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VR潮,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於惠如發表於2021-07-14
新VR潮,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沉寂四年後,過氣的VR從去年開始翻紅。當一輪洗牌過後,泡沫散去,同時隨著5G、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這一次VR行業開始進入一個良性生態迴圈階段。有身在其中的從業者樂觀判斷,2021年,將是新的VR元年。這一次,“狼來了”的故事還會上演嗎?

熊曉剛的7月是從籌劃永豐縣禁毒VR數字展廳及禁毒文化廣場開始的。

作為江西省一家VR應用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公司的創始人,熊曉剛見證過國內VR行業2016年的百家爭鳴時期,享受過VR創業的政策紅利,踏碎過2017年的行業泡沫,經歷過2018年的行業低迷期,承受過公司虧損、股東退出的煎熬,也體會過找到方向的喜悅。

“從去年開始,更多的VR+行業應用得到了落地。”熊曉剛意識到,眼下,沉寂了四年的VR再次呈現出火熱的勢頭。

廣州卓遠虛擬現實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牌負責人也有同感:“我們今年的目標是完成營業額2億元,從上半年的業績看,今年可以超額完成了。”

融資資料或可印證上述從業者的“感覺”。全天候科技根據創投資料平臺“犀牛資料”投資事件庫統計,今年上半年,國內VR/AR領域相關專案融資事件數量為23起,至少有3起單筆融資專案過億元,大部分未公佈融資金額。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5月以來,不止惠普公司,還有國內企業HTC、Pico,三家共計推出了5款VR裝置,主要為針對企業客戶的商用VR裝置。

目前,VR技術已逐漸在我國的安防、房地產、教育、醫療等領域普及。

據IDC統計及預測,2020年我國商用VR的市場規模約為243.4億元,預計到2024年將達到921.8億元。

1、過氣“頂流”翻紅

沉寂四年後,過氣的VR從去年開始翻紅。

根據中信建投的統計,2020年,VR/AR投融資規模達到244億元,投融資併購發生219起。其中,海外投資規模提升顯著,同比提升36.8%。預計未來國內企業的估值和融資會更上一層樓。

這種趨勢在產業鏈上也得到了印證。

生產全球中高階VR頭顯一半以上的歌爾股份在去年的財報中提到,公司包括VR/AR產品、智慧穿戴裝置在內的智慧硬體營收達到176億元,同比增長107%。

歌爾股份表示,VR市場已經開始爆發,隨著核心客戶產品專案陸續推出,未來幾年將迎來快速發展。

多位從業者告訴全天候科技,VR翻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Oculus Quest 2功不可沒。

新VR潮,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圖片:Oculus官網

去年推出的Oculus Quest 2被業界譽為歷史上最好的VR頭盔。去年10月釋出之後,僅兩個多月,Oculus Quest 2銷量就達到了110萬臺,登上全球VR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Oculus Quest 2對這一波市場的貢獻很大。”廣州龍程電子市場主管鄭錦鵬說。

時間回到2014年,彼時,成立僅兩年的VR頭盔製造商Oculus被Facebook用20億美金收購。這個訊息猶如一顆炸彈,在VR行業這個平靜的湖面上炸開了花。

緊隨其後的,是全球VR產業迅速升溫,以及VR被認為是替代智慧手機的下一代終端形態。在Facebook之後,微軟、Sony、三星、HTC等多家大廠開始推出相關硬體產品。

一年之後,國內VR熱潮迎面襲來。資本市場上,上市公司關於成立VR基金的公告頻頻釋出,與VR有關的專案,估值不斷上漲。

2016年,國內迎來“VR元年”。這一年,虛擬現實被列入“十三五”資訊化規劃等多項國家政策檔案中。創業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國內VR行業出現了超過3000家創業公司。

中信建投認為,由於VR/AR行業多數企業尚處於中早期創業階段,極大依賴外部融資和併購進行研發活動,投融資仍是行業景氣度重要的衡量指標。

“5年前的的‘VR元年’,資本對VR行業處於一種狂熱狀態,有PPT、有概念就很容易拿到融資,導致很多公司號稱要做VR產品、要融資。”創維VR總經理李文權介紹說。

虛擬現實(深圳)智慧科技(以下簡稱:虛擬現實(深圳))正是在2016年熱潮中創辦的公司,其專注於虛擬現實和擴增實境,提供“軟體+硬體+網際網路”一體的企業智慧化服務解決方案。

