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機器之心發表於2020-07-03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撰文 | 機器之能

機器之心7月2日訊息,被稱為“史上最難比賽”的2020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舉辦頒獎典禮。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 Alibaba Global Mathematics Competition)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阿里巴巴基金會、阿里巴巴達摩院共同舉辦,今年賽事吸引了吸引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萬多位選手參加,最終73人殺出重圍、奪得獎牌。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大賽發起人馬雲祝賀了所有參賽者,“我們都不是為了名次和結果而學數學,我們是因為熱愛而學數學”。

同時,作為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的主辦方之一,達摩院為這頒獎典禮準備了“最強排面”,安排院長張建鋒、計算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謝源、量子實驗室科學家陳建鑫、決策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印臥濤、資料庫與儲存實驗室負責人李飛飛、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擔任頒獎嘉賓。

針對本屆賽事,阿里巴巴達摩院邀請北京大學、劍橋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頂尖數學教師組建了出題組,中科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擔任競賽命題委員會主任、競賽指導委員會委員。

同時,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2018年菲爾茲獎得主Alessio Figalli以助陣嘉賓身份參與了本次賽事。本次出題、閱卷團隊將近30人,大部分命題人是分佈在世界各地、從事不同領域研究的、40歲以下的優秀學者。

一 於五萬多人中決出的數學佼佼者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共有5萬多人報名參賽,他們分別來自71個國家和地區,首次有非洲朋友參賽。

兩輪預選賽過後,有1%的報名者、也即516名選手進入決賽。預選賽中,有人獲得200分的滿分成績;共有80位“00後”入圍決賽,還有十多位來自中學,最小選手只有14歲;90後成為絕對主力,佔決賽選手比例超過80%以上。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預選賽共兩輪,每輪有4道賽題,包含理論數學題和應用數學題兩類。預選賽賽題源於生活,且有趣味性,比如擰面圈做麵條、螞蟻森林種樹等。

決賽賽題均為理論數學題,包含幾何與拓撲、數論與代數、數學分析與方程、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幾大方向,題目更專業更有挑戰性。

今年共有516人入圍決賽,73名選手突圍獲獎,包括金獎4人,銀獎6人,銅獎12人,優秀獎51人。在73名獲獎者中,來自中國高校和美國高校的人數同為32人,北京大學獲獎者最多,共20人。

決賽總分140分,得分最高的是120分,共有5名選手得分在100分以上。

麻省理工學院的王東皞、普林斯頓大學的鄭凡、新加坡國立大學的Yap Jit Wu、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張鉞帶走了4座金獎獎盃。張鉞、鄭凡、聶子佩、Allen Liu、張盛桐、陳澤坤、時代等13位選手已是二度參賽並獲獎。

受到主辦方的邀請,四位金獎獲得者分享了各自探索數學之美的背後故事和成長感悟。

  • 王東,金獎,中國大陸,1994年出生,麻省理工學院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我從小就熱愛數學,在某種意義上,數學參與了我人生重要的轉折。

小學轉學去北京,是數學老師發現了我身上的閃光點。他經常鼓勵我,對於一個缺乏自信心的轉學生來說是十分受用的,他的幫助不僅讓我迅速適應了新環境,也讓我獲得了信心。

我高三進了CMO集訓隊,拿到了金牌,也是因為數學,我才被保送進北大。如今我還在麻省理工數學系繼續深造。

數學是基礎,數學的發展能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進而影響社會發展。因此,數學對人類的影響是間接的,卻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名數學從業者,我現在的夢想是推動數學的進步。怎麼推動呢?中國的數學進步空間很大,需要培養更多的數學人才。我現在就想像我小學數學老師一樣,走進校園,幫助熱愛數學的少年找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 Jit Wu,金獎,新加坡,1995年出生,新加坡國立大學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Jit Wu為右二

我當過兩年兵,所以上學比較晚。平時我喜歡喜歡打dota,看漫畫,學數學。

我參加這個比賽,是因為它是線上的,很方便。我也參加過其他數學競賽,但我覺得阿里的競賽非常特別。像國際奧數比賽,是專門針對高中生的,但阿里數學大賽是不分年齡、職業,全民都可參與。我希望阿里能繼續舉辦這個國際化、多元化的比賽。

