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 main menu
IT人
奧特曼贏家通吃!OpenAI再攬66億美元新融資,還不忘「狙擊」一把老同事Ilya
机器之心
發表於
2024-10-03
原文網址 :
https://www.jiqizhixin.com/articles/2024-10-03-4
奧特曼
OpenAI
OpenAI的估值在 9 個月內上漲了超過 700 億美元。
鬧得滿城風雨的 OpenAI 融資傳聞終於塵埃落定。
10 月 2 日,OpenAI 突然釋出公告稱,它融了一筆 66 億美元的鉅款,投後估值飆漲到 1570 億美元,這意味著,其估值在 9 個月內翻了一番。
到底是誰這麼大手筆?
綜合各方訊息來看,此輪融資由 OpenAI 老股東 Thrive Capital 領投,微軟、英偉達、軟銀等參投。
不過,OpenAI 此次融資仍是引發不小的爭議。
首先是它那不尋常的附加條件。
OpenAI 要求投資者不能支援競爭對手的初創公司,不僅點名 Anthropic、xAI 等「死對頭」,甚至連 OpenAI 聯合創始人 Ilya Sutskever 的新公司 Safe Superintelligence (SSI) 也不放過。
這讓馬斯克極為不滿,直接在 X 上炮轟:邪惡!
其次就是關於 OpenAI 性質的轉變。
目前,OpenAI 的盈利部門由一個非營利機構管理,該機構限制了投資者的回報,但據說 Altman 已經暗示 OpenAI 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擺脫非營利治理。
另外據彭博社報導,如果 OpenAI 在兩年內沒有完成從非營利組織到盈利公司的轉變,新一輪融資的投資者將能夠收回他們的資金。
毒舌的網友們也開啟滿級嘲諷模式,有人拿 Altman 的股權說事:
有人用馬斯克表情包質疑「從非營利轉向營利以『造福全人類』」的背後邏輯。
還有網友想看看 OpenAI 究竟會走向何方。
更有意思的是,OpenAI 的這次融資,竟還牽扯出諸多宮鬥「秘聞」。
OpenAI 融了一筆鉅款
昨天,OpenAI 宣佈以 1570 億美元的投後估值,籌集了 66 億美元的資金,一舉重新整理了矽谷最高融資紀錄。
OpenAI 在其公告中表示,「新資金將使我們能夠加倍鞏固我們在前沿 AI 研究中的領導地位,增加算力,並繼續構建幫助人們解決難題的工具……我們感謝投資者對我們的信任,我們期待與我們的合作伙伴、開發者和更廣泛的社群合作,塑造一個對每個人都有益的、由人工智慧驅動的生態系統和未來。」
據報導,OpenAI 此次的融資陣容相當豪華,由投資公司 Thrive Capital 領投,微軟、英偉達、軟銀、阿聯酋投資公司 MGX 等參與投資。
其中,Thrive 投資了大約 13 億美元,微軟投資了近 10 億美元,而英偉達承諾投資 1 億美元,軟銀投入了 5 億美元。
此外,Thrive 還獲得了一項獨家選擇權(未向其他投資者提供),如果 OpenAI 實現收入目標,Thrive 明年可以以相同的估值再投資 10 億美元。
不過,OpenAI 融資的訊息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例如科技公關專家和技術作家埃德・齊特隆(Ed Zitron)發表了一篇文章,標題就是「OpenAI 是一個糟糕的生意」。
他認為 OpenAI 決定接受臭名昭著的軟銀風險基金(該基金明顯投資了像 WeWork 這樣的失敗者)的 5 億美元,再加上它依賴個人 ChatGPT 訂閱而不是 API 使用或許可,表明它未來作為盈利企業的成功地位並不穩固。
科技媒體 The Verge 則稱,這輪融資將 OpenAI 的估值定在其報告收入的大約 40 倍,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數字,突顯了矽谷對人工智慧的炒作程度。
更值得玩味的是,此輪融資不見蘋果公司的身影。
要知道,在幾周前就有媒體報導,蘋果公司正在考慮投資 OpenAI,而到了最後落槌時,蘋果公司卻退出了該融資計劃。
雖然外界只能猜測其原因,但不少人認為,蘋果(AAPL)在簽署了保密協議後,能夠確切地看到 OpenAI 背後(或沒有)的東西,以及其可能的嚴峻財務狀況,並決定退出。
此外,據訊息人士透露,OpenAI 首席財務官莎拉・弗里亞爾(Sarah Friar)週三告訴員工,在融資之後,公司將能夠透過一項要約收購來為他們提供流動性,以回購他們手中的公司股份,不過具體細節和時間尚未決定。
其實今年早些時候,OpenAI 就允許一些員工以 860 億美元的估值套現他們的股份。
不尋常的附加條件
