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雲端計算齊發力,雲電腦的春天到了嗎?

naojiti發表於2021-07-07

雲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對於普通的消費端使用者,我們經常聽到是什麼百度雲,華為雲等各種雲盤,還有什麼掛著雲名字的雲養娃,雲吸貓之類的,對於企業使用者來說阿里雲、騰訊雲、AWS、微軟雲等,雲端儲存、雲辦公,雲算力則是關鍵詞。雲就像隨時存取的超級計算機銀行,這個網路銀行是多使用者共享的,大家在雲上可以完成資料傳輸、資料處理、資料分析等業務,雲端的算力將資料包裝後,處理後的資料資訊成為了各個裝置之間流通的貨幣,大夥兒在這個銀行裡面出出進進、忙忙碌碌的,不斷進行價值的交換。數字化時代,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打交道最多的硬體裝置除了手機以外,就是電腦了,幾乎所有的工作都離不開它,雲+電腦又會創造出什麼樣的新價值呢?

效能強勁,PC的理想替代品

雲電腦簡單來說,是一種基於雲端計算的服務,不需要像傳統 PC 一樣在本地配備主機,而是將桌面、應用、硬體等計算資源集中在雲端資料中心裡。使用者只需一個聯網終端裝置,接上顯示器和輸入裝置,就可以像在傳統 PC 一樣訪問專屬桌面、個人應用和各種資料。簡單來說,相當於把電腦主機放到了雲端,處理能力上雲後,本地只要有網路有螢幕就可以隨時訪問使用。

雲電腦背後的技術也不是什麼新興的技術,來自於二十多年前古早的rdp遠端桌面協議技術,我們在Windows 系統上可能都用過這個遠端桌面訪問功能的技術。什麼給別人修個電腦了,遠端操作一些簡單的鍵鼠功能之類的,由於限於網路條件只是用來遠端管理伺服器,想控制另一臺電腦來辦公、看電影,打遊戲?那效果卡頓的跟看PPT沒有什麼區別,甚至看PPT的過程也會卡頓,延遲的畫面讓人焦灼。網路頻寬本身的限制,傳輸的過程速率的原因在消費端以及企業端,都沒有太大的水花產生。

隨著技術與網路通訊的鉅變,雲電腦近兩年又悄悄起勢。5G通訊網路的升級換代,網速傳輸的穩定性與高速率以及增大的網路容量讓古早的一些延時、頻寬問題等迎刃而解。雲端計算技術的革新,其超大規模的算力、可擴充套件性、通用效能等讓網路的基礎建設和服務產業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在這樣的產業技術背景之下,作為雲端計算終端的產品雲電腦的發展,也跟著水漲船高。

雲電腦打破了先前的網路傳輸問題以及效能方面的桎梏,相比傳統PC,雲電腦終端優勢非常明顯。

從效能方面看,雲電腦終端算力的擴充可以輕鬆應對普通電子裝置無法滿足的高效能運算需求,如普通PC很難完成的動畫渲染、高精度設計、程式設計、大型遊戲等工作,還有一些升級系統、修補漏洞都可在雲端集中進行,無需自己上手操作。

從成本方面來看,PC電腦幾乎需要3-5年就更換,對於一些對電腦主機要求比較高的場景,比如動畫渲染、程式碼測試、大型遊戲等,對硬體效能與作業系統需要頻繁迭代更新,而云電腦的效能跟硬體裝置幾乎無關,只需要花費少部分的錢訂閱服務,就可以獲得一個效能不斷更新迭代的終端裝置。雲電腦讓終端硬體的配置不再重要,一個簡單低功耗設計的顯示裝置就夠用了,延長了裝置的使用壽命。

雲電腦對地域沒有任何限制,只要有網路和顯示裝置,就能通過螢幕連線雲端獲得超級算力,未來這個螢幕可能連實體都不需要了,像電影裡面的畫面一樣,直接投影到任何平面上,通過雲端融為一體,資料在平面上順暢流通、實時同步顯示。

雲電腦的效能看起來秀得飛起,效能上感覺已經革掉傳統PC的命了,但是實際落地應用,為何沒有廣泛地使用呢?雲電腦難道不是 PC 的未來嗎?

