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分析終極一問:指標波動有多大,才算是大!
“分析下今天的波動”是資料分析師最常聽到的任務。也是最頭疼,最糾結,最難搞清楚,還得天天搞的任務。
下降1%,算不算波動大
下降5%,算不算波動大
下降10%,算不算波動大
下降50%,算不算波動大
為啥有時候下降了50%,業務卻沒反應,可下降了1%業務急的吱哇亂叫!!! 今天我們系統看一下。
一、指標波動的本質
舉個簡單的例子,體溫37.4度VS體溫36度,只有3.9%的波動,可真要在測溫點被發現體溫37.4度,估計馬上被保安請出去。為啥?因為人們怕的不是5.5%波動,而是怕新冠!體溫37.4度表明:有可能有病毒!這才是人們真正怕的東西。
所以:指標波動不可怕,指標波動代表的業務含義才可怕!脫離業務含義談指標波動就是耍流氓。理解這一點,才能繼續討論。
二、指標波動的含義
▌ 第一類:硬指標波動。
有一些指標是剛性考核業務部門的。比如
考核銷售:業績、回款
考核商品:庫存、毛利
考核客服:接聽、投訴
這些指標是剛性考核業務結果,意味著:必須達成指定數量,否則即使差1%都是問題。因此,常把它們稱為:硬指標。這點在銷售上表現最明顯,定好的業績目標,哪怕只差0.5%,沒達標就是沒達標,獎金一分沒有!
背剛性指標的部門,對波動最敏感,並且錙銖必較的就是他們。硬指標不達標可能直接意味著捱罵、扣錢。所以硬指標波動特別受關注。
▌ 第二類:軟指標波動。
諸如註冊使用者數、使用者點選率、轉化率一類指標。
這些指標往往是通往業務結果的過程,就像得先有註冊使用者,才有後邊的瀏覽、加入購物車、消費一樣。軟指標上升下降不見得是問題,有可能是一種新的業務形態(如下圖),有可能是偶然發生的變化。因此,軟指標的變化不會直接引發業務動作。人們更多關心:這種變化到底是好是壞,會不會對硬指標有潛在的影響。這種糾結的情緒,會讓分析格外麻煩。
注意:硬指標和軟指標的區分,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會考察“使用者增長”,這時候註冊使用者數就是個硬指標,逼著推广部門完成。因此區分硬指標和軟指標,要看部門具體KPI要求。
▌ 第三類:邊緣指標波動。
諸如滿意度、知名度等指標。這些指標有共同特點:
1、本身是抽樣調查得來的,非全量統計。意味著抽樣方法、問卷方法、調查時間等非業務動作,也可能影響到結果。它不能直接反應業務問題。
2、與硬指標、過程指標關係不大,或難以直接驗證結果。比如滿意度,滿意度高是不是意味著100%購買,不見得;滿意度低,是不是意味著不買?也不見得。
3、人為操作影響大。比如換一種抽樣方式,立馬結果變化。比如硬砸一波廣告/優惠,數值立馬提高。
這種不準確、沒啥用、易操控的指標,也會有波動,也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但是明白了這些指標的邏輯,大家會發現,想把丫波動控制住簡直太容易了,只要搞搞數字遊戲就可以。
瞭解了三大型別以後,在應對指標波動的時候,就有方向感:硬指標>軟指標>邊緣指標,按這個順序抓重點,不要面對一螢幕指標高了低了,急的直撓頭。
有了主次之分,就能進一步考慮判斷大小標準。
三、判斷波動大小的標準
▌ 第一步:剔除偽波動。
有很多波動是自然波動。
比如週末、節假日、工作日之間的交易額區別。
比如產品上市、熱銷、退市的使用者數變化。
比如公眾號發文以後7天內閱讀衰減。
這些指標天生會有變化形態。平時多總結經驗指標形態,就能發現規律(如下圖):
發現規律以後,只要符合規律的波動,一律是偽波動!偽波動即使波動數值再大也不用慌,都是常事。但是逆規律而動的,則是:事出反常必有妖!無論波動大小,都是重大變化,都得小心觀察。
▌ 第二步:量化主動行為。
有很多波動是業務主動引發的。
比如做促銷,拉一波銷量
比如搞培訓,加強工作能力
比如做清倉,把庫存儘快甩出去
這些指標的變化,本身是由業務引起的。
面對這種情況。首先要收集清楚:到底業務在幹啥。不然分析了半天,人家來一句:“我早知道了”“就是我乾的”這就貽笑大方了。
其次,要收集清楚,每一個業務動作的目標和結果,這樣能方便評估“指標波動是否達成業務預期”。這是個重要的評價標準,一定要標紅加粗記下來。主動行為且指標波動達成預期的情況下,業務是不會糾結的。達不成預期的時候,他們就會很想知道:“到底差在哪裡?”這時候拿著業務期望值找差距,就很重要(如下圖)
對於達成業務期望的,無論波動範圍多大,都屬於可接受。既然是主動引起的增長/下跌,肯定是指標變化越大越好。對於未達成期望的,要看期望值差距,差距部分才是要分析的波動值。
▌ 第三步:量化外部影響。
有很多波動是可收集的外部行為導致的。比如政策限制、天氣、對手等等。注意:外部因素有很多不能收集到資料,落實影響。也有很多,即使知道了影響,也沒法幹啥事——總說下雨影響業績,那也不能燒香求龍王吧。
因此,對外部影響,評估其波動大小,不要看一天的絕對數,而是要測算該影響預計持續時間,推算在這個時間內,總共產生的影響值,這個數值才是衡量波動的標準。
▌ 第四步:其他意外波動。
是否有既不符合規律,又沒有業務主動動作,又沒有外部因素,資料本身也沒有問題,但是就是發生波動的情況?