我將來想成為數學教授,希望中國的學生可以多來新加坡交流數學。

  • 張鉞,金獎,中國大陸,1995年出生,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圖片來源:人民網

我從小喜歡數學,別人睡前都是聽童話故事,而我睡前是在做算術遊戲。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參加五年級學生的奧數培訓,結果發現自己都能很快掌握,名列前茅。

我在高中參加了數學競賽,拿了2013年CMO的金牌,高考考了666分,進了北大數學系。後來去伯克利讀博士,兩年就順利畢業了。因為疫情,哪兒都不能去,我只能把自己關起來研究數學,所以才能這麼快畢業。我研究的是拓撲,是研究幾何圖形或空間在連續改變形狀後還能保持不變的一些性質的一個學科。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比如說頗具前瞻性的量子計算機,就和拓撲息息相關,有一個數學方向叫拓撲量子場論,它用來搭建量子計算機的數學模型,並透過不同的拓撲工具進行研究。

我獲得過阿里巴巴數學競賽金牌,丘成桐數學競賽幾何與拓撲銀牌,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全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等。但阿里巴巴數學競賽的金牌讓我印象最深,因為題目都出的很巧妙,而且都是幾何與拓撲的內容,我很感興趣。這是一個真正的關於現代前沿數學的競賽,同時又有奧林匹克的味道,並不取決於特別高深知識的掌握,而是需要奇思妙想。

我曾經的夢想是做一個數學家,但是現在想先去工作,因為我一直都是在學習純數學,所以也沒怎麼能看到它的應用,我很想將數學運用在實際問題上,用自己的能力解決現實生活的難題。其實我也想做像馬雲老師這樣的企業家,不斷地支援數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建立數學基金,去資助數學系的教授,為數學學者發放獎學金,對數學的發展做貢獻。

  • 鄭凡,金獎,中國大陸,1992年出生,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圖片來源:上海中學

鄭凡小時候對車牌很感興趣,走在路上看到車,他不看車的其他部分,就看車牌,特別是車牌上的數字,對數字特別敏感。鄭凡的父母發現了這個小孩的天賦,買了很多趣味數學的書籍,還陪他玩數學遊戲,送他去參加興趣班。

2004年,鄭凡12歲,剛上初一,這年年底發生的一件事,讓這個少年堅定了志向。那年底,印尼發生海嘯,鄭凡也從電視上看到了那些受難的人們,心裡很難受。當時,鄭凡正好看到一本課外書,談到數學能預測和分析海嘯!數學有個分支流體力學,用方程來描述空氣、水等流體的運動,鄭凡就想,能不能透過數學瞭解海水的運動規律?一顆種子在他心裡埋下了。

此後,他很順利上了上海中學,多次考得年級總分第一,高二就拿下了IMO金牌,也被推薦票選為2010年上海中學“最受歡迎學生”。

“對於奧數,小時候如果孩子對數學真的感興趣,可以適當接觸奧數,如果是個苗子是能被發現的,往那方面去培養。如果為了別的目的,升學啥的,奧數訓練沒啥意思。”這是鄭凡對奧數的觀點。

2010年9月鄭凡被保送進入北京大學數學學院,2011年轉學到麻省理工(MIT)讀本科,選定偏微分方程,恰恰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強項領域,於是鄭凡又很“輕易”地申請進入普林斯頓大學讀博。現在,鄭凡在西班牙數學科學研究院做博士後研究,他依舊想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改善人類的生活,也希望能透過自己的研究能減輕海嘯帶給人類的傷害。

第一屆阿里巴巴數學競賽鄭凡也參加了,進了決賽,拿到銅獎。在鄭凡看來,大賽的題目非常有意思,非常親民,貼近生活。“比如,送外賣,如何規劃線路?怎樣用雙11優惠券?很好玩。”鄭凡覺得,阿里舉辦這個比賽,其實也說明了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地方都用到數學,這是它和其他數學競賽不同的地方。

鄭凡也觀察到,第一屆,他的很多普林斯頓的師兄弟都參加了,很多數學系的,包括本科生、博士,都有。當然,要拿獎還是很難的。今年,鄭凡在朋友圈又看到廣告,比較好奇會出什麼樣的題,於是又參加了。“還有個原因,因為第一次比賽拿了銅獎,所有選手去杭州參加大師班,讓我們和來自不同學校、年齡、行業的各路高手,有一個切磋交流的機會。”

