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20資料庫“四大”關鍵詞

老魚筆記發表於2021-01-27

  又到了一年盤點時!回望過去一年,國內資料庫領域發生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件?這些事件背後預示哪些趨勢?老魚總結為以下4個方面:

  1、“風口”

  2、“融合”

  3、“突破”

  4、“生態”

   風口

  2020年,資料庫毫無疑問是風口,席捲了大量的創業者和資本。基本上有一定知名度的資料庫創業公司,背後都開始出現或長或短的股東名單,有上市公司,有產業投資基金,有風險投資等。

  資料庫為什麼會成為風口?

   1、海量資料的爆發帶來了對資料庫的大量需求。IDC 在報告中指出,全球資料量總和將從2018 年的32ZB 增至2025 年的175ZB,資訊資料呈爆發增長態勢。由於中國上網人數的增加以及影片監控裝置的普及,加上大資料、移動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技術革新和正式投入商用,IDC 認為,中國將保持30%的複合增長率,到2025 年中國將成為世界上資料量最多的地區。

   2、國家資訊保安需求。在2020年中美爭端升級的背景下,中科院提出一份美國對中國關鍵技術的“卡脖子”清單。根據科技日報梳理,中國被美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一共涉及35個領域,資料庫便位列其中。沒有資料庫,可以說就沒有國計民生。在銀行存、取款、繳費,或是網上購物,手機刷健康寶、看天氣預報等等,背後都是資料庫在支撐。據智研諮詢調查資料,截止到2017年,國外廠商佔據我國資料庫市場份額超過80%。

   3、資料庫巨大的市場規模。據美國Expert Market Research公司(EMR)2020年釋出的市場調查,2019年全球資料庫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584億美元。未來五年,全球資料庫市場可以繼續保持複合年增長率13.81%的高速增長趨勢,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約1269億美元。

  據安信證券對資料庫國產化市場進行測算,國內資料庫市場規模約為300-400億元/年,國產化資料庫替換市場總體規模約為3000億元。據中信證券預測到 2024年中國資料據庫市場規模為533億元。

  阿里、騰訊、華為、中興、浪潮等資金與技術實力雄厚的大廠,很早就敏感的意識到資料庫機會並開始佈局。從2017年起,就不斷將自研資料庫產品推入市場並進行大力的商業推廣,加劇了國產資料庫市場競爭。

  巨頭進入資料庫賽道,讓獨立資料庫廠商產生極強的危機感,如果不能快速的做大做強,必然會被淹沒在競爭洪流當中。因此,引入資本就成為必然選擇。

  傳統“老四家”中的達夢完成億元融資、緊接著人大金倉也完成近億元融資,這都在不到1年的時間完成。

  新興資料庫廠商:PingCAP完成D輪融資,星環科技完成D2輪融資,巨杉資料庫完成D輪融資,天雲資料獲東方證券戰略投資,柏睿資料完成C輪融資,偶數科技完成B輪融資,易鯨捷完成B輪融資,新數科技完成A輪融資,酷克資料完成A++輪融資,萬里資料庫引入創意資訊。

  螞蟻集團將OceanBase 獨立進行公司化運作,成立由螞蟻 100% 控股的資料庫公司北京奧星貝斯科技有限公司。此舉標誌著 OceanBase 將走上大規模商業化的軌道。

  浪潮云溪資料庫(ZNBase)是浪潮集團打造的另一重量級獨角獸,這是繼螞蟻金服為OceanBase 註冊獨立公司之後,又一家巨頭為其資料庫業務註冊獨立公司,其計劃投資規模將達到上百億。

   融合

  資料庫領域融合是大趨勢,而這完全由使用者需求決定。

   1、雲原生和分散式融合,架構上無縫融合,提供更好的彈性、高可用。

   2、與AI技術融合,在資料庫中,如何用AI和相關技術,去做到智慧化的運維管控,比如索引推薦,MySQL治理、異常檢測等。

   3、資料庫與大資料融合,包括HTAP(事務(TP)分析(AP)融合)以及離線計算與線上查詢融合。在過去的十幾年裡,資料庫領域和大資料領域是分開的,一個做離線,一個做線上,相安無事。但從應用角度或使用者視角看,越來越多的客戶和應用需要最好是一套系統來解決資料從生產、處理、儲存、消費全鏈路的過程,希望減少資料移動和儲存成本,避免總在做資料同步的訴求越來越強烈。

  另外,今年Gartner將OPDBMS(Oper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和DMSA(Data Management Solutions for Analytics)兩個本是分開領域合二為一,成為CDBMS(Cloud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其實也從側面印證了這種融合趨勢。

   4、多模多引擎融合。Multi-Model,同一個資料庫支援多個儲存引擎,可以同時滿足應用程式對於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資料的統一管理需求。如:星環科技TDH7.0就打破了行業內普遍存在的不同資料庫產品切換不便利的問題,實現了包括分析型資料庫、寬表資料庫、時空資料庫、文件資料庫、鍵值資料庫、行列混存資料庫、流處理引擎、圖資料庫等型別資料庫的統一處理。

   5、軟硬體融合。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軟硬一體交付,一種是非緊耦合,而是針對具備普適性、規模化鋪開的硬體,根據硬體不斷髮展的特性,快速敏銳捕捉新特性,在資料庫系統設計裡把硬體特性發揮出來。

