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引領雲原生資料庫技術持續創新
這幾年,雲原生已成為阿里雲的另一個標籤,不僅最早佈局雲原生技術,擁有大量客戶實踐,更打造出豐富的雲原生產品家族。尤其是資料庫產品線,已進入雲原生2.0階段,通過全鏈路的技術支撐能力,奔向更遠的星辰大海。
雲原生資料庫進入2.0時代
從廣義概念來看,所謂雲原生,是指全面使用雲服務構建軟體;而狹義的雲原生,是指通過容器、微服務、Serverless等全新技術構建應用,它不僅影響著計算架構、開發和部署方式,更是對整個基礎設施和平臺能力的一種考驗。
所以,資料庫的雲原生之路一般從IT基礎設施雲化、核心場景的網際網路化開始。這也是阿里雲智慧資料庫事業部總負責人 李飛飛,在多個公開場合定義的雲原生資料庫1.0階段。這一階段的典型特徵是,基於雲的整個IaaS能力,提升資料庫本身的效能和服務體驗。那麼,雲原生資料庫2.0時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有哪些新特點?阿里雲資料庫的雲原生之路演進到何種程度了?阿里雲資料庫高階產品專家 蔡冬者 (花名:江柳),在DTCC大會期間接受IT168記者採訪時,進行了詳細解讀。
阿里雲資料庫高階產品專家 蔡冬者 (花名:江柳)
“1.0階段,更強調的是單品能力,比如:如何基於MySQL打造最佳業務實踐;2.0階段,使用者需要的是一個能整合多種引擎的全面的資料庫解決方案,尤其在移動網際網路、IoT、5G技術趨勢的加持下,資料的應用場景變得越來越豐富,更需要一個從生產到應用的全過程產品體系。” 蔡冬者強調,阿里云云原生資料庫,已過了底層基礎設施和平臺雲化的1.0階段,現在正向更高服務水平進軍,通過全鏈路的技術支撐能力,引領雲原生2.0時代,把資料庫服務發揮到極致。
全鏈路支撐能力背後的產品家族
在雲原生資料庫2.0理念下,阿里雲在剛剛過去的雲棲大會上釋出了一系列產品的重磅更新版本,包括雲原生關係型資料庫 PolarDB 和分散式版本 PolarDB-X,雲原生資料倉儲 AnalyticDB,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企業級自治資料庫RDS,以及一站式線上資料管理平臺DMS。關於PolarDB 、分散式版本 PolarDB-X,雲原生資料倉儲 AnalyticDB、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業界關注度比較高,已有大量相關資料,這裡不做過多贅述,本文主要對RDS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應用DMS做重點分析。
從大的資料庫分類來看:一類是,OLTP事務型資料庫;另一類是,OLAP分析型資料庫,後來又衍生出HTAP混合型事務分析管理。阿里雲RDS,就屬於事務型資料庫,也是整個雲資料庫市場規模最大、使用者最多的一個基本業務。提到RDS,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一款各家都有的“常規化產品”,使用體驗都差不多。其實,相對同類產品,阿里雲RDS具有幾個重要特徵。
一、擁有強大的企業級資料自治能力。阿里雲RDS是基於開源以及在商業化核心基礎上構建的全託管式產品形態,不僅相容了開源資料庫MySQL的核心,還做了更深度的核心優化,尤其在資料庫自動駕駛層面有更卓越表現。阿里雲資料庫的自治能力已處於行業領先地位,不管是自治的深度、引擎支援的覆蓋度,還是應用規模上,其他廠商都無法相提並論。
二、能通過核心以及相關產品的管控能力,給使用者帶來更快、更穩、更安全的資料庫服務。為了滿足網際網路應用的動態負載、高併發、永不停服等業務特徵,,RDS提供一體化讀寫分離、計算儲存無縫擴充套件的解決方案,幫助使用者動態調整讀寫比例或儲存計算資源,解決企業在讀多寫少形態下的擴充套件性問題。為了確保高可用性,阿里雲提供三副本以及兩地三中心的解決方案,滿足遊戲、電商、運營商、金融、政府類企業對資料庫的應用要求。備份恢復上,RDS可在分鐘級完成TB級資料的快速恢復,解決企業業務故障情況下的快速業務回滾訴求。同時,通過深度核心優化,RDS相較於開源版本效能最高可提升80%。
三、全鏈路的資料安全優勢,包括訪問安全、儲存安全、傳輸安全以及審計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雲認為真正的雲資料庫也能像生活中的水和電一樣,只關心上層應用,而不需要關注底層的基礎設施。阿里雲於2017年首次提出“資料庫自動駕駛”理念,資料庫本身就具備異常自感知、自診斷、自決策、自修復、自彈性及自安全的能力,完全自閉環解決企業資料庫遇到的效能、可用性以及資料可靠性等問題。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例,已為所有資料庫開啟自動駕駛能力,同時,6000家企業客戶也已通過RDS實現資料庫的自動駕駛。