“當時,VR、機器人、無人機算是創業的‘頂流’。”虛擬現實(深圳)聯合創始人車守剛告訴全天候科技,因為篤定VR未來的發展空間遠超其它兩個賽道,他們團隊便在一開始選擇了這個偏向“思維端”的創業專案。

據車守剛介紹,公司創辦之初,前來接洽的資本不少,但考慮到產業鏈內容端不足、技術清晰度不夠等原因,公司並沒有接受投資。“我們一直在等,技術達不到,一定會有行業低點。”

車守剛口中的“低點”很快到來。因技術發展不成熟造成體驗感差,價格貴等問題,消費者的熱情很快降溫。

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VR/AR的風險投資額同比暴跌八成,行業開始進入寒冬。

洗牌接踵而來,2018年IMAX公司開始關閉全部VR線下體驗店,CCP Games的VR部門、Hardlight VR等公司也被收購或者解散。甚至不少垂直類VR媒體、自媒體也逐漸停更或者關停。

泡沫逐漸被踏碎。隨著5G、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這一次VR產品用出貨量證實了自己,再次站上風口。

新VR潮,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圖片:Oculus官網

Oculus Quest 2 已經登上全球VR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但對於國內使用者來說,海外產品在使用上仍有些水土不服。

“包括需要繫結境外的賬戶和服務來啟用頭盔、社交屬性的體驗,還有它的售後等問題。”鄭錦鵬分析,“你不可能讓個人使用者到美國去售後,對吧?”

正因如此,國內消費者需要尋找國產替代產品,進而帶動該行業國產產品的火熱。

以硬體引數和Oculus Quest 2相似的pico neo3為例,618期間,其在京東上開售三分鐘就突破2000臺,首發14個小時銷售額已突破千萬。

2、不再是“狼來了”?

VR行業風再起,這次有何不同?

浙商證券認為,產品的升級與生態的完善,使得人們對VR的接受度進一步提高。當前時點的VR產品較2016年的VR產品在便攜性、體驗、價效比方面均有較大改善。

“用Gartner曲線來看,2016年的VR行業正處在過熱期,產品的體驗還處於非常初級階段。經過5年的洗禮和沉澱,行業處在了復甦期,產品逐漸成熟。”李文權認為。

新VR潮,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圖片:創維提供

2016年,VR裝置重量普遍在500克左右,以Oculus DK2為例,重量為453g;而今年釋出的pico neo3的重量僅為295g,佩戴舒適感增加。創維近來推出的短焦(Pancake)VR整機解決方案中,產品重量甚至低於150克,目前已批量出貨給海外客戶。

視覺是決定消費者VR體驗感的重要因素之一。先前的VR裝置顯示螢幕解析度普遍在2K以下,畫面紗窗感突出、不清晰,眩暈感強烈,產品互動不真實。

隨著技術進步,當前的VR裝置普遍擁有4K顯示螢幕75赫茲以上的重新整理率,顯示片源也由2016年的最高4k解析度,提高到現在的8K解析度視訊,整個顯示清晰度方面有了極大的提升。

“視訊觀感提升非常明顯,五年前大家吐槽的紗窗效應幾乎消失了。”鄭錦鵬說。

在感知互動方面,2016年的移動VR全部為三自由度產品,只有極低的沉浸感。而現在的主流六自由度VR一體機,產品互動能力強,具有強沉浸感,可真正用於遊戲、培訓和社交等場景,能吸引使用者長時間佩戴使用。

從裝置整合化程度和使用成本來看,五年前,消費者體驗VR,除了頭盔選項不多,還需要配備一臺高配置的電腦,架起定位器,甚至需要顧慮線纜長度能否滿足體驗範圍。這根線纜連線在頭盔上,多數長約3至5米,因此使用者的活動範圍僅為9平方左右。

但隨著晶片、液晶屏、定位技術、通訊技術發展,螢幕、運算單元、WiFi6等均可整合到一個頭盔,成為一臺整合度非常高的一體機,無線纜束縛。在電量充足的情況下,它的活動範圍約可以達到100平方,且使用者開機即可使用。

“這是9平米到100平米的提升。”鄭錦鵬還介紹,2016年,使用者買一套VR裝置(頭盔+電腦等)的花費最低都要上萬元;五年後,隨著技術升級、裝置成本降低,個人消費者只需要花原來五分之一的錢即可買到VR裝置。

談及目前與五年前行業的變化,熊曉剛用“瞎打亂仗”、“摸著石頭過河”和“找準了應用方向”來形容。

2016年VR行業的3000多創業者中,鮮少有人知道VR到底能幹什麼?使用者群體是誰?公司要選擇什麼方向?

