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研究加速實驗室的主管、電腦科學家勞拉·哈斯在12月7日舉行的未來技術會議上表示,人工智慧可以幫助研究者加快他們已經開展的工作。“機器將成為人類強有力的幫手,就像《星際迷航》裡的生化人‘Data’一樣,”勞拉·哈斯說道。
儘管許多人擔心未來的機器人會在各個方面超越人類,但事實上,機器在許多工中早已將人類拋在身後,比如進行極快的數學運算。相比其他領域,在大資料領域的這種優勢顯得尤其明顯。
勞拉·哈斯說:“全球的科研成果每9年就會翻倍;單單是過去兩年所創造的資料量就已經佔今天全世界所有資料的90%;每天世界創造出來的資料就有2.5艾位元組。”1艾位元組(EB)等於10億吉位元組(GB)。在人類與機器的競爭中,計算機是毫無疑問的勝利者,它們能處理和消化所有這些資訊。
在IBM的超級電腦“沃森”(Watson)於電視智力競賽節目“危險邊緣”(Jeopardy!)中擊敗肯·詹寧斯之後,貝勒醫學院的分子生物學家奧利維爾·李希塔奇就聯絡了勞拉·哈斯的團隊,詢問是否能將同樣的技術應用於他的研究之中。
李希塔奇當時正在研究一個名為p53的特殊基因。該基因能指引細胞完成生命週期,並殺死衰老或受損的細胞,因而被戲稱為細胞的“死亡天使”。在大約50%的癌症病例中,p53基因會出現某些功能異常問題。而且,研究已經揭示某些特定分子,如激酶(kinase),在p53基因的功能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關於這個基因的學術論文已經有超過7萬篇,每年湧現的新論文也有約5000篇。任何一位實驗室助理都無法閱讀完所有這些文獻,並鑑別出合適的激酶。因此,李希塔奇請求勞拉·哈斯的團隊幫忙建立一個程式,能夠閱讀所有相關文獻並鑑別出能在p53基因功能中發揮激酶作用的分子。
人工智慧成為了新的實驗室助理,它掃描了2004年以前發表的醫學論文摘要,從中鑑別出9種能潛在影響p53基因活動的激酶分子。接下來的10年裡,其他研究者鑑別出了這些激酶中的7種,但另外兩種在其他所有文獻中都沒有提到。
“他們開始嘗試在實驗室裡進行一些實驗,”勞拉·哈斯說,“大約一年之後,我們透過體內和體外實驗都證實了,這兩個分子都是激酶。”當然,“沃森”還無法和一位優秀且訓練有素的科學家相提並論,在這個例子中,人工智慧只是被用於處理一個困難但直接的問題,並且需要依賴海量的科研資料。不過,勞拉·哈斯表示,這些結果依然令人感到非常興奮。
從各種方面來看,人工智慧能夠加快科學事業的程式,而目前狀況下也可以看出,人類和機器人互補性。至於機器人是否能夠取代人類,科學家們大多認為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