如,二進位制的 1111(十進位制為 15),而在十六進位制中只用 F 來表示。由於 16 是 2 的冪次方(2⁴ = 16),所以每四位二進位制數可以很方便地轉換為一位十六進位制數。這種轉換關係使得在處理二進位制資料時,如果用十六進位制來表示可以大大縮短資料的長度,看起來更加簡潔。 ◦ 比如,二進位制數 110101101110 可以按四

  • 問題2:電腦硬體組成?

  • 問題2解決方案:中央處理器(CPU)
    功能:它是電腦的核心部件,相當於人的大腦,主要負責執行計算機程式中的指令,進行資料處理和運算。例如,在執行一個複雜的 3D 遊戲時,CPU 需要處理遊戲場景中的物理模型計算、人工智慧演算法等眾多工。
    組成結構:它包括控制器和運算器。控制器負責指揮和協調計算機各部件的工作,比如控制資料的讀取和寫入、指令的執行順序等。運算器則主要進行算術運算(如加、減、乘、除)和邏輯運算(如與、或、非)。
    效能指標:其效能主要由主頻、核心數和快取等因素決定。主頻是指 CPU 的時脈頻率,單位是赫茲(Hz),主頻越高,CPU 處理資料的速度通常越快。核心數表示 CPU 能夠同時處理任務的執行緒數量,例如,四核 CPU 可以同時處理四個執行緒,這有助於提高計算機在多工處理時的效率。快取是用於儲存 CPU 近期可能會頻繁訪問的資料,快取越大,CPU 訪問資料的速度就越快。
    記憶體(RAM)
    功能:記憶體用於暫時儲存 CPU 正在處理的資料和程式指令。當計算機執行程式時,程式和相關資料會從硬碟等儲存裝置載入到記憶體中,CPU 可以快速地從記憶體中讀取和寫入資料。例如,當你開啟一個文書處理軟體,軟體程式和正在編輯的文件內容就會儲存在記憶體中,以便 CPU 快速訪問。
    型別:主要有 DDR(雙倍資料速率)系列,如 DDR3、DDR4 和 DDR5 等。DDR 後面的數字越大,其傳輸資料的速度通常越快。不同型別的記憶體在資料傳輸速率、工作電壓等方面有所不同。
    效能指標:記憶體容量和記憶體頻率是兩個重要的效能指標。記憶體容量越大,計算機能夠同時執行的程式就越多,處理大型資料檔案的能力也就越強。例如,8GB 記憶體可以滿足一般辦公和輕度娛樂需求,而對於專業的影片編輯或大型遊戲執行,可能需要 16GB 或 32GB 甚至更多的記憶體。記憶體頻率決定了記憶體與 CPU 之間資料傳輸的速度,單位是 MHz(兆赫茲)。
    儲存裝置
    硬碟(HDD):
    功能:硬碟是計算機的主要儲存裝置,用於長期儲存資料和程式,如作業系統、應用程式、使用者檔案(文件、照片、影片等)。即使計算機斷電,硬碟中的資料也不會丟失。
    工作原理:它透過磁頭在高速旋轉的碟片上進行資料的讀寫操作。碟片上有許多磁性塗層,磁頭可以改變這些塗層的磁性狀態來儲存資料。
    效能指標:容量和轉速是硬碟的主要效能指標。容量通常以 GB(吉位元組)或 TB(太位元組)為單位,常見的硬碟容量有 1TB、2TB 等。轉速是指硬碟碟片每分鐘旋轉的圈數,單位是 RPM(轉 / 分鐘),常見的轉速有 5400RPM 和 7200RPM,轉速越高,硬碟的資料讀寫速度越快。
    固態硬碟(SSD):
    功能:固態硬碟也是用於儲存資料和程式的裝置,它使用快閃記憶體晶片來儲存資料,相比硬碟,SSD 具有更快的資料讀寫速度。在安裝作業系統和啟動應用程式時,SSD 可以大大縮短等待時間。
    工作原理:資料儲存在快閃記憶體晶片的電晶體中,透過電訊號來控制資料的寫入和讀取。
    效能指標:讀寫速度和容量是主要效能指標。SSD 的讀寫速度通常用順序讀取速度、順序寫入速度和隨機讀寫速度來衡量,單位是 MB/s(兆位元組 / 秒)。其容量常見的有 256GB、512GB、1TB 等。
    主機板
    功能:主機板是電腦硬體的平臺,它將電腦的各個部件連線在一起,使它們能夠相互通訊和協同工作。例如,CPU、記憶體、儲存裝置、顯示卡等都需要透過主機板上的介面和線路進行連線。
    組成結構:主機板上有各種插槽和介面,如 CPU 插槽用於安裝 CPU,記憶體插槽用於安裝記憶體,PCI - E(高速序列計算機擴充套件匯流排標準)插槽用於安裝顯示卡等擴充套件卡。同時,主機板還包含晶片組,晶片組可以分為南橋晶片和北橋晶片(在一些新型主機板中,功能進行了整合),南橋晶片主要負責管理低速裝置(如硬碟、USB 介面等),北橋晶片主要負責管理高速裝置(如 CPU、記憶體、顯示卡等)。
    介面型別:主機板上有多種介面,包括 USB 介面用於連線外部裝置(如 U 盤、滑鼠、鍵盤等),SATA 介面用於連線硬碟和光碟機等儲存裝置,HDMI 介面用於連線顯示器等顯示裝置等。
    顯示卡(GPU)
    功能:顯示卡主要負責處理計算機的圖形和影像相關的任務。在顯示高質量的影片、3D 遊戲、圖形設計等應用場景中發揮關鍵作用。例如,在 3D 遊戲中,顯示卡需要將遊戲中的 3D 模型轉換為顯示器能夠顯示的 2D 影像,包括對模型的渲染、光影效果的處理等。
    組成結構:它包括圖形處理單元(GPU)、視訊記憶體和顯示卡 BIOS 等部分。GPU 是顯示卡的核心,類似於 CPU 在電腦中的地位,主要負責進行圖形資料的計算和處理。視訊記憶體用於儲存圖形處理過程中需要的資料,如紋理資料、頂點資料等。顯示卡 BIOS 則儲存了顯示卡的基本輸入輸出程式,用於初始化顯示卡和提供基本的顯示卡功能。
    效能指標:視訊記憶體容量、視訊記憶體型別和 GPU 核心頻率等是顯示卡的重要效能指標。視訊記憶體容量越大,能夠儲存的圖形資料就越多,在處理複雜的圖形場景時就越不容易出現視訊記憶體不足的情況。視訊記憶體型別(如 GDDR6 等)影響視訊記憶體的資料傳輸速度。GPU 核心頻率越高,顯示卡處理圖形的速度就越快。

  • ...

基於AI的學習

選擇至少2個知識點利用chatgpt等工具進行蘇格拉底挑戰,並提交過程截圖,提示過程參考下面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