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的形式下,以展會的營銷模式已不再受用

數加小高發表於2022-03-25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會展業每年都在速度遞增,已成為我國國際會展市場上的一支重要力量。隨著中國服裝經濟的不斷繁榮,服裝專業展會的發展也異常迅速,每年全國各種各樣的服裝展會不盡其數。

從1894年德國的萊比錫樣品博覽會到今天的國際性貿易展覽活動,現代會展業已走過了百多年的歷程。儘管幾千年來展覽活動的基本原理沒有改變,即通過展示來達到交換的目的,但是在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會展早已超出了傳統的以物交換或宣傳展示的範疇,絕大多數參展商和觀眾都把其作為展示產品開拓市場和溝通訊息的手段。伴隨著服裝行業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服裝會展業異軍突起,成為企業開拓市場的一個必不可少的途徑,其重要性日益凸顯。

國內各行各業的展會已經成為國內品牌展示品牌形象、尋找商業跳板、煮論時尚風向的重要舞臺。對於紡織服裝行業人員來說,去看一次展會好處實在太多,是 的途徑之一。將時尚行業工作者匯聚一堂,共同探索、建築出一條中國時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由於開辦服裝展會的門檻比較低,許多單位趨之若鶩,無視本地區服裝產業的發展水平和自身的操作能力,在相當程度上造成了會展資源的浪費和會展市場的無序,也阻礙了品牌服裝展會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與已開發國家相比,我國展覽業總體起步較晚、規模還小、水平尚低,在場館建設管理機制、組織手段、配套服務諸方面都存在著不少值得改進之處,離國際水平還有相當差距,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少行業約束機制。目前沒有具體規定,辦展要具有怎樣資質的單位,參展商需符合什麼行業標準,通常只要交錢就可以參加,結果魚龍混雜,影響了展會的整體質量。

2.規模小。國內展覽會規模以中小型為主,展出場館面積有限、設施落後,降低成本吸引展商和觀眾有著積極的作用,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存在著較大差距。

3.展會定位不明確。專業性與國際性不足多數,展會缺乏明確定位,組織管理模式落後。有的展會什麼檔次與質量的產品都一擁而上,實際上卻是類似集貿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些展會甚至成為處理積壓商品的場所。

4. 服務不完善。國際知名展會,在展區的劃分及參展企業的布展上,都充分地體現人性化的特點。其中有餐飲區、洽談區、會議區、資料擺放區等,參展企業在布展的過程中,也大都留出相當的面積擺放桌椅及花草,使得客人前來洽談時有一個輕鬆的氛圍。但目前國內只有極少數展覽會設立了相關的服務商、法律諮詢機構、專業觀眾檢錄系統,大多數情況下,參觀商和觀眾在參加展覽會時遇到的一些問題難以解決,展會後的情況也無從瞭解。同時在硬體設施建設上仍有欠缺,如沒有設立郵局、必備的商務服務部門和專線交通等。因此,觀眾參觀時往往只感到擁擠,沒有寬鬆的環境洽談,也很難達成交易。

5.會展人才缺乏。展覽專業人員奇缺除了歷史原因外,更重要的是,目前我國沒有專門培養展覽專業人才的機構。因此我國會展業在培養專業人才的同時,也要建立先進的人才機制,防止人才外流。

不過,在2021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因素不斷疊加,疫情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下,很多展會迫切取消或延後,雖說減少了很多線下收集資訊和了解市場的機會,但在現代資訊科技高速發展下,新型電商平臺快速普及,個性化消費方式逐漸成為消費主流,在巨大的市場發展壓力之下,紡織服裝業通過不斷創新升級流通方式:從分銷體制向共建渠道進化、從工廠店模式向組貨選貨模式轉化、從單打獨鬥向供應鏈協同競爭演化,保持了總成交額的基本穩定,實現了小幅逆勢上漲,並加速了行業內部結構的優化升級。sofastsoft . com

這一切都要歸屬於我國紡織服裝企業,在堅持全面促進供應鏈協同化、上下游一體化和線上線下融合化,將自身發展積極融入到產業生態圈層建設中去,實現城市更新、產業革新、市場煥新、商戶創新的同頻共振,最終推動形成特色鮮明、優勢互補、區域聯動、協同共建的產業流通新生態。雖然市場數量將會逐漸減少,但是市場成交額或將進一步提升,激烈競爭下也將激發存量市場的創新活力,龍頭市場將創造更大的價值。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70006149/viewspace-2884027/,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