有!這個時候應首先定位波動發生點:
-
全域性性波動,還是區域性波動
-
持續性的,還是突發性的
-
波動數值,大還是小
判斷問題大小的標準:
-
全域性性>區域性問題
-
持續性>短期問題
-
數字越大,問題越大
鎖定問題點後,可以結合指標的屬性,思考對策(如下圖):
-
針對硬指標波動:只要硬指標未達標,就是重大問題。考慮採取措施,保住指標
-
針對軟指標波動:只要關聯的硬指標沒崩,就不是重大問題。不糾結一朝一夕的波動,集中精力發現深層原因。
-
針對邊緣指標波動:不用害怕!想扭過來分分鐘的事。
這樣區分以後,就有了清晰的處理方向。該用雷霆手段就果斷下手,該慢慢看的就慢慢看。不然不分輕重緩急,只是自己在慢悠悠的“拆解資料-拆解資料-拆解資料”,不是被嫌棄“小題大做”“我早知道了”就是人家業務已經把問題處理完了,這邊資料分析報告還沒好呢。
四、為什麼永遠有人糾結波動
小結一下:想沉著冷靜的應對指標波動,需要的是以下兩點:
▌ 業務部門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1、清楚哪些是硬指標、軟指標,哪些是邊緣指標
2、清楚自己的行為能對指標影響到什麼程度
3、清楚短期、中期、長期自己能幹啥
4、清楚自己的短期做的事是否達成了效果
▌ 資料部門,要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1、哪些是業務主動行為,他們想做到多少
2、哪些是規律性的變化,範圍在什麼水平
3、哪些可量化外部因素,到底能帶來多大變化
4、哪些是異常變化,存在於什麼位置
▌ 而遺憾的是,現實的情況常常是:
業務部門只會悶頭幹活。對自己要幹多少、能幹多少、已經幹了多少,從來沒量化過。看到一點指標波動就如驚弓之鳥(如下圖)
資料部門一不懂指標業務含義,二不知業務在幹什麼,三不知規律如何量化。只會拿個指標和性別、年齡、地域、渠道等等一通交叉,擺出一堆柱子,哪根短了就大喊:“波動都是因為這根短了!”還美其名曰:“多維度拆解法”,還寫成文章在網上到處毒害新人……
所謂盲人騎瞎馬,大概就是這個感覺。至於指望著“從頭、騰、阿公司,請一個高階資料科學家,建立人工智慧大資料模型,一張嘴就天知地知”,則已經是病入膏肓指望著救命仙丹的想法了。
1、量化業務目標與業務行為
2、梳理業務邏輯並歸納為報表
3、總結歷史經驗與發展趨勢
4、評估現狀,測算差距
這些基礎、簡單、細節的工作,才是應對“指標波動焦慮”的最好辦法。
來自 “ 接地氣的陳老師 ”, 原文作者:接地氣的陳老師;原文連結:https://mp.weixin.qq.com/s/B3Uav9m6-zmQKOd7FROvug,如有侵權,請聯絡管理員刪除。
相關文章
- 究竟多大才算是大資料,大資料怎麼學習?大資料
- 大資料分析中的基本評價指標大資料指標
- 資料分析——指標理論指標
- Golang中多大的物件算是大物件,多小的物件算是小物件?Golang物件
- 全球10大終極資料庫 - 下篇資料庫
- 全球10大終極資料庫 - 上篇資料庫
- 遊戲資料分析指標解析之一 DAU/MAU遊戲指標
- 【Longhash資料分析】來說一說幣圈的風險有多大
- 發現資料異常波動怎麼辦?別慌,指標監控和歸因分析來幫你指標
- 有關this指標指向問題指標
- 怎麼才算是測開?
- 電商資料分析指標體系劃分指標
- 電商資料分析基礎指標體系指標
- 比如,一級指標、二級指標等,通過不同層級的指標資料指標
- 網站資料分析:流量分析的四項指標網站指標
- NBA算是大資料的鼻祖?–資訊圖大資料
- 亞馬遜:大資料和雲端計算是天作之合亞馬遜大資料
- 大資料分析模型有哪些大資料模型
- 指向常量資料的指標和常量指標指標
- 國內外BI資料分析工具做報表有多大區別?
- 指標問題的一點體會(區別 [指向指標的指標] 與 [指標的指標] .) (轉)指標
- 自動計算零售資料分析指標?BI軟體表示可行指標
- 【譯Py】資料科學麵試終極指南(一)資料科學
- Oracle資料庫終極恢復Oracle資料庫
- 資料庫效能提升終極指南資料庫
- [推薦] 怎麼才算是“卓越流程”?
- 大資料分析——市場風向標大資料
- “大資料”可是個識才利器大資料
- TalkingData崔曉波:“成效合作”是檢驗“資料智慧”的最終標準
- 寧波市大資料發展管理局領導蒞臨寧波綠盟調研指導大資料
- 從0開始學習大資料探勘分析,新手應該這樣學習大資料分析才靠譜大資料
- 雲端計算是資料分析的最佳場所嗎?
- 智慧運維大資料的終極寶典(附圖表解析)運維大資料
- 加入大資料週刊,一大波福利來了!大資料
- 前端資料請求的終極方案前端
- 全域性資料同步(三)終極方案
- 騰訊QQ大資料:產品指標體系如何搭建大資料指標
- 什麼樣的專案才算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