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有流程是不行的–兼談組織技能問題

johnchengbj001發表於2015-10-08

光有流程是不行的兼談組織技能問題

程曉華

2015-10-7

昨天跟一大型製造業的董事長喝茶,他問我,程老師,我這幾年請過幾家國際大牌的諮詢公司做過很多諮詢,包括產品研發、供應鏈管理等等,諮詢費已經花了幾個億人民幣,但我總感覺沒有什麼效果,甚至感覺比以前更加混亂了。但看了您諮詢過的幾個客戶,好像效果都不錯,您覺得我的問題是出在哪裡?或者,您跟他們的區別是什麼?

我說,我現有的諮詢客戶裡面,至少有兩家都曾經跟您的情況一樣,儘管行業跟您不同。

我也在您提到的某個大牌的諮詢公司裡面做過一段時間,比較公平地講,我跟他們做的事情,或者說是諮詢方式,是不一樣的。如同科學家有科學家的價值,工匠有工匠的價值,導彈設計的再好,一個鐵殼子鑄造有問題,那導彈也是上不了天的。大牌諮詢公司的有他們自己的價值,譬如說,一些業界的最佳實踐,一些新的理念、觀點,甚至是新的理論,有不少是由這些大牌的諮詢公司總結、提煉出來的。他們的諮詢往往是些戰略層面的東西,他們靠的是團隊,給您設計的是理念、流程,包括組織架構、職責等等,總體上講還是屬於比較“高大上”的東西。但你不能說它沒用,關鍵看你怎麼用,或者說您的團隊是否具備了這個“技能”去用。

他說,那我看您的資料“全面庫存管理實施概要”上面不也是講,你給客戶也是先做稽核,然後是流程與組織、績效設計,最後是重複檢討、持續改善嗎?

我說,是的,但是有區別的,而且區別比較大。

他們做所謂的團隊調研、訪談,但我不做,我到了客戶那裡就是做正式的“稽核與資料驗證”,而且只有三五天的時間,因為我從來不聽別人講,我也不相信客戶寫在紙上、畫在PPT上的流程,我只是透過事實與資料,來驗證客戶的供需鏈管理流程的一些關鍵控制點,看看它們是否需要修改。

因為經驗告訴我,客戶自己說的問題,不一定是問題,他們沒說的,甚至是他們沾沾自喜、自以為是做的好的地方,反而可能是個問題。

至於流程與組織、績效設計,我也在幫客戶做,但如其說是“設計”,倒不如說是“修改”的好,因為我從來不推倒重來,畢竟,這些客戶已經在市場上生存了很多年,他們的存在自有他們的道理,我只是根據我的經驗、知識,根據稽核與驗證的結果,對他們現有的流程、組織、績效考核等方面進行修修補補,根本思路就是打通需求與供應這個鏈條,我說過,供需鏈管理本身並沒有什麼高科技的東西,很多企業擁有很好的供需鏈管理軟體,如ERPSRMCRMPLMAPS甚至OA等等,也擁有很多富有經驗、高學歷的人才,他們之所以在客戶服務、交付、庫存等方面做的不夠好,關鍵是沒有抓住供需鏈管理的神經,是脈絡不同的問題,其實他們並無大病,只要打通幾個穴位(流程關鍵控制點),整個供需鏈體系自然而然就通了。

但這隻能保證了你的基本健康,並不見得強壯,要想做出更好的業績,還需要提高整個組織的技能,這就是我的專案第三階段,所謂重複檢討、持續提高。

 董事長說,他們也做實施啊、落地啊什麼的!

我說,您本來就坐在地上,幹嘛還要“落地”?

除非您已經被人家從地上,架到了屋頂上,然後下不來了,是不是這樣?

他說,對,對,對!我就是這種感覺。

我說,您跟您的團隊本來就是開拖拉機的手,現在是,別人用您的錢,給您換了個大賓士,您當然就不習慣了,就跟我大娘一樣,她老人家在世的時候就跟我說過多次,說兒啊,我就是個窮命兒啊,一輩子坐慣了拖拉機,這一上轎車,俺就發暈。

我是教您怎麼開好現在的拖拉機,前提是我先發現您的拖拉機有什麼問題(第一階段的稽核與資料驗證),然後幫您換個管子,更新幾個零部件(第二階段的設計),然後我們們把精力放在怎麼開好這個拖拉機上,也就是提高你們的操作技能,這就是我說的第三階段,重複檢討,持續提高。

而這個操作技能,恰恰是最關鍵的。

修好了拖拉機(流程設計)僅僅是個開始,關鍵是要把它開好,開順,要不斷地檢討、反覆地練習,做到“人機合一”,你的績效也就出來了,不一定非得換賓士不可。當然,能買得起賓士是好事,但在土路上,也不一定跑得過拖拉機,因為小拖拉機一樣可以跑得很歡,賓士也照常可能會趴窩,烏龜一樣也可以幹掉兔子,關鍵是看您怎麼玩!

不要排斥賓士,但先要把拖拉機開好。

西醫喜歡動刀子,做大手術,中醫則是幾味小藥為輔,重點講究的是保養,追求的是天人合一,恢復的是元氣,這就是區別。再說了,屠呦呦教授研究的青蒿素,不也一樣獲得了**大獎?

流程好畫,戰略也容易定,關鍵是看你有沒有技能。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25447480/viewspace-1813483/,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