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 OpenHarmony 生態發展過程中,湧現了大批優秀的程式碼貢獻者,本專題旨在表彰貢獻、分享經驗,文中內容來自嘉賓訪談,不代表 OpenHarmony 工作委員會觀點。
OpenAtom OpenHarmony(以下簡稱“OpenHarmony”)是由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孵化及運營的開源專案,每一位開發者都可以基於 OpenHarmony 做開發。自成立以來,OpenHarmony 吸引了眾多開發者的加入,現有 6 大開發者社群專區建設(CSDN、51CTO、開源中國、思否、電子發燒友、InfoQ,排名不分先後),104 個高校陣地(有組織者的高校)。釋出的技術直播、視訊課程、技術解讀文章、開發者稿件等累計覆蓋觀眾人數 2500 萬人。
構建開源生態,需要讓開發者先用起來,而這離不開各種型別、可提供各種功能需求的開發板。提供基礎整合開發環境、軟體原始碼、硬體原理圖,方便初學者快速地瞭解和學習 OpenHarmony 系統的硬體和軟體知識,開發板是 OpenHarmony 開源生態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將 OpenHarmony 版本移植到 Hi3516DV300、rk3568 等多套開發板套件中的,正是熊磊及其團隊。
本期 OpenHarmony 開發者故事,我們採訪了 OpenHarmony 啟動子系統的負責人,OpenHarmony PMC 委員會推舉的“程式碼貢獻月度之星”——熊磊。
熊磊和團隊一起負責啟動子系統的特性開發、產品定製、生態擴充和程式碼維護等工作。這個模組控制整個系統的啟動管理,體系非常複雜,如此艱鉅的任務,他們要如何完成?開發過程中,遇到典型的記憶體溢位難題,他們又是如何精準排查,並形成問題分析文件,後續防患於未然的?滿滿乾貨,不容錯過!我們將專訪內容整理如下,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Q1 請熊磊簡要介紹下自己和所帶團隊
大家好,我是熊磊,目前是 OpenHarmony 啟動子系統的負責人。我和我的團隊負責啟動子系統的特性開發、產品定製、生態擴充和程式碼維護等工作。我對物聯網、嵌入式、作業系統有著濃厚的興趣,從事這個行業有12年的時間了。
Q2 作為開發領域知名的技術大牛,您最初為什麼會選擇加入OpenHarmony生態、參與開源共建呢?您認為,OpenHarmony專案最吸引人的點在哪裡?
在移動作業系統領域,不管是 iOS,還是 Android,我們始終都是追隨者。先是豐富 iOS 的應用市場,後來整合 Android 系統,與全世界一起共建 Android 生態,一直都在跟隨別人的腳步前行。
我幾年前聽說 OpenHarmony 的時候,就希望能夠參與進去開發我們自己的移動作業系統。如今能夠有幸參與到 OpenHarmony 的生態共建中,也算是實現了當初的願望。
OpenHarmony 吸引我的地方很多,從定位來看,它是一個創新的移動作業系統,令人振奮;從技術架構來看,它的模組化設計,也讓人眼前一亮。我相信 OpenHarmony 新服務、新硬體、新互動的設計理念,將會給大家帶來全新的體驗。
Q3 這次您被OpenHarmony PMC委員會推舉為“程式碼貢獻月度之星”,意味著您對OpenHarmony專案的貢獻已經屬於業界頂尖水平,十分了不起!加入OpenHarmony這麼短的時間卻達成了這樣好的效果,請問您的“祕訣”是什麼?您是否方便從業務角度具體介紹一下,怎麼才能讓開發者更加滿意,把開源共建做得更好?
沒有什麼”祕訣“啦,我一直相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最大的動力。OpenHarmony 還處在起步階段,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我非常榮幸能夠在初始階段就參加到這樣一個事業中。我參與的模組,是系統的啟動部分,負責整個系統的啟動管理。它涉及到各子系統,而每個子系統又都有自己的訴求,整個體系非常複雜。肩負如此重要的任務,我壓力不小,也動力十足。
OpenHarmony 作為一個年輕的 OS,需要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進行生態共建,才能更好地發展。專案組需要多傾聽開發者的聲音,瞭解大家的痛點和訴求,解決開發者參與共建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另外,做好 OpenHarmony 的宣傳也很重要。開發者瞭解這個系統,對它產生興趣了,就會願意參與進來。
Q4 您和您的團隊小夥伴,在參與OpenHarmony專案貢獻(例如撰寫 SIG DOCS)的過程中,一定有一些刻骨銘心/印象深刻的經歷,比如文件被轉載、被committer認可、被合併程式碼、被授予榮譽、被開發者誇讚之類。可以給我們分享一下嗎?