據路透社報導,OpenAI 尋求的不僅僅是資金的承諾 —— 他們還希望投資者停止資助被他們視為直接競爭對手的五家公司。
這些公司包括 Anthropic 和埃隆・馬斯克的 xAI,以及 OpenAI 聯合創始人 Ilya Sutskever 的新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SSI),也在名單之列。這些公司正與 OpenAI 在構建大型語言模型的賽道上展開激烈競爭,而這一領域的競爭無疑需要鉅額資金的投入。值得注意的是,這三家公司的創始人似乎都是從 OpenAI 出走的核心人物。
OpenAI 還在名單上特別列出了兩家 AI 應用公司:AI 搜尋初創公司 Perplexity 和企業搜尋公司 Glean。這暗示著 OpenAI 可能計劃將其更多工具推向企業和使用者。同時,OpenAI 也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收入增長目標,預計到 2025 年將收入從今年的 37 億美元增長至 116 億美元。
這種獨家投資的要求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在風投界並不罕見,但像 OpenAI 這樣,列出具體的名單可不太常見。通常情況下,風險投資者會避免對直接競爭對手進行投資,來維護自身的聲譽。
然而,對於像軟銀和富達這樣傾向於「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後期投資者來說,這條界線已經變得模糊,富達就是一個例子,它已經對 xAI 和 OpenAI 都進行了投資。
OpenAI 的請求並不適用於其過去的投資者以及他們已經進行的投資,不過這一策略會對 OpenAI 的現有投資者以及那五家競爭對手的融資活動有什麼影響,就不好說了。
網友們把 OpenAI 提出附加條件的報導和其為了人類福祉的願景放在了一起。
「宮鬥」劇情大反轉?
把時間撥回去年 11 月,一夜之間,OpenAI 引爆了一顆重磅炸彈:公司董事會解僱了 Sam Altman。董事會由首席科學家 Ilya Sutskever 和三位獨立董事接管。
對於當時來說,這一訊息猶如晴天霹靂,GPT-4 剛釋出半年,OpenAI 正如日中天,這時竟然自斷其臂,給自己按下了暫停鍵。很多 OpenAI 員工驚愕不已 ,是看到了部落格才知道自家公司變天了。
幾小時後,微軟 CEO 納德拉宣佈 Altman 和 Brockman 將加入微軟。OpenAI 員工近乎全員聯名寫下抗議信,要求現任董事會全體離職,並恢復 Altman 的職位,否將追隨 Altman 加入競爭對手微軟。他們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轉發:沒有人才,就不再是 OpenAI 了。
對於解僱 Altman 的原因,OpenAI 董事會給出瞭解釋:Altman 在與董事會的溝通中始終不夠坦誠,這阻礙了董事會履行職責,因此,董事會對奧特曼繼續領導 OpenAI 失去了信心。
但很快傳言四起,神秘「Q*」專案曝光,OpenAI 有了一項重大的人工智慧發現,它的智慧程度很可能出現毀滅人類的傾向。隨著 Altman 的迴歸,這場所謂的「政變」暫時告一段落,隨後,負責 AI 安全和倫理研發的關鍵人物 Ilya Sutskever 和 Jan Leike 相繼離職,聯合創始人 Brockman 開始長期休假,CTO Mira Murati 也宣佈離職。這一系列高層的「地震級」人事變動,似乎都指向了在 AI 安全理念上的分歧作為主要原因。
這些曾經在 OpenAI 身居要職的高管們離職時都對原因守口如瓶,但根據最近的一些訊息,安全問題,可能也只是表面上打出的一張安全牌。
據外媒《華爾街日報》報導,在五月份 Ilya 和超級對齊團隊負責人 Jan Leike 官宣離職之後,OpenAI 高層擔心這會引發更大規模的人才流失,為此,他們下了很大功夫說服 Ilya 重新加入公司。
OpenAI 前 CTO Mira 和總裁 Brockman 著其他員工的賀卡和信件拜訪 Ilya ,Altman 也親自上門拜訪。Ilya 也給出了正在認真考慮重返 OpenAI 的答覆。
然而不久後,Ilya 接到了 Brockman 的通知,迴歸 OpenAI 的事「涼了」 ,給出的原因是,公司內部高管在確定 Ilya 的新職位以及如何與其他研究人員共事有一些問題。
這可能就是今年 9 月 Ilya 宣佈創立新公司 SSI 背後湧動的暗流。回想在 Ilya 正式宣佈創業之前那段沉默的時期,每當有人詢問 Ilya 的動向時,Altman 總是閃爍其詞,或是簡單地說:「他已經有自己的計劃了」。
