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鴻蒙到大疆,中企奮力突破美國技術遏制

roc_guo發表於2021-06-26

從鴻蒙到大疆,中企奮力突破美國技術遏制從鴻蒙到大疆,中企奮力突破美國技術遏制

近日,華為自主開發的鴻蒙作業系統及手機新品正式亮相,受到外界的強烈關注,被視為中國企業努力擺脫對美技術依賴、並加入與谷歌及蘋果作業系統競爭的最新宣言。就在同一天,美國媒體爆料稱,五角大樓在對兩款中國大疆無人機進行檢查後並未發現“惡意程式碼或意圖”,“建議與美軍合作的政府實體和部隊使用”。儘管不知道這份報告對於仍在致力於封堵追殺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美國政客們有何影響,但也從一個側面鼓舞了中國企業掌握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西方制裁封鎖的信心。據美國《洛杉磯時報》3日報導,大疆公司發言人利斯伯格發表宣告稱,五角大樓這份報告的摘要是“迄今為止對該公司無人機安全性的最有力確認”。

美國想禁大疆很難

美國《國會山報》網站6月2日報導說,根據該網站獲得的一份標註日期為5月6日的報告摘要,美國國防部對美國環境和自然資源部使用的兩款大疆無人機進行檢查後稱,沒有發現“惡意程式碼或意圖”,“建議與美軍合作的政府實體和部隊使用”。這篇報導說,報告的其餘部分依然保密。報告作者、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的二級准尉普拉特拒絕就報告的摘要發表評論。

美國內政部2019年10月30日宣佈,除少數緊急情況外,停飛其服役機群中“全部中國產無人機”,使用中國部件的他國無人機,也在停飛名單中。美國《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禁止聯邦政府部門使用或採購中國製造的無人機系統。今年1月,川普在即將卸任總統前釋出行政 ,要求聯邦政府各部門評估並準備停用“敵對國家”製造的無人機。此前,美國商務部已將大疆列入了貿易黑名單。負責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和軍方採購的聯邦總務署說,無人機對政府機構構成“監視、盜竊情報和從事破壞活動”等獨特的挑戰和安全風險。

美國“The Drive”網站報導說,總部位於中國深圳的大疆公司製造了全球約80%的商用無人機,美國政府也曾是熱心使用者。儘管五角大樓5月6日的報告淡化了大疆無人機可能構成的潛在威脅,但美國國會仍在考慮禁止外國無人機技術。參議員盧比奧和斯科特在今年1月提出“2021年美國安全無人機法案”,如果獲得透過,將禁止美國政府購買中國製造的無人機。不過,報導稱,“五角大樓的報告至少應該平息一些擔憂”。報導稱,鑑於中國大陸與台灣製造和掌握著世界上絕大多數的計算機晶片和重要的電信技術,人們經常呼籲美國建立自己的國內微電子製造基地,美國能否擺脫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無疑是中美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洛杉磯時報》3日稱,大疆無人機因價格和可靠性而受到美國許多地方政府的青睞,美國內政部將數百架大疆無人機用於追蹤野火、監測水壩和野生動物。但隨著時任總統川普對中國發動更廣泛的貿易戰,中國製造的無人機已停飛一年多了。去年,五角大樓開始推廣美國製造的、更昂貴的大疆替代品。美國國防部去年8月批准美國、法國等幾家公司向聯邦機構提供無人機,但這些無人機依然依賴於中國製造的部件。美國無人機擴增公司執行長莫尼克說,目前沒有太多可負擔得起並且可靠的替代方案。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電腦科學教授德特威勒說,每個人都想使用美國的系統,只是美國的無人機產業在10年前被扼殺了,至少需要三四年的時間才能趕上。

世界熱議鴻蒙系統

對於鴻蒙系統的正式啟用,世界的反應是讚賞和懷疑並存。美國“石英”網站2日稱,華為正式釋出自己的作業系統鴻蒙,距離美國禁止華為手機使用谷歌的官方安卓版本僅僅兩年之後。科技觀察人士對鴻蒙作業系統能夠在中國流行持樂觀態度,因為中國政府急於用國產技術取代西方技術。隨著美中技術競爭繼續,鴻蒙可能成為安卓和蘋果作業系統之外更有吸引力的替代選擇。但報導稱,目前還不清楚鴻蒙是否能在海外成為真正有競爭力的對手,尤其是考慮到美國的制裁仍然阻止華為裝置整合谷歌和臉書等美國科技巨頭的流行應用。文章稱,鴻蒙在中國以外的市場可能很難銷售,因為中國消費者也有可能想要主流的西方應用程式和完整的谷歌應用,其他國家政府也有可能面臨來自美國的外交壓力,要求他們放棄華為技術。