每一次的 master 程式碼提交,都是非凡的體驗。看到我們的努力成果,終於要合入主線了,內心既激動,又忐忑。
有時候,一個重大特性的合入,涉及的程式碼量會非常大。我和團隊的小夥伴們,就需要每天晚上忙活很久,確保編譯通過、裝置能正常啟動,並關注靜態檢查的告警。當我們看到已合入的標籤時,才會如釋重負,感覺所有的辛苦都很值得。
Q5 在整個開發程式中,您和您的團隊遇到過哪些技術上或其他方面的難題呢?這些難題又是如何被逐一解決的?在這些難題被解決的過程中,您總結了哪些寶貴的經驗or教訓呢?
首先簡單介紹下 OHOS 啟動,init 元件負責處理從核心載入第一個使用者態程式開始,到第一個應用程式啟動之間的系統服務程式的啟動過程。OHOS 啟動簡單的邏輯框架如下圖 5-1 所示,其中 init 階段主要負責啟動引導管理、服務管理,以及系統、服務的配置項的管理等。
$$ 圖 5-1 $$
我們在前期 init 提供的能力基礎上,通過持續改進方案,不斷增強能力、優化效率。例如增加程式頻繁退出的抑制機制,增加支援應用、系統元件及晶片元件程式的沙盒執行環境,增加支援服務分組的配置、並行啟動依賴的同步機制、可通過沙盒孵化的應用等,如下圖 5-2 所示。
$$ 圖 5-2 $$
我們各種各樣的難題都遇到過,比較典型的是一個記憶體問題。當時,我跟團隊裡面的技術專家,一整天在遠端電話會議討論這個問題。大家群策群力,提出自己的想法並逐個排查驗證,最後發現問題是另外一個流程裡面的 malloc 記憶體空間訪問越界所致。兩個似乎完全不相關的流程,發生了記憶體踩踏的情況。問題得到解決後,我們進行了內部的覆盤,並輸出一份問題分析文件。
記憶體問題一旦出現,會很難排查,關鍵在於預防。所以一個良好的編碼規範非常重要。只要有良好的編碼習慣,就能有效規避記憶體的越界、溢位。後期,我們不定時在團隊內部進行分享、總結,就是要確保同樣的錯誤,絕不再犯。
Q6 加入OpenHarmony生態以來,您最大的驚喜是什麼?或者有哪些具體的收穫?
最大的喜悅是成功將 OpenHarmony 版本移植到多套開發板套件(Hi3516DV300、rk3568 等)中,為開發者提供了方便學習的開發環境。當看到開發者能將理論付諸實踐,所有人共同開發、共同貢獻,OpenHarmony 系統不斷完善,心中的成就感難以言表。
此外,在這個過程中結識了很多朋友,參與不同的 SIG 組,學習到了很多新的知識,這些也都是收穫。
Q7 您期待未來OpenHarmony哪些方面能夠得到改善、提供更多支援?
我覺得效能方面有待提高,上手體驗不是特別良好。OpenHarmony 的除錯手段也比較缺乏,沒有 trace。
Q8 OpenHarmony目前仍處在開發探索階段,很多共建單位和生態夥伴還不清楚開源專案的玩法,或不如該如何著手進行開發。可以請您給大家分享一條,您認為最重要或最值得分享的心得嗎?
重要的是多關注社群,多參與 SIG,多交流。現在網上的 OpenHarmony 資料,確實不是特別多,但程式碼都是開源的。社群有各種微信群,其中的絕大多數開發者也都是中國人,大家在溝通方面不會有任何困難。我相信共建單位和生態夥伴之間多多交流,一定會有非常大的收益。
Q9 開放性問題,可以暢所欲言,請問您還有什麼掏心窩的話想告訴大家?
我這一路走來,從剛開始參與 OpenHarmony 時的不知所措,到如今在 OpenHarmony 社群貢獻了大量的程式碼,是有苦也有甜。
OpenHarmony 從一開始的幾十個倉,成長為現在的龐然大物。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和了解 OpenHarmony,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蔘與到系統的開發中來,我的內心有種自豪,因為我也是其中的一員。衷心祝願 OpenHarmony 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