現在來看,Ilya 新公司的執行長 Daniel Gross 在 SSI 公開時所言:「我們尋求的是對工作充滿熱情而非追逐炒作的人才」,這句話似乎也有了更深的意味。
同時,《華爾街日報》指出,為了在 Google 年度開發者大會之前搶佔先機,OpenAI 高層曾要求技術人員加班加點趕製 GPT-4o。作為前 CTO,Mira 認為這些產品還沒準備好,曾數次推遲了搜尋和語音互動等產品的釋出。
由此可見,在搜尋引擎和 o1 釋出之前,我們雖然不斷聽到即將釋出的風聲,卻屢屢被告知產品釋出將延期,背後可能正在展開激烈的角逐。
縱觀 OpenAI 的技術大咖離職潮,OpenAI 在解僱 Altman 時看似只是場面話的三言兩語,可能才是切中肯綮的真實原因。
相似的劇情再次上演?
如果把回顧的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或許我們可以理解為什麼馬斯克在 OpenAI 涉及「閉源」和營利性問題的每一個場合,似乎都要出言不遜,彰顯一些存在感。
2015 年 12 月,OpenAI 以非營利組織的形式成立,馬斯克等科技界的億萬富翁為了用 AI 技術造福人類的願景紛紛慷慨解囊。OpenAI 獲得了高達 10 億美元的啟動資金。但 2018 年初,馬斯克撤銷了一筆鉅額投資之後就離開了 OpenAI,轉頭創辦了 xAI。
雖然明面上的原因是,當時特斯拉正在為自動駕駛開發人工智慧,此舉是為了避免與 OpenAI 搶奪人才。但據知情人士透露,這實際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2017 年,OpenAI 非營利的性質已經難以支援燒錢的 AI 研發,特別是難以和財力雄厚的谷歌競爭。於是,馬斯克想要親自接管 OpenAI,但遭到了 Altman 拒絕,很快,Altman 就將主業從運營 Y Combinator 轉移到了 OpenAI,職務也從聯席董事長變成了總裁。
雖然 Altman 極少回應諸如馬斯克:「我仍然很困惑,我捐贈了約 1 億美元的非營利組織是如何變成 300 億美元的營利組織的?」的指責,但不可否認的是,OpenAI 今日的融資宣佈了 OpenAI 將逐漸在轉型成一家營利公司的路上越走越遠。
參考連結:
https://x.com/OpenAINewsroom/status/1841525335491543288
https://www.wsj.com/tech/ai/openai-nearly-doubles-valuation-to-157-billion-in-funding-round-ee220607
https://www.theverge.com/2024/10/2/24260457/openai-funding-round-thrive-capital-6-billion
https://venturebeat.com/ai/openai-isnt-going-anywhere-raises-6-6b-at-157b-valuation/
https://x.com/SmokeAwayyy/status/1841574360689295861
https://www.ft.com/content/66e0653e-c446-47b2-8a7f-baa54ccbfb9a
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openai-tells-investor-not-invest-five-ai-startups-including-sutskevers-ssi-2024-10-02/
相關文章
新火種AI | 奧特曼重回OpenAI:既是成功,也是失敗
2023-11-23
奧特曼
OpenAI
馬斯克起訴OpenAI和奧特曼
2024-03-02
馬斯克
OpenAI
奧特曼
OpenAI奧特曼豪賭1.42億破解長生不老
2024-03-26
OpenAI
奧特曼
新火種AI | OpenAI深夜變天!CEO奧特曼竟被掃地出門…
2023-11-18
OpenAI
奧特曼
OpenAI CEO下場回應「封口協議」,爭議還是到了股權利益上,奧特曼:我的鍋
2024-05-20
OpenAI
協議
奧特曼
奧特曼回應一切:GPT-5、董事會宮鬥、Ilya當時看到了什麼
2024-03-20
奧特曼
GPT
奧特曼掛帥新團隊,OpenAI新一代大模型開訓,前任高管卻「投敵」了
2024-05-29
奧特曼
OpenAI
大模型
奧特曼重返OpenAI董事會:看完3萬份檔案,調查組認定了
2024-03-11
奧特曼
OpenAI
OpenAI人事地震24小時,奧特曼盟友Greg休假中發聲,網友:你留下嗎?