他在普林斯頓的同門師弟,也有一個得銀獎的。“能夠跳出自己的專業,看到不同的東西,對往後的研究還是很有幫助的。”鄭凡說。

閒暇時間,鄭凡喜歡下棋,因為這和數學也很有關,但自嘲“都不精通,下的很臭”。

二 產業「後浪」與學術「前浪」交匯

由於全球疫情影響,主辦方策劃了一場特別的線上頒獎典禮,身在世界各地的幾十位選手與主持人楊瀾連線互動。

中科院院士、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主任田剛,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學數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勵建書,劍橋大學數學中心牛頓研究所教授Frank Kelly等學界大牛負責線上“雲頒獎”。田剛和“國民好老師”李永樂、“數學怪才”陳澤坤提前準備了三堂“數學課”,分享了他們對數學的理解。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不敢想象,在今天的疫情下,沒有計算機和網際網路我們會如何生存。”這是馬雲時隔一年多再談數學,他強調,數學是所有科學的基礎,是推動整個社會進步的基礎,“數學的用處是無用之用,數學學的是不同之同。”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談道,數學本身非常優雅,純粹數學接近於哲學,應用數學則是科學發展的幕後英雄,數學的進步推動了相對論、電磁學、資訊理論控制論、現代經濟學等諸多學科發展。“我們會一如既往地把大賽辦下去,希望更多人關注數學、熱愛數學,第三屆大賽將繼續以線上方式舉辦。”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此外,達摩院派出了一支“科學家天團”參加活動,包括計算技術實驗室負責人謝源、決策智慧實驗室負責人印臥濤、量子實驗室科學家陳建鑫、資料庫與儲存實驗室負責人李飛飛等作為頒獎嘉賓。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科學家們有專注數學研究的,也有投身前沿科技的,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是數學的信徒,期待年輕一代創造數學研究的突破,進而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

僅1%晉級:阿里數學競賽全球最強73人出爐,萬里挑一決出四名金獎

自從3年前馬雲宣佈成立達摩院以來,外界就對這個機構充滿好奇,想知道達摩院到底在研究哪些前沿科技。記者瞭解到,達摩院目前已經成立了15個實驗室,從這次的科學家天團身上,也能管窺達摩院的硬核技術佈局。

計算技術實驗室,通俗地說就是搞晶片的。負責人謝源是華人在晶片學術圈成就最高的科學家之一。他以廣西理科探花身份考進清華,畢業後一路開掛,十幾年間拿遍業界頂級榮譽,是 IEEE、ACM、AAAS 三大頂會Fellow,還是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名人堂大滿貫得主,阿里第一顆晶片含光800就是由他主導研發。

印臥濤在阿里有“數學帝”的外號,他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數學系終身教授,真正的專業數學家。據說,印臥濤本科時期學的是計算機和物理學,為了打好基礎才轉投數學專業,沒想到因為“數學太美”,最終“改行”。他負責的決策智慧實驗室,主要工作就是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小到搜尋推薦、倉庫選址,大到金融資金排程,阿里很多業務背後都有他團隊的支援。

達摩院最神秘的實驗室,毫無疑問屬於量子。

據統計,全球量子計算人才不超過一千人,達摩院就招募了相當一批,陳建鑫是其中之一。陳建鑫也曾數學滅霸一枚,曾經的IMO金牌得主。他說,數學和量子既有相似之處,也有緊密聯絡,量子糾纏等現象都能用數學模型解釋。2018年,達摩院量子實驗室研發出量子電路模擬器“太章”,打破了谷歌的量子霸權。

相對來說,資料庫和自動駕駛業務大家更熟悉一些,兩個實驗室的負責人同樣大有來頭。2018年5月加入阿里的李飛飛是猶他大學終身教授,負責自研雲資料庫的研發與應用;自動駕駛實驗室負責人王剛曾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終身教授,是 MIT評選的10名亞洲區35歲以下青年科技創新人才之一。

事實上,不管科學家擅長的是哪一行,每個人的工作都離不開數學底子。正如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說,應用數學是科學發展的幕後英雄,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