在企業級資料庫自動駕駛能力方面,阿里雲在資料庫智慧調參ResTune系統論文被SIGMOD2021錄用,這是阿里雲自治資料庫和智慧化運維取得的里程碑式的一步。所謂的智慧調參,是指結合了機器學習以及大量專家經驗和邏輯,去做對資料庫影響比較大的引數優化,從根本上幫助企業降低引數調優門檻,滿足千行百業的工作負載需求。
阿里雲除了擁有強大的資料庫自治能力,還有另外一款明星產品,即一站式資料管理平臺DMS。DMS並不是一個從無到有、從0開始構建的產品,它最早在阿里巴巴集團內部孵化,主要解決資料庫開發效率問題。之後,隨著企業業務的發展,使用者也越來越關注海量資料的採集、整合及價值挖掘,此時,使用者開始湧現出對資料處理、加工、分析以及應用整合等一系列需求,這需要企業要擁有更強大的平臺管理能力。於是,阿里雲在2021年對DMS進行了一站式升級。
阿里雲DMS包括幾個重要模組,包括:資料庫的開發設計模組(最早開發的模組);資料整合模組(主要解決跨資料來源之間的資料流動問題);資料開發加工模組;資料庫的應用模組,以及橫跨這些模組的資料安全及DevOps等,基本上所有的資料生產和管理能力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解決。
基於DMS,企業可以真正實現庫倉一體,可以讓資料流動變得簡單,而且能做到實時的資料流動和整合。另外,DMS內建了強大的資料安全能力,可以讓使用者從生產到應用層面擁有一站式的安全能力,包括可以自定義符合規則的安全引擎,對敏感資料進行脫敏,設定安全訪問攔截功能等。同時,平臺本身可以提供端到端的自助診斷能力,能幫助使用者快速發現、診斷資料在流動、整合以及流轉過程當中遇到的所有問題。DMS的一站式體驗,還體現在覆蓋的資料來源比較多,有27種常見資料來源,所有資料都能實現統一管理。
所以,整體來看,阿里云云原生資料庫產品家族,不僅強調全場景、全鏈路支撐能力,單品雲原生能力也在持續演進,尤其從RDS以及DMS表現來看,正在向智慧化以及安全可靠性方面升級。
融合趨勢的根本是解決業務多樣化需求
除了更強調智慧化和安全性,其實融合型趨勢也是雲原生2.0時代的一種新變化。
蔡冬者認為,不管是湖倉一體化、大資料一體化,還是多模,本質上是企業資料的多樣性導致計算的多樣性需求起來了。這時,資料庫的發展會表現出幾種演進思路。一個是專項專用,即每個引擎只解決我獨特的場景問題,通過複雜的技術形態組合來解決企業的多樣化需求,這是一種解決思路。第二種思路,是通過一體化融合的趨勢,降低企業解決問題的成本。比如:通過多樣化的計算儲存需求,降低資料計算儲存的成本及門檻。
而云原生+分散式的結合,主要是解決目標客戶群體的高併發、持續運營、動態負載及海量資料等問題。當傳統的單機資料庫遇到容量瓶頸,雲原生+分散式演進方向顯然是最佳選擇,可以幫助使用者滿足網際網路業務形態下的挑戰。同樣,軟、硬體一體化,也是IT技術發展的必經階段,通過更深層次的軟硬體結合,可以從設計之初提升應用本身的效能、穩定性和安全性等問題。
不管是哪種融合模式,阿里雲資料庫會始終秉承雲原生2.0目標,在底層的引擎佈局上,佈局全鏈路能力。其中,智慧化、安全可控、線上一體化、多模以及與分散式結合的方向,都是單品能力繼續精進的主攻方向。包括在國產化替代大背景下,會對資料庫的安全要求越來越高,阿里雲推出全加密資料庫產品,確保政府、金融以及運營商行業使用者,擁有更強的資料加密能力。針對去O趨勢,阿里雲資料庫也在做相關準備,推出了一整套資料庫升級迭代解決方案,包含PolarDB -O,可以實現金融級的資料庫遷移。
阿里雲資料庫擁有豐富的業務場景,不僅單一資料庫產品能力強,更擁有全場景化的服務能力。經過多年的技術打磨和雲原生化的快速迭代,阿里雲資料庫產品在易用性、價效比以及穩定性方面,都擁有更卓越表現,這可能是使用者選擇阿里雲資料庫的最根本原因。換言之,產品本身的核心以及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是阿里雲資料庫取得使用者信任、建立龐大使用者生態的基石。
點選檢視一站式線上資料管理平臺DMS更多資訊
版權宣告:本文內容由阿里雲實名註冊使用者自發貢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阿里雲開發者社群不擁有其著作權,亦不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具體規則請檢視《阿里雲開發者社群使用者服務協議》和《阿里雲開發者社群智慧財產權保護指引》。如果您發現本社群中有涉嫌抄襲的內容,填寫侵權投訴表單進行舉報,一經查實,本社群將立刻刪除涉嫌侵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