2024-09-27
OpenAI
奧特曼
精彩程度堪比電視劇,馬斯克與奧特曼、OpenAI的「愛恨糾纏史」
2024-03-04
馬斯克
奧特曼
OpenAI
迪迦奧特曼還有機會再出現在電子遊戲中嗎?
2021-04-20
奧特曼
遊戲
OpenAI下週要有大動作,奧特曼線上劇透:不是GPT-5,不是搜尋引擎
2024-05-13
OpenAI
奧特曼
GPT
ChatGPT之父山姆·奧特曼的30條成功法則
2023-03-03
ChatGPT
奧特曼
Fomo3D的300萬美元贏家還在繼續
2018-08-25
3D
OpenAI宮鬥,塵埃落定,微軟成最大贏家
2023-11-20
OpenAI
微軟
AppsFlyer 再獲融資,年度經常性收入超過兩億美元
2020-11-25
APP
CTO前腳剛走,OpenAI後訓練負責人、首席研究官也走了,網傳公司要給奧特曼7%股權
2024-09-26
OpenAI
奧特曼
OpenAI首席研究官:DeepSeek獨立發現了o1的一些核心思路,奧特曼、LeCun紛紛置評
2025-01-29
OpenAI
奧特曼
LeCun
再投40億美元!亞馬遜向OpenAI勁敵Anthropic追加投資
2024-11-23
亞馬遜
OpenAI
王室修圖何必用PS?Midjourney上新「換臉魔法」,奧特曼一秒COS羅馬將軍
2024-03-12
奧特曼
阿里AI再攬2員大將:挖角高通、360,年薪百萬美元
2019-09-19
阿里
AI
狙擊精英5全收集地圖
2024-05-13
地圖
《帕里亞》研發商再拿下3000萬美元融資,FunPlus領投
2021-07-05
Ilya官宣離職,超級對齊負責人Jan直接辭職,OpenAI還是走散了
2024-05-15
OpenAI
ChatGPT奧特曼:將AI算力作為股權送給老百姓
2024-05-12
ChatGPT
奧特曼
AI
奧特曼回應一切:宮鬥、馬斯克、ChatGPT兩週年
2025-01-06
奧特曼
馬斯克
ChatGPT
馬斯克xAI瘋狂融資,兩週內將攬60億美元,估值飆至180億
2024-04-26
馬斯克
AI
加速NoSQL發展,雲資料庫廠商Redis Labs贏得6000萬美元E輪融資
2019-02-21
SQL
資料庫
Redis
想搞AI,高中別學資料科學:奧特曼、馬斯克此刻終於一致了
2024-03-07
AI
資料科學
奧特曼
馬斯克
AI晶片獨角獸寒武紀新融資完成:估值逾20億美元,國家隊基金入場
2018-04-04
AI晶片
一鍵換裝,讓奧特曼、黃仁勳穿上機器之心的文化衫
2024-04-28
奧特曼
周朝陽:逼自己一把,不忘初心,不安現狀2018年6月
2018-09-01
周朝陽:逼自己一把,不安現狀,不忘初心2018年2月
2018-03-18
一幫狠人攢的機器人公司浮出水面,背靠OpenAI,拿下7000萬美元融資
2024-03-13
機器人
OpenAI
Ilya參與,OpenAI給GPT-4搞可解釋,提取了1600萬個特徵,還能看它怎麼想
2024-06-07
OpenAI
GPT
特徵
這家語音 AI 公司新融資 2700 萬美元,並預測了 2025 年語音技術趨勢
2024-12-23
AI
外媒報導 Epic Games 正在洽談17億美元新融資
2021-04-07
GAM
什麼是特威曼定律?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