雲電腦落地使用的桎梏之路

雲電腦的全面進擊之路也需要市場的教育,產品的誕生與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面臨的挑戰和制約重重。因為涉及到雲端計算的裝置,雲廠商當機的可能性、網路限制、效能優化、安全與隱私等方面也沒有那麼完美,存在各種待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就是網路,雲端運作取決於頻寬網速,5G網路技術雖然發展迅猛,但是目前還沒有達到普及的地步,運營網路服務的限制讓雲電腦的普及之路也桎梏滿滿。

假設網速問題被解決後,也有可能因為端裝置涉及到龐雜運算,處理的算力要求過大,可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延遲,再者就是運算及資料傳輸皆集中於雲端,涉及到有第三方服務商雲廠商以及通訊服務商的參與,斷網或者雲服務出現問題,也有當機的可能性,企業使用者還需要建裝置用的無線網路,增加成本。

效能方面,因為生態還未完全建立起來,應用較為稀少,甚至很多雲電腦只能執行特定幾個應用或定製的應用。

安全隱私方面,資料在傳輸的過程或者是雲端儲存的過程中,我們的任何處理內容,對於雲來說都是透明的。企業或者個人使用者的資訊有被截獲並勒索的可能性,一次雲端伺服器的洩露,可以葬送企業的商業祕密,這也提升了集中性風險。

長遠來看,從成本和效益的角度出發,脫離物理機全面上雲是件正確但又困難的事,攔路虎過多,遠非想象中的那麼好實現。雖然進化中的雲電腦,在一些特定的辦公場景中有較好的效能優勢,比如對於B端企業使用者來說,能夠實現大算力、低成本的要求,但對於普通的使用者來說,傳統的PC目前完全可以勝任日常工作,而使用程式碼測試,視訊渲染的使用者畢竟是垂直領域的少數人群,對大多數人來說,雲電腦宣傳的算力是過剩的。雲終端若要實現普及,剛性需求、成本及應用場景這些還需進一步發展和明確。

聚焦B端市場,促進PC變革

雖然雲電腦的發展還沒有一個明晰的未來,科技巨頭卻紛紛下藍海爭霸,國外企業如微軟與亞馬遜,國內阿里與華為等巨頭都開始博弈,搶佔與佈局雲電腦的邏輯,除了展現技術肌肉外,也是看到了未來的PC計算終端的樣貌,提早卡位,豪賭未來的商業價值。科技巨頭的參與,創企的聚焦創新,讓雲電腦有了增長的勢頭,雲電腦的商業化之路也漸漸開啟了更多的可能性。

目前雲電腦推出產品主要面向B端企業客戶,為企業提供場景定製化服務。企業看重的是雲電腦的業務擴充套件彈性、IT管控方面的能力,隨著大型企業管理向精細化方向發展,雲電腦的業務也需升級換代,逐漸向精細化方向運營。

管中窺豹,阿里的雲電腦主打的就是面向B端企業客戶,已經落地使用,其搭載的是元件式桌面系統,可以根據使用者的工作習慣和內容智慧組合工作介面,可跨平臺、跨終端、跨場景使用,支援在 Windows、linux 等系統的應用之間無縫切換。因為B端場景一致性較好,網路比較有保障,客戶付費意願強,巨頭們紛紛選擇傾向B端。雲電腦幫助企業瘦裝置,提供跨越效能與架構障礙的服務,而按需付費的模式降低了硬體裝置的換代頻率,部署方式則由成本以及業務要求等方面來決定。

對於c端使用者來說雲電腦主要發力的是遊戲業務,遊戲對於玩家來說是非常費錢的娛樂,好點的硬體配置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雲電腦讓玩家不再擔心硬體裝置的效能與消耗,不論在哪裡只要有網和基本的顯示裝置就能夠實現掛機,登入賬號的需要。雖然現在的一些雲遊戲平臺,因為網路的原因,體驗和本地裝置比起來還是有差距,效果不如宣傳那般絲滑,但隨著5G商用大規模鋪開,從中長期來看,雲遊戲將迅速崛起,電影頭號玩家裡的場景,也不是沒有可能復刻,雲電腦,也許是通向未來科幻場景的媒介,行業格局有望重塑。

無論是面向政企,還是普通消費者,雲電腦的目標是為客戶提供更加視覺化、全方位的管理體驗,提高工作生活的效率和質量。這個過程中本質上來說考驗的是雲廠商們深度服務行業場景的能力,核心是成本與業務水平。從PC主機時代邁入雲端計算的分散式時代,算力從線下遷移到雲端是大勢所趨,傳統的PC作為一種生產力工具,裝置硬體能力是決定效能的天花板,現在雲電腦也將有機會重構硬體基礎設施,基於雲的超級作業系統,將提升整個社會執行效率,PC 的形態也將迎來一次重要的進化。

不過關於對雲電腦替代電腦的暢想還不會立刻發生,想要挑戰系統生態完備的傳統PC,需要至少十年的發展起步,整個行業生態協同參與,建立新的產業規則,市場教育完備,才能逐漸革掉PC的命。有幸的是,我們站在了科技行業的奇點,身處變革的漩渦中心,未來影響生活、工作的PC產品,我們是其進化過程的親歷者,新的PC故事畫卷慢慢展開,值得期待。

來自 “ ITPUB部落格 ” ,連結:http://blog.itpub.net/31561483/viewspace-2780221/,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