   突破

   兩個層面:金融突破,國際突破。

  金融是對資料庫依賴度最高,同時又是對資料庫要求最嚴苛且市場規模最大的行業。

  據IDC資料顯示,國內關係型資料庫市場新增投資按照行業劃分,金融佔28%,政府佔11%,大企業佔26%,電信佔17%,其他行業佔18%。

  5月,中興GoldenDB在中信銀行總行帳務核心業務系統投產。這是繼2019年10月GoldenDB在中信銀行信用卡核心業務投產後,在金融核心業務領域的又一成功實踐。

  根據金融電子化報導,交通銀行以Oceanbase 0.4版本為基礎自主建設分散式資料庫(CBase)。2015年10月系統首次投產上線。2019年3月,“雙核異構”專案在首家試點行上線。2020年8月,完成所有簽帳金融卡類金融交易、全行核心賬務系統下移,具備開放批次處理功能。計劃至2021年底,完成大機上核心業務的公司類應用、公共類應用下移。

  2020年,萬里資料庫與光大銀行、光大科技基於GreatDB原始碼聯合研發的EverDB資料庫,在光大銀行雲繳費、統一支付等系統進行推廣應用。

  10月30日,平安銀行正式對外宣告,基於TDSQL的平安銀行信用卡“A+”新核心系統成功完成切換投產。從IBM Z系列大型機架構轉向國產分散式系統,這在國內尚屬首例。

  11月16日,騰訊雲對外宣佈,TDSQL已在印尼Bank Neo Commerce銀行新核心系統完成搭建並正式投入使用,成為海外銀行核心第一單。

  如今,無論是央行、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亦或是農信社,都能找到國產資料庫的落地應用。並且應用已經從非核心業務向核心業務全面滲透。

  Gartner釋出的2020年度全球雲資料庫魔力象限評估結果,國內有3家廠商進入,其中阿里雲更是挺進了第一陣營——領導者(LEADERS)象限。這意味國產資料庫真正走進世界一流。

  5月20日,OceanBase二度榮登TPC-C效能榜首,7個月時間,OceanBase將效能分數從千萬級,提升至億級。

  12月,南大通用GBase 8a完成TPC-DS測試,以效能QphDS分數8944478上榜,成為TPC-DS官方榜單物理機第一的資料倉儲。

  國內資料庫公司打榜TPC-DS最早始於星環,早在2018年,星環就透過了TPC-DS測試拿到第一,打破了此前該領域十二年來沒有公司透過該項測試的局面。今年5月,阿里雲AnalyticDB也透過了TPC-DS全流程測試取代星環成為第一。

  無論是OceanBase、星環、阿里雲、南大通用,能透過完整的TPC測試並創造新紀錄都體現了一種技術自信,同時也證明在某些領域國產資料庫與國外廠商技術上的差距總體來說已經很小,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經超過了國外廠商。

   生態

  基礎軟體領域有一句話叫得生態者得天下。

  國產資料庫需要多久才能替換傳統資料庫,完全取決於國產資料庫的生態建設。

  過去,國產資料庫公司大多隻關注將產品賣出去,因此,往往只重視合作伙伴、客戶、交付生態,卻忽視了技術生態、人才生態、開發者生態。

  2020年,這種現象有所變化。這一年裡,我們經常聽到生態開放,人才培養,開發者生態等詞彙出現。也看到一些標準規範的出臺,例如:

  6月,華為正式開放openGauss原始碼,採用木蘭許可證(Mulan PSL v2),併成立openGauss開源社群和技術委員會。海量資料、雲和恩墨、神州通用、虛谷偉業、東華軟體、人大金倉6家合作伙伴推出了基於openGauss的商業發行版。同時, GaussDB資料庫課程落地60+高校。

  7月,達夢主辦的‘信創人才萬人培養計劃’暨2020首屆達夢資料庫精英挑戰賽”啟動。以賽代練、以賽促學, 促進信創產業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為產業發展輸送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資料庫高階人才。

  8月,OceanBase開發者社群上線,同時持續建設人才生態,目標三年培養五萬分散式資料庫人才。目前,OceanBase已經開始與一些大學合作,進行人才培養,將分散式資料庫加入到本科課程。

  11月,中國人民銀行釋出並實施《分散式資料庫技術金融應用規範》系列標準,共包含《技術架構》《安全技術要求》《災難恢復要求》。為金融領域分散式資料庫研發、測試、評估、應用、運維、管理提供了明確統一的標準。

  12月,騰訊雲資料庫釋出“知更鳥計劃”,未來5年,該計劃將培養100萬資料庫人才。具體將圍繞高校人才培養、優才計劃、開發者生態圈三大核心內容與高校展開實訓課程、創新實驗基地、科研課題攻堅、及開放行業合作伙伴實習就業機會,推動資料庫技術創新。

  12月,“新加坡大學生人工智慧創新大賽”落下帷幕,這場由新加坡教育部和新加坡政府下屬研究部門“新加坡人工智慧核心”(AI Singapore)提供支援,新加坡超算中心提供硬體的首屆AI大賽,由星環科技提供資料分析軟體。星環科技的大資料課程除在南京大學等國內高校進行了近三年之外,還在新加坡理工等海外高校開課。

  …………

  回望2020,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對中國資料庫產業亦是如此,我們期待更好的2021!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11310314/viewspace-2753775/,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