大浪淘沙之後,目前國內VR行業的玩家主要分為三類:“倖存者”,如大朋等;致力於進軍VR的網際網路內容公司,如愛奇藝智慧;大型終端裝置公司,如創維、小米、華為等。

“行業將進入一個良性生態迴圈階段,使這波熱潮不再是‘狼來了’,而是真正進入到行業復甦期,我想2022年將是行業非常重要的一個分水嶺,2023年將是VR行業在國內真正爆發的時間。”李文權說。

3、再一個VR元年

“公司成立的前兩年,我們組建團隊去做VR教育、VR消防、VR旅遊等方面的研發。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去,但東西研發出來以後市場不買單。”回憶創業之路,熊曉剛感慨,只投入沒產出還不如專注一個行業。

這樣的低迷持續了一年多,熊曉剛明白,公司要成為“留下來”的那少部分,必須轉換思路。

2018年,南昌市著力打造禁毒宣傳教育新陣地,推進禁毒宣傳數字展廳。多輪篩選之後,熊曉剛的公司中標了南昌紅谷灘新區禁毒科教展館、南昌市高新區6.26服務中心、南昌縣禁毒教育基地等專案。在該專案的實施過程中,他們將VR技術植入到數字展廳裡。

用熊曉剛的話來說,紅谷灘專案就是他自己VR創業生涯的“奇點”。在那之後,他的生意越來越多,也逐漸成為公安系統數字展廳的No.1。

而在多位行業人士看來,當VR裝置出貨量達到1000萬臺,將是行業的“奇點”。

根據Quest 2測算資料,Oculus Quest 2在6個月內的出貨量已達500萬臺,而上一代最佳銷量的VR頭顯PlayStation VR耗時5年才達到500萬臺。據此,天風證券預測,VR裝置出貨量或將在2021年下半年引來1000萬臺的“奇點”,2022年年底全球銷量或至2000萬臺。

若可達到這一出貨量,在車守剛看來,也意味著VR元年真正形成了。

國信證券認為,1000萬臺出機量是VR 生態的閾值,超過這一閾值,將迎來非常陡峭的增長期,越來越多的內容廠商開始獲利,傳統主機等遊戲廠商進入VR生態,優質的內容又將吸引更多的使用者,從而實現正向迴圈。

“VR與主機一樣,是內容驅動型產品,優質內容(主要是遊戲)將成為硬體廠商決勝的關鍵。”國信證券表示。

李文權用蘋果硬體做類比:“從以往產品來看,蘋果推出的硬體終端產品一定會達到一個最低體驗的閥值,這就意味著這個行業的一些技術瓶頸得到了突破,可以讓更多人基本接受這種產品的體驗,也說明這個行業即將迎來大量增長的時代,從而也吸引更多資本和公司關注這個行業。”

新VR潮,又一個“狼來了”的故事?
圖片:創維提供

而對於VR而言,不僅是開發者獲得了收益,也意味著內容生態基本形成。

內容開發者開發的優質VR內容將有足夠多的使用者購買,終端使用者也有足夠多的優質內容可以體驗。內容平臺通過銷售內容獲得一定比例的收益,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內容生態系統,將會吸引更多使用者購買VR終端產品。

基於此,VR已經在多個使用場景中落地。

例如在消費娛樂等領域,VR劇本殺成為社交新寵,尤其在普通劇本殺門店競爭白日化之下,更具沉浸式體驗、有更高盈利能力的VR劇本殺成為了創業新方向。

在房地產領域,據貝殼找房資料,去年9月份,貝殼找房VR帶看佔比超過整體帶看量的40%,2020年第三季度,平臺上平均每天約發起19.3萬次VR帶看。而恆大、富力、融創等十多家開發商也紛紛開始“線上賣房”。

2021年4月,中國空間站首艙“天和核心艙”發射升空,不少廠家甚至據此擴充套件業務線或轉型,開始進入VR太空核心艙展示的佈局。

除此之外,VR還廣泛深入了教育、文旅、醫療等民生密切相關的產業應用,

特別在遠端辦公和遠端消費者互動的新時代,更多企業加大了對虛擬現實的投入。《畢馬威2020科技行業創新》中的資料顯示,36%的企業將投資額提升了1%-19%;21%的企業提升了20%-39%;14%的企業將投資佔比增加了40%以上。

有身在其中的從業者樂觀判斷,2021年,將是新的VR元年。這一次,“狼來了”的故事還會上演嗎?


來源:全天候科技
原文:https://mp.weixin.qq.com/s/xvHsVrVb78VtT1uJw7c-7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