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很喜歡的 CoolShell 博主陳皓說過一句話是:學習不是為了找到答案,而是找到方法,個人這句話也是非常的認可,自己在保持堅持學習和終身學習的道路上也遇到過很多問題,經歷過許多挫折和失敗,最終也收穫了很多學習的方法,在這裡和大家分享我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反人性的,如果學習對你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那麼從人性的角度來說會很難堅持把它做下去的。所以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降低學習帶來的 “痛感” 。
那麼具體怎麼做可以降低學習帶來的痛苦呢?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
1:合理的學習安排
首先要先審視自己,給自己安排的學習計劃要足夠的接地氣,符合自己當下能力水平,不要盲目跟風,什麼火?,什麼高大上就去學什麼。
案例一:我記得剛畢業的時候跟風買過《計算機程式設計藝術》、《演算法導論》,怎麼看也看不懂,每次搬家又不捨得扔,不僅佔用空間和時間,每次都把自己對學習的信心和動力摧殘的一絲都不剩。因為太厚了,最後用來墊顯示器 ? 了。
我們得出結論,最好的學習計劃就是:
- 認清自己有幾斤幾兩很重要,不要追求過高和不切實際的目標。制定合理的目標
- 學習跟當前的工作密切關聯內容,學完後可以在工作中馬上進行實踐
2:更換學習場所
如果一直在一個地方待久了就容易產生疲勞,雖然我們能夠保持足夠的自律,但是大腦也需要一些外部環境的刺激,來激發大腦的活性。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如果在家裡學久了或者待累了,我就帶著電腦和筆記本去家周圍的咖啡館,圖片館,付費自習室等等場所。來增加學習的樂趣。
3:成果具象化
如果學習過程沒有留下痕跡,那麼大概率就跟沒有學差不多(因為很快會遺忘),所以我們一定要把學習成果具象化,寫學習筆記,覺得是最常見的學習具象化的表現之一,(我個人常用的學習筆記軟體是 Notability),就像下面:
整理好筆記之後,可以公開自己的筆記,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在一些公共平臺上輸出,接受別人的評論,跟別人討論觀點等等。讓學習成果具象化的目的就是 產生反饋, 只有反饋才會讓你保持持續的熱情。
4:保持心態平和
不要給自己安排太多的學習任務,例如我之前給自己安排學習任務的時候,就包含演算法、英文、程式語言、歷史、人文、哲學等科目的學習,把自己壓的踹不過氣來,最終學習效果也不是很好。所以我的建議是:儘量把學習主題控制在 2-3 個型別之內,太少容易枯燥,太多就會因為切換太多導致無法專注。
另外就是不要過於追求特定的結果,我們知道為了應付考試所帶來的學習壓力是最大,也是最痛苦的。保持心態上的平和,關注學習本身,儘可能讓學習過程變的輕鬆,這樣才能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從而保持持續不斷的進步。
5:儘量去做難題
人都願意呆在自己的舒適圈裡,都願意做自己熟悉並且不用思考的事情,但是這樣的事情就算你天天都在做,也不會有什麼成長和收穫。例如:
- 天天練習簡單的加減乘除四則運算,也不會讓你成為數學家
- 天天練習初級的英文詞彙,也還是讀不懂專業的英文文獻
- 健身的時候,你天天練 2kg 的啞鈴,雖然很輕鬆,但是就算練一年也不會有效果
很多人不是不努力,只是很容易陷入到一種自我感動式的努力當中。就算每天都在學習,但是學習的內容過於簡單,沒有挑戰,那麼這就是一種虛假的努力,想要讓學習產生效果,還是要學會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就要去做一些對自己來說有難度的題目和學習內容。只有當你去面對那些超出舒適區的的事情,並且你主動去思考,克服困難把它完成後,這才是有效的學習和真正的勤奮。
6:長時間保持專注
作為一個長期在家學習的人,我很明白什麼是 “越自由,就需要越多的自律”,當我們在學校有同學,老師和環境來監督我們學習,在這個環境下保持專注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當我們在家裡學習的時候,就需要更多的自控力來讓我們保持專注的學習,《論語》裡面說君子有一個很重要的品質就是 “君子慎獨”。意思就是就算在 沒人看到隱蔽的地方也能保持表裡如一,嚴格要求自己。
我自己在家保持專注的方式和工具是 todolist + 番茄工作法,我的做法是這樣:
- 每天起床後,首先思考的今天的 todolist (今天要做的事情),
- 為 todolist 排好優先順序,我通常使用最短作業優先演算法,最快完成的放前面,這樣就可以產生更多的成就感,從而堅持下去
- 啟動番茄時鐘,開始做 todolist 上面的事情。允許間歇性的休息(喝水,咖啡,洗手間)
- 當 todolist 完成後,就一項項的劃掉(很有成就感)
我會傾向用紙質筆記本 ? 和筆把 todolist 寫下來,因為寫字 ✍? 的速度很慢,所以我可以邊寫邊思考。todolist 是每天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一定要謹慎的思考才能寫下來。另外我很喜歡用番茄工作法。因為我認為 人要保持長時間的專注幾乎是不可能的,《自控力》這本書裡也說人要保持專注和自律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所以番茄工作法的 25 分鐘專注和間歇性的休息,可以以很舒適的狀態讓我把專注這件事情保持下去。
保持專注的方法是:
- todolist + 番茄工作法
- 間歇的休息和放鬆
7:學習要趁早
提問:為什麼有的人學東西很快,有的學東西很慢 ?
答案是:知識儲備不一樣
懂的越多的人,學新東西就越快,理解深度也不同。因為學習的本質就是:在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建立關聯。所以基礎很重要,基礎不同的人學同一樣東西,不僅學習速度不同,而且理解的深度也有差異。
很多人說學習沒有用。我不是這麼認為。我認為每一次的學習都是有價值的。只是有些知識你還沒有找到的它的使用和關聯場景。但是你的每一次學習都會累積成為你的基礎,為你以後的學習進行加速。所以就是說,學習和優秀也是遵循 馬太效應 :強者恆強。這也說明為什麼很多人被學霸甩開差距之後,就再也跟不上了。所以學習要趁早,越偷懶,就越跟不上。
當然實時如此,但也不要洩氣。不是有一句名言:
- 種一棵樹,最好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所以,努力要趁早,現在就開始種樹。晚了,再努力都沒用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