全球產業分析公司“對位研究”的合夥人沙阿2日在接受美國財經網站CNBC採訪時表示,鴻蒙可以“吸引開發者生態系統,迅速增加裝置的安裝基礎。更多開發者將看到好處”。但 CNBC網站也預測稱,雖然鴻蒙可以在中國本土市場取得成功,但在國際市場可能面臨挑戰。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仍然主導著移動作業系統市場。沙阿表示,鴻蒙系統短缺的唯一東西是西方大牌的開發人員,而歐洲和非洲可以為華為提供機會。

儘管存在種種阻礙,中國企業奮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現狀,外媒對此也紛紛點贊。新加坡“思想中國”網站稱,美國對中國企業和科學家進行的一輪又一輪的折磨、威脅和制裁提醒中國人,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作為一個科技落後者的屈辱歷史。中國一直對依賴西方提供核心技術持謹慎態度,而現在是自上世紀50年代蘇聯撤出對中國的支援以來,中國再一次強烈感受到這種不對稱關係的危險,“中國正在堅定地尋求避免科技霸凌”。

“北京正在玩一個非常聰明的遊戲,將技術創新作為實現其戰略目標的一種軟途徑,而無須訴諸戰爭”。卡達半島電視臺評論稱,近年來,中國為提升全球技術領導地位作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他們投資了數千億美元開發機器人、人工智慧技術、微電子技術和綠色能源等。中國公司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銷售用於5G網路的無線基礎設施,利用合成生物學來提高食品產量,並製造更小、更快的晶片。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最大的基因測序供應商華大基因已在國外建立了約50個新實驗室,進行新冠病毒的檢測。在過去20年中,中國已經從一個“獲取”和“模仿”技術的國家,轉變為一個改進現有技術並進行更多創新的國家。報導稱,中國在全球技術研發支出中的份額從2000年的不到5%增加到2020年的23%以上,如果目前的趨勢繼續下去,預計到2025年中國的技術支出將超過美國。

媒體呼籲中美良性競爭

據美國“太空”網站6月1日報導,美國航天局(NASA)的新任局長納爾遜 5 月 19 日在美國國會影片聽證會上展示了一張由中國“祝融”號火星車拍攝的火星照片。“我想讓你們看看這張照片……這是一個非常激進的競爭對手”。前美國宇航員梅爾羅伊 5 月 20 日在參議院聽證會上列舉了中國最近取得的航天成就:“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僅有登陸火星,還有之前的登陸月球,當然還有低地球軌道空間站的新建設啟動。”“中國已經明確了他們的目標——從美國手中奪走太空優勢,”她補充說。

不僅如此,中國的航天成就還總是伴隨著“太空碎片危害論”的炒作,美國以各種不公平的遏制和打壓手段,應對中國高科技的發展。計劃耗資2500億美元投資美國基礎和先進技術,從而強化美國在多項關鍵領域競爭力與中國抗衡的“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即將在美國國會進入表決階段。

儘管中美高科技競爭日益濃厚,但仍有媒體呼籲美國理智地看待中國的成長,與中國展開良性而不是互相傷害的競爭。“無論哪個國家的火星漫遊車收集了資料,都是美國和各國科學家可以從中受益的一種方式”,美國“太空”網站對中國火星車的評價顯然比美國官方要更加自信和輕鬆。新加坡亞洲新聞臺評論稱,美國最新的對華政策將被證明是弄巧成拙。華盛頓對中國超越美國的潛力感到擔憂,並試圖透過不斷升級的“極限施壓”運動來削弱中國。結果是美國農民失去了240億美元中國市場的大部分,美國公司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利潤,削減工資和工作崗位,併為美國消費者提高價格。與此同時,中國並沒有停止前進,中國即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它的經濟非常具有競爭力。報導稱,中國有很多問題,但它用自己的行動在解決這些問題。競爭可以提高參與國的能力,但試圖傷害對方的對抗是無益的。報導還呼籲,美國需要與中國合作,改革全球治理,解決共同關心的全球性問題,如環境退化、流行病、核擴散、全球經濟和金融不穩定、貧困等,並共同為新技術制定標準。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69901823/viewspace-2778496/,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